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第2课时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制作人:2004地理科学 董泽艳
知识回顾
什么是地月系、太阳系? 日、地、月三者之间有怎样的运动关系? 宇宙中的地球有哪些特点?
主要内容
太阳概况介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月相及其变化
太阳概况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气体球. •主要成分: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 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 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内部核聚变 反应。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核聚变反应:
高压
4H
高温
1 He
1500万度
虽然太阳辐射能只 有二十二亿分之一 到达地球,但是对 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 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 源。
70~80N,太阳黑子 多少与降水量的大小 成正相关
60~70N,太阳黑子多 少与降水量的大小成负 相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0~60N,太阳黑子多 少与降水量的大小有 时成正相关,有时成 负相关
月相的变化很有规律。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 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 尺度。古代的人们很早就 根据月相的变化来计时。 农历月就是以月相变化周 期为基础的。此外,从朔 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 下弦、下弦在到朔,这种 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 7日的现象,也是一种天 然的计时单元。星期最早 就是由此衍变而来的。
月相 同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 月落 夜晚见月情景
新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 同升同落 清晨 此起彼落 黄昏 迟升后落 正午 早升先落 半夜 黄昏 清晨 半夜 正午 彻夜不见 通宵可见 上半夜西 天可见 下半夜东 天可见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PPT精品课件

青藏高原南部与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为何前者属 丰富区而后者为贫乏区呢?
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天空中云 量少,所以太阳辐射强。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
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并且距海较近,再加 上盆地的地形,周围地势较高,所以一年中阴雨 天多,天空中经常阴云密布,所以光照少,太阳 辐射能贫乏。重庆有“雾都”之称。
10.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
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西藏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其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小 B. 气温高,光照时间长 C.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D. 地势高,离太阳近
答:
(1)从图中看出,全球 水资源利用中,耗水量 最大的是______。
(2)如何解决农业用水 量过大的问题?___ __________。
(3)工业生产节约用水 的措施是:_____ __________。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哪几层?
2.什么是太阳活动?它的主要类型有 哪些?
3.什么是黑子、耀斑? 它们出现的周 期大约是多长?
4.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太阳活动的类型:
类 位 概念 型置
其他
黑 光 光球层上出现的 黑 子的活动 周期 大
子 球 黑色斑点
约 是 11 年 , 黑 子 是
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
志。
耀 色 色球层有时出现 耀 斑是太阳 活动 最
斑 球 的突然增大增亮 强烈的表示。
层 的现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据统计资料,世界上许多地区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相 关性。
高一地理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第2课时)(选学)

示范教案一(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第2课时)(选学) [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宇宙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星体,而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
月亮,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月宫(广寒宫)、桂花树、玉兔等,到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有关月球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像镰刀,有时呈半圆,有时为圆月,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变化的。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呢?[讲授新课]三、月相及其变化(板书)1.月相的成因(板书)(教师利用三球仪边演示边解释)月球是地球的一颗自然卫星,它质量较小,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可以反射太阳光。
通过三球仪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在绕着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又在绕着太阳转,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视形状,即月相。
它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
(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10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2.月相的变化规律(板书)先让学生自己结合图下小字说明读图分析,然后教师据图解释并结合下面的材料作补充说明。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祖冲之,小时候就非常聪明。
有一天好奇地问他父亲:“月亮天天有吗?它什么时候出来?是什么样子呢?”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我教你唱一支《月亮歌》吧!”这支《月亮歌》是这样唱的:初一月亮看不见,初二月亮一根线,初三初四像镰刀,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廿二半夜月半圆,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见月难。
通过教师解释、补充说明,来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可用下面两句话来归纳、概括:“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或“上月西西在夜晚,下月东东在白天。
新人教版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

注意
热量和太阳能(光照)不能等同起来 如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区
台湾
为 什 么 台 湾 太 阳 能 东 部 比 西 部 低 ?
太 阳 内 部 结 构
光 球
( 太 阳 黑 子 )
太阳黑子
光球层
黑子
色 球
( 耀 斑 、 日 珥 )
日 珥 耀 斑
耀 斑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活动 类型 大气层 位置
概 念
(2)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能 来自太阳辐 生物能 射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 什么叫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活动 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耀斑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 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 关性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气候、电离层、磁场)
1.关于太阳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量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裂聚变反应 B.太阳能量中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达地表 C.太阳能量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聚聚变反应 D.化石燃料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 答案 CD 2.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 B.太阳活动强最激烈的显示是黑子 C.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D.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答案 CD
第 二 节
太 阳 月 球 与 地 球 的 关 系
太阳对我们有那些 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什么叫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 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能量的来源: 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宇宙与环境-2

