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面对灾难

合集下载

五年级社会《面对自然灾害》23页

五年级社会《面对自然灾害》23页
沙灾
减灾防灾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有许多行之有效的 方法,让我们也加入到抗灾的行列中。
阅读课本60页,想一想:土地沙漠化现 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你能 为农民提出一些保护耕地、防止沙漠化 的建议吗?
提示: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对地面植被的 破坏促使土地沙漠化加剧。
一 滴
一 杯
绿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国家的支持指挥 要求人们提高思想觉悟
俗话说“干旱起蝗灾”。 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 大,必须及时治蝗。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 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 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 而发生饥荒。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 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防治蝗灾我 知道
面对新疆地区可能发生的大面积草原蝗灾, 新疆各地治蝗部门已调集飞机和数千台机械参加 灭蝗工作。由于近年来新疆各牧区纷纷出台政策 ,扶持当地农牧民养鸡、养鸭,“生物部队”已逐 渐成为灭蝗主力军,特别是边境地区通过人工招 引的近百万只粉红椋鸟,与牧区的家禽一起“上岗 ”,构筑了空中和地面的“立体阻击网”,严防蝗虫 成灾。利用粉红椋鸟治理蝗灾在新疆取得了突出 的成绩。
讨论
旱灾 蝗灾 雹灾 水灾 风灾与沙灾
土地龟裂,禾苗枯萎 遮天蔽日,颗粒无收 遍地看花,千疮百孔 人烟罕至,一片汪洋 对面不见人,只视近黄

总结
旱灾 节水灌溉,科学管理,人工增雨 蝗灾 人畜结合,积极应对 雹灾 科学预报,人工防止,合理化恢复 水灾 排除积水,治理河道,种植早熟作物 风灾与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雹打一条线” 对付自然灾害要提早预防。
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 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 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猛烈的冰雹打毁 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 也常常发生。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人教版八年下册语文(2017部编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教案

人教版八年下册语文(2017部编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教案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学生对基本原理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因此,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确保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1.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设计更多具有启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批判性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应对不同场景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其在应对过程中能迅速做出反应;3.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升人际沟通的效果。
具体关联课本内容如下:
1.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应对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各种应对策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转移话题、反问、幽默应对等重点内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应对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应对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口语表达能力:重点训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应对策略进行流畅、准确的口语表达。
(3)角色扮演实践: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对方法和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1)应对策略的灵活运用:学生在理解应对策略的基础上,难点在于如何将其灵活运用于不同场景。例如,如何根据对方的提问,迅速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在口语交际《应对》这一章节中的成长与进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应对的基本概念和策略,并在实践活动中展示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1教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1教案

《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人类的行为也会诱发加重自然灾害。

2.了解人类在抵御自然灾害时的感人事例,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及其带来的危害,知道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感受人们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不屈的抗灾精神。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5 课《应对自然灾害》,本课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环节一:辨识自然灾害1.提问:什么是自然灾害?2.观察图片(洪涝、地震、家庭火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辨识自然灾害。

知道洪涝和地震是自然灾害。

3.小结: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初步感知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危害。

(二)环节二:说说我国的自然灾害1.提问:我国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2.观察图片,知道我国发生过洪涝、冰雹、干旱、地震、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

3.提问: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①课前调查,了解自然灾害种类多。

出示调查结果:来自内蒙古、辽宁、台湾、四川的四位同学,介绍家乡的自然灾害。

②观察教材第36 页“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知道自然灾害分别广。

③分析资料,知道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

资料一:2019 年我国共发生地震、洪涝、台风、泥石流、旱灾等大型自然灾害500 次左右。

资料二:2019 年,我国四川省先后发生地震、洪涝、泥石流、ft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资料三:2000 年—2019 年,我国每年平均出现洪涝灾害35 次。

4.小结: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的频率高。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观察地图,知道我国发生过多种自然灾害,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的频率高。

