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和改良Kugel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AP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AP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AP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产生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2022.01~2023.01时间阶段中选择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样本,等分分组下对照组执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TAPP治疗。
就不同治疗方案下所产生的各项结果作分析比较。
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突出(P>0.05)。
结论:腹股沟疝患者选择TAPP或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均能产生较积极的效果,两种手术方式相比TAPP能进一步提升相应手术指标,让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远期表现可更好地控制复发率的产生,整体表现更为突出,可作为临床上的优先选择。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症;复发率若机体内脏组织受各方面影响产生了脱离正向解剖位置的情况,则容易经缺损或薄弱处进入到腹股沟区域中,产生腹股沟疝[1]。
该疾病是普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产生多见于老年人或者婴幼儿。
在发病概率上,腹股沟疝男性患病几率较女性高[2]。
目前,针对该疾病通常使用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
常见的手术以及普适性、应用性较高的手术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手术手段的精进,加之先进仪器的支持,TAPP手术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其运用已然得到了临床上的效果肯定。
针对常见手术治疗手段以及先进新颖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通过相应对比核查两种手术方式实施的可行性和积极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相应参考资料。
为客观性、全面性分析不同手术方案给予患者治疗结果方面的影响,我院特选择相应样本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指定时间阶段下(2022.01~2023.01)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做样本,信封法分组下两组例数为40例。
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改良术式介绍

【 摘要】 ue补片修补腹股沟疝可对腹壁存在的薄弱区域, Kg l 即肌耻骨孔进行有效修补。与传统无张力手 术将补片放置于腹横筋膜前相比, u e补片放置于腹膜前间隙, Kg有利于修补腹壁薄弱外 。 运用 K g l u e补片手术尚有复发率低 , 恢复
受 力 面 。这 避免 了传统 补 片 前入 路 修 补 时 . 腔 压 腹
力 集 中于 缺 损边 缘 的缝 线 上 。 同时 , 皱裙 带 有 助 防 补 片适 应疝 环 周边 的 解剖 结构 E8 6] ,。另外 . 位于 补 片 中央 的定 位 袋 使补 片 安 置更 为 便利 , 些特 点 也 有 这 助 于 防止术 后疝 的复 发 _。 】 ] 1 手 术 步 骤 在 耻 骨结 节 与 髂 前 上 棘 连 线 中点 . 3 作 长 3 c 的切 口, ~4 m 内外 侧 分别 占 l / 3与 1 . 腱 / 沿 2
骨 孔 【3] 样 的手 术 设计 可 以使 K gl 片在 适 1,。这 - ̄ ue 补 当放 置 的情 况 下 .覆 盖 腹 股 沟 所有 潜 在 的 薄 弱 区
域. 即肌耻 骨孑 的范 围 [。 L 3 2 1 手 术 方 式 的改 良 . 4 我 国学 者 尝 试 了各 种 基 于
膜 纤 维走 行 切开 腹 外斜 肌 腱 膜 . 性 分 离至 腹 横 筋 钝
膜 。在 内环 上方 作 一 3 m 垂直 切 口, 必打 开 内环 . c 不 经 切 口进 入 腹膜 前 间 隙 , 离 出一 个 处 于腹 膜 与 腹 游
横 筋 膜 之 间 , 抵 内环 口 、 索 、 管 以及 “ 氏三 前 精 股 海
【 作者简介】 施毓谦 (9 3 , , 18 一)男 硕士, 研究方向 : 肝胆及疝气外科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发生在腹股沟区域,是由于腹肌薄弱或者损伤造成的腹腔内的器官突出到腹股沟区域形成的疝。
而在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进行效果对比,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
一、TAPP手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是一种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手术的方法。
TAPP手术是将腹腔镜插入腹壁内,通过摄像技术在内部观察腹腔器官和疝囊状突出物,然后修补腹股沟疝,最后将疝囊置入腹腔内。
TAPP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非常明显,在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疝囊也得到了有效的修补。
而且TAPP手术对于腹股沟疝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TAPP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式。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通过对腹壁进行修补,减少对腹腔内压力,减少对腹腔内器官的牵拉,提高了腹腔内压的手术方法。
该方法不使用局部张力,因此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并且能够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术后恢复更为迅速。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的张力修补术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通过改善局部组织的修复,减少了术后组织粘连的风险,减少了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三、TAPP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虽然TAPP手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它们各自也有着不同的优势。
就效果而言,TAPP手术是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腹腔内器官和疝囊,修补疝囊,并将其置于腹腔内,术后症状缓解快,复发率低。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通过改善腹壁的修复,减少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术后的效果。
在术后的恢复期方面,TAPP手术恢复期相对较短,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TEP与改良Kugel补片疝修补术比较