同太阳出没比较 同升同落 此起彼落 迟升后落 早升先落
月出 清晨 黄昏 正午 半夜
月落 黄昏 清晨 半夜 正午
夜晚见月情形 彻夜不见 通宵可见 上半夜西天 下半夜东天
日
冕
层
色 球 层
光球层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概况 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H和He,表面温度约6000°K。 2、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地球只得到太阳1/22亿的热量,但数量仍然是巨大的。
3、太阳常数: 在日地平均距离、在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 阳光线的 1cm2的面积上,1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2、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
太阳能 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 风能 水能 石油、煤炭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
2、太阳大பைடு நூலகம்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黑子:出现在色球层的暗黑的斑点,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层其它地方低。
色球层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2、耀斑 耀斑爆发时间较短(从开始到活动高潮只有几到几十分钟)但释 放能量特别巨大,并放出大量射线和高能带电粒子。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活动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是发射的电磁波进入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在电离层 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 产生磁暴现象。
《太阳》第二课时的教案

《太阳》第二课时的教案《太阳》第二课时的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太阳》第二课时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太阳》第二课时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讲读课文(1—3)学习太阳的远、大、热三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数字、比较等写作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幻灯、字卡、有关文字投影。
学生收集太阳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0、太阳二、交流预习成果:1、字词方面:兽(shou )繁殖(zhi )蔬菜(shu )估计(gu )杀菌(jun )煤炭(tan )水蒸气(shui )治疗(liao )2、词义: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个人或事的叙述。
估计:对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断。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连一寸小草也不生长,形容荒凉。
三|、自渎课文,说说各段的大意。
(一) 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5、太阳与风雪的关系。
6、太阳与风。
7、太阳与杀菌。
8、太阳与地球。
(二)文章共分两大部分:第一段(1—3):介绍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
第二段(4—8):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密切关系。
四、读第一自然段。
a) 出示幻灯;后羿射日。
故事导入,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文中那些地方(词句)可以看出。
b) 生自由读,找出答案汇报。
(1)传说、其实(师出示相关段落,圈出字词。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0000000公里。
(板书)步行,日夜不停地走:3500年。
坐飞机:20几年。
(3)“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箭根本射不到。
c) 师结:为了说明太阳与我们遥远,这一段利用许多数字来说明,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羿射日”只是个传说,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第8课《太阳、地球和月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描述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方式。
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知识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提出猜想。
2.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试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的信息,并通过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1.表现出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能参与多人合作的模拟实验,愿意沟通和交流。
教学重点:描述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试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的信息,并通过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一、单元页介绍交流: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地球上地表的环境和地球内部结构及变化进行了研究,现在,我们把视角放到宇宙空间中。
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
一、观察,认识单元页插图中的天体1.ppt出示单元页人造卫星、月球、地球、其他星体图片2.提问:从这张图片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预设学生回答】生1:老师,在这张图片上我看到了人造卫星、月球和远处的地球。
生2:老师,我还看到了在遥远的宇宙中有很多星星。
生3:我还仔细地观察了月球的表面,发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坑穴,它们叫做环形山。
二、聚焦太阳、地球和月球,梳理前概念1.谈话:在宇宙中,除了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有月球、太阳以及无数的其他星体。
从地球上看过去,他们是那么渺小,实际上他们真的是那么小吗?宇宙究竟有多大?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在新的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
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数不清的天体。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恒星太阳,以及地球的小卫士——月球。
它们是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天体。
本节课,就让我们从这三个天体开始,由近及远开展对宇宙的探究吧!2.提问: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之前的科学课上了解过哪些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关的科学知识呢?【预设学生回答】生1:老师,我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昼夜和四季的成因,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一年中四季的产生则是因为地球在倾斜着绕着太阳公转。
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从容说课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在宇宙中,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且最大的恒星,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卫星,地球与宇宙环境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更突出地体现在与这两个天体之间的关系上。
本节课在第一课对宇宙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考虑,由远而近,由间接而直接来讲述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的关系,且重在太阳、月亮对地球,对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影响上。
本节课共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又包括两个问题。
教材首先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有关太阳辐射的知识:其一,什么是太阳辐射;其二,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多大;其三,为什么太阳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这部分内容因牵涉到物理学方面的许多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就问题说问题,不宜引得过深,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其次,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着重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两方面来说明。
这一部分课文中安排了一幅“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来综合分析。
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分两个问题来介绍:其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这部分知识浅显易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相关图片、资料来完成;其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应着重从分析“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示意图来讲解。
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的影响,可结合课文适当补充些资料来完成。
三是月相及其变化,这是本课的难点,但教材作为选学部分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视具体情况来处理。