(三)环节三:感受自然灾害的危害1. 提问: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①分析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知道自然灾害对我国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能力: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我国是农业大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那么,主要的自然灾害包括哪些,又有哪些危害,人们与自然灾害作了哪些斗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课《应对自然灾害》。

二、认识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1、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2、教师相机补充:A:旱灾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性,中国旱灾频繁,曾发生旱灾1056次。

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B:病虫害。

最典型的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C: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而言。

水灾威胁人民生命安全。

造成巨大财产损失,防治水灾虽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业。

但根除是困难的。

至今世界上水灾仍是一种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D:风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很大影响,它可以用来发电,帮助致冷和传授植物花粉。

但是,当风速和风力超过一定限度时,能对房屋、车辆、船舶、树木、农作物造成巨大伤害。

E:由于刮大风或发洪水使大量沙尘流散造成的灾害,所到之处,遮天蔽日,人们寸步难行。

师小结:真好,同学们说的种种自然灾害,导致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呢?三、防御自然灾害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133-135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人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课前收集的抗灾资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小组内交流,填写学习卡,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面对自然灾害1》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灾害认知,但对于如何正确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应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增强关爱生命、保护他人安全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自然灾害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用于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

2.实地演练场地:用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哪些?b.遇到自然灾害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c.怎样才能做到在自然灾害中自我保护和互帮互助?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1.根本原因: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中国的禁烟运动)(2)过程: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b.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c.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口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3.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4.经过:英国攻陷定海,直逼天津,占领香港岛,到达南京长江江面。

5.结果:1842年,清廷向英军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综合国力强弱是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条件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原因: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3.列强: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4.罪行:(1)英法联军(洗劫空前):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地最多):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

5、结果:中国战败,圆明园被毁,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7.反抗: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⑴太平天国运动:①时间:1851~1864年②领导人:洪秀全③爆发地点:广西桂平金田④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城太平军⑥顶峰: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⑵事迹(军事行动):①进行北伐和西征②抗击洋枪队:1860年,李秀成率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⑶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同时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4)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内部斗争;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第3课收复新疆1.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整个新疆:左宗棠2.左宗棠收复新疆:⑴原因: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入新疆,俄英支持。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应对。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以及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应对策略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明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减少伤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提高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后果,提高防范意识。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应对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遗址,直观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4.情景模拟法:设置自然灾害情景,让学生模拟应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2.课件:自然灾害图片、案例视频等。

3.道具:自然灾害应对工具模型(如地震逃生包、急救药品等)。

4.场地:教室、操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台风 第4课时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台风  第4课时

课题感受自然的另一面-台风洪水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事例了解台风、洪涝灾害的危害;掌握台风、洪涝灾害的自救与自护方法。

2通过分析台风对人们的贡献,知道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3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台风、洪涝灾害的危害;掌握台风、洪涝灾害的自救与自护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激趣导入
自主探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台风、洪水两种自然灾害。

首先来了解一下台风。

(一)台风
1、台风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灾害之一,对于台风你了解多少?
根据课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收集到的资料分别
从危害、贡献两方面进行交流、汇报
2、台风的危害
平均每年给我国造成约250亿元的经济损失和600人左右的人员死亡
3、台风的贡献
(引导学生从危害、贡献两方面来了解台风,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二)洪水
1、洪水的危害
2、洪灾发生时人们互助的事例
(使学生懂得危难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3、洪灾的自救方法
补充自己所知道的感人事件
掌握简单的自救方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拓展延伸课后请大家广泛收集资料看我国经常发
生的自然灾害还有哪些?举办一期“自然灾害
与人类”的手抄报展
板书设计
台风、洪水
危害:平均每年给我国造成约250亿元的经济损失和600人左右的人员死亡
台风贡献:对调节全球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面对灾难第一课沉着冷静应对地震一、教学内容:沉着冷静应对地震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自救、自护的技能。