TEP与改良Kugel补片疝修补术比较黎亮;闵捷;周俊;徐鹿平【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改良Kugel补片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修补组(TEP) 45例,改良Kugel补片组64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住院时间等方面量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 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Kugel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较改良Kugel补片植入术更具微创特点,但改良Kugel手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两种术式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8)006【总页数】2页(P1069-1070)【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改良Kugel补片;疝修补术【作者】黎亮;闵捷;周俊;徐鹿平【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疾病,自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技术以来,无论网片材质、网片形状,还是手术方式,均出现了不少变革。
在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术中,Kugel补片和改良Kugel补片的应用最符合解剖学原理[1],实现了理想的全腹股沟区无张力修补,适合于所有腹股沟疝。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尤其是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原则等同于开放式Kugel术等手术[2]。
作者对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接受这两种术式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观察,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及互补性。
关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关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摘要】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腹股沟疝常用的手术术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先后出现了多种术式。
其中,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法(TAPP))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法(TEP),是目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两种常用术式。
本文主要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现状及进展;综述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使用人工合成网片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技术,先后出现了多种术式。
本文对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做一简要综述,以期增加临床医生对此手术技术及发展状况的了解。
1.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是继腹腔镜胆道、结肠、胃疾病的微创手术之后又一成功术式,具有划时代意义,并被喻为新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1991年,F itzgibbons首先在猪身体上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实验,将网片放入腹腔,覆盖疝环口及周围区域,加强腹股区后壁。
动物实验成功后,很快运用于临床。
起初,由于该术式操作简单而受到欢迎,但很快发现许多缺点,如未结扎疝囊颈,补片没有妥善固定、容易移位,从而导致较高的肠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等。
1993年,Toy和snooty将补片植入腹腔内腹膜缺损处后,利用钉合器将其钉合固定在腹膜、耻骨结节及Cooper韧带上,由于补片固定无移位,使病复发率降低至1.8%,但补片、钉子与腹腔内的肠管直接接触,仍是导致术后肠粘连、肠穿孔及感染、脓肿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1.2 改良的IPOM联合透明质酸钠法手术方法是利用腹壁缝合针行疝环口高位结扎后,将防粘连阻隔剂透明质酸钠涂抹于补片表面,置入、固定补片在疝环口的中心,钉合枪固定补片周边,防止补片移位。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引言:腹股沟疝是指通过腹股沟区的腔隙向下脱出的腹腔脏器,是常见的外科疾病。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两种主要手术方式。
本文将就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对比进行讨论,以期提供临床决策的参考。
一、手术操作及技术1.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技术利用腹腔镜器械通过腹部切口,将疝囊复位并关闭疝孔,同时使用网片加固疝孔。
该手术具有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手术技术通过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将疝囊复位并进行缝合修补,采用张力分布均匀的修补材料。
该手术相比于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及更高的成功率。
二、疗效比较1.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相对于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明显减少,因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确,对周边神经的伤害较小。
而开放式手术的术后疼痛较为明显,因为切口较大,对周边组织的损伤较大。
并发症方面,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差不大,主要包括术后血肿、腹膜积液、术后感染等。
2. 康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开放式手术。
因为腹腔镜手术伤口小,创伤轻,患者术后活动恢复较快。
而开放式手术由于创伤较大,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
3. 疝复发率:根据临床观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式手术在疝复发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修补腹股沟疝,但也需要术后定期随访并注意复发的预防。
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两种常见手术方式。
从手术操作及技术、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康复时间和疝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创伤小、术后疼痛减轻及康复时间短的优势,而开放式手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及更高的成功率。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医生的经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巴德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及

2021/7/13
3
Bard Kugel Patch
Fibroblastic Apertures (纤维长入孔)
定位指袋 Positioning Pocket
Conforming Edges (防皱裙边)
Double Layer Mesh (202双1/7层/13聚丙烯网片)
Memory Recoil Ring 记忆弹性环
同时Kugel补片也适合中小型腹壁切口疝无 张力修补术
具有无需全麻和特殊器械、术后恢复快、异 物感轻、对精索和神经干预少的优点。
2021/7/13
20
Thank You
2021/7/13
21
1. 90例病人无一复发 2. 术后无慢性疼痛不适, 3. 异物感轻, 4. 1例浆液肿,穿刺3次后痊愈 5. 20例病人性功能
好转/无变化(主观) 阴茎血流图正常(客观)ຫໍສະໝຸດ 2021/7/1319
结论
后进路Kugel疝修补术是一种开放性腹膜 前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式,能同时修补伴 发的隐匿性复合疝.
