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地球月球的关系
1.4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大气层
日 冕 层 色 球 层 光 球 层 内部结构
3.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黑子
光球层
周期:11年
发生:光球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黑子
日 珥 耀 斑
周期:11年
发生:色球层
黑子与耀斑具有同步 起落性
太 阳 风
太 太阳 阳风 风 边 界 边 界 冥 冥王 王星 星 宇宙 宇宙 射线 射线 盘 盘旋 旋的 的粒 粒子 子 星 星际 际气 气体 体 太 太 阳 阳
怎样观测月相的变化?
1.在月相图上,地球周围的8个半白半黑的小 圆,代表月球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地球公转时 在其轨道上所处的8个位置。从宇宙空间看月 球,它始终被太阳光照亮同一侧半球,向太 阳半球为白昼,背太阳半球为黑夜,并无圆 缺亏盈变化。 2.月相图上外圈的8个月球图相,是在太阳、地 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变化过程中,从地球 上观测月球时,看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而产 生的圆缺盈亏变化的月相。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核聚变反应:
H H
高温高压
H
H
He
能量
太阳辐射
1
22亿
γ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微波 红外线
太 阳 辐 射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环境形 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① 任何物体活动都要有能量。绿色植物的生长、 大气运动和洋流的能量主要来自哪里? ② 水和大气的运动是如何促进全球热量平衡的呢?
1.4 太阳 、月球
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一) 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 能量,这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制作人:2004地理科学 董泽艳
知识回顾
什么是地月系、太阳系? 日、地、月三者之间有怎样的运动关系? 宇宙中的地球有哪些特点?
主要内容
太阳概况介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月相及其变化
太阳概况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气体球. •主要成分: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 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 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内部核聚变 反应。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核聚变反应:
高压
4H
高温
1 He
1500万度
虽然太阳辐射能只 有二十二亿分之一 到达地球,但是对 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 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 源。
70~80N,太阳黑子 多少与降水量的大小 成正相关
60~70N,太阳黑子多 少与降水量的大小成负 相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0~60N,太阳黑子多 少与降水量的大小有 时成正相关,有时成 负相关
月相的变化很有规律。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 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 尺度。古代的人们很早就 根据月相的变化来计时。 农历月就是以月相变化周 期为基础的。此外,从朔 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 下弦、下弦在到朔,这种 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 7日的现象,也是一种天 然的计时单元。星期最早 就是由此衍变而来的。
月相 同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 月落 夜晚见月情景
新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 同升同落 清晨 此起彼落 黄昏 迟升后落 正午 早升先落 半夜 黄昏 清晨 半夜 正午 彻夜不见 通宵可见 上半夜西 天可见 下半夜东 天可见
太阳月亮上升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太阳月亮上升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太阳和月亮的升起是自然界中最为壮观且重要的现象之一。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这两个天体的运动都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的升起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带来了日光和温暖。
而月亮则是夜晚的明亮之物,它的升起则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它在夜晚的光芒下给予我们一份特殊的宁静和浪漫。
太阳的升起是每天早晨的盛大场面。
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观察者会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太阳的升起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象征着希望与活力的到来。
随着太阳的升起,天空逐渐从黑暗转为明亮,大自然开始苏醒,鸟儿开始歌唱,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展开。
太阳的升起是人们精力充沛的象征,人们通过这一现象感受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慷慨和期待。
同样,月亮的升起也是一幅美丽的景象。
当太阳下山后,地球上的夜幕降临,而月亮逐渐从地平线上升起。
月亮的升起是夜晚开始的标志,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明亮的夜晚,让人们能够继续休息、沉思和享受生活。
月亮的出现点亮了黑暗的天空,给人们带来了一份安慰和宁静。
在丰满的月亮的照耀下,人们可以在这个宁静的时刻静心思考,或者与亲朋好友一起欣赏月光下的美景。
太阳与月亮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
尽管太阳和月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天体,但它们的运动却相互影响。
太阳的引力影响了月亮的运动轨迹,同时月亮也影响了地球的潮汐现象。
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也会导致日食和月食等现象的发生。
这种相互关系体现了宇宙中微妙的平衡和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太阳和月亮的升起是自然界中的奇观,它们分别象征着白天和黑夜的开始,给予人们希望、活力、安慰和宁静。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了宇宙中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也给人们带来了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
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
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
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
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
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
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
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
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12°,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
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东升西落的(因为地球的自转),白天并不是没有月亮,只不过由于太阳光太强,月亮根本显现不出来。
三、关于月相的方位教材中提到了观察者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不同,观看的方位也不一样。
既然新月时月球和太阳是同升同落,那么随着月球的东移,月相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也是逐渐远离太阳落下的方位。
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最好能借助多媒体软件。
地月太阳位置关系

地月太阳位置关系地月太阳位置关系是指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而太阳是地球和月球的共同中心。
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决定了地球上的日月之亮、四季交替等自然现象。
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位置而改变。
地球公转一周需要365.25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球公转而改变。
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我们称之为近日点,当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我们称之为远日点。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变化会对地球上的气候产生影响,这就是四季交替的原因之一。
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也是椭圆形的,有两个焦点,地球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需要大约27.3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月。
地月太阳位置关系决定了地球上的日月之亮。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形成一个直角时,我们看到的是半月;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形成一个钝角时,我们看到的是残月;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形成一个锐角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
这是因为太阳的光照射在月球上,然后反射到地球上,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不同形状的月亮。
地月太阳位置关系还会对地球上的潮汐产生影响。
潮汐是海洋中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引起的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引力最强,海洋水位最高,形成了大潮;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形成一个直角时,引力较弱,海洋水位较低,形成了小潮;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形成一个钝角或锐角时,引力最弱,海洋水位最低,形成了退潮。
地月太阳位置关系是地球上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不仅影响了地球上的日月之亮、四季交替,还对潮汐等海洋现象产生影响。
月亮和地球转动的关系

