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O患者血清E2、IL-6及IGF-Ⅰ水平的临床观察
IL--6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

IL--6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
的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已有研究表明,IL-6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糖蛋白是一种在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糖蛋白,其在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也有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IL-6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调控机制尚未清楚。
因此,开展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IL-6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分离和培养淋巴细胞的方法得到外周血淋巴细胞。
2. 将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L-6,对照组加入PBS。
3. 以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IL-6对其的调控作用。
4. 利用ELISA等技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分泌水平。
5.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水平的差异,探讨IL-6对其的调控机制。
四、预期成果:
本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IL-6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寻找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和IL-6及Gas检测的临床意义

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和IL-6及Gas检测的临床意义邱悦1,瞿久凤2(1.日照市皮肤病防治所检验科,山东日照276800;2.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日照276800)摘要:目的研究慢性湿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Gas(Gas)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2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42名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
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参照组IL-2、IL-6以及Gas水平。
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IL-2水平低于参照组,IL-6以及Gas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IL-2水平上升,IL-6与Gas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白细胞介素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Gas水平高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IL-2水平与IL-6和Gas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4915、-0.5017,P<0.05)。
IL-6与Gas无明显相关性(r=0.2251,P>0.05)。
结论检测血清IL-2、IL-6以及Gas指标,可用于判断慢性湿疹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湿疹;白细胞介素;Gas;指标变化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IL-2,IL-6and Gas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before andafter treatmentQIU Yue1,QU Jiufeng2(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Sk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zhao,Rizhao,Shandong,276800,China;2.Mental Health Center of Rizhao City,Rizhao,Shandong,2768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interleukin-2(IL-2),interleukin-6(IL-6)and gastrin(Gas)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42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8 to May2019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42healthy people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The levels of IL-2,IL-6an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level ofIL-2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evels of IL-6and Ga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IL-2increased in experimental group,while the levels of IL-6and G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IL-2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levels of IL-6and Ga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IL-2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IL-6and Ga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r=-0.4915,-0.5017,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L-6and Gas(r=0.2251,P>0.05).Conclusion The indexes detection of serum IL-2,IL-6and Gas indexes can be used to judge the changes of chronic eczema patients,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treatment plan.Key words:Chronic eczema;Interleukin;Gastrin;Index changes慢性湿疹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皮肤有严重的搔痒,该疾病属于炎症性皮肤疾病。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MMP-9和TIMP-1检测的临床意义

表 1 正常儿组和支气 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 I-、 P9和 L6 MM -
TMP1含 ■ I 一
子 1 TMP1 为重要 的抑 制 因子 。我们对 支气 管 哮喘 患儿 ( I .)
治疗前后血清 I -、 L6 MMP9和 TM . 进行检测 , - IP1 现将结 果报
故 J 。确切的机理 尚待进 一步探讨 。
本文结果表 明, 支气 管肺 炎患儿 在治疗 前血 清 I一0水 L1 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 ( P<0 0 ) 经 治疗 1 后则 与 .1 , 周
正常儿组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 这 一结果 与文献 报 .5 , 告 的基本一致 j 。其降低 之因 可能是 因病原 体 吸附于呼 吸 道黏膜表面或上皮 细胞上 造成 直接损 伤 , 体分 泌增 加 , 腺 影
放 射免疫学杂志 ,0 3,6 5 272 8 20 1 ( ):5 -5 . [] 2 杨振修 . c反应 蛋 白 的检 测 [ ] J .上 海 医学 检验 杂志 ,9 9 1 19 ,4
( )2 1Βιβλιοθήκη 2 3 :6 - . 6炎性介质 的 释放 , 使 患 儿 体 内 I F I合 成 分 泌 增 多 之 促 G —I
括 体征 、 X片 、 实验室检查 ) 其 诊断标 准符合 全 国儿科 哮喘 2 2 支气管 哮喘患儿 治疗前后血 清 I-、 P9和 TMP 1 , . L6 MM 一 I 一
含 量 , 表 2 见 。
表 2 正常儿组和支气管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 Ⅱ-、 J 6
MMP9和 TMP1含 量 - I 一
肺泡灌 洗 液 和 支 气 管 组 织 活 检 中, 质 金 属 蛋 白酶 9 基 ( MP9 是重要 的基质金属蛋 白酶 , 质金 属蛋 白酶组 织因 M -) 基
《2024年血清OPG、IL-6水平与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预测价值评价》范文

《血清OPG、IL-6水平与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预测价值评价》篇一一、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持续性的气流受限。
慢阻肺常常并发肺动脉高压(PAH),这会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血清中的骨保护素(OPG)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慢阻肺及肺动脉高压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OPG、IL-6水平与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并评价其预测价值。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100例慢阻肺患者,其中50例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组),50例未并发肺动脉高压(非PAH组)。
同时,选取5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2. 检测指标检测各组人群的血清OPG、IL-6水平,以及肺动脉压等指标。
3. 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各组间血清OPG、IL-6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肺动脉压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价值。
三、结果1. 血清OPG、IL-6水平比较研究发现,PAH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非PAH组和对照组,而IL-6水平在PAH组中也明显升高。
与非PAH组和对照组相比,PAH组患者的血清OPG和IL-6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2. 血清OPG、IL-6水平与肺动脉压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血清OPG、IL-6水平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
即血清OPG、IL-6水平越高,肺动脉压越高。
这表明血清OPG、IL-6水平可能对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 预测价值评价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OPG、IL-6水平的预测价值。
结果显示,血清OPG、IL-6的联合检测对于预测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高。
其中,血清OPG的AUC 为0.85,IL-6的AUC为0.82,两者联合检测的AUC可达0.90。
IL--6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及运动干预中的作用研究开题报告

