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农业生产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三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

初三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

初三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解析)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举荐的2021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期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关心。

2021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阻碍和对环境的阻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填空: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要紧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如此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0、铵盐的检验方法?三、精讲点拨四、反思整合1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成?12、你还有什么疑问?五、达标测试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取的硝酸盐。

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14、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差不多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

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

化学必修1导学案例子

化学必修1导学案例子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下列不能说明化学具有创造性的是()。

A.创造新分子B. 合成新物质B.炼制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D. 设计新分子2. 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化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的是()。

A. 制造化学肥料,提高粮食产量B. 研制药物,治疗疾病C. 合成食品添加剂D. 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2.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大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 泼上汽油焚烧B. 倾倒入江河中C. 深埋于土中D. 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试根据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推断金属钠的密度( )。

A. 小于0.8 g·cm-3B. 大于1.0 g·cm-3C. 介于0.8~1.0 g·cm-3D. 无法推测2. 当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做灭火的物质或器材的是( )。

A. 水B. 沙子C. 煤油D. 泡沫灭火器主要喷出含有CO2、水等浑浊的泡沫状物质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从同一个试剂瓶中取出两块金属钠,观察钠的物理性质,分别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金属钠是表面粗糙的固体,无光泽,呈灰色,有些地方显黄色(小明记录);金属钠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小华记录)。

(1) 通过以上现象推测,小明和小华在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时,方法有何不同?(2) 你认为谁的观察结果更符合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为什么?能力提高4.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仍为紫色B. 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C. 先变红后退色D. 最后溶液变红色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马铃薯生产技术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马铃薯生产技术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马铃薯生产技术》导学案一、导入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了解马铃薯的生产技术,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学案将介绍马铃薯的生产技术,帮助学生了解马铃薯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马铃薯的发展发育特点。

2. 掌握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3. 熟悉马铃薯的管理方法。

4. 了解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三、进修内容1. 马铃薯的发展发育特点- 马铃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块茎的特点。

- 马铃薯的发展发育分为发芽期、发展期、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等阶段。

2.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选择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和地块。

- 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

- 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包括直播、移栽和插秧等。

3. 马铃薯的管理方法- 马铃薯的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 马铃薯发展期间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发展需要进行合理施用。

4. 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马铃薯常见的病害包括晚疫病、早疫病和炭疽病等。

- 马铃薯的常见虫害包括马铃薯蓟马、马铃薯蚜虫和马铃薯象甲等。

-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材,了解马铃薯的发展发育特点和种植管理技术。

2. 实地考察,观察马铃薯的发展情况。

3. 实践操作,进修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五、进修评判1. 参与教室讨论,分享对马铃薯生产技术的理解和体会。

2. 完成课后作业,稳固对马铃薯生产技术的进修。

3. 参与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提升对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作物的生产技术,比较不同作物的种植管理方法。

2. 参与农业技术培训,进修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

3. 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增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安全和环保。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含课后练习)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含课后练习)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第1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1、1.认识化学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促进人类发展。

2、认识碳酸氢铵的性质3、知道碳酸氢铵受热后减少的原因及贮存的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1、通过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知道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学习难点】1. 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总结出碳酸氢铵存贮注意事项;2.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性质、用途及保存等方面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合理地,高效地。

2、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点石成金()水能变成油()发功使铝变成金()抽烟有利于头脑清醒()用铁锅比铝锅炒菜对人体好()化肥使用越多越好()农药不能用()煤气燃烧时火越红越好()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二、预习展示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根本目的是要营造一个环境优美、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推崇“绿色生活的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氢氧燃料电池车B.对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分级使用C.使用光降解或生物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2.某农户将碳酸氢铵化肥堆放在太阳下,发现化肥变少了,你的解释是。

如果请你指导该农户使用碳酸氢铵,你提出的建议是。

答案:1.D2.解析:由于碳酸氢铵受热后会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保存碳酸氢铵应该密封并置于阴凉处;答案: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密封并置于阴凉处。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和,为人类战胜疾病带来了重要的保障。

2022年初中化学《化合价》精彩导学案

2022年初中化学《化合价》精彩导学案

第2课时化合价课题化合价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能利用化学式简单推求化合价,进而能用化学式正确地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合价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概括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不同的化合价记忆方法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通过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能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难点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1.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确定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

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新课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式的意义,读法和写法,同学们对化学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现在请同学们写出氯化氢、水、氯化钠及氧化铁的化学式并写出各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

教师请几名学生板演。

备课笔记进行新课知识点一、化合价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

[课件展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物质不同,原子个数比可能不同。

[提问]化学式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为何都是固定且唯一的?[分析]原因是在形成化合物时,各原子为了使其结构到达稳定,即最外层电子数到达8,不同原子的个数比是电子数目不同造成的。

[总结]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同时我们要注意一点,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因此,通常称为元素的化合价而不应称为原子的化合价。

[思考]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85表4-2中元素化合价的特点。

并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些简单的规律。

[归纳]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有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称之为具有可变价。

〔1〕氧元素通常显负2价。

〔2〕氢元素通常显正1价。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化学必修1精品导学案(人教版)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化学必修1精品导学案(人教版)

12.1 物质的分类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探索胶体的一些性质。

【重、难点】胶体的制备、胶体和溶液的鉴别方法,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预习导航〗1、你知道什么是分散系吗?分散系又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呢?2、溶液、胶体、浊液有什么区别?氢氧化铁胶体是怎样制备的? 我的疑惑:〖自主学习〗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 。

