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3.10“秦王扫六合”》练习1人教版
秦王扫六合课后练习题(有答案人教版)

③大将军______击败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2.地点:①秦始皇派兵统一了______、______和______少数民族地区。
②为开发经济,兴修______,沟通了______和______水系。
③读下图并在图上填出秦朝疆域四至。
3.时间:公元前______年至公元前______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
●重点难点剖析重点(1)秦的统一①秦统一的历史条件:a.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人民遭受严重的灾难,他们渴望统一,大国吞并小国,强国灭掉弱国,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b.秦统一前各国通过变法改革、兴修水利,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统一的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发动大规模的战争,陆续灭掉韩、楚、赵、魏、燕、齐等六国,完成统一。
③统一的结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④统一的意义:a.秦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b.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2)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①目的: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②内容: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b.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c.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3)作用:a.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b.郡县制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难点焚书坑儒:(1)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2)作法:a.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
b.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c.把暗中批评秦始皇的儒生400多人在咸阳全部活埋。
(3)影响: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的损失。
●常考热点质疑1.示例:(1)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2)怎样评价秦始皇?2.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方法商讨●知识系统概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初一历史“秦王扫六合”练习 人教实验版

初一历史“秦王扫六合”练习人教实验版作业导航1.基础知识:秦的统一及巩固统治的措施;对边疆的巩固及开发措施;秦的疆域。
2.初步学会分析、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简单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60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2.在秦朝中央政府中,分管全国军事的官吏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3.秦朝市面上,作为官方指定的统一流通的货币是4.秦朝规定的全国规范文字是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5.在秦朝“焚书”过程中,允许保留下来的书籍是①医药②占卜③种植④儒家书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秦朝对北方匈奴采取的是A.和亲政策B.积极防御政策C.边谈判边战争政策D.被动挨打政策7.灵渠沟通的两大水系是A.长江和黄河B.长江和淮河C.长江和珠江D.长江和松花江8.万里长城最西点临洮位于现在的A.陕西境内B.甘肃境内C.辽宁境内D.河北境内9.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内容是①统一六国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③创设县制④统一度量衡和货币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10.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指的是A.三皇B.黄帝C.炎帝D.秦始皇11.秦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A.显示皇帝的威风B.抵御匈奴的进攻C.做皇帝陵墓的陪衬D.更好地统治全国人民12.秦朝和商朝的疆域相比,说法错误的是A.秦朝和商朝在当时都是世界上的大国B.秦朝的疆域要比商朝大的多C.秦朝的西部疆域比商朝的还靠西D.秦、商两朝的南部边界大致相同13.秦始皇下焚书令是在A.公元前260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13年D.公元前202年14.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二、材料解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

第10课秦王扫六合【内容标准】(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一、选择题1.(2015·江苏扬州·1)秦朝时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职是()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答案】C2.(2015·江苏淮安·15)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君权措施的是()①焚书坑儒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设立军机处④大兴文字狱⑤设立锦衣卫A.①④ B.②③C.②⑤ D.③④【答案】D3.(2015·江苏苏州·2)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 B.秦隋元C.秦元明 D.隋元明【答案】B4.(2015·江苏苏州·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D5.(2015·山东威海·1)1973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右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②统一了度量衡③用楷书书写④确立了皇帝称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6.(2015·山东威海·2)正确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世纪 B.秦朝建立距2015年有2235年C.隋朝大运河开凿于7世纪后期 D.五四运动爆发于民国9年【答案】B7.(2015·山东东营·7)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答案】C8.(2015·四川资阳·1)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A.甲骨文、隶书B.甲骨文、金文C.金文、篆书D.金文、隶书【答案】A9.(2015·四川广元·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秦朝 B.汉朝C.宋朝 D.元朝【答案】A10.(2015·四川宜宾·3)不能从右图中获取的信息是()A.中央对地方实行分郡管理 B.王朝的都城位于西部的咸阳C.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 D.修建的长城西端点是陇西【答案】D11.(2015·四川乐山·15)图1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秦王扫六合一、选择题1.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2.“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
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3.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门下省D.军机处4.图1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
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图1 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5.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6.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