1.内缘超过耻骨结节2cm左右
2.下部顺骨盆的弧度呈弓形弯曲,下缘覆盖 到髂血管上,以确保封闭股环,缩小髂血 管周围过大的间隙。
3.腹壁下血管、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应位于补 片的浅表面,使之“腹(盆)壁化”。
2021/7/13
11
下部 补片呈穹顶样
2021/7/13
12
腹股沟疝的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
4
巴德Kugel补片材料特点
整体加强肌耻骨孔区( Myopectineal Orifice, MPO),将内环、海氏三角和股环 同时覆盖,就像从内侧修补轮胎一样,牢牢 地加固了腹壁。
与网塞或平片相比,Kugel更为牢固,尤其 是腹壁薄弱巨大疝, 隐匿性复合疝。
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中个体化手术方式固定假性疝囊的效果

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中个体化手术方式固定假性疝囊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中个体化手术方式固定假性疝囊的效果。
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经全腹膜外修补术腹股沟直疝患者70例。
根据假性疝囊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
术中将疝囊剥离后,将假性疝囊拉出后,对照组未固定处理,研究组应用3-0 ProleneTM 缝线固定。
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1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P>0.05。
术后3d,两组VAS评分相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术后局部异物感、补片感染、血清肿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中,应用 3-0 ProleneTM 缝线缝合固定假性疝囊,有助于减轻疼痛,避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个体化手术方式;固定假性疝囊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一种,发生于腹股沟区域,并向体表突出。
腹股沟直疝是腹股沟疝中一种常见类型,治疗方式以修补手术为主,经全腹膜外修补术是较为常用手术方式之一[1]。
研究发现,腹股沟直疝缺损处腹横筋膜明显增厚,从而形成假性囊疝。
对腹股沟直疝患者给予经全腹膜外修补术后,假性囊疝处常会因积液而形成血清肿,极易出现补片感染、术区疼痛等不适症状[2]。
为了减少上述并发症发生,近年来临床手术期间常对假性囊疝进行处理。
本研究主要分析腹股沟直疝经全腹膜外修补术中个体化手术方式固定假性疝囊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经全腹膜外修补术腹股沟直疝患者70例。
根据假性疝囊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40-56岁,平均年龄(49.32±1.05)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5.31±0.69)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和改良Kugel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研究作者:胡安然黄可出王永忠徐书楷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10期[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改良Kugel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TEP组72例,改良Kugel组76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2~24个月,观察术后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TEP组住院费用(8564.5±609.5)元,改良Kugel组住院费用(6708.5±854.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并发症中血清肿的发生率TEP组(15.3%)明显高于改良Kugel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腹股沟疝;腹腔镜;TEP;改良Kugel[中图分类号] R65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a)-0021-04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于1993年由McKernan[1]首次报道,开启了腹腔镜技术在腹股沟疝修补领域的应用。
欧洲疝协会在2009年的《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中已经大力推荐该术式[2]。
TEP的本质是利用腹腔镜器械通过后入路,在直视下操作进行的一种腹膜前修补手术,其特点是不进入腹腔,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进行操作,不仅遵循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原则,同时具有切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成熟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之一。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受TEP和改良Kugel手术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评价TEP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行TEP与改良Kugel手术共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TEP组和改良Kugel组。
TEP组72例,均为男性,年龄31~80岁,平均51.5岁;单侧疝68例(斜疝58例,直疝8例,复合疝2例),双侧疝4例(斜疝3例,直疝1例)。
改良Kugel组76例,男73例,女3例,年龄29~85岁,平均54.2岁;单侧疝67例(斜疝55例,直疝9例,复合疝3例),双侧疝9例(斜疝5例,直疝2例,复合疝2例)。
所有病例均不伴有严重的心肺等内科疾病,且均由本人主刀完成。
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长达12~24个月不等的随访,详细登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 手术方法1.2.1 TEP组采用全身麻醉,头低脚高位,于脐下做一个长约10 mm的纵切口,切开腹直肌前鞘,置入Trocar及腹腔镜,充CO2气体至腹压10~15 cmHg;推镜法游离腹膜外间隙直达耻骨联合,在脐孔与耻骨联合正中线上1/3和下1/3处置入5 mm Trocar。
分离耻骨膀胱间隙(Retzius间隙)和髂窝间隙(Brogos间隙),显露耻骨结节、耻骨梳韧带等结构,直疝将疝囊和腹壁剥离,斜疝钝性将疝囊从精索分离后,用5 mm Hemlok夹闭后横断疝囊,然后自内环口水平与其后方的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分离5~6 cm,即“精索的腹壁化”[3]。
放置巴德3D max补片,大小16.3 cm ×10.8 cm,补片下缘展平后排气退镜。
