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东师《中国教育管理史》17春在线作业1

东师《中国教育管理史》17春在线作业1

2017秋17春中国教育管理史17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思想是()提出的。

A. 严复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魏源正确答案:2. “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

”是() 提出的一种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A. 韩愈B. 张之洞C. 董仲舒D. 朱熹正确答案:3. 下面哪一句是《白鹿洞学规》里的内容。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三人行必有我师”C.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D.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确答案:4. 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是()。

A. 察孝廉B. 察举茂才C. 举贤良D. 察举童子正确答案:5. 清朝管理各地方官学的官员是()。

A. 学政B. 提学司C. 国子祭酒D. 监事大臣正确答案:6. “严加归并,裁汰冗员,严定章程”是() 提出的教育管理主张。

A. 朱熹B. 陶行知C. 张之洞D. 蔡元培正确答案:7. “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

”是() 提出的观点?A. 黄宗羲B. 张居正C. 董仲舒D. 朱熹正确答案:8. “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体现了哪一选士制度实施时的不公平社会现象?()A. 选贤贡士制度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正确答案:9. 儒家私学实行的招生原则是()。

A. 依据出身B. 依据门第C. 依据社会地位D. 有教无类正确答案:10. 世界上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是()。

A. 太学B. 宫邸学C. 鸿都门学D. 四门学正确答案:中国教育管理史17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书院组织机构的特点有()。

A. 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B. 规章制度严格C. 组织严谨,分工细致D.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E. 实行分斋教学F. 从属于官学系统。

正确答案:2. 书院的管理人员有()。

A. 管干B. 典谒C. 经长D. 火夫E. 引替F. 祭酒正确答案:3. 书院产生的原因有()。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A 4.A 5.B 6.A 7.C 8.B 9.C 10.C11.B 12.A 13.D 14.B 15.C 16.D 17.B 18.A 19.D 20.D 21.A 22.C 23.D 24.B 25.D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三、简答题:1.简述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

北宋中期,以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改革为契机施行了三次兴学运动,教育事业出现新局面。

范仲淹提倡的第一次兴学主要内容为:规定各地路、府、州、军普遍设立学校,县有士子二百人以上许立学。

同时,加强管理,士子必须在学三百日,方许应科举考试。

第二次兴学由王安石在熙宁、元丰年间发动,此次兴学的主要内容:一、改革学校制度,创立太学“三舍法”,罢免反对新法的旧学官;二、改革科举制度,罢明经诸科,专以进士科取,罢诗赋、帖经、墨义,专试经义;三、颁行三经新义,统一学校和科举内容;四、整顿和发展专科学校;五、为各路的州学委派教授或令州自选教授。

第三次兴学运动由蔡京发动于崇宁年间,其主要内容为:一、兴学贡士,遍行三舍法,县学生考选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贡太学;二、太学贯彻三舍法,州学贡士,考分三等,依等入上舍、内舍、外舍;三、诸州学委派教授二员,州学养士有定额;四、于太学之外增设专科学校。

三次兴学运动重点皆在兴办官学,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终使得中央官学向士庶子弟开放,入学人数剧增,地方官学也普遍设立,结束了宋初重科举轻官学的局面,使官学教育得以全面恢复。

2.简述秦汉时期我国的官学体系。

秦汉时期的官学主要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亦称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为学习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太学教授称“博士”,博士为各经的专业教师,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一)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一)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A。

《颜氏家训》B. 《太公家教》C。

《家范》D。

《教子家训》【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宋代系统论述关于人才的“教、养、取、任”的教育改革家是()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蔡京D。

朱熹【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 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学校进行全面改革的是()A. 胡适B. 蔡元培C. 严复D. 蒋梦麟【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洋务派创立的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技术学堂是()A。

福建船政学堂B。

上海机器学堂C。

上海电报学堂D。

南京矿务学堂【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唐代科举考试中最受重视的科目是()A. 进士科B. 明经科C. 秀才科D。

明法科【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6题洋务派最早创立的新式学堂是()A. 京师同文馆B. 福建船政学堂C. 广州同文馆D。

京师大学堂【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苏区最早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A。

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教育部B。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C。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D。

中央教育宣传部【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 1932年颁布的《中学法》及1935年颁布的《中学规程》关于普通学校校长的任用开始有了统一的规定,一律采用()A. 考任制B。