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反击匈奴,开发边疆,兴修灵渠。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阅读材料找出这位“王”首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2)从材料二中找出促进了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开发边疆的措施?(3)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评价秦始皇。
参考答案一、1.C 2.B 3.B 4.B 5.A 6.C二、7.(1)嬴政;统一六国;郡县制。
七年级历史上册 3.10 秦王扫六合练习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选择题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A.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B废除丞相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0年C.公元前220年 D.公元221年3.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管理监察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户部尚书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5. 以下有关郡县制的评价中,最为正确的是()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6.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7.秦统一全国以后,规定通行全国的货币是()8.右图是秦砖,砖文是“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是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在全国通用的文字,这种字体是()9.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10.下列有关秦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二、识图题1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两幅示意图确定适当的名称。
(2)图一说明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秦朝时日常文书往来通用的字体又是什么?(3)图二是谁采取的措施?据图说出这一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两项措施有什么相同点?(提示:可从目的、基础、作用、影响等方面回答)三、简答题12.下图是被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在历史上,有人认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嬴政的雄才大略,也有人认为“时势造英雄”,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同步练习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选择题1.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是()A.商鞅变法以后 B.战国中期以后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以后答案:D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的进攻。
因此选D。
点评:识记长平之战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军事基础,也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
2.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 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答案:D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统一后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在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把方形圆孔钱作为统一的的货币,因此选D。
点评:除了掌握秦始皇的经济措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
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长平,东到临洮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答案:A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长城的起始点,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修建了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因此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识记秦朝长城的起始点。
4.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A.蒙恬 B.李斯C.淳于越D.赵括答案:A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北击匈奴筑长城,派大将蒙恬抗击匈奴。
因此选A。
点评:除了掌握秦始皇的军事措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等。
5.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南征越族开灵渠,通过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秦朝修建的重要的水利工程。
因此选C。
点评:除了掌握秦始皇的军事措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等。
6.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答案:A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秦始皇所创立的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历史七上 3.10 “秦王扫六合”能力提高题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3.10 “秦王扫六合”能力提高题1.秦朝是一个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它的军队的调动需要通过( )①皇帝②丞相③御史大夫④太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2.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是怎样产生的( ) A.民主推荐制B.世袭制C.考试选拔制D.皇帝任命3.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对秦统一意义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国家再不会出现分裂的局面B.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C.为汉武帝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D.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4.你认为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最重要的影响是( ) A.破坏了文化典籍B.杀死了很多有学问的人C.加强了中央集权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5.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采取的政策是( ) A.积极防御B.消极防御C.积极进攻D.坚守不战6.秦的暴政奴役了秦朝人民,也给后人留下了文化遗产。
今天人们利用它发展旅游业,经济效益著名的工程建筑有( )①阿房宫②秦兵马俑③长城④灵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秦朝(前221~前207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秦朝统治者实行的各种政策,采取的各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你看过电影《英雄》吗?这部影片以历史上的“荆轲刺秦王”为蓝本,演绎了一个大侠刺秦王的故事。
秦国要进攻燕国,燕国派荆轲刺秦王,你怎样看待这一历史事件?(2)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曾不断出现封建割据局面,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方言也不一致,但两千多年以来,文字却始终是统一的,这是为什么?(3)假如战国时期,有三位不同诸侯国的商人在一起做交易,甲商有秦国方孔币,乙商有赵国铲形币,丙商有齐国刀形币。
