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4年高考说明强烈暗示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李彬按:以下记叙文,不一定都是非常优秀,只是阅卷专家组感到新鲜。
通过人景、物景、事景、场景来表达自己对材料的看法,是生活化文化作文必然的呈现方式。
但呈现过程的文学化,是高考记叙文区别小学生和初中生记叙文的关键要素。
这也是为什么文化作文是将文化价值观,通过文学的方式呈现的道理。
理解这一点,就懂得为什么文化作文将描写、叙事的基本功,作为小学和初中的重点训练,而将记叙文到小小说和散文化的训练,作为序列层级来打造。
同时描写的真实感与细节感、情景化与诗意化,叙事的生动性与曲折性,一直是作为文化作文生活化训练重点提升。
理由皆在于此。
获得满分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校高三(30)班周响同学《青春万岁》,在此向周响同学表示祝贺!向教学周响同学高中语文的祁利莹老师、董健老师表示祝贺。
青春万岁江苏一考生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
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
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
2014年普通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科

语文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
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
201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展示

201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展示
刘国良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年(卷),期】2014(000)007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刘国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隐喻里张开联想的翅膀——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选评[J], 贺生达
2.2014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J], 何传跃;吴明起
3.2014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J], 林隽
4.2014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J], 黄绍文
5.高考作文二元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类型及审题策略——以2014年重庆卷、江苏卷、四川卷、安徽卷高考作文题为例 [J], 崔成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稳中大变,导向大显——简评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稳中大变,导向大显——简评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整体上看,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结构,跟往年一模一样。
无论是正卷,还是附加,都没有什么变化。
但细细品味,内部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大出乎人的意外。
品味重大变化,不难发现:不光体现了命题创新的追求,表现了高考改革的梦想;而且还显示了命题创新的动态,预示了高考改革的方向。
简言之,稳中大变,导向大显。
就大变而言,主要有两点:结构上,创意连连。
首先是考点变脸,避热趋冷。
在稳定多年之后,今年考点终于来了个大变脸,让人跌破眼球。
过去,在语言文字运用中,第1、2两题总是客观选择,必考语音、成语或语病;第3、4两题进行主观表述,必考语言表达。
可今年大变特变,与往年不同,却考查了词语与成语的辨析、对仗下句的选择、用语得体的判别、语句连贯的选用和漫画寓意的判断。
以前,在文言文阅读中,一直考查人物性格分析和文意理解,但今年一改旧颜,彻底变脸, 却考查了多年未曾谋面的稀客——虚词选择与文意概括。
以往,在附加题中,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只考查其一;而今年二者同考,既考查文化常识,又考查文学常识。
2014年《考试说明》新增了字形、标点和语意提炼等考点,然而,试卷却一个也未涉及,实在是出人意外。
很显然,在考点上,命题者有意避开热点,青睐冷门。
其次是题型变形,改旧为新。
多年来,题型非常稳定,但今年题型变形,为历次最大最多。
近年来,语言文字运用的第3、4两题都是表述题,可今年用心良苦,一反常态,改成三道选择题,使得语言文字运用全为选择题,创造了历史记录:化主观为客观,变表述为思辨。
前些年,文言文阅读的第6、7两题为人物性格分析和文意理解的选择题,但今年大刀阔斧,大胆改革,第一次将人物性格分析换成了虚词运用的选择题,破天荒地将文意理解改变为文意概括的表述题,使得文言阅读题型更为多样,更加合理:变取消为新增,化客观为主观。