1.2.2 改良Kugel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于平行腹股沟韧带上方1 cm做斜形切口,上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 cm,下端止于耻骨结节。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Camper筋膜和Scarpa 筋膜),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并在其深面向两侧做充分的游离,游离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若是直疝则于直疝三角处切开腹横筋膜;若为斜疝则充分显露疝囊颈,找到疝囊的“颈-肩”交界处,沿疝囊颈环形切开腹横筋膜。
用钝性和锐性相结合游离腹膜前间隙,还纳疝囊,疝囊较大者,予高位结扎,远端旷置或切除。
腹壁化精索,充分分离腹膜前间隙后,置入巴德前路入补片,覆盖整个耻骨肌孔,重建腹横筋膜,关闭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切口。
1.3 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χ2检验,以P2 结果2.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T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Kuge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成人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诊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成为很多外科医生的研究方向。
腹腔镜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其“微创”特性备受争议,加上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总费用较高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未得到很好推广。
本文通过腹腔镜和开放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进一步说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本研究中的两种术式网片均被植入在腹横筋膜浅层和腹膜之间,这一间隙是腹股沟区的第二间隙,又称腹膜前间隙,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腹膜前修补”,修补的目的是加强“肌耻骨孔”[4]。
补片位于腹膜前相当于重建了一块腹横筋膜,就好比在书本中插入一张纸片,不易移位,可以完全修复腹股沟部位的所有薄弱区域即肌耻骨孔,从而修补所有类型的腹股沟疝;补片位于疝缺损的后方,前方有筋膜和肌层组织的抵挡,可以有效地缓冲腹腔内压力的冲击,增加了预防复发的保险系数;补片植入的位置更深、患者异物感轻[5],因此,这两种方法的修补原理和修补层次是相同的,也是最符合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6]。
两组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中,TEP组住院费用(8564.5±609.5)元,改良Kugel组住院费用(6708.5±854.4)元,TEP组住院费用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McCormack 等[7]通过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疝修补术的对比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放式疝修补术,对于费用的花费,主要体现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所应用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所涉及的腔镜器械及钉合器。
国外学者曾指出[8-9],采用硬膜外麻醉施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提出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应用可重复使用的腔镜器械,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也不会影响手术效果。
为了减少费用均采用重复使用器械,选用大的补片并将腹膜前间隙游离范围与补片大小相当而未用钉合器固定[10],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不使用镇痛泵及提早出院等措施降低住院费用。
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文献报道,TEP的学习曲线在50~100例,略高于网栓修补或平片修补术,因腹膜前修补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普外科医生对腹膜前间隙的解剖通常不是很了解[11],选择先进行改良Kugel手术,通过开放手术逐步熟悉腹膜前间隙解剖后再开展TEP可缩短学习曲线,一般在30例后便能熟练掌握,这与Liu等[12]报道的掌握TEP的学习曲线相当。
同时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随着经验的积累,腹腔镜的手术时间接近于开放式修补[13-14]。
早在2000年和2003年,权威性的Cochrane中心两次公布了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系统评价和翡翠分析结果,证实了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术后出院时间早、术后疼痛轻[15]。
本组资料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TEP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时间短,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24~48 h出院,由于植入的补片面积足够大不易易位,因此术后患者可以早期进行适当活动。
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大多数与开放式疝修补术相近。
本组TE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清肿,占15.3%,与2011年王卫军等[16]报道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00例中并发血清肿占15%的比例相当。
理论上讲,所有的疝囊都应尽可能完整剥离,因为残留的囊壁会增加术后血清肿的几率,本组TEP所有斜疝病例均行高位结扎而未剥离疝囊,增加血清肿的风险,治疗上经B超确认后用注射器穿刺抽吸数次均可愈合。
两组患者术后修补区域疼痛的发生率较低,引起术后疼痛的因素很多,主要考虑术者对“疼痛三角”区域的解剖结构辨认不清,分离层面过深,过度显露生殖股神经和腹股沟外侧皮神经有关,腹腔镜应视野清晰且具有放大效应,对保护“疼痛三角”区域神经表面筋膜完整性有一定优势,另一预防的关键是避免在“疼痛三角”钉合补片,或是补片不予固定[17]。
两组手术病例均无复发,低复发率是证明腹股沟疝手术安全有效性因素之一。
腹腔镜疝修补术作为全新的疝修补技术,术后的复发多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度密切相关,对斜疝疝囊的分离需充分做到“精索的腹壁化”,分离出适合的腔隙并置入足够大的补片,同时补片尽可能展平,避免卷曲。
