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下学期高二第一次化学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已知: 2SO2+O2 2SO3反应达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增加V2O5催化剂,则SO2的转化率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②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③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④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②③④3.下列事实中,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由H2(g)、I2(g)、HI(g)组成的混合气体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B.久置的氯水变成了稀盐酸C.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D.加入催化剂有利于SO2与O2反应制SO34、下列化合物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HClO4B. Ba(OH)2C. CO2D. HF5.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 mol2·L-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H+浓度为1×10-7 mol·L-1,则该溶液是()A.酸性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6.下列实验符合要求的是 (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B.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时需先在左右两盘中各放上大小相同的纸片C.若25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在刻度为10mL处,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一定大15 mL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表面皿上的已润湿pH试纸上测得其pH为127.下列电离或水解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H 3COOH=CH3COO-+H+ B.Br-+H2O HBr+OH-C.CO 32-+2H2O H2CO3+2OH- D.NH4++H2O NH3·H2O+H+8. 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 W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B.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2-3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NaCl 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0.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是()A.pH=12的Ba(OH)2溶液B.pH=12的氨水C.0.01mol·L-1 NaOH溶液D.0.05mol·L-1 BaCl2溶液11.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c(NH+4)=c(Cl-)的NH4Cl溶液B.c(H+)=1.0×10-7mol·L-1的溶液C.pH=7的溶液D.室温下将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K+、Cu2+、Cl-、AlO-2 B.Na+、Al3+、NO-3、HCO-3C.Na+、H+、NO-3、SO2-4 D.Ca2+、Cl-、SO2-3、NH+413.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B—水解方程式:HB-+H2O H3O+ +B2-B.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B-)>c(OH-) >c(H+)C.NaHB的存在抑制了水的电离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值:NaHB > Na2B14.对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0.1 mol/L的(NH4)2SO4溶液中:c(SO2-4)>c(NH+4)>c(H+)>c(OH-)B.0.1 mol/L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2c(CO2-3)C.将0.2 mol/L NaA溶液和0.1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a+)+c(H+)=c(A-)+c(Cl-)D.在25℃100 mL 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15.用1.0 mol/L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2SO4溶液,其水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变化如图所示,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大致体积是()A.1.0 mol/L, 20 mLB.0.5 mol/L, 40 mLC.0.5 mol/L, 80 mLD.1.0 mol/L, 80 mL16.常温条件下,有关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四种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二、填空题:(5道题,共52分)17.(12分)常温下用NaOH、氨水、CH3COOH、HCl、NH4HSO4五种溶液进行下列实验:(1) 浓度均为0.1 mol/L的 HCl和CH3COOH的pH:HCl CH3COOH; (填“<”“>”或“=”)(2) 将1 L pH=3的HCl溶液分别与0.001 mol/L x L 氨水、0.001 mol/L y L NaOH 充分反应至中性,x、y大小关系为:y x; (填“<”“>”或“=”)(3)浓度均为0.1 mol/L的NH4HSO4与NaOH等体积混合,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此时溶液呈 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案卷上,每小题3分,共48分)1.分子式为C8H14的烃,可能具有的结构特征是 [ ]A.含有两个双键B.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叁键C.环状含有三个双键D.含有多个双键并闭合成环2、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加氢后其产物正确的名称是 [ ]A.4-甲基-2-乙基戊烷B.2,5-二甲基己烷C.2,4-二甲基己烷D.2-乙基-4-甲基戊烷3、萘环上的碳原子的编号如(1)式,根据系统命名法,(2)式可称为2-硝基萘,则化合物(3)名称为A.2,6—二甲基萘B.1,4—二甲基萘 C.4,7—二甲基萘D.1,6—二甲基萘4、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酸性溶液溶液酸性溶液5、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化学家和一位日本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导电塑料领域的贡献,他们首先把聚乙炔树脂制成导电塑料。

下列关于聚乙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乙炔是以乙炔为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形成的高聚物B.聚乙炔的化学式为C.聚乙炔是一种碳原子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的链状结构的物质D.聚乙炔树脂不加任何填充物即可成为电的良导体6、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贮存太阳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Q)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NBD的内能比Q的内能高 B.NBD和Q互为同分异构体C.Q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D.NBD的二氯代物可有9种7、始祖鸟烯(Pterodactyladiene),形状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其键线式如右图,其中R1、R2为烷烃基。

