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及麻黄的相关介绍
麻黄的介绍中药

麻黄的介绍中药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什么是麻黄?麻黄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麻黄的资料,欢迎阅读。
麻黄的介绍麻黄麻黄,中药名。
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
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
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
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
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
本品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麻黄、中麻黄的干燥茎枝。
均为野生。
别名:狗骨、龙沙、卑相、卑盐。
产地:主产于山西、内蒙、甘肃、新疆、河北等地。
植物形态:草麻黄: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厘米。
本质茎匍匐土中,或稍露地外。
绿色枝膜质鞘状,包于茎节上,下部1/3~2/3合生,上部二裂,裂片锐三角形。
花单性异株,雄株花常3~5朵集成复穗状花序,稀单生,雌球花多单生于枝端,雌花二朵;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内有种子两枚。
采收加工:立秋后霜降以前采收。
太早则质嫩茎空,麻黄硷含量小,受霜冻则色变红,暴晒过久,色发黄。
均影响疗效。
性状鉴别:草麻黄:细长圆柱形,有的带棕色木质茎。
草质茎少分枝,黄绿色,节间有细纵棱线,节上有细小鳞片,2~3片,基部联合呈筒状,茎质脆,易折断,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内心红黄色(俗称玫瑰心,为麻黄主要成分),微有香气,味苦涩。
以身干茎粗,淡绿色,断时有粉尘飞出,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L-麻黄硷、伪麻黄硷、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发汗、平喘、利水。
1、发汗。
仅在人加热时能增加其发汗量,动物实验尚未证实本品单独应用时有发汗效应。
2、解热。
麻黄发挥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对正常小白鼠均有降温作用。
有毒中草药之西红花

有毒中草药之西红花
西红花别名藏红花、番红花。
有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西红花的性质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西红花的鉴别方式
(1) 本品粉末橙红色。
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微弯曲,有的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表面隐约可见纤细纹理。
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直径26~56μm,表面有稀疏纹理。
草酸钙结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呈颗粒状、圆簇状、梭形
或类方形,直径 2~14μm。
(2) 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3) 取本品少量,置白瓷板上,加硫酸 1滴,酸液显蓝色经紫色缓缓变为红褐色或棕色。
(4) 取吸收度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B),在458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458nm 与432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应为0.85~0.90。
西红花的毒副作用和解毒急救方式
【不良反应机制】西红花主要兴奋子宫、肠管、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对已孕的子宫尤甚。
【不良反应】中毒后表现为血性呕吐、剧烈胃痛、胃肠出血、肠绞痛、腹泻带血、血尿、尿闭、意识不清、惊厥、谵妄、昏迷、脉搏细弱而速。
【治疗与解救】
(1)催吐,用1:2000高锰酸钾洗胃,口服通用解毒剂。
(2)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
(3)对症治疗,支持疗法。
西红花。
西红花——天下第一花

西红花——天下第⼀花在古代 西班⽛称其价值为“红⾊之⾦⼦” 阿拉伯世界称其味道为“天堂之味道” 伊朗称其颜⾊为“帝王之⾊” 印度称其美⽩功效为“让⼥⼈美丽的花” ……在现代 伊朗现今已占到它全世界总产量的70%,畅销欧美等发达国家,从⽽成为该国⾮常重要的外汇来源 西班⽛因为它很多⼈躲过了残酷的经济危机⽽拥有⼀份可期的职业愿景,其到现在仍是世界上的第⼆⼤产地 ……⾄今 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染料 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档的⾹料 它依然是世界上最贵的药⽤植物 …… 在我国古代,化妆品远远没有我们现在种类这么丰富,爱美之⼼古今皆有,天⽣追求美貌的古代⼥仕们还是想出了办法,“祁连冷雪染胭脂,⼀线明眸烁黛眉。
”她们最最常⽤于修饰容颜的物品便是诗中描写的胭脂,⽽胭脂就是红花加⼯提炼⽽成的。
两种红花 现在我们药店有售的红花有两种,分别是草红花(Safflower)和西红花(Saffron )。
草红花始载于《开宝本草》,其名为红蓝花。
别名刺红花、⾦红花,《本草图经》有载:“红花今处处有之。
⾄春⽣苗,夏乃有花,花蕊出梂上,圃⼈承露采之,采已复出,⾄尽⽽罢。
”草红花的⼊药部位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管状花序。
西红花⼜名番红花,《品汇精要》有记:“其根如蒜,抽⼀茎⾼六、七⼨,上著五、六叶,亦如蒜叶,细长绿⾊,五⽉茎端开花五、六朵,初黄渐红。
”西红花的⼊药部位为鸢尾科番红花的⼲燥雌蕊柱头。
其花随⽇升⽽开,随⽇落⽽谢,如昙花⼀样快速枯萎后花柱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药⽤价值。
⼀公⽄上等西红花⼤概需要从近200000朵花中⼈⼯剥离⽅可采得,⾜可见其珍贵,因⽽被盛誉为“植物中的黄⾦”。
性味功效 西红花味⽢⽽性寒,⼊⼼、肝经。
功⽤活⾎化瘀,调经⽌痛,散郁开结。
其味⽢厚可以扶正补⾎,其性寒可敌热邪。
⼼主⾎,肝藏⾎,也就是说它的主要作⽤在于⾎分,其⼀物兼有补⾎、养⾎、活⾎三重功效。
明朝刘⽂泰撰辑《本草品汇精要》有记:主散郁调⾎,宽胸膈,开胃进饮⾷,久服滋下元,悦颜⾊,及治伤寒发狂。
麻黄的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