近几年,一直只提供一首古诗,进行单首诗歌鉴赏,而今年打破常规,变换题型,提供了两首古诗,改为双首比较阅读:变单首为同类,化单赏为双鉴。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全文5篇)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全文5篇)第一篇: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新面孔多,变化之大超乎意料――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江苏一所顶级高中名校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认为:经历多年相对稳定后,今年的江苏卷终于来了一个大变脸。
只是变化之大超乎意料,估计也超出一些考生的应对能力。
首先是布点的变化。
这主要体现在语知和运用。
乍看前五题,全是新面孔,考查点与近年完全不同。
表现在,词语辨析,除成语还有双音节实词;同时出现了江苏卷从未有过的对联下联的选择、用语得体的判别、语言连贯句子的选择、漫画寓意的选择。
变化之大,令考生措手不及。
尽管《考试说明》中出现的考点无论新旧,均有考查的理由,但一下子出现如此之多的新面孔,似乎与江苏命题多年坚持的“稳中有变”原则不太一致。
而2014年《考试说明》新增考点(字形、标点、语意提炼),在全省都成迎考热门的情势下一个都未涉及,让全省师生一起扑空。
其次是题型的变化。
语用题取消文字题,全用选择,与近年江苏卷方向完全相反。
文言文取消人物性格分析和文意理解选择题,换成虚词选择和文意理解问答题,翻译由三小题变为两小题,分值减为8分。
体现命题者反猜题的良苦用心,但也有故意为难考生之嫌。
再次是文本类型的变化。
文言文取材于柳宗元的一封书信,一改以往写人叙事风格;古诗考查韦应物和李商隐两首诗,第一次出现比较阅读;大现代文考长篇节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著名段落“安娜之死”,体现对经典的回归,而小现代文则模糊文体界限,考查朱良志《乾坤草亭》(其实应为论述类文本)。
文本形式的变化体现了命题者对考卷呈现形式的创新追求,值得肯定。
通观全卷,清新,灵动,创意连连,确有可喜之处,但步子过大,难免有操之过急之惑。
相较于近年江苏卷,语知和运用的变化,与其说是一种创新,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换角度看,这样的命题对应考者来说,也是一个提醒。
无须徒劳猜题押宝,不要一味迎合追风,过分热衷于“应变”,而全面备考,逐点夯实,老老实实抓常规,似乎更有必要。
习惯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高分——对2014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的几点感悟

・
4 0・
中学教研 ( 数 学)
2 0 1 4盘
连续 带 了 2届高 三 , 发现许 多 高三 学生并 不屑 于这
一
项工作 , 只是一味地做题 , 甚至到了最后停课阶段 , 不少 学生 都不 知道 该 干 什 么 , 还 是 继 续 找题 做. 做
例1 已知 ) 是 定 义 在 R 上 且 周 期 为 3的
I 1 I
{ 【 - m d i - - X 2  ̄ X E ( , 一 , 1 ] ; 其 中m > 0 . 若 方 程
1 一I 一 2 I , ∈( 1 , 3 ] , f ( x ) = 恰 有 5个 实数 解 , 则 m 的取值 范 围为
值范围为— — ( 答案 : ( 0 , 1 ) ) . ( 江 苏省徐 州市 2 0 1 4届 高三上 学期期 中考试 函数, 当 ∈[ 0 , 3 ) 时, 厂 ( ) =I l 一 2 x + ÷ 二l 1 . 若函
数 Y= )一a在 区 间 [一3 , 4 ] 上有 1 O个 零 点 ( 互
第8 期
张路 民 : 习惯 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高分
・3 9・
习 惯 决 定 成 败
— —
细 节 决’ 定 高 分
对2 0 1 4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 的几点感悟
●张 路 民 ( 大厂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 2 1 0 0 4 4 )
期 盼已久 的 2 0 1 4年高考 已经结束 , 无疑这届 的江苏学生是幸运的, 数学试题不难. 由于 2 0 1 3年 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不难 , 很多人猜测 2 0 1 4年要 加难 度 , 但 事 实是 填 空题 没 什 么太 大难 度 , 解 答 题
来自2014江苏高考阅卷现场的消息

来自2014江苏高考阅卷现场的消息备受瞩目的江苏2014年高考评卷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全省3个评卷点、30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各学科组评卷教师,共需评阅考生试卷237万余份。
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约请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阅卷组负责人介绍阅卷情况,并对评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加以总结提点,从而对中学教学做出提醒和指导。
从以知识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语文阅卷点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语文评析语文卷作文:总体佳作多于去年,满分作文已出现阅卷组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介绍,今年总体佳作多于去年,已经出现了不少满分作文,比例应该比去年略高。
“满分作文中既有写议论文的,也有写记叙文的,还有带有一定抒情性的散文。
相对来说,青春不朽的话题,选择记叙文更好写,也让中学生更能结合自身的感受和体会去写。