选任制C。

聘任制D。

委任制【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晚清时期对各级各类学堂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作了详细规定的是()A. 《癸卯学制》B。

《学务纲要》C。

《各学堂管理通则》D. 《强迫教育》【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起于()A。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复习资料1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复习资料1

中外教化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第1题宋代掌管一路州, 县学政的机构是()。

A.提举学事司B.提学使司C.社学D.提学官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蔡元培认为新教化方针的制订应站在()的立场,扶植其养成担当社会责任的实力。

A.国家B.国民C.臣民D.集体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形成了以等级非常明显的()为特征的教化体系。

A.双轨制B.单轨制C.私立学校D.贵族学校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自由主义教化管理思潮强调,一个国家的教化应当是敬重和促成人的()的养成。

A.智力B.体力C.听从心D.独立人格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5题1964年10月联邦德国各州总理在汉堡签署(),确立了德国各州文化主权的联邦制教化管理制度。

A.汉堡协定B.费里法令C.巴尔福教化法D.巴特勒法案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6题1870年,英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教化法令是()。

A.初等教化法B.中等教化法C.高等教化法D.职业教化法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7题将中学阶段分为初, 高两级是自()学制开始的。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8题杜威好用主义教化思想的代表作是()。

A.要信任孩子B.民主主义与教化C.一般教化学D.志向国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9题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化管理理论的旺盛A.科学管理B.科层管理C.量化管理D.行为科学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10题中世纪宫廷学校是由()限制的教化机构。

中国教育管理史19春在线作业2-0001.9F2725E6-2280

中国教育管理史19春在线作业2-0001.9F2725E6-2280

中国教育管理史19春在线作业2-0001
“开创太学”是 ()提出的,并被当时的皇帝采纳成为文教政策的一部分。

A:董种舒
B:王充
C:朱熹
D:颜元
答案:A
我国近代教育视导制度始于()。

A:民初
B:清初
C:清末
D:晚清
答案: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提出的教育管理主张。

A:韩愈
B:张之洞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C
在国子监里管理学生品行学规的官员叫做()。

A:祭酒
B:司业
C:监丞
D:主簿
答案:D
西周的选贤贡士制度,包括以下哪两种方式()。

①升学选士②乡里选举③诸侯贡士④任官贡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从宋代到清代,绝大多数书院对主持人的称谓是 () 。

中国教育管理史19春在线作业1-0005.7D87B14B-3486-49EF

中国教育管理史19春在线作业1-0005.7D87B14B-3486-49EF

中国教育管理史19春在线作业1-0005
我国近代教育视导制度始于()。

A:民初
B:清初
C:清末
D:晚清
答案:C
西周时专为诸侯设置的学校是()。

A:辟雍
B:泮宫
C:庠
D:序
答案:B
宋代六大著名书院之一的是 () 。

A:东林书院
B:茅山书院
C:紫阳书院
D:丹阳书院
答案:B
“严加归并,裁汰冗员,严定章程”是 () 提出的教育管理主张。

A:朱熹
B:陶行知
C:张之洞
D:蔡元培
答案:D
夏代的基本国策是()
A:“为政尚武”
B:“为政尚法”
C:“为政尚儒”
D:“为政尚仁”
答案:A
清代书院突出的特点是师生积极参与当时的 () 。

A:教学改革
B:读经讲经
C:科举考试
D:政治活动
答案: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提出的教育管理主张。

A:韩愈
B:张之洞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C
“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是 () 提出的社会分工思想。

