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8月 第 25卷第 4期 图书馆论坛 Library Tribune Aug
2005年中国数字图书馆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2011-4-6
•15•
2005年中国数字图书馆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1. 概述
1.4 主要影响
资助机构
科研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科研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使得投资产生了更大 的社会效益。 的社会效益。
出版商
正面:扩大了期刊文章的使用率和影响, 正面:扩大了期刊文章的使用率和影响,直接的效果 是提高了文献的引文量。 是提高了文献的引文量。 负面:影响了发行量,降低了利润,分流了优质稿源。 负面:影响了发行量,降低了利润,分流了优质稿源。
2011-4-6
时间 2002年2月14日 年 月 日 2003年6月20日 年 月 日 2003年10月 年 月 2003年12月12日 年 月 日 2004年3月16日 年 月 日 2004年1月 年 月 2004年1月 年 月 2005年9月 年 月
•19•
2005年中国数字图书馆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2. 政策与活动
2.1 宣言
相关的宣言和计划 BOAI(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 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 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 Bethesda开放获取出版声明 开放获取出版声明 柏林宣言(《柏林会议》起草) 柏林宣言 《柏林会议》起草 联合国信息社会高峰会议(WSIS)的原则宣言 的原则宣言 联合国信息社会高峰会议 和行动计划 华盛顿宣言 OECD关于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的获取宣言 关于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的获取宣言 Lancet等25种期刊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表 等 种期刊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表 公开声明, 公开声明,表示将这些期刊提供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萨尔瓦多宣言: 开放获取萨尔瓦多宣言:发展中国家观点
2011-4-6
狭义
开放获取 资源涵盖 范围不同 不开放获取的学术 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世界图书馆理念及其实践述评

“世界图书馆”理念及其实践述评王细荣2013-3-22 16:57:01 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京)2012年5期【英文标题】On the Idea of "Universal Library" and Its Practice【作者简介】王细荣,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093【内容提要】“世界图书馆”是指具有广泛收藏的图书馆。
文章主要以时间为线索,考察了近代图书馆员、现代作家和当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人们对世界图书馆的种种设想及其实践,从而彰显作为一种图书馆现象的世界图书馆对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发展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意义。
A universal library is a library with universal collections. This article, with the clue of time, reviews the different ideas and practices of universal library given by modern librarian, neoteric and people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manifests the significance of universal library as a phenomenon of librarianship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cience, libraries and the full progress of society.【关键词】世界图书馆/世界百科全书/世界大脑Universal library/World encyclopedia/World brain“世界图书馆”(Universal Library,或译为“寰宇图书馆”、“普世图书馆”)是指具有广泛收藏的图书馆,即包含一切存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所有图书、所有作品(不论格式)乃至所有潜在作品的图书馆[1]。
对报批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合理性审查的必要性

立法执法司法对报批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合理性审查的必要性□刘锦森 立法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然而,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笔者感到,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仅仅进行合法性审查是不够的,还应当进行合理性审查。
所谓合理性审查,就是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的内容是否合乎道理或事由,是否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并且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进行检查核对。
按立法法的规定,如果对报批的地方性法规仅仅进行合法性审查,而报批的地方性法规的内容与上位法又不抵触,就必须批准,如果不批准反而是违法了。
可是有些批准后的地方性法规在执法实践中往往又难以操作,最后的结局是要么修改,要么废止,要么不了了之,恰似一纸废文。
这是因为这些法规的有些规定可能不尽合理。
由此言之,对报批的地方性法规仅仅进行合法性审查是不够的,还要对其进行合理性审查,这实际上也是对报批的地方性法规再严把一道关。
首先,一般情况下,在一些较大市的行政区域内,不仅仅驻有本市的党群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市民,而且还可能驻有省、自治区一级的党群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大专院校等单位、部门或中央和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外地办事处、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人群和外来经商、进城务工等暂住和流动人口。
一些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审议地方性法规时,往往从本市及其市民的具体情况考虑的多,而对驻在机关、部门、单位及其所属人群和外来暂住、流动人口的实际需要可能考虑的少一些。
由此,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可能符合本市的实际,但却不能满足驻在机关、部门、单位及其所属人群和外来暂住、流动人口的需要。
这样,客观上就可能存在某一部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的施行虽然维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也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虽然规范、制约了一部分人的活动和行为,但庇护、宽容了另一部分人的活动和行为。
05 07年中文杂志清单 参考工具书阅览室

