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7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古代汉语作业1 答案与评分参考一、简答。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六书:古人认为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

3、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4、通假字:就是本字的替代字,即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5、通假与假借的主要区别。

有两点:(1)通假是“本无其字”,假借是“本有其字”;(2)通假是暂时借用,假借是长期甚至永久的占用。

6、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三个方面:词义程度的差异;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7、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几种情形?三种情形:(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

8、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2)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或用“繁衍派生”说)。

9、运用字形分析法推断本义时,要注意那些事项?要注意:参照甲骨文、金文;参证古代文献;进行综合考察。

10、引申义和假借义的主要区别。

引申义:与本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意义联系。

二、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

20个词,每词1分,共20分。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形容:形体、毛色。

2、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天机:天然的机理,指千里马具有的禀赋。

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国:国都。

4、多性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摔跟头,垮台。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兵:兵器。

6、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羹:带汁的肉食。

7、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

专利:垄断财货。

厌:满足。

8、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病:伤,受伤。

9、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难走的地方。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第一讲绪论精读教科书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弄清楚其中古今有差异的词的意义和语法现象。

第二讲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第三讲岳阳楼记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意义。

1、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2、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尚书·召诰》)3、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锺。

(《孟子·公孙丑下》)4、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诗经·唐风》第四讲怎样查字典辞书下列词来自《愚公移山》,通过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注出它们的意义。

仞高万仞叩叩石垦壤龀始龀厝一厝朔东虽虽我之死且年且九十孀孀妻亡亡以应谋聚室而谋惠汝之不惠阴达于汉阴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第五讲巫山·巫峡第六讲郑伯克段于鄢1、指出下列粗体字的词义。

(1)初,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4)姜氏何厌之有。

(5)多行不义,必自毙。

(6)夫人将启之,(7)大叔完聚……将袭郑……公伐诸鄢。

(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2、指出本课带双宾语的句子。

3、就本课第二、第五两段,任选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七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结构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举三例说明。

2、什么是六书,每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象形、形声、假借这三类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五个会意字。

3、分析下列字的部首,说明字的本义(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膺赝逾瑜喻渝刈溢镒缢怡贻饴谀腴庾第八讲齐桓公伐楚本篇第二段由同学自学,作为本课的练习。

下面提示一下学习中的要点。

1、这一段与上段在时间上隔了多久?楚国派出的使臣是谁?齐国出场的是谁?2、齐楚双方有两段对话,每段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最后提“屈完及诸侯盟”?它与本篇哪个地方是前后照应的。

4、词汇方面要注意的地方:甲、动词:如陳、徼、绥、盟、籞。

乙、名词:不糓、社稷、方城、汉水,池,城。

古代汉语_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古代汉语_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古代汉语_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於是約車治裝”,其中“約車”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套車##%_YZPRLFH_%##套车2.《齊桓公伐楚》一文中,“寡人是征”,句中的動詞賓語是()。

参考答案:是3.下列句子中,沒有雙賓結構的一項是()。

参考答案:吾請為君責而歸之4.下列選項中,不屬於文言文作品的一項是()。

参考答案:《三國演義》5.《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句中的通假字是()。

参考答案:頒##%_YZPRLFH_%##颁6.《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中“闕”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挖##%_YZPRLFH_%##挖掘7.《禮記》的第一重注解是漢代鄭玄的注,此後有唐代()的正義。

参考答案:孔穎達##%_YZPRLFH_%##孔颖达8.《詩經》的第一重注解是漢代毛亨的傳,同時還有漢代鄭玄的()。

参考答案:箋##%_YZPRLFH_%##笺9.《史記·淮陰侯列傳》,“何聞信亡,不及以聞。

”其中第二個“聞”為動詞的()用法。

参考答案:使動##%_YZPRLFH_%##使动10.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夏曆、殷曆和周曆,這三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不同,所以又稱“()”。

参考答案:三正11.《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所述諸子百家中“蓋出於稗官”的流派是()。

参考答案:小說家##%_YZPRLFH_%##小说家12.《後漢書》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范曄##%_YZPRLFH_%##范晔13.《左傳》是我國第一部()體的歷史著作。

参考答案:編年##%_YZPRLFH_%##编年14.《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千金,重幣也。

”其中“幣”字表示()。

参考答案:聘禮15.清代學者除了為專書做注解和校勘工作之外,還利用讀書札記的形式對古書的詞句詮釋和文字校訂提出自己的看法,如()的《讀書雜誌》。

古代汉语上学期练习册及答案

古代汉语上学期练习册及答案

《古代汉语》上学期练习册姓名班级学号嘉兴学院文法学院2010年7月工具书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_____编著的《________》,宋代徐铉等校定。

