01货币与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二)货币单位的确定 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单位货币“值” 最初的货币单位同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
是统一的。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逐渐分离 了。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确定币值 。 货币购买力:指价格的倒数。 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所以它不是某 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倒数,而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 数。
➢ 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 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
(三)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 (1)货币是商品。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 含义:以金银为币材、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币
的币制。 特点:①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②金银两种货
币都可以银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兑 换;③两种货币都可以自由输出入 类型:①平行本位制(按实际比价流通);② 双本位制(按法定比价流通);③跛行本位制 (按法定比价流通,但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而银币不得自由铸造)。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形态
(四)信用货币
指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实质是信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 值。
特征
➢ 1、完全脱离了与贵金属的联系,不代表任何贵金属, 也不会兑换成贵金属。
➢ 2、主要形态是纸制货币——纸币。其具体形式有: 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
讨论:哪些商品可充当货币? 讨论: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
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如何把握货币的起源及其各种学说?货币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也须夷离不开货币。

人们对货币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

但货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本质如何?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

对此,马克思曾引用当时英国议员格来斯顿的话说:“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货币到底从何而来,似乎成了一个谜。

但这又是一个非解开不可的谜,因为了解货币的起源是认识货币本质、职能与作用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正确认识货币金融理论的起点。

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古今中外有多种。

如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交换起源说;西方国家的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等等。

它们或认为货币是圣贤的创造,或认为货币是保存财富的手段,许多法学家甚至说货币是法律的产物。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虽然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看,多数学说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却无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揭示货币的起源。

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观察问题,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破解了货币之谜。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交换发展和与之伴随的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历史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

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这么一个历史沿革。

从这一发展过程应该看出:首先,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X畴。

是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

其次,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发明、人们协商或法律规定的结果。

再次,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有两条源流: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

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

01、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01、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一、货币的产生(一)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说;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二)商品交换二个原则:1、用来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2、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的原则。

(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就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四)商品的价值形式: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出现在原始社会,偶尔有剩余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

例如:一只绵羊(相对价值形式)=10斤茶叶(等价形态)(1)等价形态具有三个特征:①使用价值成为他的对立物(一只绵羊)的表现形式②具体劳动成为他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③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

例如:一只绵羊=10斤茶叶一只绵羊=15尺布一只绵羊=20斤米一只绵羊=10捆烟叶一只绵羊=或其他商品。

弱点: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仍是不完整的,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链条可以无限延伸。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也不统一。

位于等价物地位的不同商品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3、一般价值形式:一切的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例:10斤茶叶= 1只绵羊15尺布= 1只绵羊20斤米= 1只绵羊10捆烟叶= 1只绵羊其他商品= 1只绵羊这就相当于绵羊是实物货币。

4、货币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的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称为货币形式。

这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贵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的四个属性:同一性;可分性;便利性;永恒性。

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实际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换而产生的,货币实际是从商品中分离)3、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三、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形态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等形态。

1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与货币制度
₤1=$(4.8665±0.03)
29
若美国对英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兑英镑的汇率会跌到金 平价之下,但不会过度下跌。就美国而言: 4.8665+0.03为美元汇率波动下线。
跌破此价→美国黄金流出(所以,4.8665+0.03称为 美国的黄金输出点)。
黄金的外流→外汇市场对₤的需求的减少, 所以,英镑汇率将回落、美元汇率将回升。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
货币层次
构成
1.货币(相当于各国的M1)
通货+ 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相当于各国的M2-M1)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外币存款
11
美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1= 通货+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 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货币市场 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 M3= 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额(机构所有)+
23
四、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一)银本位制 1.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 2. 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圆”,我国正式 实行银本位,1935年又废止了银本位制。 3. 其他国家则早在19世纪未期就放弃了银本位制。
24
(二) 金银复本位制
1. 定义: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 种类: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 双本位概念:金银鋳币按国家规定的比价流通的复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
2. 辅币的铸造与流通。 辅币的特征:不足值、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22
(三)规定银行券的发行和准备制度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银行券在流通中是以金属货币代表的身 份出现的,银行券的持有人可随时要求兑取金属本位货币。 所以,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货币金属为后备。 黄金、信用双重保证。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职能:便利交易的展开⏹流通手段(交易媒介)-最基本的职能(降低交易成本)所谓“交换媒介”,指的是在交易中,人们首先将自己的产品转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换取自己需要的别人的产品,货币成为产品交易的桥梁或中介。