那么,他们怎样讨价还价做成交易呢?秦始皇统一货币有什么作用?8.秦朝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9.推测一下,在秦朝统一之前,市场上“短斤缺两”的现象会不会很严重?另外,你怎样认识当今社会存在的“短斤缺两”现象?参考答案1.D 2.D 3.A 4.D 5.A 6.B7.(1)秦国进攻燕国,燕国进行反抗,派人刺杀秦王,这是维护燕国的利益,无可厚非;且其英雄悲壮之举,令人敬佩。
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0 秦王扫六合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

3.10 秦王扫六合选择题
1.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2.秦在岭南开凿的是( )
3.在秦朝中央政府中,分管全国军事的官吏是()
4.秦朝规定的全国规X文字是()
“焚书”过程中,允许保留下来的书籍是
①医药②占卜③种植④儒家书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
指的是 ( )
A.三皇 B.黄帝 C.炎帝 D.秦始皇7.万里长城最西点临洮位于现在的()
8.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内容是 ( )
①统一六国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9.秦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A.显示皇帝的威风
B.更好地统治全国人民
C.做皇帝陵墓的陪衬
D.抵御匈奴的进攻
10.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 )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
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首先,结束了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其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再次,秦统一了、、,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最后,修筑了著名的和等古代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3.10“秦王扫六合”》练习1人教版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2.右图是秦朝统一文字后“马”的写法,作为全
国规范文字,称它是(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3.在秦朝统一过程中,北方不断进扰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犬戎
C.越族
D.羌族
4.下面对秦朝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兴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秦朝开始使用圆形方孔钱
5.秦朝长城起止地点(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D.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6.秦朝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7.从下面图中,选出秦朝统一的货币是( )
8.秦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 )
①统一的国家②汉民族的国家③分封制的国家④中央集权的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B.秦国是历史上当时最强的国家
C.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D.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10.下列有关秦朝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兴修灵渠,为中原与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B.秦始皇把谈论儒家诗书的400多人活活埋掉
C.秦朝中央政府的御史大夫分管行政
D.秦朝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11.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的实质是( )
A.秦始皇是一个残暴的君主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的障碍
C.秦始皇把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
域
D.秦朝统治的严酷残暴
12.阅读右面方框小故事,你认为是真实的吗?为什么?(参看P
“自由阅读
55
卡”)我国原上海东方男篮高中锋姚明,现正在美国NBA打球,他身高两米二六,与秦朝这位壮士相比高多少?应说他身高多少尺?
13.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行”。
秦统一后,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有何历史意义?
14.右图是秦始皇的画像,可以看出他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一副威严而傲慢的神态。
流露出了当年他威镇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
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是暴君。
你有什么看法?可以讨论后解答。
15.用下列图示,将秦朝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表示出来。
自设创造
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创造。
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下创设的空间。
提示:参考本课训练试题,可以用咸阳、李斯各创设一个否定选择题。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A
6.B
7.B
8.C
9.解析:此题是原因试题,对这类试题的思考,可以从主要、次要或间接、根本或内因、外因等方面去思考,题干要求是主要原因,A、B、C、D四选项都可以作为原因来对待。
但D是军事方面的;C是思想基础;A是客观形势,大势所趋;但最主要还是B,这是具体决定因素综合实力的表现。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成为七国力量最强盛的国家。
所以,B是答案所要求的。
答案:B
10.A
11.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首先应分析题干中指出的“实质”的含义。
实质就是本质,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属性。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A、D是与题意无关,可以排除。
B的表述不太准确,秦下令焚书,还让民间藏有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主要对儒家史书以古非今,混淆视听,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所以C是正确答案。
答案:C
12.从时间上分析,故事发生在秦统一以后的事。
那时度、量、衡全国有了统一的标准。
与今天的比较:秦朝的一尺等于现在23.1厘米,此壮士身高八尺,也就是1.85米左右的个子。
他吃了十斤卤牛肉,秦朝时的一斤相当于今天的250克,十斤就是2500克即现在五斤牛肉。
壮士喝了10升好酒,秦的一升为202亳升,10升为2020亳升,即2斤左右好酒。
以其身高体壮看,吃了五斤牛肉,喝2斤好酒,是可以相信的,是能说的过去的。
姚明身高226厘米,秦壮士高184.8厘米,比姚明低41.2厘米。
按秦时尺寸算低1.78尺,姚明可称为身高一丈。
13.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秦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
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
文字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于国家政令的颁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货币统一,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发展。
总之,这些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14.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还通过统一战争,扩大疆域,修筑万里长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所以说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秦始皇他又是残暴的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制定残暴的刑罚,实行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
过与功相比,秦始皇还是功大于过的。
所以,说他是“千古一帝”还是当之无愧的。
15.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用下面图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