则下列有关始祖鸟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始祖鸟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若R l=R2= —CH3,则其化学式为C12H16C.若R1=R2,一定条件下烯烃双键碳原子上的氢也能取代,则始祖鸟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10种D.始祖鸟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是一样的8、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9、有0.2mol某有机物和0.5mol氧气在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得产物为CO2、CO、H2O(气)。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P-31 S-32 Si-28 Cl-35.5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金属晶体结构无关的是()A.导电性B.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延展性D.硬度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已知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才有NMR现象,而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不产生核核磁共振,下列原子组一定能产生NMR现象的是()A.18O、31 P、119 Sn B.27 Al、19 F、12 CC.6C、16S、9F D.1 H、13 C、35 C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8O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不能产生,错误;B、12 C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不能产生,错误;C、未指明质量数,无法确定,错误;D、1H、13C、35Cl 中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一定能产生NMR现象,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的关系3.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A.B.C.D.4.具有下列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基态原子,其相应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的是()A.n s1 B.n s2 C.n s2n p6 D.n s2n p25.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63d54s1 B.1s22s22p63s23p3C.1s22s22p63s23p63d64s2 D.1s22s22p63s23p63d74s26.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第Ⅷ族,B.第四周期第ⅤA族,C.第三周期第ⅤB族,D.第四周期第Ⅷ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说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6,为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八族,答案选D。

河南省信阳重点中学2014年春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河南省信阳重点中学2014年春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 A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 A/7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LD.所含原子总数为aN A/142.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3.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4.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6.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结构片段为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8.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10.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2013年高二第一次化学月考试卷

2013年高二第一次化学月考试卷

2013年高二第一次化学月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4.可逆反应aA(g)+bB(g)cC(g)+dD(g)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A.a+b>c+d T1>T2ΔH>0B.a+b>c+d T1<T2ΔH<0C.a+b<c+d T1>T2ΔH>0D.a+b<c+d T1<T2ΔH<05.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6.下列事实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加热或光照时,浓HNO3更易发生分解B.加催化剂,使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氨气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河南省兰考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兰考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兰考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18×3=54分)1.最近医学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 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12C60的碳原子化学性质不同B.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C.是12C60的同素异形体D.与12C、13C互为同位素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失电子能力:Cs>Na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B.每一主族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可表示为︳族序数-2C.根据泡利原理将氧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书写为D.C2H2分子中的碳采取sp2杂化4.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Z两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Y>Z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C.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Y<ZD.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化合物5.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6.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

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F3和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B.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C.NH3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晶体硅中,Si原子与Si—Si键数目比为1:2B.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C. HF、HCl、HBr、HI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D.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8.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氨水,开始生成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Cu2(OH)2SO4],继续加入足量氨水时,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铜氨溶液,若在该溶液中加入乙醇,即得到深蓝色晶体[Cu(NH3)4]SO4•H2O。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化学(附答案)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化学(附答案)

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C .甲醛的结构简式:HCHOD .羟基的电子式:2.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燃烧系统内装环保型燃料—丙烷。

下列关于丙烷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B .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 .比丁烷更容易液化D .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B .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4.下列有机物中加入溴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到水层变为无色,有机溶液层为橙黄色,该有机物是A .苯B .1-己烯C .1,3-丁二烯D .乙醇5.下列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 .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 2发生反应B .2-氯丁烷与NaOH 水溶液共热C .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D .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氯乙烯6.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①分子中具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具有4 个碳原子的烷烃;③分子中具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具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A.③④B.②③ C .①② D.②④-CH 2-CH 2-CH 2- [ ] nO7.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A. 4种 B . 5种 C . 6种 D . 7种8.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9.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10.某有机化合物3.1 g完全燃烧生成4.4 gCO2和2.7 gH2O,无其它物质生成。

