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峰 学前儿童卫生学 卫生学 1绪论
幼儿卫生绪论

绪论一。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1二。
————————任务1三。
————————内容,目录四。
学习意义五。
学前卫生学的学习方法六。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卫生学》《解剖生理学》《生理卫生学》自编演义第一章。
人体概述四。
人体的化学成分五。
人体的新陈代谢概念:一般是指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勤俭中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过程。
同化作用:6异化作用:6机体把自身的物质进行分解,把分解产物排除体外,并且在物质分解时释放能量,供给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叫异化作用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一节运动系统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一)骨的组成,功能和分类根据骨在体内的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1。
颅骨:(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干15块)保护脑和面部支架,起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2。
躯干骨:(椎骨,肋骨,胸骨)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及躯干运动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一)学前儿童骨骼的特点1。
骨膜较厚2。
全是红骨髓3。
第九页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多,无机盐含量相对较少,处于骨化过程中。
因而较软,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受压易弯曲变形。
生理弯曲的作用:可缓冲从脚下传到大脑的震动和冲动,使脊柱更富于弹性,充分发挥支撑,承重,运动的功能。
婴幼儿脊柱的特点A.从生理性弯曲来看:1.新生儿脊柱除骶曲外,其它弯曲尚未出现2.2-3个月后至7岁前,除骶外,勘察三个弯曲还未完全固定,平躺时消失B。
从骨化过程看婴幼儿脊柱的椎骨内充满软骨。
两块椎骨之间软骨层特别发达。
脊柱处于骨化过程中,姿势不正确易引起脊柱变形。
2。
脊柱的卫生保健1。
婴幼儿不宜睡软床2。
防止长时间一侧负重3。
婴幼儿不宜长时间蹲着玩耍4。
培养正确的卧、坐、立、行姿3。
腕骨新生儿腕骨全是软骨,随年龄的增长,腕骨逐渐丐化。
6个月后逐渐出现骨化中心,直到10岁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全部出现。
幼儿腕骨的卫生保健◆手腕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用手腕过力的游戏不宜做◆玩具、劳动工具的大小、轻重应适当4。
学前儿童卫生学绪论

健康概念的演进:
生物-医学 模式
生物-心理 -社会模式
新观念的 产生
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多停留在生物学层面,即无疾病,不虚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健康的含义逐步拓展到生物(人本体)-心 理-社会层面,健康的概念也从一维跃迁到了三维; 在三维健康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健康是动态变化的,其构成要素包括身 体、心理、社会和精神。WHO在上世纪90年代也提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 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学前卫生学的内容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新生儿期的特点
及保健,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评价,学前儿童 的体格锻炼,学前儿童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的 营养卫生,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学前儿童的 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幼儿园建筑、设 备的卫生要求,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入小学前儿童均可视为学龄前儿童
新生儿
较大婴儿
幼儿
出生-28天
6-12月
1-3岁
青春期
学龄儿童
6-12岁
学龄前儿童 3-6岁
13-18岁
健康
什么是健康? 健康有什么意义? 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健康的? 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不健康的?
对于健康,你有哪些回忆?
健康的概念
行动研究法:对教育实践问题提出方案,修改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分析法:发现问题,揭示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学习对象
学习对象:幼儿园教师及管理者,幼教行政部
门人员,早期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家长。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件-绪论课件

• 5.學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①健康教育規劃的制定和規範化; ②教育的實施方法和評價模式; ③怎樣通過生活技能教育,培養良好的自 我意識,促進社會適應力提高 ④青春期性教育和愛滋病/性病預防知識 技能教育的密切結合,成為預防青少年 健康危險行為的最有效途徑; ⑤與成年期疾病早期預防相關的營養、生 活方式等專題教育。
• 2. 研究對象 • 從出生後的嬰兒到發育成熟的青年 • 年齡範圍為0~25歲
• 不同階段兒童少年年齡劃分? 新生兒 嬰兒 幼兒 學齡前兒童 學齡兒童 少年 青年
• 重點對象是中小學生群體,在此基礎上向 學齡前兒童和大學生群體延伸。
• 這些群體合計占我國總人口的1/3。
三、主要研究內容
• 兒少衛生學密切聯繫實際,涵蓋的內容 十分豐富,歸納為以下“六個”主要方面:
(二)熟悉自身領域需求特點,靈活運用 各種知識技能。
• 舉例1. 生長發育調研: 不能簡單套用流行病學的樣本估計方法, 而應針對兒童少年人群正在發展變化,個 體差異大的特點,有自身的樣本量和分組 需求。
• 舉例2. 兒童青少年營養: 注重旺盛生長發育期的特殊需要,提出 諸如科學早餐、學校營養午餐、課間加餐、 學生奶等營養衛生措施。
體格發育測量 體能測試 心理社會測驗 生理生化功能檢測 膳食營養調查
• 重點學習的生長發育研究方法: (2)評價方法: 生長發育(個體、群體)的評價: 如:骨齡、肥胖、營養不良
• 2.疾病防治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疾病防治工作 臨床醫學有不同的側重點。
• 集中體現在: • ①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篩查、診斷和防治: 沙
兒童少年衛生學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第一節 緒論
• 一、定義 • 二、研究目的、對象 • 三、主要研究內容 • 四、學習技能和方法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绪论(徐)精品PPT课件