A:韩愈
B:张之洞
C:董仲舒
D:朱熹。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9.汉代的书馆和乡塾都是为了进行蒙学教育而开设的。()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10•朱熹认为人性是由性与情两部分组成。()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11.“以礼为文,以戎为主”是夏朝的文教政策。()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12•“焚书坑儒”的“焚书”是将所有法家以外的书籍都焚烧掉。()
A.朱熹B•陶行知C•张之洞D•蔡元培
&唐朝科举制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考试中的营私舞弊问题。
A.糊名制B.“别头试”制度C.“锁院”制度D.誉录弥封制
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为提高教师素质,采取
了多种办法,下列哪项不是当时提高教师素质的办法。
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9•简述书院产生的原因。
10•简述儒家适度求中的管理思想。
11•简述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区别。
12•简述《壬寅学制》的主要内容。
13•简述元代官学体系中对教师的管理。
四、论述题:
1.试论述隋唐时期完备的官学体系。
2•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师范学校是如何管理的?
3•试述蒙养教材的种类及其编写特点。
4•结合我国近现代学制的演进历程,谈一谈一个好学制的标准是什么?
A.东林书院B.茅山书院C.紫阳书院D.丹阳书院
18.“避锋蓄锐,待机而动”是学派提出的一种谋略主张?
A.儒家B.兵家C.道家D.法家
1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教学组织上的变动是。
A.毕业会考制度B.学位证书制度C.采用学分制管理D.采用学年制管理
20.在国子监里管理学生的品行学规的官员叫做。
A、祭酒B、司业C、监丞D、主簿
1.简述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第一篇:《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划线,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B)。

A·汉代太常寺B·北齐国子寺C·隋代国子监D·唐代国子监2·宋代科举考试的步骤是(D)。

A·州县试—省试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3·规定奖励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的学制是(A)。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

4·规定中学教育应承担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的学制是(C)。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5·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清国子监一度实行过(B)制度。

A·历事B·实习C·见习D·试用6·书院官学化的要害是封建统治者意欲削弱和改变书院(B)的性质。

A·独立B·自由讲学C·占山为王D·教育7·洋务学堂在教学中采取(A)两级管理的措施。

A·打基础、求专门B·中学、大学C·专科、本科D·试读、正式8·五四时期对学生成绩的考查以学科为单位的考核制度称作(A)。

A·选科制B·学科制C·学分制D·分科制9·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教育应促使受教育者的(A)能获得健康发展。

A·个性B·法治观念C·道德D·智力10·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国家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促进教育向(B)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划线,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B)。

A·汉代太常寺 B·北齐国子寺 C·隋代国子监 D·唐代国子监2·宋代科举考试的步骤是( D)。

A·州县试—省试 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 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3·规定奖励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的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

4·规定中学教育应承担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的学制是(C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5·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清国子监一度实行过( B )制度。

A·历事 B·实习 C·见习 D·试用6·书院官学化的要害是封建统治者意欲削弱和改变书院( B )的性质。

A·独立B·自由讲学C·占山为王D·教育7·洋务学堂在教学中采取( A )两级管理的措施。

A·打基础、求专门 B·中学、大学C·专科、本科D·试读、正式8·五四时期对学生成绩的考查以学科为单位的考核制度称作( A )。

A·选科制B·学科制C·学分制D·分科制9·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教育应促使受教育者的( A )能获得健康发展。

A·个性B·法治观念C·道德D·智力10·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国家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促进教育向(B )的方向发展。

A·官僚化B·生活化、大众化C·神圣化D·贵族化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并且“以吏为师”,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

2.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是强调在教育中不要过多地强力施加教育政令,而应遵循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身心健康的规律,顺乎自然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管理思。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评价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历史意义。

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一,“独尊儒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文教政策,是对“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完全否定,将文化教育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地位。

其二,实现了文化教育的儒学化,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

总之,汉代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符合新兴的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因为不仅为两汉所沿用,以后历代,也只是在此上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没什么根本性的大变动。

所以说,汉代“独尊儒术”是中国古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文教政策,堪称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政策,对封建教育起了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2.《学记》对教学过程本质的阐述具有什么意义?《学记》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过程的完成是师生双方共同提高的结果。

这样,肯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这是很有意义的。

3.简述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关于人的发展的主张。

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提出必须开设适应中国具体社会实际的实用课程。

第一,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

第二,课程改革要面向职业。

第三,课程改革要注重开设鼓动平民精神的课程。

第四,推行手脑并重、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

4.科举制度取代选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什么?科举制度较这选举制度,轻门第,重才学;在衡量人才优劣上有一个统一而较为客观的标准,为庶族地主奋发上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比较进步,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壬寅癸卯学制”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本质区别第一,章程拟定出一个包括学前、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的普通教育系统,学习有固定年限和入学年龄限制,各级学校之间相互衔接。