54
统计与决策
2005卷7-9期
F22/1(2005,NO.7-9)
智慧分享 价值创造
2
2008.10
参考工具书阅览室05年过刊清单 苏州独墅湖图书馆
参考工具书阅览室05年过刊清单(共100种,184册)
序号 题名 卷期信息 索书号
55
会计研究
2005卷3-6期
F23/1(2005,NO.3-6)
2005卷5-6期
I1/2(2005,NO.5-6)
112
中国文学研究
2005卷2-4期
I206/1(2005,NO.2-4)
113
小说月报
2005卷3-7期
I24/1(2005,NO.3-7)
114
小说月报
2005卷8-12期
I24/1(2005,NO.8-12)
115
艺术评论
2005卷3-6期
J05/1(2005,NO.3-6)
智慧分享 价值创造
3
2008.10
参考工具书阅览室05年过刊清单 苏州独墅湖图书馆
参考工具书阅览室05年过刊清单(共100种,184册)
序号 题名 卷期信息 索书号
82
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
2005卷3-12期
G125/1(2005,NO.3-12)
83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卷2-6期
G25/1(2005,NO.2-6)
101
时尚英语
2005卷3-12期
H31/1(2005,NO.3-12)
102
新东方英语
2005卷4-8期
H31/2(2005,NO.4-8)
103
新东方英语
大学信息检索题库

大学信息检索题库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能力中不是信息能力的是()[参考答案] 自控、独立和适应2.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参考答案] 存储与检索3.为读者解答有关具体事件、人物的检索属于( )。
[参考答案] 事实检索4.有关的信息、知识、情报,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信息>知识>情报5.事实检索包含检索课题的( )等内容[参考答案] 背景知识、事件过程、人物机构6.()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
[参考答案] 信息意识7.()是指人们有效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答案:信息能力8.文献只有经过(),才能进入检索系统供用户使用。
[参考答案] 标引9.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参考答案] 追溯法10.区别于一般期刊论文或者教科书,参考工具书的突出特点是( ) [参考答案] 知识高度浓缩11.在特定的时间内为了特定的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可称之为()情报12.查找()属于文献检索问题,查找()属于事实检索问题,查找()属于数据检索问题[参考答案] 某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某事件的来龙去脉,某统计数据13.你需要查找关于“数学和科学成绩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的期刊论文来写文章,下面哪一选项是开始检索的最有效方法?()[参考答案] 使用一个研究性数据库14.()在创新创业型人才能力体系中,是一项核心基础能力,它能促进人的终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
[参考答案] 信息素养15.人类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结可称为()[参考答案] 知识16.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
[参考答案] 信息查找17.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指“记录有( )的一切载体”。
[参考答案] 知识18.关于终身学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终身学习仅仅指毕业之后的学习。
19.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参考答案] 载体20.为了避免在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至关重要。
2005年全国考研阅读理解与解析.doc

2005年 Text 1Everybody loves a fat pay rise. Yet pleasure at your own can vanish if you learn that a colleague has been given a bigger one. Indeed, if he has a reputation for slacking, you might even be outraged. Such behaviour is regarded as “all too human,” with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that other animals would not be capable of this finely developed sense of grievance. But a study by Sarah Brosnan and Frans de Waal of Emory University in Atlanta, Georgia, which has just been published in Nature, suggests that it is all too monkey, as well.人人都喜欢大幅加薪,但是当你知道一个同事薪水加得比你还要多的时候,那么加薪带给你的喜悦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如果他还以懒散出名的话,你甚至会变得怒不可遏。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人之常情”,其潜在的假定其他动物不可能具有如此高度发达的不满意识。
但是由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里莫大学的Sarah Brosnan 和Frans de Waal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也是“猴之常情”。
这项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The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behaviour of female brown capuchin monkeys. They look cute. They are good-natured, co-operative creatures, and they share their food readily. Above all, like their female human counterparts, they tend to pay much closer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an males.研究者们对雌性棕色卷尾猴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图书馆基础知识