月亮和地球转动的关系
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太阳是地球的主恒星,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周是阳历1年。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同时月球也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月亮围绕地球转转一周是阴历一个月。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相关信息: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
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
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1.2太阳 、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复圆:月球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太阳 、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辐射的定义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 能量 2.能量来源 2.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核 聚变反应
4H→1He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 影响 (1) 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水和大气运动及生物活动。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水和大气运动及生物活动。 (2)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来自太阳辐 射的能源 太阳能 生物能 煤、石油、天然气 石油、
日食的形成
某些时候,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的本影不能抵达地球, 某些时候,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的本影不能抵达地球, 即月亮不能完全把太阳遮盖(见图2)。在这个情况下 在这个情况下, 即月亮不能完全把太阳遮盖(见图2)。在这个情况下, 身处本影投射区的人在最大掩蚀的阶段仍会看到一圈太 阳的光环,这便是日环食, 阳的光环,这便是日环食,而位处半影区的观测者则会 看到日偏食。 看到日偏食。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月相变化动画很好)(课堂PPT)

应、无线电通讯、卫星的运转以及导航系统等造成一定的危害。但
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估计,即将到来的这次太阳风暴的强
度属于中等,与1989年那一次差不多,因此人们不必惊慌。他
说,今天比过去更容易受到太阳风暴的危害,而美国比任何国家受
到的破坏程度都要大,因为美国经济现在对卫星的依赖程度,要比
1989年那次经历太阳风暴时更大。
8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的结构:
外
日冕层
色球层
里
光球层
9
10
太阳大气的变化 2.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
光球层
周期:11年
---太阳活 动强弱的 标志
11
日珥
耀斑: 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2
日冕层----太阳风
13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17
神奇的极光
18
南极光
19
人类首次拍到南北极光“同放光彩”的景象
20
农历上半月傍晚所见的月亮
上弦月:迟升后落,上半夜的西天可见。
满月:此起彼落,通宵可见月亮。
21
农历下半月清晨所见的月亮
满月:此起彼落,通宵可见月亮。
下弦月:早升先落,下半夜的东天。
22
23
1.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 ) A、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 B、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主要出现在色球层 D、太阳黑子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耀斑 没有周期性
27
(1)在70°N-
80°N12测站测得的
降水量变化与黑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的星球哪个 •你们知道哪一个星球离地球最近?
•
•
太阳到底有多大,月亮又有多小呢?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 •万倍 •月亮体积只有地球的1/49
•
太阳、月亮与地球的位置及相互距离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比月亮大得多, 可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 阳却差不多大小呢? •(答案)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 •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举例: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太阳灶等。
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我国太阳能利用世界最早。
•目 录
•
太 阳 结 构 大 气
•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
比较太阳黑子和耀斑
❖
(每1克氢转化为氦,质量损失为0.0069克,
产生能量为6×1011J)
❖太阳的质量损失了,那么太阳会逐渐变小吗?
•
•1)读图我国哪些地方太阳辐射量多哪些地方少
•2) 分析 为什 么四 川盆 地太 阳辐 射最
少 •
•3)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
太阳常数
❖ 通过对地面太阳辐射的分析来明确如果要精确的测定太阳辐 射的量是不能在地表;而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船。(上弦)
•◆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新月)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 棉冷。(满月)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 似
• ◆弓峨。眉(山娥月眉半月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
。 ❖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
•C
•B •A
•D
•
1.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和C处,日、地、月 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位置的月相有 什么区别?
• 2.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和D处,日、地、月 •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位置的月相有什 •么区别?
•
月相与诗词欣赏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 •风。(残月)
• 州。(上弦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
窗。(下弦月)
•目 录
•
作业
1、有关太阳外部结构的叙述:
•(D)
A、色球层中,有时会向外猛烈地喷出高达几万至 几十万千米的红色火焰,这叫日冕
B、色球层外面包围着一层很薄的、完全电离的气 体层,叫耀斑
C、色球层的某些区域,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 现象,这叫日珥
•
1日地距离1.5亿千米
•2而月亮离地球只有38万千米 由于太阳、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大小是差不 多的
•
月亮是反射太阳光的星球
❖ 设问:——夜晚,当我们抬头看天空时,可 以看到一轮发出亮光的月亮,是不是月亮本 身在发光呢?
❖讨论:太阳是一颗自己会发光的星球
•目 录
•暗黑的斑点 光球
•暗黑的斑点
•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色球
•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 •太阳能量释放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
•对气候的影响
•
❖ 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 相关性?
❖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多少年?
•
对电离层的影响
•
运动概况
❖——太阳、地球和月亮是不是静止不动的?
如不是那又是如何运动的?
❖ ——地球和月亮都不停地在自转和公转,地 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月亮围绕地球
公转,本身也在自转。地球和月亮的公转和 自转都有一定的规律。
•目 录
•
太阳辐射
❖
核聚变反应:
❖
4H 聚变反应
1He
高温
高压
❖ 4×1.00794 > 4.002602 其中:质 ? 能
D、日冕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速度很 高,不断地飞逸到行星际空间这叫“太阳风”
•
2、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B)
A、核裂变反应
B、核聚变反应
C、可燃性气体燃烧
D、色球爆炸
•
读图
•日冕
•日饵
•色球 •光球
•耀斑 •黑子
•
•精品课件
!
•
•精品课件
!
❖ 引起电离层的扰动 :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
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 中断
❖例:1989年3月发生的几十个强烈耀斑活动,引起短波通讯
❖ 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
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目 录
•
月相规律
知识准备 ❖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