麻黄的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性味归经麻黄,中药名,它的性味是温而辛,归经是归肺经。
功能主治麻黄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1.发散风寒:麻黄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寒邪引起的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等。
2.解表散寒:麻黄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寒热往来、寒湿痹痛等病症。
3.宣肺透表:麻黄能够宣肺透表,有助于疏通肺气,缓解肺热、痰湿等引起的症状。
4.利水消肿:麻黄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5.支气管扩张剂: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可以扩张支气管,有助于缓解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应用麻黄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列举了一些麻黄的主要应用:•感冒发热:麻黄在中药处方中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的症状。
其温而辛的性味有助于发散风寒,缓解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支气管炎:由于麻黄具有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麻黄可舒张支气管,缓解气喘、咳嗽等症状。
•风湿痹痛:麻黄能够发散风寒,对于风湿病症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水肿:麻黄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能够帮助排尿,减轻水肿症状。
在中药中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发挥协同作用。
•利尿:麻黄可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对于一些尿液减少的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在应用麻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量控制:麻黄具有辛散发散的性味,用量过大容易引起副作用。
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控制用量。
2.长期使用:由于麻黄具有刺激性,长期使用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在使用麻黄时,应遵医嘱,避免超量或超时使用。
3.孕妇和儿童慎用:麻黄具有刺激作用,孕妇和儿童慎用。
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麻黄可能会引起宫缩和流产。
4.老年人用量适宜:对于老年人来说,应用麻黄时用量需要适当减少。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对于刺激性药物的耐受性较低。
5.注意禁忌:对于存在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麻黄禁忌。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西红花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中东地区和地中海沿岸地区。
西红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方面,它具有丰富的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红花的功效和作用。
1.西红花美容养颜功效(1)抗氧化作用:西红花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和顺式健康酸等,可以有效中和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减少皱纹和黑斑的形成。
(2)抗炎作用:西红花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舒缓皮肤红肿、瘙痒等炎症反应,对于暗疮、湿疹等皮肤问题有显著改善作用。
(3)保湿滋润:西红花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能够增加皮肤的含水量,改善皮肤干燥,使肌肤水润有弹性。
(4)淡化色斑:西红花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抑制麦拉宁沉着,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从而有效淡化色斑,提亮肤色。
2.西红花对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1)降低血压:西红花中的花青素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可以放松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高血压的症状。
(2)抗血小板聚集:西红花中的活性成分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降低胆固醇:西红花中的油脂成分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增强心脏功能:西红花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3.西红花对消化系统的功效(1)抗溃疡作用:西红花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溃疡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的分泌,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2)促进胃肠蠕动:西红花中的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减轻消化不良的症状。
(3)抗菌消炎:西红花中的营养物质对胃肠道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4)减肥瘦身:西红花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抑制脂肪合成作用,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帮助减肥瘦身。
4.西红花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1)抗氧化:西红花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西红花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作用

西红花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作用西红花简介西红花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也是一种珍贵的调味品,由西红花植物的花的柱头和柱头上的雌蕊组成。
它是红色的,因此被称为“红宝石”。
西红花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许多临床和保健的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西红花的主要功能主治。
西红花的功能主治•缓解抑郁:西红花具有舒缓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状。
它含有丰富的成分,如萘类、萜类化合物和香豆素,可以调整脑内的神经递质,促进愉悦感和平静感,从而改善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西红花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失眠和提高睡眠质量。
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刺猬皂苷、酮类化合物和甙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生物钟,促进更深、更健康的睡眠。
•缓解痛经:西红花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可以缓解痛经和经前综合症。
它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舒缓子宫肌肉的痉挛,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保护心脏:西红花富含抗氧化物质,如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这些物质可以保护心脏健康。
它们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动脉壁的氧化损伤和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西红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它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这些物质可以提供抗氧化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抵抗力的提高。
•改善消化功能:西红花具有促进食欲、促进消化和缓解消化不良的作用。
它富含苦味素,这些物质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胃肠道运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抗肿瘤作用:西红花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预防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红花醛和染料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
使用建议•西红花可以制成茶饮或加入食物中食用,每天适量食用即可。
•注意量的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儿童和特殊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西红花有一定的毒性,应按照正确剂量使用,不能过量使用。
西红花的功效

