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变化与恒常- 什么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哪些属性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什么是物体的状态?- 物体的状态可以如何改变?第二章力及其作用- 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有哪些?- 如何感受力的作用?- 怎样运用力?第三章磁力- 什么是磁性?- 什么是磁铁?- 磁铁有哪些性质?- 磁铁的使用有哪些规律?第四章光的传播- 光是什么?- 光的传播有哪些特点?- 怎样利用阳光观察物体?- 怎样利用光源做实验?第五章神奇的电- 什么是电?- 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什么是电流?- 应该注意哪些电的安全问题?第六章植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的特点有哪些?- 植物的哪些部位可以进行观察?- 植物的哪些要素对生长影响较大?- 如何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第七章动物的生长- 动物有哪些生长特点?- 哪些动物有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动物的哪些器官是重要的?第八章季节和天气- 我们有几季?- 不同季节有哪些不同的天气?- 如何观测天气?- 如何保护环境?第九章化学小实验- 实验室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常见的实验器材有哪些?- 如何制作实验?第十章身边的机械- 什么是机械?- 常见的机械有哪些?- 如何制作简单机械?- 如何维护机械?总结本册科学书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课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变化与恒常、力及其作用、磁力、光的传播、神奇的电、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季节和天气、化学小实验和身边的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世界,提高科学素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典型考点试题简答题(附答案解析14页汇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典型考点试题简答题(附答案解析14页汇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典型考点试题简答题(附答案解析14页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知识点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跨栏比赛,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的物体是滑动,有的物体是滚动。

改变斜面一端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发生变化。

13.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14.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归纳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归纳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归纳
本文档将归纳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重点,以帮助同学们复和理解课程内容。

单元一:物体与性质
- 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材质、重量等。

- 物体的运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做圆周运动等。

- 物体的变化:形状变化、物质变化。

- 物质变化的条件:加热、冷却、溶解等。

单元二:物体与力
- 力的作用:推、拉、挤、抓等。

- 力的方向和大小:平行力、大小比较、合力和分力等概念。

- 物体受力的效果:静止、运动、形状变化等。

单元三:物体与光
-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折射传播。

- 光的颜色:七彩光谱、原色、混合色。

-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等。

- 光的利用:太阳能、光能。

单元四:物体与水
-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呈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

- 水的污染: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防止污染的方法。

单元五:物体与环境
-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 节约用电:合理用电、防止能源的浪费。

- 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重点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天气和气候:学生需要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他们需要了解气候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学生需要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
长、开花、结果等。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动物的生命周期: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卵的孵化、幼虫的
生长发育、蛹的变形、成虫的成熟等。

4.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等
地球运动现象。

5.水循环:学生需要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雨、径流等。

6.太阳和月亮:学生需要了解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运动规律、
特征等。

7.人的身体:学生需要了解人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

8.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如化学反应等。

9.力和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以及物体的运动规
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等。

10.能量转换:学生需要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和规律,如电能、热能、光能等
之间的转换。

这些知识点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考试中,这些知识点通常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知识点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知识点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依据: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1-2.八个方位:1-3.描述位置的方法: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2-1.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2-2.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是不一样的。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的运动4-1.物体在斜坡上可能静止不动,可能滚动,可能滑动。

4-2.像木块等这种方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滑动。

4-3.像乒乓球、铅笔等这种球形或圆柱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滚动。

4-4.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

4-5.如果斜面变高,运动方式不变,但运动速度会加快。

5-1.借助秒表,进行计时,每组至少测三次。

5-2.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测量运动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时间短,说明运动的快,时间长,说明运动的慢。

5-3.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要求平均数,取平均值。

6-1.时间相同,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速度越快。

行走距离近的,说明运动的慢。

6-2.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

6-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7-1.过山车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

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7-2.第一步,设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第二步,制作: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第三步,评价:根据要求,完成评价。

8-1.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描述位置,首先要选择好标准;再根据物体与标准的关系,确定位置。

也可根据方向和距离进行描述。

8-2.利用秒表、软尺、细绳,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生活与科学
1.科学为什么重要
2.科学探究
3.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二、生物世界的探究
1.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和变异
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种植树木的意义
4.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三、物质与能源的探究
1.物质的性质:颜色、味道、形状、硬度、重量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变量
3.水的性质和用途
4.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和实验
四、力与运动的探究
1.力的观察和认识:推力、拉力、重力
2.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方向
3.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4.摩擦力的观察和认识
5.做力的探究:挠和拉
五、光与影的探究
2.光的属性:明暗、光源大小
3.光的方向传播规律:直线传播
4.影的形成和属性: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影
六、天地与人
1.行星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四季的变化:气温、天气、动植物的变化
3.自然资源的保护:节约用电、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科学与日常生活
1.安全用电:电器使用和电源安全
2.温度的观察和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读数
3.食品安全:食物的储存、清洗和烹饪
4.交通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整理,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运动状态。

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首先要确定参照物,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的,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例如:以公交站牌为参照物,行驶中的公交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以公交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2.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先确定中心点,然后根据相对中心点的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

3.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很多,运动的形式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按照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思考:生活中直线运动有哪些?曲线运动有哪些?直线运动:电梯升降、汽车前进、掉落的苹果、上升的红旗、扶梯上的人等。

曲线运动:抛出的篮球、飘落的树叶、荡秋千的孩子、摩天轮的座椅等。

小球从桌面上滚动后落到地面的过程运动路线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在桌面上滚动过程是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下落过程是曲线运动。

4.各种运动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相互联系。

物体有多种运动方式,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

实验名称: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方法: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记录圆点的运动轨迹。

5.物体在斜面上有静止、滚动和滑动三种情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冰刀在冰面上滑动。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如车轮在路面上滚动。

正方体在斜面上可以静止或滑动;球形或圆形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滚动;六棱柱或十二棱柱在斜面上既有滚动又有滑动。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与物体本身的形状、放置方式、斜面的高度等因素有关。

6.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实验(1)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材料:两条斜坡轨道;两个小球;秒表。

方法:以轨道最高处为起点,轨道最低处为终点。

发令员发出“开始”指令的同时操作员松开双手让小球自然滚动,计时员开始计时。

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物
-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 动物的基本需求,如食物、水、空气和栖息地。

- 利用五官进行感知的能力。

- 动物的生长和生殖过程。

-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 不同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质
-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 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

- 物质的热传导和隔热性质。

- 物质的可溶性和溶解过程。

- 简单物质的分离和纯净程度测试。

天文
-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相互关系。

- 不同时间的天空变化,如白天和黑夜、四季变化等。

- 星星和星座的观测。

- 月亮的周期性变化、月相和日食、月食。

- 星球、卫星和宇宙的基本概念。

地球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大气层、水圈和陆地的特征。

-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原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生活的影响。

- 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和洪水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科学实践
- 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

- 细心记录、整理和解读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 遵守实验中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 科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
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
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
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
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
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
化阶段。

6、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
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
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平视。

2、测量水温的方法是:①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②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3、零下6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 94℃;100℃读作:一百摄氏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养成。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和冰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等。

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把冰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捂等。

6、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北纬形成的。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8、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第四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铁。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一个磁铁摔断了也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直,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指南针是作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7、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9、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验测法、磁铁检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