全文分为____篇。

加目录和自叙共______篇,共_____卷,分为_____部首,共收______单字;重文字______个。

(许慎《说文解字》14 15 30 540 9353 1163)2.《》是我国第一部辞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尔雅》释诂释言释训)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_______的《》:(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4.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______著的《________》,而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宋陈彭年、邱雍等编的《_____》,它的全名叫《__________》,大致反映了_________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李登《声类》《广韵》《大宋重修广韵》中古时期)5.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_________》,其后,较为完善的有《___________》;(《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6.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_________》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目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史、子、集)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________、音序检字法、___________和四角号码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划检字法)8.古代工具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较为科学。

(譬况读若直音反切反切)9.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成就主要有《》、《》、以及《》、和王筠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11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11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交卷时间:2017-03-06 23:17:07一、单选题1.(4分)“连横约纵”中的“纵”应读• A. sòng• B. zòn• C. zòng• D. còng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C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2.(4分)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 射之,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B. 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C.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史记·平原君列传》)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A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3.(4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句中的“他”其义为• A. 第三人称代词• B. 指另外的人或事物• C. 复数他们• D. 虚指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B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4.(4分)《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句中“盍”的意思是• A. 同“盖”• B. 同“何不”• C. 同“何”• D. 同“曷”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B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5.(4分)下列材料中使用形训方法的是• A. 柿,赤实果。

(《说文·木部》)• B. 经,经也,人所经由也。

(《释名·释道》)• C. 宫,谓之室。

(《尔雅·释宫》)• D. 从,从二人。

(《说文·从部》)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D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6.(4分)《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读曰• B. 读如• C. 犹• D. 之言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7.(4分)“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中的“夫”表示• A. 后面要发议论• B. 后面要陈述• C. 后面要反问• D. 后面要感叹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A第四章语法(二)虚词与句式第五节助词8.(4分)“日思高其位,大其禄”(柳宗元《蝜蝂传》)中,“高”和“大”的用法为• A.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B. 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形容词用作名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9.(4分)下列四词,不是对称代词的是• A. 而• B. 台• C. 乃• D. 若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B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10.(4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 A. 《论语.子路从而后》• B. 《论语.阳货欲见孔子》• C.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D. 《论语.颜渊季路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十二课收起解析A第十二课《论语.子路从而后》11.(4分)“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立”的用法是• A.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B.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为动用法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2.(4分)“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史记·孙子列传》),句中“弊”的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动词用作名词• C. 动词的一般用法• D. 为动用法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3.(4分)《说文解字》、《词诠》、《十三经索引》的编排方法依次是• A. 部首法、笔划法、注音字母法• B. 部首法、注音字母法、笔划法• C. 笔划法、注音字母法、部首法• D. 笔划法、部首法、注音字母法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14.(4分)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A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处理的动宾关系15.(4分)“禽兽之皮足衣也”其中对“衣”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衣服• B. 穿• C. 袜子• D. 皮衣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B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一节名词等活用为动词二、判断1.(4分)《史记》司马迁著,记事上起轩辕,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跨度近三千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古代汉语》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 《待坐》紧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后的一句是()。

A、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B、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D、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 下列《晋灵公不君》中的一段文字完全正确的是()。

A、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B、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D、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3. 《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C.不义不暱,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不见诸侯》紧接“昔齐景公田”之后的一句是()。

A、终日而不获一禽。

B、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C、一朝而获十禽。

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6.《说文解字·叙》中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B、形声C、会意D、转注7.下列四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古代汉语(上)综合练习

古代汉语(上)综合练习

《古代汉语》(上)综合练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通常人们将其称之为();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2、肯定性无定代词“或”用于指人时,意思相当于();用于指事物时,意思相当于()。

3、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或()的意思。

4、“所”字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这个成分名词化。

5、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可以分为()、()和()三类。

6、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关系或()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6分)1、下列句子中“相”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③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④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2、找出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句(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②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③姜氏何厌之有?④君何患焉?3、找出下列句子中“或”字用法不同的一句( )①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

②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③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④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4、下列句子中的“于”字用于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的是( )①遂寘姜氏于城颍。

②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

③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④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5、“莫”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有较大区别的一句是( )①诸将皆莫信。

②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下列句子中的“见”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②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③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

④人皆以见侮为辱。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若出现漏选和错选,该小题就不得分)1、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有( )①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古代汉语课堂练习(上)

古代汉语课堂练习(上)