广东省普宁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普宁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普宁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命题:陈杰俊审核:谢益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Cl-35.5 K-39 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2.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都是共价化合物B.都是离子化合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素异形体3. 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的气态有机物是()A.已烯 B.甲苯 C.丙烯 D.二氧化硫4.要对热稳定性强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是()A、重结晶B、蒸馏C、过滤D、萃取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6.下列四个反应方程式中,涉及的有机物类别最多的是()A.CH4 + Cl2 CH3Cl + HCl B.CH2=CH2 + Br2C. + 3H2 △D.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2H5 + H2O7.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A. 3-甲基-2-戊烯B. 2-甲基-2-丁烯C. 2,2-二甲基丙烷D. 2-甲基-3-丁炔8. 已知一氯戊烷有8种同分异构体,可推知十一溴戊烷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A.5种B.6种C.7种D.8种9.充分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相同条件下需要相同体积氧气的是()A.乙烯、乙醛B.乙酸乙酯、丙烷C.乙炔、苯D.环丙烷、乙醇10.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下学期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1.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C.自发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D.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2.保持相同温度时,可逆反应2A(g)+B(s)2C(g)在1×105 Pa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比在1×106 Pa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B.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C.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D.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的υ(H2)=O.3mol/(L·s),则3s末NH3的浓度为A.0.45mol/L B.0.6mol/L C.O.9mol/L D.1.2mol/L5.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CO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变大6.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在相同的条件下,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表示)正确的是()7.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6 mol·L-1的盐酸B.加入少量氯化钠钠固体C.加热D.加入少量水 8.下列哪些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A.压强B.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 9.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H 2+I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 -1降到0.06 mol·L -1需20 s ,那么由0.06 mol·L -1降到0.036 mol·L -1所需时间为( )A.等于10 sB.等于12 sC.大于12 sD.小于12 s 10、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12N 2(g)+CO 2(g) △H =-373.4kJ·mol -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1.在恒温时,一固定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 2(g ) N 2O 4(g )(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 )A .通入NeB .通入NO 2C .通入N 2O 4D .降低温度12.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c c c c ∙∙222CO H O CO H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B .B.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 2O=CO 2+H 213、在2A +B 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 )=0.5 mol·L-1·s-1 B .v (B )=0.3 mol·L-1·s-1 C .v (C )=0.8 mol·L-1·s-1 D .v (D )=1 mol·L-1·s-114.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和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 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15.(2010·潍坊模拟)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A.N2(g)+3H2(g) 2NH3(g)ΔH<0B.2SO3(g) 2SO2(g)+O2(g)ΔH>0C.4NH3(g)+5O2(g) 4NO(g)+6H2O(g)ΔH<0D.H2(g)+CO(g) C(s)+H2O(g)ΔH>016.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nC(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加了C.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m<2n17.下图中,表示2A(g)+B(g)2C(g)(正反应放热)。

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象是()18.α1和α2分别为A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 B .α1减小,α2增大 C.α1、α2均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19.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氢气和碘单质反应生成碘化氢加压颜色加深20.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CO(g)+H 2O(g)CO 2(g)+H 2(g),在某一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的CO 和0.2 mol 的H 2O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 2O(g)CO 2(g)+H 2(g) ΔH =a kJ/mol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 (CO)∶c (CO 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04a kJB .平衡时H 2O 的转化率为40%C .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1 L ,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 、H 2O 、CO 2、H 2的浓度都相等二、填空题(共40分)21.(2分)在密闭容器中发生3X(g)+Y(g) == Z (g)+2W(g)反应,现在控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 ①在400°C 时,9molX 与3molY 反应 ②在400°C 时,15 molX 与5molY 反应 ③在300°C 时,9molX 与3molY 反应那么,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 , 正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

22.(8分)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的盐酸里,产生H 2的速率与 时间 的关系可由右图表示。

(1)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2)在下列因素中①H +的浓度 ②镁带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④Cl -的浓度。

能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填序号); (3)解释图中AB 段形成的原因 ; (4)解释图中t1时刻后速率变小的原因 。

23.(6分)某温度时,在一个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 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开始至2min ,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4.(6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mA(g)+nB(g) pC(g),反应经5 min 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 的浓度减小了a mol·L -1,而C 的浓度增加了23a mol·L -1,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C)=2v(B)。

(1)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 m =________,n =________,p =________。

(2)压强一定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时间(T 表示温度,t 表示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升高温度,K值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8分)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

相同条件下(温度T ℃),发生下列反应:A(g)+B(g)xC(g)ΔH<0。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乙容器中,平衡后物质B的转化率________;(2)x=________;(3)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B.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2 mol 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1<c(A)<1.56 mol·L-126.(10分)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NO2)=2v(O2)b、反应物不在转变为生成物c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d、NO的质量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向容器中充入N2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