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表格教案)高中哲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8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9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 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经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4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否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5
(二)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
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1
2
先有猪,再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 还是先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再有猪?
5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6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和军事家,称阳明先生。
7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小结: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 有无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含义
内容
承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否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原因
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 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 而存在。
王夫之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和军事家,称阳明先生。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王阳明(王守仁):眼开则花明,眼 闭则花寂。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
哲学派别 观点分歧表现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唯物主义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 识。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决定物质。
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庄子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 是否真的存在着?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
问题探究:
你们觉得思维(意识)能否 正确认识存在(物质)呢?
思维(意识)可以正确认识存在 (物质)的,属于可知论者; 思维(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物质)的,属于不可知论者; 两种观点都有,我们把他称为不 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 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微格教学课件

课堂练习
A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 )
A 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C 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 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第二课 第一框
谢谢大家
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
3 可知论者与不可知论者的探讨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惠庄之辨 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
儿 【知道思鱼考是】不惠是施快的乐。观”点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三、思考两个问题
1. 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还是不可知论者? 2. 唯心主义者是可知论者还是不可知论者?
可知论者与不可知论者的探讨
唯物主义者
唯心主义者
先有眼前的花,再有脑中的花。 先有脑中的花,再有眼前的花。
可知论者与不可知论者的探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二元论(者)
(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一切唯物论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人教版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19张PPT)教育课件

思
存
维 关系 在
思想观点、理论、 意
物
策略、学习计划、 发展规划等等
识
质
客观存在的东 西。 如环境、 自然、地球、 生 物、国 情、 学情等等
误区警示: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 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同。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
•
•
•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1.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2.真正哲学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学习目标: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的内容。(重点)
2.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 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主观性的东 西 如:人们的
唯物主义 哲
学
的
基
本
唯心主义
派 别
误区警示: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
准是不同的。
唯物 or 唯心?
1.“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唯物主义 3.“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唯心主义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课课件ppt

【ke堂训练4】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 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 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要说 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对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3.原因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 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 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 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 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 客观物质世界)。
【ke堂训练5】
“没有景物,何来情感”与“没有情感,何 来景物”,从哲学上看,两者争论的焦点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C.是否承认哲学的作用 D.是否承认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①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得别称: “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 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各种哲学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
大阵营(即哲学两大基本派别)
我们究竟能不能知道鱼的快乐?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 我们能不能认识这个世界?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农民想给田 地施什么肥
天、地、苗
思维
存在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会 遇到与此类似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
学习计划 (思维)
决定 反映
高考政治教案-哲学的基本问题(超详细12页PPT)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思维能否正 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重要历史人物及思想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
战国末思想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反对天命,并提出“制天命而用 之。”承认人能够认识世界,强调思维对存 在的辨别和验证。
• 笛卡尔(1596—1650)
• 法国哲学家,著名论断:“我可以怀疑 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
• 即“我思故我在”。
• 贝克莱(1684—1753)
•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 心主义与经验化的主要代表任务之一。提出: “物上观念的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 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问题。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结论二: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 休谟(1711—1776)
• 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 的创始人。他认为,认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 围,否认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的存在。 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强势的妥协,但又勉强能 支撑自己探究的勇气,所以得出这么一个论 断:不可知论。