“书有情,纸有意”图书馆基础知识第一部分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馆学五定律1931年,世界图书馆学巨擘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面世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被誉为“我们职业最简单的表达”。
图书馆学五定律准确地把握了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与发展工具的载体特征,因此被图书馆届一直尊为经典理论。
阮冈纳赞(1892-1972),印度图书馆学家。
图书馆学五定律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第一定律:书,是为了有用的(Books are for use)第二定律:每个读者都有其书(Every reader his book)第三定律:每个书都有其读者(Every book its reader)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第二部分书的结构书的结构什么是封面?封面:书籍的封面,具有保护图书及美华书本的功用,一般图书在封面上引诱书名、作者、出版者;什么是书脊(背)?书脊(背):是封面和封底连接的地方,通常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馆藏的书标也贴在上面;什么是封底?封底:与封面的作用相同,然而比较简单朴素;什么是装订?装订:一般可依装订之不同分为精装、平装以及套装书。
正文都包括哪些内容?1、扉页:是封面后的白纸,具有保护图书以免污损的功能,也可作为赠书、题字、签名,或作为注记购书之时、地、价格之用;2、书名页:首要的印刷页,其上印有书名、著作者、插图者、翻译者、出版者或者发行者等资料;3、序言(文):可分为自序及他序两种,由此部分可看出全书的内容概况;4、目次:记载本书各章节标题,可作为全书的大纲来看;5、正文:是构成一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图书的精华所在。
补充或参考资料有哪些?1、参考资料及书目:提示有关此书一些重要可参考的资料和书籍;2、索引:针对正文中的重要词汇、概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并注明页次;3、跋: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4、凡例:编者的话5、版权页: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出版年、出版者、书价、书号、版权、编纂者或者编辑等资料;6、后扉页:作为记述读书心得之用。
38图书馆(Library)2002年第4期(No42002)

