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公司增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A股市场的影响——基于市场数据的比较分析
2020年四季度机构持仓分析:半导体重仓持续高增,集成电路首次跃居第一

半导体重仓持续高增,集成电路首次跃居第一2020年四季度机构持仓分析►基金资产快速增长,股票仓位维持高位总体来看,公募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资产总值环比继续快速增长,2020年四季度末资产总值49,595.37亿元,市值增长率为27.48%,资产净值为48,128.28亿元,市值增长率为26.95%。
其中,股票类资产的市值38,828.59亿元,占总值比78.29%,占净值比80.68%,市值增长率31.26%,是大类资产中增幅最大的板块。
其中,2020年四季度A股持股市值35,491.10亿元,占基金总值71.56%,占基金净值73.74%,四季度市值增长率28.54%,略低于股票总持仓市值增长率,高于基金资产总值和资产净值的市值增长率。
从过去12个季度样本基金股票持仓占资产总值比的数据来看,除了2020年一季度股票持仓占资产总值比的数据环比2019年四季度有一点回落外,2020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占比均高于2019年水平,这三个季度股票持仓占比同比分别增加了6.74、3.90、3.76个百分点,持仓占比大幅度增加,特别是2020年四季度,样本基金股票持仓占资产总值的比高达78.29%,为近12个季度最高水平。
►电子行业重仓比例虽下降,半导体行业配置仍在高增从2020年四季度基金重仓持股行业占比来看,基金重仓持股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化工,重仓持股行业占比分别为17.48%、13.03%、10.98%、8.42%、4.61%,合计高达54.52%。
与2020年三季度相对比来看,排名前四行业的顺序未发生改变,排名第五的行业由2020年三季度的非银金融变为化工行业,重仓持股前五大行业合计占比53.86%。
前五大行业重仓集中度提升。
2020年四季度,食品饮料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15.68%提升至17.48%,电气设备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8.29%提升至8.42%,医药生物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14.11%下降至13.03%,电子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12.34%下降至10.98%,化工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 3.44%提升至 4.61%。
常用保险术语手册

二 O 一 O 年八月三十日
-1-
目录 第一部分 产品类 ............................................................................................................... - 13 社会保险 ..................................................................................................... - 13 商业保险 ..................................................................................................... - 13 原保险 ......................................................................................................... - 13 再保险 ......................................................................................................... - 13 强制保险 ..................................................................................................... - 13 相互保险 ..................................................................................................... - 14 1.1 产险类 .................................................................................................................. - 14 财产保险 ..................................................................................................... - 14 企业财产保险 ............................................................................................. - 14 家庭财产保险 ............................................................................................. - 14 责任保险 ..................................................................................................... - 15 信用保险 ..................................................................................................... - 15 意外伤害险 ................................................................................................. - 15 健康险 ......................................................................................................... - 15 车辆损失险 ................................................................................................. - 15 商业三者险 ................................................................................................. - 16 交强险 ......................................................................................................... - 16 1.2 寿险类 .................................................................................................................. - 16 1.2.1 按照承保方式 ............................................................................................ - 16 人寿保险 ..................................................................................................... - 16 个人寿险 ..................................................................................................... - 16 团体寿险 ..................................................................................................... - 17 1.2.2 风险保障型人寿保险 ................................................................................ - 17 生存保险 ..................................................................................................... - 17 死亡保险 ..................................................................................................... - 17 定期死亡寿险 ............................................................................................. - 17 终身死亡寿险 ............................................................................................. - 17 两全险 ......................................................................................................... - 18 年金保险 ..................................................................................................... - 18 医疗保险 ..................................................................................................... - 18 重疾险 ......................................................................................................... - 18 1.2.3 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 ................................................................................ - 18 分红险 ......................................................................................................... - 18 万能险 ......................................................................................................... - 19 投连险 ......................................................................................................... - 19 1.3 其他类 .................................................................................................................. - 19 短期险 ......................................................................................................... - 19 -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开始向房地产、消费等实体经济扩散,全球经济将继续降温。
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愈加明显。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被摆在突出位置,并被反复强调。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巨额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
如果哪一天储蓄率下降,背负着纵多不良资产的我国金融体系就会出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的问题将会波及整个中国经济,所以高储蓄产生的“囚徒困境”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过热向平稳水平回归的整期,高储蓄率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最根本、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近日,由于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渐开始加剧,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安排了约4万亿元的投资。
这4万亿元中,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制度建设两方面,这些投资也会带动其他行业和一些地方的投资。
国家的这些举措,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的高储蓄来了一次“消肿”。
不得不说,这次金融危机为我国解决高储蓄问题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目前的高储蓄率,反应出中国人民对生活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主要存在于养老、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中国工商银行股分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中国工商银行股分2中央汇金公司増持中国工商银行股分案例介绍中央汇金公司简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公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成立,总部设在北京,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2007年9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中央汇金公司的全数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作为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出资的一部份,注入中投公司。
中央汇金公司的重要股东职责由国务院行使。
中央汇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国务院录用,对国务院负责.。
中央汇金公司按照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
中央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与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中投公司按照国务院要求持有中央汇金公司股权。
中投公司开展投资业务和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行使股东职能的行为之间有严格的隔离。
2. 2中国工商银行简介中国工商银行股分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是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与1984年1月1日成立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于2005年10月28日整体改制为股分有限公司,股分有限公司完整继承中国工商银行的所有资产和欠债,中央汇金公司向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和财政部作为一路发起人设立中国工商银行股分有限公司,并以配售H股方式引入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等战略投资者。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股分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以A+H股方式同时挂牌上市交易,A股交易代码为601398,简称工商银行,H股交易代码为1398,简称工商银行。
其中工商银行A股!P0发行130亿股,召募资金405亿元,H股IPO发行354亿股,召募资金亿港元,召募资金全数用于补充工商银行资本金,以支持业务持续增加。