⏹价值尺度: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所谓“价值尺度”,指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可以用特定数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示,而无须确定每两种商品之间交易时的交换比例,即相对价格。

对n种商品不存在货币,需要n(n-1)/2种相对价格存在货币,存在n种⏹贮藏手段所谓“贮藏手段”,指的是在货币履行其交换媒介职能之前,货币可以一直保持购买力。

弗里德曼说货币是“能够使购买行为从售卖行为中分离出来的购买力的暂栖所”。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

⏹世界货币二、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三、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

⏹发行保证制度⏹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四、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五、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铸造金币,有金币流动,金铸币无限法偿;⏹金铸币可自由铸造、自由溶化为金块(条);⏹银行券和辅币作为价值符号,能自由兑换金铸币或黄金;⏹黄金可自由输出入国境;⏹建立金准备制度,保证价值符号的可兑换性。

⏹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不铸造金币,无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自由兑换黄金;(英国1925年规定在1700英镑以上,法国1928年规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兑换)⏹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纸币——银行券;⏹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第一篇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篇货币与货币制度
16
三、关于“货币面纱观”
货币能否对经济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呢? 大卫·李嘉图和萨伊等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便利的交易
工具,是覆盖在经济活动上的一层面纱。“货币面纱观”认 为货币是中性的,它不会对实际产出、就业水平和支出等发 生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魏克赛尔认为,货币并不是掩盖在实际经济上的一层面 纱。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的同时,也会促进储蓄的投资转化。 凯恩斯认为,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化影响利率变动,进而影响 投资和消费,使社会总需求变动,从而可使生产产量和就业 水平发生变化。弗里德曼认为虽然货币数量在长期内主要影 响物价,但短期而言,货币数量的变动也会影响产出。
下面就让我们从讨论货币的概念着手,来探明 货币的起源,阐述货币的职能和分析货币的定义。
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3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 产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结果。商品的交换必须遵循 等价交换的原则。一种商品的价值通常是用另一种商品的价 值来表现,这就是价值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 它经历了4个阶段: (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M 2 = M 1 企业单 自 位 筹 定 基 期 个 本 存 人 建 款 其 储 设 他 蓄
20
二、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 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的货币总量,货币流量
是指一定时期内的货币周转总额。两者的区别是: (1)两者的考察的时间范围不同。 (2)两者的数量不相等。 (3)两者的变动状况不相同。
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货币与经济
现代经济实质上是货币经济,人们的经济活动 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货币。可以说货币是我们最常 见的事物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认识它, 都能完整地回答诸如:货币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货币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把货币 看作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等问题。

1.货币和货币制度

1.货币和货币制度
27
2004年
货币单位
1.价格是货币单位的倍数:没有货币单位,谈不上货币 的度量。 2.度量单位越稳定越理想:但只有货币单位的名称能够 保持稳定,而货币的“值”自古及今总不停波动。 3.货币单位的“名”:世界上林林总总的货币名称有着 一般规律:(国名)+(货币单位名);中国货币的 特殊叫法,例如“法”币、“人民”币;货币单位的 的名称大多与衡制的单位名称有渊源关系,如中国的 “两”,英国的“镑”。
5
2004年
三、货币流通
1. 个人有货币收支,公司企业有货币收支,财政、机关、团 体有货币收支,银பைடு நூலகம்等金融机构有货币收支,还有对外的
货币收支。这些货币收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 的货币收支。 连绵不断。
3. 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收支系统,称之为货币流 通,是经济生活中现实运动着的货币的集合和总和。
从古至今,货币形式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不
断演进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从名实相符、到名 实不符,再到名实脱离。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代用货币
4.信用货币 5.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
13
2004年
1. 种种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古书有“夏后以玄贝” 的说法,考古屡有证实。
赋予价格形态
观念的货币 流通 现实的货币 用于积累保存
货币 用于购买支付
不流通
35
2004年
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
任何概念、范畴的界说,都不可能是惟一的、绝 对全面的;从而不可能彻底地“排他”。