思维能否正 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重要历史人物及思想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
战国末思想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反对天命,并提出“制天命而用 之。”承认人能够认识世界,强调思维对存 在的辨别和验证。
• 笛卡尔(1596—1650)
• 法国哲学家,著名论断:“我可以怀疑 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
• 即“我思故我在”。
• 贝克莱(1684—1753)
•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 心主义与经验化的主要代表任务之一。提出: “物上观念的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 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问题。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结论二: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 休谟(1711—1776)
• 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 的创始人。他认为,认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 围,否认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的存在。 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强势的妥协,但又勉强能 支撑自己探究的勇气,所以得出这么一个论 断:不可知论。
人教版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2张PPT)教育课件

三.唯心主义(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 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 为客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 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
•
•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一、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 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 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 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
•
•
有些人经常做一些计划,有的计划几乎 不去做 或者做 了坚持 不了多 久。其 实成功 的关键 是做很 坚持。 上帝没 有在我 们出生 的时候 给我们 什么额 外的装 备,也 许你对 未来充 满迷惑 ,也许 你觉得 是在雾 里看花 ,但是 只要我 们不停 的去做 ,去实 践,总 是可以 走到一 个鲜花 盛开的 地方, 也许在 那个时 候,你 就能感 受到什 么叫柳 暗花明 。走向 成功的 过程就 好像你 的起点 是南极 ,而成 功路径 的重点 在北极 。那么 无论你 往哪个 方向走 ,只要 中途的 方向不 变,最 终都会 到达北 极,那 就在于 坚持。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学课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走进哲学 问辩人 生
1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唯心主义
2 、“心外无物” 唯心主
义
唯物主
3 、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义的活
火。
唯心主
4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义
5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唯悬心主
崖义 。”
唯物主
农民: 耕作收获 计 划与耕 作收 获实 际之间 的 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
决 定决
想法
定
存在 实际
学
学习计
学习实
生
划 教 学 计
际 教学
教
划 耕 作 收 获 计
实际
师工
划 做 工 的 方 法 、 步
耕作收获实
农人企 业 经
骤
际 做工的实
民营
企业的经营策
际
者
略
企际 业 的 生 产 、 流
医
、思想和计划
认
B 识 的 事 物 。 ” 这 种 观 点 属 于
A .怀疑论
B .可知
论C .不可知论 D .唯心主义
6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
是 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
C
性
② 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
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小结: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
题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中的对话的?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10---12 , 思 考: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 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 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走进哲学 问辩人 生
1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唯心主义
2 、“心外无物” 唯心主
义
唯物主
3 、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义的活
火。
唯心主
4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义
5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唯悬心主
崖义 。”
唯物主
农民: 耕作收获 计 划与耕 作收 获实 际之间 的 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
决 定决
想法
定
存在 实际
学
学习计
学习实
生
划 教 学 计
际 教学
教
划 耕 作 收 获 计
实际
师工
划 做 工 的 方 法 、 步
耕作收获实
农人企 业 经
骤
际 做工的实
民营
企业的经营策
际
者
略
企际 业 的 生 产 、 流
医
、思想和计划
认
B 识 的 事 物 。 ” 这 种 观 点 属 于
A .怀疑论
B .可知
论C .不可知论 D .唯心主义
6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
是 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
C
性
② 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
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小结: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
题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中的对话的?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10---12 , 思 考: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 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 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这句话大家读懂了吗,有没有什么问题?思维和存在是什么?物质和意识是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新的知识平台。(讲述新词)
师:所以说,在情景剧中我们看到的争论中,提到的“石头”属于什么?(物质、客观实在)“发现”和“看见”属于什么?(意识和思维)
师:这个争论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也就是到底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到底是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
甲认为先有存在,存在决定意识,我们把他归为唯物主义。乙认为先有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我们把他归为唯心主义。从此就在哲学上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中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一个活动(给哲学家分类。)
其实在哲学史上不仅仅只有着两大阵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我们把这些哲学家归为不可知论者。比如休谟、康德。……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师:那么学生面对学习实际和学习计划、老师面对教学实际和教学计划、农民面对耕种实际和耕种计划、工人面对生产实际和生产计划等等,都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教材: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实际,农民认识自己的耕种实际、工人认识自己的生产实际,这些都是认识世界的活动。等他们认识好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计划,再放手去做,这就是改造世界。而在这所有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要求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生:(表示茫然)
生:存在、思维
生:(分为两组讨论,最后派代表上黑板归类,并说出原因)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教师讲述为主,传授新知识。
以学生为主题,发动学生分析思考,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为什么
(五分钟)
同学们,我们刚刚讲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为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情景设置)对症下药的故事……有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下。……好了,医生针对病人要对症下药,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思维与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基本含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教学对象
本堂课针对高中三年级学生,出于理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十分必要。
教学工具
多媒体、黑板、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大家倾向于谁的观点呢?