IL--6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及运动干预中的作用研究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而运动干预被广泛认为是减轻糖尿病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目前对于IL-6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及运动干预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IL-6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及运动干预中的作用机制,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
1.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构建:采用高脂饮食和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将小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
2.IL-6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根据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IL-6在胰岛素抵抗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3.运动对IL-6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将胰岛素抵抗小鼠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观察运动对IL-6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比较两组差异。
4.分子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针对IL-6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IL-6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分子信号传导机制,包括靶向IL-6和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的药物干预实验。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揭示IL-6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及运动干预中的作用机制,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为运动干预和靶向IL-6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
《2024年IGF-Ⅱ,IGF-IR和IGFBP-6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范文

《IGF-Ⅱ,IGF-IR和IGFBP-6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篇一一、引言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生长因子、受体及调控因子的相互作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包括IGF-Ⅱ、IGF-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和IGFBP-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等成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IGF-Ⅱ、IGF-IR和IGFBP-6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二、IGF-Ⅱ在大肠癌中的作用IGF-Ⅱ是一种多肽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
在大肠癌中,IGF-Ⅱ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表明,IGF-Ⅱ通过与IGF-IR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AKT和MAPK/ERK等,从而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此外,IGF-Ⅱ还可以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
三、IGF-IR在大肠癌中的作用IGF-I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与IGF-Ⅱ结合后,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生存。
在大肠癌中,IGF-IR的表达水平也升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IGF-IR的激活可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抑制细胞的凋亡。
此外,IGF-IR还可与其他生长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四、IGFBP-6在大肠癌中的作用IGFBP-6是IGF系统的调节蛋白,可与IGF-Ⅱ结合,调节其生物活性。
在大肠癌中,IGFBP-6的表达水平降低或缺失,导致IGF-Ⅱ的生物活性增强,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IGFBP-6可通过与IGF-Ⅱ竞争性结合IGF-IR,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此外,IGFBP-6还可通过其他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五、IGF-Ⅱ、IGF-IR和IGFBP-6的相互关系在大肠癌中,IGF-Ⅱ、IGF-IR和IGFBP-6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的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的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戴春;周永春;黄云超;李恒;张祥武;赵光强;雷玉洁;陈安宁;叶联华【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5(023)006【摘要】目的: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50例肺癌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Ⅱ期患者血清中IL-6的含量显著高于Ⅰ、Ⅲ、Ⅳ期患者;Ⅱ期和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高于Ⅰ期和Ⅳ期患者.结论:IL-2、IL-4、IL-6、IL-10均参与了肺癌的发展,检测其血清含量对了解肺癌患者体内免疫状态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779-781)【作者】戴春;周永春;黄云超;李恒;张祥武;赵光强;雷玉洁;陈安宁;叶联华【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云南省肿瘤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昆明65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对肺癌患者IL-2、IL-6、IL-8、IL-10、TNF-α的影响及研究 [J], 师鹏辉2.不同月龄大鼠血清IL-2、IL-4、IL-6含量比较 [J], 陈贵海;刘志新3.布鲁氏菌病合并脊柱炎和关节炎的疼痛分值与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IL-4和IL-2的变化特点 [J], 庞盼; 张甜; 关建萍; 张峰波; 扈会整; 彭巧君4.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A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J], 左念;梁靓5.波兰研究亚临床乳腺炎乳牛和健康乳牛牛乳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6、IL-10和淀粉样蛋白的质量浓度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5(OH)D、IL-6、IGF-1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中的水平