西红花的功效
1、对肝胆的作用
西红花中含有一种叫做花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以及增加脂肪代谢的作用,可以抑制体内脂肪的合成量,西红花搭配山楂、草决明以及泽泻等药材一起同用可以起到预防脂肪肝的效果。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在常压缺氧的条件下使用西红花可以起到增强细胞内的氧代谢的功能,使血液中的氧含量更加丰富,长期使用能够提高人的耐缺氧能力,特别是突然要生活在海拔高的地区的人们非常有效,可以提高人体的缺氧适应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剧烈运动时对心肌细胞产生的损伤,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西红花被加工制作成临床药物之后可以用于治疗人体多种慢性疾病,利用西红花的活血化瘀和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有利于多种疾病的恢复,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和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而且西红花对心脏是有一定的强化作用的。
4、对子宫的作用
有相关实验证明西红花对子宫具有兴奋作用,能够刺激子宫引起兴奋,而且可以引起子宫节律性的收缩,提高子宫肌肉的收缩能力和强度,大剂量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痉挛性的收缩,经过分娩过的子宫则会更为敏感。
以上就是西红花的功效了,西红花对人体主要的功效就是对免疫功能的增强和调节以及活血化瘀的功效,而且西红花在活血化瘀方面是有着非常强大的功效的,我们知道越是强大的东西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对于出血量大或者经期的女性都是要控制量的摄入的,不然会导致大出血的现象发生。
西红花总结

西红花总结引言西红花(学名:Crocus sativus)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素有“红色之王”的美誉。
它的花瓣鲜艳而美丽,具有浓郁的香气,被广泛用于烹饪、药用和观赏等领域。
本文将对西红花的起源、分类、药用价值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
起源与分类西红花起源于地中海地区,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它被认为是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一种重要农作物。
如今,西红花主要产于伊朗、印度、西班牙和希腊等国家。
根据外部形态和产地等特征,西红花可以分为多个品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伊朗西红花和西班牙西红花。
伊朗西红花产量较高,品质上乘,其香气独特,适合用于烹饪和药用;而西班牙西红花则以其鲜艳的颜色和丰富的植物化学成分而闻名。
药用价值西红花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其主要药用成分为番红花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抑郁等作用。
以下是西红花的一些主要药用价值:1.改善心脑血管健康:西红花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对心脏和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缓解抑郁和焦虑:西红花被认为具有抗抑郁和镇静作用,可以改善情绪,并对焦虑和睡眠障碍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抗肿瘤活性:西红花中的番红花素在体内可发挥抗肿瘤的作用,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4.舒缓经期症状:西红花被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可以缓解经期痛经、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并改善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西红花作为药用品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栽培管理地理环境要求西红花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
同时,它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需要至少6小时以上的阳光。
土壤要求西红花对土壤要求不高,通透性好、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是最适合的选择。
同时,为了保持土壤肥沃和适宜的水分含量,可以在种植前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
繁殖方式西红花繁殖主要有种子繁殖和球茎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相对简单,可以通过播种或拔节繁殖;球茎繁殖则是通过球茎分蘖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红花
《本草纲目》: “心忧郁积,气 闷不散,活血。 久服令人心喜。 又治惊悸。”
被子植物类生药, 鸢尾科植物番红 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麻黄鉴别特征
植物形态 产地
采制及保存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作用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
叶线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 质的鞘状叶。
作用
有效成分
兴奋子宫平滑肌
胡萝卜素类
抑制心脏、收缩血管
胡萝卜素类
利胆
西红花苷;β-西红花酸钠盐
抗炎镇痛
西红花总苷
花被裂片6,2轮排列,内、外轮花被裂片皆为倒卵
形,顶端钝,长4~5厘米。 雄蕊3,直立。
花柱橙红色,上部3分枝,分枝弯曲而下垂,柱
头略扁,顶端楔形,较雄蕊长,子房狭纺锤形。
蒴果椭圆形。
产地
引入栽培种
主产地
• 西班牙 • 希腊 • 法国 • 俄罗斯中亚西亚
一带
我国产地
• 北京 • 江苏 • 浙江 • 上海
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喇叭状。 以柱头暗红色、黄色柱头少者为佳。
显特征(粉末)
橙红色。
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壁薄,稍弯曲, 有的外壁凸出成乳头状或绒毛状,表 面隐约见纤细纹理。
柱头顶端薄壁细胞密集成绒毛状。 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化学成分
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约 2%)。
采制及保存
开花期在天晴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 平摊,上盖一张吸水纸后晒干,或在 40~50°C烘干或在通风处晾干。
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光。
性状
1、柱头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
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
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2、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 3、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4、取本品入水后,可见橙黄色直线下降,并逐渐扩
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西红 花醛(为西红花苦苷的分解 产物)。
理化鉴别
取少量本品,置白瓷板上,滴加硫
酸1滴,开始出现蓝色,渐变为 紫色,后变为红褐色或棕色。 (检查西红花苷和苷元)
药理作用
性微寒,味甘,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 解郁安神的功效。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 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