生:想。
生:xxx、xxx
(两名同学扮演情景剧,对话。)
生:xxxxxx……
生:xxxxxxx(倾向于甲)
以学生行为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上台展现自我的能力。
2.是什么
(十五分钟)
师:是吗?其实这个问题被历史上无数的哲学家争论过,而且很难得到答案。而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用教材的话怎么表述呢?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姓名
徐爱民
学号
2009150136
指导老师
赵万江
试讲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
计划时间
25分钟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思维和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含义,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Βιβλιοθήκη 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力目标
使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辨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教学理念
1.导入部分
(五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情景剧剧本,大家想不想看呢?
师:想看的话大家就推荐两个同学上来扮演一下角色好不好?
师:大家看完了他们的对话,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他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谁来回答一下?
师:嗯,很好,他们其实就是在争论到底是石头本来就存在还是石头被我们意识到之后才存在。也就是说,甲的观点是石头一直在这儿,我们今天刚刚发现了它;而乙的观点是石头因为被我们意识到了,所以它存在。
1.何者为本原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2.有没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者:没有同一性。
二、为什么:
1.一切生活和实践活动。
2.一切哲学。
师:以上我们看到的是在生活中,那么我们要研究哲学,也必须要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很多哲学家们针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比如……
好了,同学们,新课上到这里,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堂课的知识框架。
生:我们做事情要依据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做,不能盲目的空凭想象。
板书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是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师:所以说,在情景剧中我们看到的争论中,提到的“石头”属于什么?(物质、客观实在)“发现”和“看见”属于什么?(意识和思维)
师:这个争论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也就是到底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到底是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
甲认为先有存在,存在决定意识,我们把他归为唯物主义。乙认为先有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我们把他归为唯心主义。从此就在哲学上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中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一个活动(给哲学家分类。)
其实在哲学史上不仅仅只有着两大阵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我们把这些哲学家归为不可知论者。比如休谟、康德。……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师:那么学生面对学习实际和学习计划、老师面对教学实际和教学计划、农民面对耕种实际和耕种计划、工人面对生产实际和生产计划等等,都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教材: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实际,农民认识自己的耕种实际、工人认识自己的生产实际,这些都是认识世界的活动。等他们认识好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计划,再放手去做,这就是改造世界。而在这所有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要求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生:(表示茫然)
生:存在、思维
生:(分为两组讨论,最后派代表上黑板归类,并说出原因)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教师讲述为主,传授新知识。
以学生为主题,发动学生分析思考,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为什么
(五分钟)
同学们,我们刚刚讲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为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情景设置)对症下药的故事……有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下。……好了,医生针对病人要对症下药,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思维与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基本含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教学对象
本堂课针对高中三年级学生,出于理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十分必要。
教学工具
多媒体、黑板、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大家倾向于谁的观点呢?
生:想。
生:xxx、xxx
(两名同学扮演情景剧,对话。)
生:xxxxxx……
生:xxxxxxx(倾向于甲)
以学生行为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上台展现自我的能力。
2.是什么
(十五分钟)
师:是吗?其实这个问题被历史上无数的哲学家争论过,而且很难得到答案。而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用教材的话怎么表述呢?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姓名
徐爱民
学号
2009150136
指导老师
赵万江
试讲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
计划时间
25分钟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思维和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含义,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Βιβλιοθήκη 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力目标
使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辨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教学理念
1.导入部分
(五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情景剧剧本,大家想不想看呢?
师:想看的话大家就推荐两个同学上来扮演一下角色好不好?
师:大家看完了他们的对话,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他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谁来回答一下?
师:嗯,很好,他们其实就是在争论到底是石头本来就存在还是石头被我们意识到之后才存在。也就是说,甲的观点是石头一直在这儿,我们今天刚刚发现了它;而乙的观点是石头因为被我们意识到了,所以它存在。
1.何者为本原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2.有没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者:没有同一性。
二、为什么:
1.一切生活和实践活动。
2.一切哲学。
师:以上我们看到的是在生活中,那么我们要研究哲学,也必须要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很多哲学家们针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比如……
好了,同学们,新课上到这里,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堂课的知识框架。
生:我们做事情要依据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做,不能盲目的空凭想象。
板书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是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