省略
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主语、谓 语、宾语等成分,需要结合上
下文理解。
倒装
古代汉语中存在倒装句,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增加了 句子的复杂性和理解难度。
虚词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非常频 繁,如之、者、所等,它们在 句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
01
02
03
单音节词
古代汉语中大多数词汇是 单音节词,即一个字代表 一个词。
古文修辞手法解析
比喻与象征
借代与夸张
解析古文中常见的比喻和象征修辞手 法,让学生了解其表达效果和运用方 式。
解析古文中常见的借代和夸张修辞手 法,让学生了解其修辞特点和表达效 果。
对偶与排比
解析古文中常见的对偶和排比修辞手 法,让学生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效 果。
03 古代汉语翻译技巧
直译与意译
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结构,理解各段落之 间的逻辑关系,提高整体把握能力。
词汇与语法点解析
文化背景介绍
针对文中的重点词汇、语法结构进行深入 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与现 代汉语的差异。
结合古文内容,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涵与意义 。
古文翻译练习
直译与意译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引导学生 掌握直译与意译的技巧, 既忠实原文又表达流畅。
韵律等,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可以提高古文诗歌的创作水平。
03
掌握古文诗歌的语言特点
古文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句式工整等,通过练习
掌握这些特点,可以提高古文诗歌的艺术价值。
05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
古文阅读理解练习
选取经典古文篇章
篇章结构分析
从《左传》、《战国策》等经典文献中选 取适合学生水平的篇章,确保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与时代背景的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7-03-06 23:16:25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各组同义词,属于涉及对象不同的是
• A. 操持
• B. 趋走
• C. 洗涤
• D. 惧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C
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2.
(4分)《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读曰
• B. 读如
• C. 犹
• D. 之言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B
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
3.
(4分)“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句中“日”的意思是
• A. 每天
• B. 一天天的
• C. 往日
• D. 今日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B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4.
(4分)“理”的本义是“治玉”,引而申之有“纹理”、“条理”、“道理”、“法官”等义。

• A. 并列式
• B. 递进式
• C. 综合式
• D. 转折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B
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5.
(4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诗句中,下列四个在现代普通话中读为平声的字,中古时是仄声的是
• A. 明
• B. 石
• C. 松
• D. 泉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B
第五章音韵第三节诗韵和诗律
6.
(4分)“亟请于武公。

”中的“亟”应读
• A. jí
• B. qì
• C. yí
• D. jì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B
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7.
(4分)“若阙地及泉,隧而见之”中“阙”的意思是• A. 通“阕”
• B. 挖
• C. 下去
• D. 上去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课
收起解析
B
第一课《郑伯克段于鄢》
8.
(4分)“之”的用法不包括
• A.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性或修饰性的关系,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 B.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偏正性的名词词组,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 C.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之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
• D. 用作语气副词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D
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
9.
(4分)下列句式中属于七律七绝的基本平仄句式是
• A. 平平仄仄仄仄仄
• B. 平平仄仄平平仄
• C. 仄仄平平仄仄仄
• D. 仄仄平平仄平仄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B
第五章音韵第三节诗韵和诗律
10.
(4分)“精”的本义是“精米”,引而申之有“精萃”、“精华”、“精锐”、“精良”、“精密” 等义。

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 A. 并列式
• B. 递进式
• C. 综合式
• D. 转折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A
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1.
(4分)“反欲斗两主”(《汉书·苏武传》)中,“斗”的用法为
• A. 动词作状语
• B. 意动用法
• C. 使动用法
• D. 动词作谓语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C
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2.
(4分)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 田末牧特
• B. 魚本孟恭
• C. 人上逐甦
• D. 刀刃亦泪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A
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13.
(4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所表意义与现代相同的一句是• A.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 B. 資用乏绝,去秦而歸
• C. 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曰:“余病矣!”• D.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A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14.
(4分)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A.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 B.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 C.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D.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C
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四节连词
15.
(4分)“左右以君贱之,食之以草具”中“草具”的意思是
• A. 可口的食具
• B. 可口的饮食
• C. 粗劣的食具
• D. 粗劣的饮食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七课
收起解析
D
第七课《冯諼客孟尝君》
二、判断
1.
(4分)《辞源》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错误
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2.
(4分)《左传》又名《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课——第五课《
收起解析
错误
第一课——第五课《左传》篇
3.
(4分)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不同•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错误
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三节介词
4.
(4分)“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中的“隐”的文中义是隐瞒•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错误
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5.
(4分)“小年不及大年。

”年:寿命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6.
(4分)《田单列传》是《史记》中内容单一、篇幅最长的人物传记。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十六课
收起解析
错误
第二十六课《孙膑》
7.
(4分)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8.
(4分)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异体字不多,偏旁不固定,书写自由灵活•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演变
9.
(4分)“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匹:相比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10.
(4分)形声字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正确
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