2. 掌握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自救、自护的技能难点:自救、自护的技能四、课前准备:汶川地震情景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欢迎你们加入小学生的行列!从今天开始,你们的新朋友《成长教育》将与你们快乐同行。

齐读书名。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面对困难”的第一课“地震来了莫慌张”。

齐读课题。

(二)七彩虹1、听故事《小英雄林浩》。

2、说一说,你觉得林浩是个怎样的人?(三)指南针1、室内避震。

(1)较安全的地方: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和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2)注意事项:保持镇定,关闭电源、燃气;用枕头或坐垫护头;不乘电梯,不靠近窗边;在校听从老师指挥等。

2、户外避震。

(1)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

(2)不乱跑,避开高大建筑物。

(3)避开危险设施(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场所。

3、公共场所避震。

(1)就地蹲下或趴下。

(2)避开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3)避开人流的拥挤。

4、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1)燃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火灾: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而行。

(3)毒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上风跑5、被埋压时。

(1)改善自己的所处环境: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保护头部。

(2)扩大活动空间:用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空间,设法保持有足够的空气。

(3)互相鼓励,树立信心。

(4)设法脱离险境。

(5)保存体力维持生命。

(四)成长脚步。

避震演练。

(五)、总结 1、地震的求生方法: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

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六)延伸。

和家长共同进行一次家庭避震演练。

第二课学会接受失去一、教学内容:学会接受失去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学会接受丧失。

2. 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使自己健康成长。

向学生介绍灾后防疫的常识,学会接受丧失,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接受丧失、进行心理自我调适。

难点:进行心理自我调适。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丢失过心爱的东西吗?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生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学会接受失去”。

齐读课题。

(二) 1、听故事《欢欢的小画册》。

2、想象欢欢会怎样表现?设想(1)欢欢是不是很伤心? (2) 欢欢是不是怪自己不小心?(3)欢欢是不是总想着丢了小画册的事?(三)指南针(减轻痛苦) 1、哭泣。

有助于发泄不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心理、身体健康。

2、诉说。

找老师、父母、亲人、朋友诉说,寻求安慰、支持、理解有利于健康。

(四)、总结: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失去很多很多,但也会得到很多很多,因为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鸟儿依然会歌唱,花儿依然会绽放,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我们就会快乐成长!第三课做好灾后防疫确保生命安全一、教学内容:做好灾后防疫确保生命安全二、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灾后防疫的常识,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灾后防疫的常识。

难点:了解灾后防疫的常识。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地球经常会发生一些“变故”,给我们带来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发生后,换容易引发传染性疾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做好灾后防疫确保生命安全”。

齐读课题。

(二)指南针(灾后防病“十要十不要”) 1、要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有助于发泄不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心理、身体健康。

2、要吃煮熟、煮透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物。

3、要吃新鲜的食物,不要吃过期、变质喝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4、要勤洗手,不要随地大小便。

5、要做好灭蝇、灭蚊、灭鼠工作,不要使蚊蝇滋生。

6、要及时清理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要食用已死的禽畜、水产品。

7、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不要使环境脏臭。

8、要防中暑、防受凉、防蚊虫叮咬,不要贪凉露宿。

9、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及时寻医问诊,不要掉以轻心。

10、要及时报告疫情,不要知情不报。

(三)辩一辩、说一说。

他们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小丽觉得救灾帐篷里太闷热了,一个人跑到帐篷外的空地上睡觉。

2、王明明渴极了,打开了水龙头,直接喝自来水。

3、陈刚从外面回来,端起桌子上的半碗剩饭就吃。

4、于丹丹讲究个人卫生,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洗脸、洗手、洗脚。

(四)成长脚步。

请把你知道的防疫知识告诉给小伙伴。

交流。

(五)、拓展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灾后防疫知识告诉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二单元行为规范第四课诚信伴我快乐成长一、教学内容:诚信伴我快乐成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为构建“讲诚信、守信用”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良好习惯。