本课教材在第一单元中有总领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后面各章节和人地关系的基础,因而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
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利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借助三球仪、自绘图或挂图,并结合实际来综合分析、说明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三球仪、投影仪、图1.9、1.10、1.11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大家知道,太阳、月球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两个天体,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这两个天体有关,如昼夜的形成与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海水涨潮落潮等。
太阳对地球更重要,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也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
那么,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讲授新课]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教师引导、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它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很高,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就是太阳辐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课文,思考:
(1)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如何产生的?
(2)太阳辐射(能)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解释)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具体来说,是由4个氢原子核转变为1个氦原子核的核聚变过程中转化成的,可表示为:4H→He。
到达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它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
具体表现在: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学们在初中就学习过,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为什么要划分五带呢?因为地球表面各
个地方的纬度不同,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热量是不一样的。
如热带一年中太阳可以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寒带太阳高度很低,并且有长时间的极夜,所以获得的热量最少。
对于整个地表来说,热量应该是
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
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
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我们将在第二、三单元做详细介绍,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
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工业上大量使用
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太阳能转化来的,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
引导学生读图 1.5,简要给学生解释、说明,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青藏高原南部与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为何前者属丰富区而后者为贫乏区呢?
(学生活动)
(教师问)我国西藏的省会拉萨有一别称,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答)号称“日光城”。
(教师问)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呢?
(学生答)因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天空中云量少,所以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称为“日光城”。
(教师评价、再提问)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看来初中地理学的很扎实。
同学们知道新的直辖市吗?它也有个别称,知道叫什么吗?
(学生答)重庆市,有我国的“雾都”之称。
(教师问)为什么这个地方一年中多雾呢?
(学生答)这个地方海拔较低,并且距海较近,再加上处于四川盆地中,周围地势较高,所以一年中阴雨天多,天空中经常阴云密布,所以光照少,太阳辐射能贫乏。
(教师归纳)好!分析的很透彻。
四川盆地虽然与青藏高原处于同一纬度地带,但因海拔高低不同,造成很大的气候差异,导致近地面的光照条件相差悬殊。
可见,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是否丰富,不但与所处的纬度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也有关系。
(承转、过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创造了光明,给人类送来了温暖,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烦恼。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引导)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它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部分。
科学家长期观察发现,太阳大气经常在变化,有时甚至是非常剧烈的。
天文学上就把太阳大气的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
它的类型很多,但最主要表现为两种:
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黑子、耀斑?黑子为什么“黑”?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
(学生活动)
(教师问)黑子、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呢?
(学生答)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
(教师问)黑子为什么“黑”呢?
(学生答)是温度的差异造成的。
由于黑子本身的温度比较低,而太阳表面其他地方的温度较高,所以就显得暗一些,看起来较“黑”。
(教师问)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
(学生答)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黑子和耀斑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爆发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
(教师问)我们怎样来观测太阳黑子和耀斑呢?
(学生答)因为太阳的光线很强,不能用眼睛直接去观测,需要用深色的太阳镜或制作墨镜片连续定时观测,至少一周时间。
(教师归纳)同学们平时的课外知识掌握的还不少,需要发扬下去,持之以恒。
(过渡、承转)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上看天,下看地,天地之间有联系”。
太阳虽然离我们较远,但太阳活
动对地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
(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9投影片或挂图)
(1)年降水量的变化
(教师分析、讲解)该组图上中下三部分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每部分图中的两条曲线,红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年降水量的分布,蓝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
请同学们结合图下问题先自己分析、思考,或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每个地区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如12测站两者全部为正相关(两条线基本重合、一致),22测站两者全部为负相关(两条线呈分离状态),36测站的若干时段内是负相关,若干时段内是正相关。
仔细分析可看出,两者的变化周期大体为11年,即与太阳黑子、耀斑出现的周期是基本上一致的。
(引导、过渡)太阳活动不仅对地球气候有影响,而且对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地球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课文来了解(教师板书)。
(2)干扰电离层
(3)扰动磁场
[课堂小结]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做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课后作业]
1.下列物体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一闪即逝的流星
B.拖着长尾的彗星
C.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D.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尘埃
答案:D
2.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恒星
答案:B
3.与银河系级别等同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星系
D.总星系
答案:C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有固体表面
C.有自然卫星
D.有生命物质
答案:D
5.有关太阳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是由氢和氧为主的气体组成
B.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的表面温度为6000 K
答案:C
6.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的雷达受到了奇怪的干扰,这种干扰只出现在白天且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
一致,埃及随即受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并失去西奈半岛。
埃及雷达受到的干扰来自( )
A.雷达本身的故障
B.以色列的秘密武器
C.太阳紫外线增多的影响
D.太阳活动
答案:D
●板书设计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