分散质: ;分散剂: 。

2、分散系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1)按 来分:有 种组合,属于 分类方法。

属于 分类方法。

〖科学探究1〗观察CuSO 4溶液、牛奶、泥水,比较外观和稳定性。

将CuSO 4溶液和牛奶分别加热,比较稳定性。

同时查阅资料完成反思总结表格。

〖科学探究2〗1、F e (O H )3胶体的制备:。

方程式为FeCl 3+3H 2OF e (O H )3(胶体)+3HCl 。

2、用激光笔照射CuSO 4溶液和F e (O H )3胶体,从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

完成课本P 26表格及反思总结。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 分散质粒子 分散质粒子( )〖科学探究3〗过滤溶液、胶体、浊液,比较三者的分散质粒子大小。

观察滤纸上是否有滤渣。

〖合作交流〗列举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与胶体有关的现象。

①农业生产:;②医疗:;③日常生活:;④自然地理:;⑤工业生产:。

〖反思总结〗二、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

是性质。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

三、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本质特征)举例外观主要特征稳定性能否透过滤纸性能否透过半透膜质区别溶液、胶体、浊液表现出不同性质的根本原因(本质区别)在于。

【思维扩展】1、阅读课本P28科学视野,了解胶体的介稳性、电泳现象和聚沉。

2、如果给科学探究2中得到的F e(O H)3胶体继续加热,会产生什么现象?滴加盐酸至过量又会有什么现象?233、用多种方法鉴别淀粉溶液和NaCl 溶液。

绪言导学案

绪言导学案

绪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哪两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的成就?2.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4页,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是什么?2.化学有什么作用?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有何关系?3.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怎样学习化学?问题1:什么是化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地变化的,物质中要研究的内容有很多,而化学则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与的科学。

可见,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

问题2:化学有什么作用?1.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①利用化学,以增加粮食的产量;②利用化学,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③利用化学,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④利用化学,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学习化学后,你不但能知道物质的,还会进一步知道它们的、以及,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以及人类化学、化学和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问题3:化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化学发展简史)?1.古代化学:(1)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纸、火药、酒、染料等。

(3)我国人民的贡献:①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能制造出精美的;②春秋战国时期就能和;③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化学成就是和;2.近代化学:(1)近代,和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和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并编制出,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化学肥料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化学肥料

课题2 化学肥料[温故知新]氯化钠(KCl)、硫酸钠(K2SO4)、硝酸钠(KNO3)根据所含阳离子分类,属于盐。

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3 ),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属于盐。

[我会自学]1.2.根据、、的不同,可以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我会探究]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你能根据它们的生长状况判定需要施加哪种化肥?2.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有哪些?[例题解析]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kg,该复合肥中含NH4Cl、NH4H2PO4和K2SO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4H2PO4的质量为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

[解析]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NH4Cl、NH4H2PO4分别占总质量的1/5、2/5,即为10 kg、20kg,再分别计算出氮元素的质量和,既可求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鉴别NH4Cl和K2SO4时可抓住组成结构上的差别来设计方案。

[答案]⑴氮、磷、钾。

⑵20kg;17.9 %。

⑶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体验收获]1.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

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A.KCl B.NH4HCO3C.K2CO3D.Ca(H2PO4 )22.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B.Ca3(PO4)2C.K2SO4D.(NH4)2HPO43.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4.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农业生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

2、了解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学会鉴定铵根离子。

3、知道农药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

4、了解波尔多液的配制。

【学习过程】
活动一:对症下药选肥料
一、知识储备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土壤中常缺乏哪三种元素?
2.你知道哪些化肥的名称?它们可以分为哪几类?
3.各类化肥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
二、在线测试
下面给出了几种常用的化肥,分别找出它们所含的营养素,并指出各属于上述四类化肥中的哪一类?填写到下面表格中。

氨水NH
3•H
2
O 尿素CO(NH
2
)
2
硝酸铵NH
4
NO
3
硫酸铵(NH
4
)
2
SO
4
氯化铵NH
4
Cl
氯化钾 KCl 硫酸钾 K
2SO
4
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硝酸钾 KNO
3
1.试分别计算纯净的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14 H-1 O-16 C-12)
2右图为一尿素包装袋上的说明,试计算该化肥的纯度是多
少?
四、科学施肥效果好
1、氨水NH
3•H
2
O 尿素CO(NH
2
)
2
硝酸铵NH
4
NO
3
硫酸铵(NH
4
)
2
SO
4
氯化铵
NH
4Cl碳酸氢铵NH
4
HCO
3
上述氮肥你还能够继续分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铵态氮肥不能与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2)如何检验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药到病除农民笑
1、波尔多液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农药引发了哪些问题?当今农药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练习】
1.草木灰是农村广泛使用的一种农家钾肥,它的水溶液显碱性。

下列化肥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是()
A、CO(NH
2)
2
B、NH
4
Cl C、NH
4
NO
3
D、(NH
4
)
2
SO
4
2、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①NH
4HCO
3
②NH
4
H
2
PO
4
③CO(NH
2
)
2
④KNO
3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以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

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蔬菜时可以加适量的()
A、白酒
B、纯碱
C、白糖
D、食醋
4.小华的邻居张大爷种植蔬菜,现在他遇到了难题,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看不清了,只记得该化肥是硫酸铵(NH4)2SO4和硫酸钾K2SO4中的一
种,他就找来正在读九年级的小华帮忙。

小华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帮张大爷鉴别化肥:
实验步骤:
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研钵中,加入少量研磨
实验现象:生成 .
实验结论:小华由上述实验推断:该化肥是 .
通过小华的实验,你认为使用该化肥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