自觉遵守纪律。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利用故事《立木取信》导入。

听故事。

学生:商鞅的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还没有公布,他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

并规定有人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他十金。

老百姓感到奇怪,但没有一个人去搬木头。

过了几天,商鞅又说:“能搬的人就给他五十金。

”终于有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商鞅就赏给他五十两。

商鞅用这种办法表明了自己不欺骗大家,终于公布了新法令,最后取得成功!老师:这个故事是说商鞅用“徒木予金”的方法取信于民,使他的变法主张得以推行。

这个故事是提示我们什么?……就是提示待人要诚信)教师小结引出:待人与做人需要诚信。

二、说文解字话“诚信”。

你知道诚信是什么意识吗?诚信是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信誉,不知道他在世上如何度过一生。

我们仔细观察诚信两字(遮着两旁),你会看到什么?(成人)(即有用的人,真正健康长大的人,有品格有才能的人)刚才遮着的两旁,有什么共同特点?(是“言”,诚中有“言”,信中有“言”)这说明“说话对成人的重要作用”,“说话要算话”“说到要做到”“言而有信才可以成人”说以诚信是什么含义(先学生说说)就是说做人要诚实,讲究信用(板书诚实守信)诚信是立身之本。

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理解吗?同学们。

三、引用哈佛大学的校训,提示诚信的重要性,并带给学生思考。

学生齐读: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这所学校把“真理”作为校训。

在哈佛大学的校门和建筑物上都刻了一个拉丁文单词“真理”,这个词代表了“真相、诚实和正直”。

正门上还刻了一句话:“真理之门只会向那些正直的民族开放。

”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那些不诚实的人是没有出路的。

老师:为什么人们把诚实守信看得那么重要呢?不如我们从相反的角度去感受吧?四、小组分享。

(配音乐《心语》)教师引出话题:如果你的同学、老师、家长……都不诚信,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小组里分享第五课请让我来帮助你一、教学内容:请让我来帮助你二、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引出:打小报告(板书)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二、听生活中的事,明理。

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小亮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小亮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听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教师小结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

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4、行为指导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第三单元心理健康第六课接纳与众不同的我一、教学内容:接纳与众不同的我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客观地认识自我,并且能够深入分析自我的不足;2.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与自己的缺点相处,坦然接纳自己的挫折和错误,从而接纳自我、完善自我。

三、教学重难点:喜欢自己,喜欢他人。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引入:猜猜他是谁?1.他出身农村,性格刚毅、坚忍、睿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喜欢研究历史,善赋诗词,文笔骄横恣肆,豪放不羁,是个浪漫的革命家。

最大缺点是领袖欲太强,好猜疑,太主观,不听劝告。

(毛泽东)2.嗜酒成性,家庭观念淡薄,喜欢到处浪游;自信、天真、狂傲、仗义,不会刻意逢迎,不事权贵。

同时又有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即丰富的想象力和脱离实际。

有一丝消极、狂妄自大又自卑的双重性格,一生不如意,但成就了诗仙美誉。

(李白)3.让学生们自己说出他们知道的周恩来。

周恩来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优点,但大家知道周恩来年轻时候的事情吗? 周恩来极具个人魅力,他受过良好教育,风度儒雅,而且待人真诚,颇有亲和力。

也许是天生善良的本性,也许是过分相信个人魅力、个人友情的作用,周恩来早年对待同志朋友时,往往容易过于信任对方、轻信对方,以致于给党中央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周恩来)李白没有家庭观念,嗜酒成性,但成就了他的才华。

毛泽东多疑,不听劝告,但他还有更多的优点,他是我们中国的神话。

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轻视他人。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所以要充分地认识自己,扬长补短,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自己吧!二、认识我自己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请大家从不同角度回答“现实中的我”,要求答案越多越好。

2.请对自己左手边的同学进行优点轰炸(同上)。

3.看看自己收到哪些评价?感想如何?三、接纳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