2024年股份商业银行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股份商业银行市场分析现状前言股份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一种重要类型,经过多年发展,股份商业银行已经在我国银行业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本文将对股份商业银行市场的分析现状进行探讨,旨在为了解银行业发展动态的人士提供参考。
1. 股份商业银行的概念和发展股份商业银行是指由股东持有的资本以及相应的股份控制银行运作的一种银行形式。
在我国,股份商业银行可以分为国有股份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种类型。
股份商业银行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股份制经济逐渐兴起,股份商业银行也开始崛起。
在成立初期,股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发行股份吸引民间资本,以丰富自身的资本实力和经营资源。
2. 股份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目前,我国股份商业银行已经在银行业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成为了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股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xx万亿元人民币,占据了银行业总资产的xx%。
在市场份额中,国有股份商业银行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这一方面表明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业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股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3. 股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状况随着股份制经济的崛起,我国股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市场份额扩大的过程中,股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还涉及到服务创新、渠道拓展、资本优势等方面。
目前,股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产品创新:股份商业银行积极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如个人消费贷款、创新型企业贷款等,以吸引更多客户。
•渠道拓展:股份商业银行通过建设网点、推广电子银行等方式来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客户连通性和服务便利性。
•品牌建设:股份商业银行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吸引客户。
4. 股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在市场发展的同时,股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金融研究基金资助课题(编号:11xmz035)。
一、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凸显的新问题2003年以来,中国大力推进国有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运作机制、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等有一定改观,但在消除行政干预方面进展并不十分明显。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改变国家隐性担保的局面。
与国家仍然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信誉支持和最后援助承诺不协调的是,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却不承担其作为国有银行应尽的责任。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整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投资者利益,通过合理的绩效机制、充分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对国有银行注资并不仅仅是是为了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更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高效运用储蓄的金融中介机制。
通过上市施加足够的外部压力,国有商业银行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切断机关化运行机制,保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
花钱买机制的政策设想似乎遇到了挑战。
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但国家绝对控股以及旧体制的惯性作用,政府干预银行的土壤仍然存在,董事长、行长的行政级别依然如故,任命也必须经过组织部门的批准。
中国银行业似乎更接近于政府官员的选拔而不是银行企业家的筛选,缺乏有效率的选择机制。
国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唯一绝对控股股东存在机会主义、道德风险带来的“金融市场化悖论”。
在经营管理者等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很多风险都会被转嫁给出资人(尤其是国家这个控股股东),埋下致金融风险隐患。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利用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张盈利业务,逐步弱化其对整个国家经济的金融支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中国12家上市银行2011年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4244.47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就有2057.43亿元,几乎占到了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仓位

半年报泄露机构投资路线图按图索骥寻9月投资先机08-30 08:36 来源:证券日报编者按:2014年中报今日收官,机构策略和布局展现在投资者面前,为投资者了解机构持仓动向提供了有效途径。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4年中报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社保基金(增持259只个股)、QFII(增持114只个股)、券商(增持152只个股)、险资(增持222只个股)等四大机构均对一些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增持,显示出不同的投资风格。
今日本版特对上述四大机构在2014年第二季度增持的行业及相关个股进行深度分析,以飨读者。
社保基金发力传媒兼顾医药投资风格稳健的“国家队”社保基金在A股历次牛熊市转换中均能“踩准”时点,提前潜伏或逢高位离场,成为众多股民炒股风向标。
那么,在今年半年报中,社保基金投资有何新变化呢?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截至昨日收盘,社保基金二季度共持有447只个股,其中新进或增持的个股有259只,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二季度重仓股主要集中在传媒、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三大板块。
其中,传媒成为二季度社保基金新进或增持个股最多的行业。
具体来看,社保基金二季度持有21只传媒股,占行业内成份股比例为35%,其中,有16只个股为二季度新进或增持。
鹏博士、中文传媒和顺荣股份等3只个股为社保基金二季度新进持有,持股数量分别为:1225.37万股、609.85万股和202.37万股。