”骆冬青说,“那些写得好的议论文也都是有感而发,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比如有一位考生写的是尼采和青春哲学的关系,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又是有感而发,提炼自己的感受再推到理性的高度”。
写议论文多但质量不高但今年作文卷也反映出不少问题。
“面对青春、不朽的话题,大部分学生选择写议论文,但质量不高,而且很多考生的议论文明显看出是按照一个套路机械训练出来的,格式化倾向明显。
具体表现在观点单一,如有高尚的思想情趣才能青春不朽,只有努力才能青春不朽等,千篇一律,而写‘大路’观点完全也可套用在其他作文题上,如‘拒绝平庸’。
论述过程中没有逻辑关系,没有推理。
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优秀的议论文要有独特的观点,抽丝剥茧,才能一步步达到终点目标。
也因此和记叙文相比,议论文需要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逻辑推理能力再加上情感等要素才能形成议论文。
”骆冬青认为,这种现状与部分中学老师大量训练学生写议论文有关,“老师错误地认为议论文有套路,学生可以按图索骥,至少拿个保险分,其实这是走入了误区,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高,议论文相对来说更难驾驭,这么做反而禁锢了有才气学生的思维”。
{原创}浙江高考学者权威评析江苏2014高考命题及多处错误

{原创}浙江高考学者权威评析江苏2014高考命题及多处错误序言小编长期从事有关浙江高考的有关教育工作,对高考的命题有深入的研究,小编时常出阅读,擅长细节与主旨题,最近偶得一篇江苏高考卷,研究一番,颇有风味。
并做申明,不作招生,只为于四海的有缘人士共同探求英语奥秘,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英语。
——于fish&Joe 先来说一说一分一个的单项填空,江苏教育考试院的所谓专家竟称难度适中有创新,实在可笑,在小编眼里,这张试卷比13年的难度还要大很多,我教的一个班几个十四中的学生也做得不是很好,最多的一个错了八个,当然也有做的好的,也就是那些关注基础,注重重难句型和a类词的那些“学霸”,但是显然,我要怀疑一下这张试卷的目的,主要是彰显命题老师的水平和能力还是作为一次权威考试,明显,者作为考试是不适合的,这只能作为一次尝试。
我可以看出,这张试卷的单选是命题老师一句一句打出来的,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与此同时也犯了很多大忌,并夹杂一些存疑与错误之处,这也与老师的水平相关,相信出完卷后的愉悦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编题目也要有水平才能编。
接下来我们进行逐题分析。
21. Lessons can be learned to face the future, ________ history cannot be changed.A. thoughB. asC. sinceD. unless第一题如上,出卷老师!你怎能容忍第一题就错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答案选A答案的意思这两句是转折关系,可以说行得通,殊不知since更好,为何?since除了自从,还有因为之意,更有既然之意。
那么since更强调人为的,人的意志,是目的状语,可以翻译为既然历史不能被改变,何不让我们去学着面对未来。
不是更好吗?并有出错之处:请问谁做主语?显然是lessons,然而真正的主语应该是人,人learned to do 所以主语出现了紊乱,明显是一个水品不咋的还想刻意为难学生的老师出的!小编解释的好吧!22. The book has helped me greatly in my daily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at work ________ a good impression is a must.A. whichB. whenC. asD. where简单考点,在工作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2014年高考说明强烈暗示:语文仍考材料作文昨天,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及《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新鲜出炉,对语数外和政史地物化生等9门课程的高考考查内容做了详细说明。
其中明确,江苏高考仍是语数外三科计分,总分480分。
而政史地物化生6科选修科目,以等级计。
高考计分科目
语文
变化大,预计仍考材料作文
解读老师:江苏教院附中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邱兼顾
新变化:
2014年语文“考试说明”从整体看,“命题指导思想”去掉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把高考最终意义定位在“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典型题示例”也做了调整,除保留部分历年江苏高考精题外,增加了部分外省高考精题,如实用文中有说明性小品文、两种类型的材料作文题,这些应该有很强的暗示性。
从局部看,现代文阅读把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两大块考点合并,分列“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4个层次11条,成了一个符合规律的阅读能力系统,有效解决了命题实践过程中文体与能力考查点不匹配的问题;论述类文本体类上增添说理散文。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义”,结合“典型题示例”《古弼传》的例子,有考文字表达理解的迹象;名句名篇默写初中名篇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等达27篇,高中部分不变,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重视。