对于像货币这样的经济范畴,如果不从不同的视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出来的,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商品的共 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货币与一切商品相交 换的基础。
第二:货币不是一般商品而是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表现在: (1)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2)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二 货币的职能functions of money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4、铸币 铸币(coin) ,就是得到国家的印记证明其
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五铢 隋文帝开皇元年铸币
秦半两 秦始皇铸币
一刀平五千
开元通宝
王莽居摄二年铸币 唐高祖四年铸币
国国家家的的印印记记
5、特点 (1)金属货币在其产生的初期是足值的; (2)流通过程中金属货币会磨损、或人为的刮 削、政府和私人伪造等,使金属货币的名义金属 含量与其实际含量分离,使金属货币逐渐向价值 符号转化。
金块、银块的形式。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主要由那些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
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硬通货来充当世界货币。
总结:货币职能的逻辑顺序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前四种职能在国内商品流通中得到了充分发 展,才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职能。
商品赊销交易,货币在不再执行流通手段, 只是到约定付款日期才被用于清偿债务。
4、支付手段
部分商品生产者产生赊销商品的需要。到约定日期清 偿债务时,货币便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执行支付手段 职能日益普遍,如用于支付地租、租金、工资,缴纳 赋税等等。
货币作为独立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执行的职能。
作用: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促进商品经济的 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的范围
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金融”概念大体覆盖: ——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 ——短期资金拆借市场; ——资本市场; ——保险系统; ——国际金融等方面。 金融就是由这些部分构成的大系统,包括宏观运 行机制与微观运行机制
货币银行学
7
LOGO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 1. 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 2. 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 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
货币银行学
13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若干年以前,巴黎的拉利克戏院的歌手塞利小姐 曾在社会群岛作一次演出。作为演出的报酬,她得到 门票收入的1/3。经过清点以后,她的报酬包括3口猪 、23只火鸡、44只鸡、5000个椰子,还有很多香蕉、 柠檬和桔子。在巴黎,这些家畜和水果可能值4000法 郎,这是唱5支歌的很优厚的报酬。然而,在社会群 岛,货币是稀缺的。由于塞利小姐自己无法消费掉她 的任何一项收入,她只好用水果去喂猪和家禽。 W· 杰文斯,1898:《货币与交换机制》,第1页 S·
LOGO
货币银行学
3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货币单位
LOGO
1. 任何价格,都是货币单位的倍数;没有货币 单位,谈不上货币的度量。 2. 抽象想来,度量单位越稳定越理想; 但能够保持稳定的,相对说来,只是货 币单位的名称;而货币的“值”,不论人们做 出怎样的努力,自古及今,却总是不停地波动。
货币银行学
39
52
货币银行学
52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称量货币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时间很长,典型的形态 是白银。从汉代开始使用的白银,一直是以“两” 为计算单位,以银锭为主要形式。一是元宝重约50 两,二是中锭(小元宝),重约10两,三是小锭 (重约2~5两),四是碎银,重量在1两以下。 中国使用称量货币一直到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 两改元”,才终止了这种落后的货币制度。—铸币
51
货币银行学
5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关于辅币的铸造和流通也有三个规定:
LOGO
第一,规定辅币限制铸造,即公民不能自由地请 求政府代铸辅币,辅币的铸造权完全由政 府控制。 第二,规定辅币有限清偿,即规定辅币只具有有 限的支付能力。 第三,规定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使辅币 可按照固定的比例兑换成本位币,提高货币 流通的效率。
金融学
张磊 634852 quiz001@
1
国家级精品课程 金融学(第二版)精编版 [货币银行学](第四版)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LOGO
编 著:
货币银行学
2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货币银行学
3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参考资料: 《货币金融学》,[美]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报纸:《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时报》 新浪财经、搜狐财经
货币银行学
45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货币职能图示
LOGO 赋予价格形态 观念的货币
货币
用于购买支付 现实的货币 用于积累保存 价值
流通
不流通
货币银行学
46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 任何界说,都不可能是绝对全面的
LOGO
任何概念、范畴的界说,都不可能是惟一的、 绝对全面的;从而不可能彻底地“排他”。 对于像货币这样的经济范畴,如果不是从不 同视角、不同深度来认识其性质,那是不可能对 之有多少全面的、基本的理解的。
21
货币银行学
2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针首刀
直 径