25(OH)D、IL-6、IGF-1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中的水平阳琰;高琳;李庆钰;晏永慧;李显文;陈其荣【摘要】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浆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脂及胰岛素抵抗(IR)水平,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120例、T2DM 合并骨质疏松症(OS)组(T2DM +OS组)110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115例,空腹抽血测定25(OH)D、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25(OH)D、IGF-1、HDL-C低于NGT组,而IL-6、HbA1c,TC,TG,LDL-C、HOMA-IR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 +OS组25 (OH)D、IGF-1、HDL-C低于NGT组,而IL-6、HbA1c,TC,TG,LDL-C、HOMA-IR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 +OS组25(OH)D、IGF-1低于T2DM组,IL-6均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HbA1c,TC,TG,LDL-C、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25(OH)D、IGF-1水平降低及IL-6水平升高可能是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之一.【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5(044)021【总页数】3页(P2898-2900)【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糖尿病,2型;骨质疏松;25羟维生素D【作者】阳琰;高琳;李庆钰;晏永慧;李显文;陈其荣【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遵义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遵义563099;遵义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遵义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遵义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遵义563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国外研究发现,血浆中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对未来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un LuC u y , uYni uK a , i hnu L igu S a ogP oi il o i l Jnn S a o g( 50 1 h nD n r n a s t , ia , h nD n 2 0 2 ) vc H pa
A src Ob ci T td e hn e f eu vlo 2 I 6,G bt t a j t e os yt ags rm l e f , L一 IF— I i ai t wt ps—m npua ot p- e v u hc os e s E npt n i ot eoa s s o o es h l e rs P oi MO) s( .Meh d Srm lvl o E ( i LA) I 6 G to s eu e f 2 wt C I , L一 ,IF— I, G ( t R A)w r m aue ntefl n u- e s h B P wh I i ee esrdi h lw gsb oo i
S u y o e S rm L v l o 2 L-6a d I td n t eu e es f ,I h E n GF— I i P t nswi n ai t t e h P s —Me o a s l to oo i P ot n p u a Ose p rs s( MO)
jc : 3 a et wt MO② 3 s—m np ua w m nwtot MO ad③ 3 r —m np ua cnrl eu , aad et ① 2p t n h P s i si 2p t eo as o e i u P o l h n 0pe e oas o t s rm P C n l o .S
摘要
吕 宽 刘春 雨
路 英 菊
目的 : 过 观 察 绝 经 后 骨 质 疏 松 症 ( M 患 者 血 清 E 、 通 P O) I L一6及 I F— I 量 的 变 化 , 讨 E 、 G 含 探 I L~
6及 IF—I在绝经后骨 质疏松症 发病机理 中的作 用。方法 : G 根据腰椎骨密度 ( M 扫描结 果 , B D) 将受 试者分为 三组 , 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组 3 2例 、 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 3 0例 、 绝经前健康组 3 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 I L一 6 B P、 F— I 、G I G 水平 ,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 E 水平 , : 同时测定血清 P、 aA P水 平。结果 : C 、K 绝经 后
cn o .Lvl i sbet wt P ees nf a t ihrhnt s i ot MO ( 0 0 ) L一 vlw r sie o- o t l ees n ujc h MOw r gic l hge a oewt u P rs si i in y t h h P< .5 .I 6l e eep ivl cr e s o t y r a dw t lvlo G ( = .4 , e t h ee f P r 0 55 P<00 )adngtey orl e t l es f 7 n MD idx( = 一05 7 le i s B .5 n eavl cr a dw h e l o dB e r i e t i v E a n . 8 .一 .3 048 rset e , epci l P< .5 .0 ecn ay srm IF— I lvlw r w s i w m nwt P vy 0 0 ) nt o t r, eu G h r ee eel etn o e h MO ( s ees nw m nwtot M s o i v vli o e h u P O. l i P< .5 .I F— I lvlw r s i l cr le i 2 n MDidx( = . 6 , .3 epci l, 00 ) G ee e p iv y or a dwt E dB e r 0 59 0 43rset e P<00 ) adng. s eo t e e t h a n vy .1 , n ea t e o ea dwt ae( = 一 . 3 , i l cr lt h g r vy ei 0 58 P< . 1 .C n ls n P s— e oas s o m i P )i asca dwt hg l 0 0 ) o c i ot m npua ot p s uo l eo s( MO s oit h i t . s e i hi 1
下 降均 可以导致骨吸收超过骨形成 , 引起骨丢失和骨质疏 松症 的发生 。因此 , 6、 F— I可作 为一种预测 I L一 I G
骨质疏松 症发 病的检测手段 。合理应用雌激素 、G I F—I可预防绝 经后骨质疏松症 的发生 。 关键 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白细胞介素 一6 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 一I 雌二醇
维普资讯
2 免峻 : 射 杂忠 20 0 6年 第 1 第 5期 Jo aiimuooy0 6,9 5 9巷 f dom nl 20 1 ( R g
P MO 患者 血 清 E I 6及 I I 平 的 临床 观 察 2、L- GF— 水
山东省立 医 院核 医学 科 ( 5 0 1 20 2又 高于非骨 质疏 松组 。I L一 骨 L一6与 B D、 呈负相 关关 系 ( M E r
分别 为 一 .8 、 .3 , 0 0 ) 与 B P呈正相 关关系 ( = .4 , 0 5 7 一04 8 P< . 5 , G r 0 5 5 P<0 0 ) .5 。绝经后 妇女 I F— I含量降 G 低, 骨质疏松组 IF— I G 含量最低。IF— I B 、 : G 与 MD E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相关 系数 r 分别 为 0 5 9 0 4 3 P .6 、.3 , <0 0 ) 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一05 8 P<0 0 ) .1 , r .3 , . 1 。结论 : 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率骨质疏 松 , I L一 6高表达与骨质疏松症发病以及雌激素减少 有关 , 雌激 素水平下 降可导致 I 6分泌 的增 多。体 内雌 激素还 L一 有助 于维持 I F—I的水 平 , G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体 内 I F— I G 水平 明显 下降。I L一6分泌增 多 、 F— I 平 I G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