XY
第一章 人体概述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
脑颅
人
头部:
面颅
体
的 颈部:
胸部
分
前面
部 躯干:
腹部
及
背部
后面
名
腰部
称
四肢: 上肢:肩、上臂、前臂、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看看接下来的几张 图片,你认识它们吗? 想一想:人体是由哪些 基本结构组成的,它们 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组织:
1、概念:
2、分类:
(1).上皮组织
a.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b.功能:保护、分泌、吸收 c.举例:小肠上皮
(2).结缔□组织
a.特点:细胞少,细胞间质多 b.功能: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 c.举例:如血液、软骨
(二)组织:
2、分类:
(3).肌组织
a.特点:细胞排列有序,细胞间质少 b.功能:收缩、舒张、完成运动 c.举例:肌肉
胸腺
胰岛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卵巢
睾凡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患 者 一
患者三 年龄18岁, 身高0.83 米,智力
低下.
患者一
这些人患了: 侏儒症 病因是: 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资料下载
阳鸣村,位 于四川资中县, 几十年下来,全 村男女几乎一个 身段——80厘米 左右,有的竟然 只有40多厘米高。 此一个村子的矮 子之集中堪称 “世界之最”。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 构成人体生命大厦之砖的是细胞 • 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绪论第-课PPT课件

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长期 性。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儿童健康成 长的基础。
应用领域
幼儿园、早教机构、家庭、社区等。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儿童保育发展到现在涵盖儿 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全面卫生保健。
趋势
随着医学和教育学的发展,学前儿童 卫生与保健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早 期干预,强调预防保健和综合性服务 ,并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学前儿童营养与饮食
营养需求
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较高,家长
应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
饮食安排
学前儿童的饮食应定时定量,多 样化搭配,以提供全面、均衡的 营养。适当增加蛋白质、矿物质、 维生素的摄入,以满足孩子生长
发育的需求。
饮食习惯培养
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等, 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05
总结与展望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前儿童面临更多的健康 问题,如肥胖、近视、心理问题等。同时,家长和教育机构 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加专业和 全面的服务。
机遇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政府和社 会对学前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相关领域的发 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02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生长发育阶段性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生 长发育特点,如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等。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 4、等等。
第二节 遗传得基本知识
• 一、健康的遗传的基础 • 二、优生
• 一、健康的遗传的基础 • (一)遗传的涵义: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
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 (二)优生的措施
• 1、避免近亲结婚; • 2、提倡婚前检查; • 3、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和受孕时机 • (1)最佳的生育年龄:(妇女:24-27岁); • (2)最佳受孕时机:夫妇健康;人体生物节律(情 绪、体力和智力的生物钟最佳时);环境和心理; 酒后不宜受孕;等等。
教法及教材
• 教法:
• 脱产生:系统教授法,分组讨论法,现场教学… • 自考:系统教授法
• 教材:
• 朱家雄: 《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 • 万鈁:《学前卫生学》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健康得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遗传得基本知识
第一节 健康得基本概念
•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 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 四、幼儿健康教育
•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做好卫生工作,保护人民健康, 提高全民体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 (三)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
• 1、环境与人体之间所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 及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经常保持着一定的 平衡。这种平衡是经常处于变动中的动态平衡。
• 2、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着的,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人 体的生理活动;人体又利用机体内部的调节及改造环 境,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这种平衡。平衡的实现 的保持的健康的基本条件。
• 二、优生
• (一)优生学涵义:优生学是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在1883年创立的,是 一门研究遗传健康的科学。目的在于探索影响后代的各种因素,从体 力和智力各方面改善遗传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人口质量的目的。
学前儿童卫生学 ppt 课件 绪论

界定研究现象,确定研究问题。 根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方法,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 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并对其结果的信度、效度、推论以及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探讨。
促进反思与行动的活动
调查10位以上家长,根据学前儿童卫生学的5项研究内容,了解家长最关注幼儿在园卫 生与保健的哪些方面,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
3.4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收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的过 程。研究人员通过一段时间的连续调查,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复杂的表象中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个案的分析,能 揭示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针对性建议。作为在 学前儿童卫生学研究中可被运用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法不需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也能够为类 似案例提供易于理解的解释。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往往耗时较长,易受研究者个人主观意向的影 响,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运用个案研究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绪论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在托幼机构各项工作中居首要地位。作为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 其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呵护幼儿健康成长。教师能够明确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意义、通晓学前 儿童卫生保健的任务和内容,并能够在托幼机构教育实践中运用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发现幼儿卫生保健的相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不仅是本部分的学习重点,也是本书 的核心要义。
实施观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 资料收集记录。 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3.3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人员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对研究对象实施目 的性实验干预,从而验证假设、探讨实验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卫生学——序言

主 要 内 容
一、概念解析(What) 二、主要任务(Which) 三、基本内容:(Whom) 四、学科地位(Where) 五、学习方法:(How Learn) 六、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How Find)
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
•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 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特别 是3—6岁幼儿健康的学科。 •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健康是第一位重要的。学前儿童正 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虽然已经具有人体 的基本结构,但是各器官、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解剖、 生理和心理特征与成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外界环 境及其变化的影响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环境 的伤害。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特征和发育规律决定了学前 卫生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其自身 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为学前儿童创造有益于他们健 康生活和教育的环境,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托幼机构 管理人员、学前儿童保健工作者以及家长的社会职责和 义务。
第二节 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一、概念解析 •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一定的研究范围,都有一 定的范畴。在这节可得开始部分,我们就首先给 “学前卫生学”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 1、The Old One: •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 与规律,以维护和增进他们健康、促进其正常发 育的一门科学。
1、掌握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和技能(如护理和急救等)。 2、以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 为依据,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制订和执行 婴幼儿的生活制度,合理调配幼儿、婴儿的 膳食,预防身心疾病和传染病,培养婴幼儿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安全教育和预防 意外事故的工作。
第四节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和心理学、教育 学的方法有相通和相似之处,具体的常见研 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