LOGO
描 述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22
货币银行学
22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23
货币银行学
23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24
货币银行学
2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25
货币银行学
25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
LOGO
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 行的纸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 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货币银行学
4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第六节 货币制度
LOGO
1. 有史以来,各个国家都力图建立符合自己政策目 标的货币制度。 2. 由国家成文法、非成文法,政府法规、规章、条 例,以及行业公约、惯例所规范的有关货币的方 方面面,是一国的货币制度、货币体系。
货币银行学
4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货币制度的构成
LOGO
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 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 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 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
货币银行学
16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
LOGO
1. 种种实物货币; 2. 金属货币,特别是上世纪初还在流通的金属铸 币,在流通了几千年后,也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货币银行学
3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最基本的职能
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2. 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3. 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LOGO
货币银行学
35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LOGO
1. 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 格。 2.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 人们无不承认交易对象都有价值,但 什么是价值,则有种种理论解释; 而对价格如何表现价值,也即价格形 成的规律,同样有种种理论解释。
货币银行学
26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27
货币银行学
27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货币银行学
2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货币银行学
2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货币银行学
30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货币银行学
31Βιβλιοθήκη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银行券基本特点:
LOGO
第一,是可以随时兑换的货币,主要是代替贵金 属货币进行流通。 第二,它的发行必须有黄金和信用作为保证。 第三,早期的银行券必须保证随时兑付金币、银 币。
LOGO
货币银行学
1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
LOGO
1.一切企图取消货币的行为,都在碰得头破血流之 后而被迫放弃。 2. 20世纪,以扬弃商品、市场为目标的计划经济, 实际上也把取消货币的任务推至“遥远”的将来!
货币银行学
15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
LOGO
您将从本门课程中学习到……
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用; 利息;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货币政策;
LOGO
货币银行学
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LOGO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货币的起源 形形色色的货币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界说 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32
货币银行学
32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
LOGO
1. 2. 3. 4.
外国的钞票和硬币; 外币的存款; 用外币标示的有价证券; 限定用于国际支付的本国货币……
货币银行学
33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 高级演进?
LOGO
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 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
货币银行学
17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18
货币银行学
1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LOGO
19
货币银行学
1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金属货币
LOGO
以金属货币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 为金属货币。
20
货币银行学
20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斜肩弧足空首布
描 述 正 面 反 面
直 特 径
LOGO 征
周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卢 氏
货币银行学
47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什么是货币?
LOGO
1. 最粗略的表述:可用来买东西的What ; 或:在购买、支付和储蓄中被普遍接受的。 2. 20世纪以前古典的说法:一般等价物。 3. 始于凯恩斯:流动性;最具有流动性的。 4. 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 还有种种机智的说法:的确可以令人感兴 趣,但却不见得有真正的理论价值。
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 力”。 2. 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互为倒数。 3. “货币购买力”这个词的不同用法。 关于货币购买力高低的波动,是本教程的 核心问题之一。
货币银行学
43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交易的媒介和转移价值的手段
LOGO
1. 它们有流通手段、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等名称, 是正在流通着的、现实的货币。 2. 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首先就是指对它们的需 求: MD = PQ/V 3. 货币流通速度V,实际是一个比值: PQ : MD
货币银行学
4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