第二,设置了专门教育——各级实业学堂,以培养农、工、商等发展近代工业所需要的人才。

第三,在学科和课程设置上,确立了包括文、理、体、美等为近代学校所必设之常科。

第四,有时法学校培养狮子,学生按程度编班,实行班级授课制,这些制度都是传统教育体制所不具有的。

这些新因素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2.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对今天的教育管理具有什么启示意义?注重校风的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确立良好的教育导向注重教育者、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强调“言传身教”的作用注重读书与修身的结合,加强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划线,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朝的教育指导思想。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 D·汉2·唐代科举考试的步骤是()。

A·州县试—省试 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 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3·癸卯学制规定的中小学课程中居首位的课程是()。

A·国文科B·读经讲经科C·修身科D·算术科。

4·1922年学制将中小学系统的修业年限规定为()。

A·九·四B·七·四C·五·四D·六·三·三5·宋代太学的“三舍法”将()机制引入教学管理中,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的控制能力。

A·保护B·保送C·竞争D·升学6·维新学堂的课程设置贯穿了()的精神。

A·空疏无用B·经世致用C·维护传统D·学习西方7·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将各科学习内容分解成每月作业大纲,由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的教学制度称作()。

A·分团教学法B·道尔顿制C·设计教学法D·自学辅导法8·法治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所推崇的管理原则是()。

A·因人情,反民性B·以法为教C·齐之以礼D·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和促成人的()的养成。

A.智力B.体力C.服从心D.独立人格10.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公民教育应以()为根本精神。

A.公民道德B.社会公德C.集体主义D.国家主义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察举制:察举亦称荐举,使汉代选拔人才、补充官吏的重要制度。

察举制度是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人才,向朝廷推荐,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低授予不同官职的选官制度。

其选举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等科。

察举制对文化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知识和倡行注重德行的民风,有利于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教育的发展。

2.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是指提倡教育平等,保障平民受教育权利,以期推行教育普及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管理思潮。

这一教育管理思潮意欲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机制,以打破少数人独占教育的权利,在全国推行“教国民人人都有独立人格与平等思想的”平民教育。

平民主义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大教育,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管理观是现代的大教育管理观。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古代官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特点:第一,中国古代官学教学管理的支撑点是封建国家的教育目标。

第二,从教学管理角度看,古代官学教学管理的发展却是朝着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方向运作的。

第三、中国古代官学教学管理以考试为杠杆。

第四,中国古代官学教学管理在随着其制度的不断完善的同时,其民主性因素也不断丧失。

2.简述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特点:A·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上,B·以维护整体利益为施教的出发点C·以道德政治化来强化国家意志3.简述1922年学制的特点:1、结合中国实际,学制富有弹性。

2、儿童年龄分期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标准。

3、增加职业教育,打破中国传统教育重学不重座、用脑不用手的传统。

4、重视发展儿童个性,照顾儿童的心理差异。

4.简述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关于人的发展的主张: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重” 基本方针,五育即世界观教育、美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军国民主义教育。

他主张人们首先要有健全的体魄,以加强体育,所以实施军国民教育。

实利教育是关于生产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使受教育者获得维持生计的本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

至于公民道德教育,他主张贯之以“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

他认为德育是完全人格之本。

他主张实施世界观教育,使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物质生活不迷恋,不厌弃,对于实体世界具有渴望追求的向往。

他还认为只有美育才能陶冶人的情感,纯洁人的志趣和品格,消除人我之见和利己损人的观念。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评价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所提出的教育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它否定了人性的社会属性,逃避了人对社会所应有的责任感。

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沼。

它反对教育遵循人为的社会原则,实质上是不承认教育作为社会现象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这些观点无疑是错误的。

但是道家的教育主张是想解决统治阶级教育原则与人的个性发展所形成的矛盾与冲突。

并试图以自然法则来解释教育的本质,表达了一种要求教育按自身规律来发展的朦胧意向。

这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且,道家教育主张中所含有的非功利主义思想倾向,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建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教育发展的规律。

这对于丰富中国传统教育理论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万木草堂的学生管理经验对今天具有什么借鉴意义?万木草堂的学生管理是很有特色的。

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管自己。

其做法主要有两点。

其一,在学生中实行学长制;就是启用优秀学生为学长,在学生中负指导之责,并分工管理一项工作。

这一点对现在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班级中选优秀学生作班长,负责协助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及各科的科代表等,都各负其责,即使老师有事耽误一点时间,班上的教学活动也能照常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