篇文章下的引用情况 ,便 可 一目了然 。无论 是谁 引 用 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引用该文后撰写 的 文章发表在 何种 刊物 、以及每篇文章属于哪个学科 , 都 反映得一清二楚。对 于 一般科 技工作者 来说 ,他 们 主要是检索 自己的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和所产生影 响的范围,对 于管理机构来 说 ,他们 主要是利用 SCI 的影 响因子 和期 刊分析 报告进行 科研管理 ,对于 图 书情报部 门来说 ,它 们一方 面开发 SCI的来 源索引 和引文索引,为用户提供文献枪索服务 ,另一方面利 用影响因子和期 刊研究报告进行文献研究和馆藏资
万方数据
40
图书馆(Library)
2002年第 4期 (No.4.2002)
文量、影 响因子和当年指标 等三项 。引文量越大 ,说 技论文发表 1一2年便开始 有人 引用 ,发表 3一6年
明期刊利 用率越 高,影 响越 大,期刊 的质 量也 就越 高。SCI的引文分析是一个绝对指标 。
其 被引率最高,超过十年 ,则呈下降趋势。 综 上所述 ,SCI作为 当今世 界学术 界公认 的检
何 事物都是矛盾 的统 一体 ,它既有好 的一面 ,也有 不
好的一 面,我们应该客观 公正的评 价 SCI,并在此基
础上全面正确地 应用它
I 客观评价 SCI
SC I是 由 美 国费城科学 信息 研究 所(In stitutef or
Scientific工.don-ati
简称 151)编辑 、并于 1963年正式
出版的一种 文献 检索工 具。由于它收录的文献款 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信息素养论纲孙 平,曾晓牧(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84) 〔摘 要〕从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出发,分析了信息素养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的动因和当前研究的动向,指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高校应承担的教育任务,同时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以及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167(2005)040008041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需要111信息素养的由来(1)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的提出,可以溯源到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在未来十年中信息素养将是国家发展的目标。
(2)简明的阐述。
围绕信息素养的讨论,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步深入,比较简明的阐述来自美国图书馆学会AL A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其内容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112信息素养的本质(1)一种基本的能力素养。
当今信息量的膨胀和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造就了信息超载的局面,对人们认识、使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形成了挑战。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着不同种类的、数量巨大的信息选择,为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必须以有效的手段去获取、利用和鉴别信息,这种能力来自信息素养教育。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养包括的五个方面是: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
信息素养是其中的一个要素。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比较典型的来自美国高校和研究图书馆协会CRAL特别工作组,他们提出高等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有6大指标:①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②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③鉴别信息及其来源;④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⑤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⑥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其下包括22个二级指标和86个可测评的细目。
(2)一种综合的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广泛的概念,和许多学科相关,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等诸多知识背景。
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种有力的工具。
信息素养这种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智慧、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多个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依靠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
113信息素养在全球的推进(1)世界走向。
20世纪70年代以后:信息用户教育在美国和西方迅速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世界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以及政府部门参与、支持、报道、研究和指导的一个热点问题。
美国在AL A89报告的倡导下,在1990年成立了信息素养国家论坛,这是一个广泛的联盟,其成员是来自美国图书情报学界、教育界、企业、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全国性组织、机构和大公司,也有外国和国际组织的加盟。
其后,美国一些大学相继开展信息素养的项目研究。
其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纷纷启动。
21世纪以来:美国图书馆学会为实施“21世纪能力素养”的使命、为推进信息素养教育规划了上百万美元的项目。
这时又有更多的国家参加进来,如德国、新加坡、南非、南美、西班牙、瑞典、墨西哥等。
各国分别制定了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标准,他们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其中主要的有:美国ACRL(Association of College&Research Librar2 ies)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标准,2004年1月已为全美大学图书馆协会正式通过,这个标准的推广力度最大,占有领先和主导地位;另外,英国SCONUL(Society of Col2 lege,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协会标准;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员协会CAUL(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的标准。
8(2)布拉格会议。
信息素养已在全球展开。
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T H E PRA GU E DECL ARA TION“TO2 WARDS AN IN FORMA TION L ITERA TE SOCIET Y”)。
该会议由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NCL IS)和国家信息论坛组织,来自世界23个国家代表了7大洲的40位代表讨论了信息素养。
他们认为如何使人们从Internet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会议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
会议指出,信息素养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要的因素,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
信息素养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信息素养,信息社会将永远不能发挥其全部潜能。
当前美国等国把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和评估方面,许多大学还通过开发的网络课件来推进信息素养教育。
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的收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估的方式是否恰当、有效,同时也让学校认识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3)我国情况。
从数据库调研来看研究论文的发表情况:从1997年起开始了信息素养有关文章的报道,20世纪约有数十篇,21世纪约有数百篇。
论述从引进概念、介绍情况开始,逐步进入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图书馆在其中的作用等讨论。
一些大学也开始了有关课题的研究。
最近,经北京高校图工委和图书馆学会批准,“北京高校文献课教学研究会”正式更名为“北京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会”,这次北京、天津、山东、广东四地联合举办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讨会,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们还处在一个起始阶段。
(4)近期会议。
2002年1月:哈尔滨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由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持。
首次将文献检索课的学术研讨会更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特别工作组专家作了专题报告,散发了ACRL制订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全文译稿。
2002年8月: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议题;2003年9月:捷克UN ESCO国际信息素养专题会议(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Conferences and Meet2 ings),发表布拉格宣言,它具有全球性指导意义;2004年6月:美国AL A年会,分主题有:信息素养;2004年8月:阿根廷IFL A会议,主题:图书馆:教育和发展的工具;2004年9月:华北高校图书馆协会十八届学术年会,主题:信息素养教育和图书馆服务;2004年10月:上海第二届国际图书馆论坛,主题:城市发展与图书馆服务;分主题:图书馆与终生教育。
(5)中国台湾。
199622003年期间,“学校图书馆的利用教育与资讯素养”作为台湾图书馆学科刊物《图书与资讯学刊》的六大研究主题之一;1998年与2000年,分别召开了两届由图书馆员、教育专家参加的“资讯素养与终身学习国际研讨会”;2003年1月,成立了台湾地区的“资讯素养协会”,计划研制信息素养能力的指标体系。
2 信息素养是高校教育的目标211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可以理解为人们应享有信息素养教育的平等权利,以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该原则应用于我国高校,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和条件,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找到解决和决策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知道如何去学习、去更新知识并重构个人的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新,成为有创新意识和宽阔视野的高质量人才。
信息素养将为学生的高层次的后继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它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构成高校培养目标的一个主要方面。
我国高校肩负着研究和实施信息素养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
212信息素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始被引入。
例如建构主义,现在得到广泛认同。
它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取得的。
它主张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教育,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自我调节学习,从师生相对单向的沟通到学习共同体的多向沟通互动,从学习者个别竞争学习到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
可以说信息素养是建构主义实现的基础,建构主义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理论支持。
许多新的教学方式被开始采用。
它们需要信息素养的支持,又作用于信息素养的提高,其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素养的训练方式。
比如基于调查的学习(inquiry2based learn2 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2based learning)、基于研究的学习(research2based learning)和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2based learning)等。
213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总体构想根据不同对象和需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体系的目标需划分为多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9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层次是连续提升和相互衔接的,严格地说应当是从中小学打下基础,以便在高校得到全面的培养。
高校中首先是基础教育,它包括图书馆基础能力(Basic Library Skill)和信息技术基础能力(Basic IT Skill)。
前者包括基础图书馆应用技能和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前者如介绍图书馆的布局、馆藏和服务、联机目录使用等;后者包括网络工具等软件的使用,如E2mail、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对象是低年级学生。
其上层是通用信息素养教育(Generic Information Lit2 eracy),涉及学术与非学术问题的信息获取和评价能力。
包括:了解信息源的特点,根据需求选择恰当的信息源,使用检索方法及策略,对获得的信息作出评价,通过交流信息、组织与综合信息完成具体任务,懂得如何合法地检索与利用信息。
适用于本科生。
更上一层便是专业信息素养教育(Discipline2Specific Information Literacy),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