语言文字运用去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增加“提炼语意”。
作文最大变化是“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飞鸟集》《子夜》,达11部。
复习建议:
精练多思,学会感悟与归纳,注重能力训练,做清醒的学习者,而非储存罐;不急功近利,重视文本阅读,重视作文表达个性认识情感;研究“典型题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题,总结命题答题规律。
数学
难题的难度有提升
解读老师:江苏教院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林兴炎
新变化:
《考试内容及要求》与《考试学生及试卷结构》没有变化。
在《命题指导思想》中增加了命题性质(去年语文和外语都有),其中“高考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句话让我们心里更加踏实;在典型题示例中,填空题部分有8道容易题、4道中档题、2道难题。
令人关注的是:2个难题都更换了,且难度有提升;解答题中4道中档题保留三题,换了一个三角题,但难度没有变化;难题中的数列题换成了2011年的江苏高考题。
附加题部分,必做题没有变化;四选二中将去年提供的《矩阵与变换》示例换成了2013年江苏考题。
复习建议:
每年有大量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影踪”,如2013年高考有8成以上的题取自课本或由课本题改编。
数学基础知识要全面、系统掌握。
要“回归”近几年的高考题。
应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提高运算求解能力。
英语
增加读写任务作文示例
解读老师:江苏教院附中高级教师王新艳
新变化:
2014年英语“考试说明”,注重考查考生作为语言的现实使用者,是否具备必要的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语言技能的能力,能否顺利进行各类输入和输出型语言活动,能否完成特定条件和环境限制下的各层次语言任务以满足未来高校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等。
典型题示例单项填空部分第一题,由2013年对名词用法的考查,变成了对动词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语义和用法的掌握情况,第4题考查定语从句的用法,先行词发生了变化,由人变成了物。
书面表达示例部分多了读写任务作文,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通过阅读所给材料的有关信息,进而对比信息进行加工,并结合平时积累的相关信息知识,按照任务要求谋篇布局,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
难度颇大。
复习建议:
以阅读为中心,不仅要好好阅读课文教材,而且要保持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注意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同时训练对阅读文章的概括及缩写。
注意对例题加以学习和研究,特别是读写任务型的作文。
名师解读
现代快报特别邀请江苏教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的九科把关名师,第一时间为考生解读2014年高考的最新变化。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语文学科的变化较大,而2013年考的材料作文,2014
年极有可能延续再考;数学学科的难题难度有所提升,想拿高分的考生要引起重视;英语增加了读写任务作文示例……
选修计等级科目
物理
重视力学和电磁学等相关主干知识
解读老师:江苏教院附中物理高级教师庞同兵
新变化:
考点内容增减的有:原考点1中质点中有关参考系和坐标系的内容,删除了“非惯性系不作要求”;其次,考点5中重力、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中,删除了重力;原考点50删除互感,增加:涡流;增加考点6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复习建议:
要重视对力学和电磁学等相关主干知识的复习。
抓住选考模块。
这部分内容均为Ⅰ级要求,由于学生不够重视导致失分较多。
生物
选对但不全的也能得分了
解读老师:江苏教院附中生物教研组长肖其敏
新变化:
更加突出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实验考查的等级要求变化有3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由原来的B等级降低到C等级;“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和“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都由原来的B等级提高到A等级。
多选题的赋分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全对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变为“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
复习建议:
对于考试说明中达到B等级和C等级要求的内容,尤其要加强理解和应用。
加强实验复习、提高探究能力:不仅要重点复习考试说明中列出的20个实验的原理、操作和结果,对一些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要弄清相关的实验原理,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