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在二季度继续加仓13只个股,其对东方财富、互动娱乐、省广股份、蓝色光标、华录百纳、奥飞动漫等6只个股增持数量居前,分别达到:1015.65万股、1003.12万股、979.73万股、920.20万股、828.43万股和810.01万股。
鹏博士作为二季度被社保基金新进持有的典型,鹏博士中报披露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共有1家基金和1家社保合计持仓3229.31万股,其中,全国社保基金107组合新进持仓1225.37万股;2014年6月末股东人数较2014年4月4日减少15.52%,筹码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5年6月股市为什么大跌

2015年6月股市为什么大跌?近期市场暴跌,和消息面资金面监管面等一系列利空分不开一是,本周迎史上最大批量IPO冻结资金达7万亿元,资金面骤紧;二是,6月份银行体系面临半年末的考核紧张时点,且6月份MLF到期,影响流动性;三是,中国证监会官方微博发文,要求证券公司对外部接入进行自查,各地证监局对自查情况进行核实,要求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的规范标准。
四是,证监会新两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出台,政策降杠杆意图明显,对大盘有冲击。
五是,产业资本加速套现,5月以来国内产业资本减持金额高达2000亿元,其中5月单月减持额就多达1500亿元,环比暴涨近一倍,并创下今年以来月度减持新高。
六是,A股证券化率已经高达104.63%,发出警示信号。
截至6月12日,沪深股市总市值报71.25万亿元,首次突破70万亿元,一周增加3.18%。
两市股票平均价格为17.8元,一周涨2.16%。
若以2015年中国GDP总值68.1万亿元(预测值)计算,A股证券化率已经高达104.63%。
七是,A股市盈率过高,高估值股票存在调整需求,截至6月15日,上证综指当前市盈率大约为22倍,而就在数月之前,其市盈率还徘徊在9.6倍左右,这至少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深证成指市盈率为54倍左右,为MSCI(MSCI.N)新兴市场指数市盈率的4倍之多,创业板市盈率则高达128倍。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盈率为99,港交所主板市盈率为13倍左右,创业板市盈率则为90。
7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剖析暴跌原因信心成股市稀缺资源6月以来,我国A股市场剧烈震荡。
连续暴跌后,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真伪难辨的传言,有说境外资本“做空中国”的,有说“救市”已经失败的,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
《人民日报》客户端8日发文分析了为何出现暴跌。
认为上涨的基本因素没变,三大原因造成了当前暴跌。
焦点1 为何会出现暴跌?支撑上涨的基本因素没变,中国仍处于向好的长期发展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A s a k e y s t a t e — o w n e d i f n a n c i a l i n v e s t o r . C e n t r a l H u i j i n ’ S i n c r e a s i n g h o l d i n g o f t h e s h a r e s o f t h e f o u r m a j o r s t a t e —
I mp a c t o n t h e A— s h a r e s Ma r k e t o f Ce n t r a l Hu i j i n’ S I n c r e a s i n g Ho l d i n g o f t h e F o u r Ma j o r S t a t e - o wn e d C o mme r c i a l B a n k s
e x t r e m e m u r k y . T h r o u g h e v e n t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r e t u r n s o f S h a n g h a i S t o c k i n d e x a r o u n d t h e C e n t r a l Hu i j i n
— — a Co mp a r a t i v e An a l y s i s Ba s e d o n Ma r k e t Da t a
GU0 J i n - b i n g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 X i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 Wu l u mu q i , X i n j i a n g 8 3 0 0 1 2 )
h o l d i n g s a n n o u n c e me n t ,a n d t h e r e s u h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h o l d i n g s p r o mo t e d t h e c u mu l a t i v e a b n o r mM r e t u r n r a t e i n t h e s h o r t — t e r m, b u t t h e e x t e n t o f r e a c t i o n t o t h e h o l d i n g s i s d e c r e a s i n g o n t h e A— s h a r e s ma r k e t . I n a d d i t i o n , t h e C h o w B r e a k p o i n t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步增 持空间有 限 , 因此未来稳定 A股市场 的手段应该更加多样化 , 不能仅靠单一的增持 。
关键词 : 汇金公 司 ; 增持 ; 国有 四大商业银行 ; A股 中图分类号 :F 8 3 2 . 5 ; F 8 3 2 . 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2 1 0 7 ( 2 0 1 3 ) 0 1 — 0 0 7 5 — 0 5
C e n t r a l H u i j i n h o l d i n g s a n n o u n c e m e n t c a u s e d a s i g n i i f c a n t i m p a c t o n S h a n g h a i S t o c k I n d e x i n t h e s h o r t — t e r m , a n d i t b e c o m e s a
o wn e d c o mme r c i a l b a n k s i s h e l p f u l t o ma i n t a i n c o n i f d e n c e a n d s t a b i l i z e d o me s t i c i f n a n c i a l s i t u a t i o n wh e n t h e s e c u r i t i e s ma r k e t i s
第2 0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湖南商学 院学报 ( 双月 刊)
J OURNAL OF HUNAN UNI VERS I T Y OF COM ME RC E
V0 1 . 2 0 N0. 1 F e b- 2 O1 3
汇金 公 司增 持 四大 国有 商业 银行 对 A股 市场 的影 响
— —
基 于 市 场 数 据 的 比较 分 析
郭 金 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新 疆 财 经大 学 经济 学 院 , 新疆乌鲁木齐 8 3 0 0 1 2 )
摘
要 :汇金公司作为国有重点金融企业 出资人 ,在证券市场极度低迷时增持 四大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有利于维护市场信
心, 稳定 国内金融形势 。通过事件分析法对 汇金公 司增持公告 前后 卜 证指数收益率进行分析 , 结果表明增持短期 提升 了上证指 数累积非正常收益 率 , 但 A股市场对增持的反应程度依次递减 。此外 , 采用邹 至庄 突变点检验结果表明增持公告 短期对上证指 数造 成了明显 冲击 , 成为市场收益 的一个 突变点 , 但并不能影 响股市 中长期的趋势 。由于汇金公 司持 股比例已经非 常高 , 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