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诗歌
黄庭坚家书

黄庭坚家书黄庭坚家书中华家书文化源远流长,到了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家书文化呈现出繁盛的局面。
黄庭坚也写过一篇有名的家书。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这首小孩子都会背诵的绝句,作者是徐俯(字师川),北宋江西诗派著名诗人。
因少有诗才,徐俯深得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舅舅黄庭坚的赏识。
在家书《与徐甥师川书》中,黄庭坚这样教导外甥:“学有要道。
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已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
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须静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会理。
少年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甥识性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看看,这位当舅舅的对外甥的学习是多么用心!无独有偶,黄庭坚还有一位诗文俱佳的外甥洪刍(字驹父)。
在给洪刍的家书《答洪驹父书》中,他不仅要求洪刍“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更是在娓娓道来中给他谈读书写作的方法,并对其作品进行点评。
信中说:“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
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写文章要有章法,要有主旨趣味,始终抓住关键,既要放得开又能收得拢。
对于外甥的作品,他评价并建议说:“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释权》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新之效。
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得古人耳”“《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
”所以他说:“自作语最难。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信的结尾,黄庭坚希望洪刍认真思考写文章的奥妙,并提出不能死守规矩的要求:“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
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
”这位做舅舅的可谓用心良苦。
在交通、通信十分困难的古代,一封封思念拳拳、牵挂浓浓、嘱托殷殷的家书,承载着亲人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维系着人间亲情和家国情怀。
爱国情怀的诗篇和文章

爱国情怀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它源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
许多诗人和作家都曾用诗歌和文章来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一些关于爱国情怀的诗篇和文章:
1. 《春望》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夏日绝句》李清照(宋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示儿》陆游(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 《满江红·写怀》岳飞(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爱国诗歌赏析

爱国诗歌是表达对祖国深厚感情的一种文学形式。
以下是一些爱国诗歌的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杜甫的《春望》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分裂、战火纷飞,诗人身处其中,感受着这种痛苦和无助。
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战火和家书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
诗歌通过描写离愁和落红等元素,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陆游的《示儿》以一个老人的口吻,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未能亲眼见证的遗憾。
诗歌通过描写死亡和家祭等元素,强调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以边塞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诗歌通过描写边关和战争等元素,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些爱国诗歌都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关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庞德诗歌《江上商人妇-家书》原文及赏析

庞德诗歌《江上商人妇:家书》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庞德诗歌《江上商人妇:家书》原文及赏析【导语】:我的头发还剪得覆过额头时, 我常在门前采撷花朵做游戏, 你踩着竹竿高跷来了,假装着是匹马, 你在我周围走动,玩着蓝色的梅子。
秋思_张籍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秋思_张籍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译文二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注释家:一作“归”。
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复恐:又恐怕。
行人:指送信的人。
临发:将出发。
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赏析这是乡愁诗。
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
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
“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
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
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
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
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
给父母的一封深情长篇家书

给父母的一封深情长篇家书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女儿有好多年没有给爸爸妈妈写过信了,由于这十多年里通讯方式的改变和自己的慵懒,渐渐没有了写家信的习惯,一般都是简单打个电话,向父母问候几句就了事啦,忙的时候连电话也忘记打。
那天看电视,是洛桑演的小品《一封家书》,洛桑声情并茂演唱的《一封家书》再次打动了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在北京挺好的,……”这熟悉的旋律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听着这首歌,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从抽屉里拿出了珍藏近十年的爸爸写给我的亲笔信,读着字字句句渗透着父母对女儿的牵挂和关爱,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好久没有以这种方式和您们聊天了,感觉怪怪的,实质却很真实.其实每天我都回家,家里的事情我也很清楚.但还是决定写这封信,想和您们说说我想对您们说的心里话!爸爸、妈妈,我感谢您们养育了我,这份恩情是我一辈子还不清也还不了的.我不会忘了生活中您们对我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儿时的我跌倒时是妈妈扶我起来;叫宝贝别哭;还记得,在我无措彷徨时爸爸为我指明前方的路;还记得,睡觉时妈妈为我盖的被子;还记得,哭泣的时候爸爸告诫我要坚强……有太多的太多,深深的印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如今我长大了,虽然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挺辛苦,但我不会怨天不会怨地,更不会怨恨您们。
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我也深深的知道,为了我,您们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世界上有一组最美丽的词语,那,就是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博大的爱,那,就是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请允许我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来这里倾诉,来背诵这首我们都很熟悉的诗歌。
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以一个孩子的身份,用一个诗人多情的文字,写出了他心里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
我知道,母亲是辛苦的,是的,母亲上了一天班,也累了一天了,还要为我劳累奔波,回家后,还要为我煮饭、烧菜,未曾休息过,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板桥家书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
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姻蕴而出。
上帝亦心心爱念。
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竞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蛇螈蜈蚣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
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
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而遂以此残物之命,可乎哉?可乎哉?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也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
名人爱国诗歌

名人爱国诗歌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
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赏析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
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
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
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
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书诗歌
家书诗歌投稿
发件人:service
家书
那凝在枝头
是哪个游子流下的泪
他轻轻抚摸着
皱起的
老树皮
深深双脚踩在
松软的黑土地
凝望着飞的雁
那是离别后
深埋在心底
乡愁的气味
似是炊烟的太息
酒酿的迷醉
夜阑人静时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沐在银白的流光中
静静播撒
忧郁的芳香
似辛酸酿成的醴
内心涌动时的慰藉
落叶翻滚
奏响乡音
默默延伸
流进心房
良久
星光闪闪
天各一方
缀成小小的一封
家书
联系地址江苏省灌云县高级中学陆李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