通过对TEP和改良Kugel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照研究,可以看到两者均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而在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上TEP组明显占有优势,同时TEP在腹膜前间隙的精准解剖上具有优势。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均大力推荐TEP手术,并将其作为腹腔镜疝修术的首选[2-18]。
综上所述,TE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合理选择病例,规范化操作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1] McKernan JB,Laws paroscopic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s using a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 approach[J].Surg Endosc,1993,7(1):26-28.[2] Simons MP,Aufenacker T,Bay-Nielsen M,et al.European Hernia Society guidelines o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in adultpatients[J].Hernia,2009,13(4):343-403.[3] Alexandre JH,Bouillot JL,Dupin P,et al.Cure of inguinal hernias with large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Experience of 2312 cases[J].J Minim Access Surg,2006,2(3):134-138.[4] Putnis S,Berney CR.Totally extraperitoneal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techniques and pitfalls of a challenging procedure[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2,397(8):1343-1351.[5] 李健文,张云.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合理应用再思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6):445-447.[6] Pélissier EP,Blum D,Marre P,et al.Inguinal hernia:a patch covering only the myopectineal orifice is effective[J].Hernia,2001,5(2):84-87.[7] McCormack K,Wake B,Perez J,et paroscopic surgery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systematic review of effectiveness andeconomic evaluation[J].Health Technol Asess,2005,9(3):1-203.[8] Lal P,Kajla RK,Chander J,et paroscopic total extraperitoneal(TEP)inguinal hernia repair:overcoming the learning curve[J].Surg Endosc,2004,18(4):642-645.[9] Andersson B,Hallén M,Leveau P,et paroscopic extra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 versus open mesh repair: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Surgery,2003,133(5):464-472.[10] 吕宇,何若琦,徐鸿涛,等.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9(9):641-643.[11] Suarez-Flores D,Mayaqoitia-Gonzalez JC,Orppeza-Navarrete LM.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with Prolene Hernia System in hernia surgery[J].Cir Cir,2007,75(3):169-174.[12] Liu PY,Liu YW,Lin LJ,et al.Evidence for statin pleiotropy in humans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tatins and ezetimibe on 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activity,endothelial function,and inflammation[J].Circulation,2009,119(1):131-138.[13] Vidovic D,Kirac I,Glavan E,et 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versus open Lichtenstein hernia repair: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7,17(5):585-590.[14] Choi YY,Han SW,Bae SH,et parison of the outcomes between 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repair and prolene hernia system for inguinal hernia;review of one surgeon′s experience[J].J Korean Surg Soc,2012,82(1):40-44.[15] McCormack K,Scott NW,Go PM,et paroscopic techniques versus open techniques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3(1):1117-1121.[16] 王卫军,方钱,李剑锋,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00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5):391-393.[17] Garg P,Rajagopal M,Varghese V,et paroscopic total extra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 with nonfixation of the mesh for 1692 hernias[J].Surg Endosc,2009,23(6):1241-1245.[18] 张云,陈鑫,李健文,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205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6):462-466.(收稿日期:2015-12-25 本文编辑:顾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