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合集下载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发生在腹股沟区域,是由于腹肌薄弱或者损伤造成的腹腔内的器官突出到腹股沟区域形成的疝。

而在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进行效果对比,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

一、TAPP手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是一种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手术的方法。

TAPP手术是将腹腔镜插入腹壁内,通过摄像技术在内部观察腹腔器官和疝囊状突出物,然后修补腹股沟疝,最后将疝囊置入腹腔内。

TAPP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非常明显,在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疝囊也得到了有效的修补。

而且TAPP手术对于腹股沟疝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TAPP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式。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通过对腹壁进行修补,减少对腹腔内压力,减少对腹腔内器官的牵拉,提高了腹腔内压的手术方法。

该方法不使用局部张力,因此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并且能够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术后恢复更为迅速。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的张力修补术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通过改善局部组织的修复,减少了术后组织粘连的风险,减少了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三、TAPP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虽然TAPP手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它们各自也有着不同的优势。

就效果而言,TAPP手术是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腹腔内器官和疝囊,修补疝囊,并将其置于腹腔内,术后症状缓解快,复发率低。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通过改善腹壁的修复,减少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术后的效果。

在术后的恢复期方面,TAPP手术恢复期相对较短,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王维帅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王维帅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王维帅发布时间:2023-05-13T07:20:48.559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王维帅[导读] 目的:研究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江苏邳州 221300摘要:目的:研究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方案,对照组采用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复发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p<0.05)。

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床上切口小,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腹外疝;临床效果腹股沟疝气是临床多发性疾病,属于疝气的一种,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腹壁肌肉功能下降,肌肉强度不高,使腹内压变高,导致在腹股沟区的缺损处腹腔脏器突出,从而在体表处形成包块。

依据腹壁下动脉于疝环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两种类型[1]。

在治疗腹股沟疝常采用手术治疗,而临床上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更适合患者,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部脏器通过腹股沟部的腹壁薄弱环节突出至腹股沟区域,形成肿物。

腹股沟疝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肠套叠、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包括开放修补和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但这些手术存在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

近年来,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新型的腹股沟疝手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手术相比,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微创、疼痛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目前对于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和长期疗效的比较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对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操作技术、并发症风险、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研究结果,深入分析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进一步明确其适用人群和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腹股沟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为改善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与优化。

2. 正文2.1 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原理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原理是基于对腹股沟疝的解剖学认识和手术技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TAPP手术是通过在腹腔内放置腹膜前视镜,直接观察和修补腹股沟疝的腹腔侧缘缺损。

在此过程中,内膜被剥离,疝囊得以解剖并彻底摘除,然后在腹膜前修补缺损部位,最终实现疝孔的闭合。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是通过在腹壁腹股沟区域放置一块生物材料片,覆盖在疝孔上,使之形成一个撑开的隔离物,将腹腔内脏器隔离在腹部。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1456Vol.31 No. 12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Dec2020(HR=3. 156,95%CI(0. 862 ~5. 621) ,P<0. 001) X CRP(//R =4. 036,95% CI(1.032 ~ 9.210) ,P < 0.001 )是疱疹性咽 峡炎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提示NLR作为 新型炎症预测指标能够帮助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 P阳性患儿。

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检查发现,NLR、CRP诊断疱 疹性咽峡炎合并肺炎支原体阳性的AUC面积分别为0.729(0. 463 ~0. 865)、0.718(0. 626 ~0. 934),敏感度分别 为48.6%、42.7% ,特异度分别为84.9%、86.4%,曲线下 面积均高于〇.7,提示两种标志物诊断效能较高。

综上所述,NI.R及CRP是诊断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肺炎 支原体阳性的有效临床指标。

参考文献[1]范铮,沈丽萍,姚建华.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学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8,10(5) :600 -601.[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下)[S].中华儿科杂志,2013,51 ( 11 ) :856 -862.[3]刘光华,赖乾坤,叶红,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病原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23(7) :476-479.[4]吴金斌,郭德学,周逵,等.CD64指数与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丨920 - 1922.(收稿日期=2020 - 06 - 01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申海刚[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3例成人腹股沟疝 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开放组采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 标、术后恢复情况、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TAPP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对比

TAPP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对比

TAPP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对比摘要:目的:研究TAPP(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55例患者组成,通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TAPP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53/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5%(52/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5.26±9.25)min、(11.45±4.09)ml、(1.71±0.74)d、(5.05±1.46)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7.16±10.86)min、(26.72±8.23)ml、(3.06±1.18)d、(7.53±1.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通过TAPP和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相似,但是,TAPP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无张力修补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老龄化的不断严重,腹股沟疝的发病概率在逐年提高,发病人数也越来越多。

腹股沟疝就是指腹股沟区,腹部内内脏器官如结肠通过该区向外滑脱,在腹股沟区产生皮癣[1]。

根据有关统计表明[2]:腹股沟疝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腹壁疾病之一,男性患者的发病例数高于女性,另外,该病还会是患者出现肠梗阻以及肠穿孔等情况,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摘要】本研究比较了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

通过对TAPP手术原理、无张力疝修补术原理、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恢复的对比分析,发现TAPP 手术具有更高的手术优势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出色。

综合比较分析显示两种手术都有其独特优势,选取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是关键。

本研究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腹股沟疝、TAPP、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对比、临床疗效、并发症、恢复、优势、比较分析。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股沟疝是成年人常见的手术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隆起和疼痛感。

腹股沟疝的发生与腹壁肌肉的薄弱或缺陷有关,导致腹腔内的脏器突出到腹股沟区域。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腹股沟疝可能会导致腹痛、消化不良甚至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开放手术疝修补术存在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倾向于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疝修补。

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疼痛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

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常用的两种腹腔镜疝修补术方法,它们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方面的效果差异,探讨两种手术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依据。

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横向比较研究,我们将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原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腹股沟疝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6年8月-2018年3月实施的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50例(观察组)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对比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术后不适感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术后复发以及随访时间等数据。

结果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要高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前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术后不适感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好、复发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ransperitoneal preperitoneal hernioplasty (TAPP) and traditional ope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 cases of laparoscopic trans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 cases of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control group)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operation time,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after operation, the total hospital stay, the duration of discomfort after operation,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the costof hospitalization, the recurrence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follow-up tim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of laparoscopic transperitoneal hernioplas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pe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after operation, total hospitalization days, duration of discomfort after operation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of the form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transperitoneal hernioplasty has good effect, less recurrence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关键词: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发生率占各类疝气中的90-95%。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腹壁过度薄弱或腹壁肌肉过度用力造成的腹腔内脂肪或器官突出至腹股沟区域。

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效果。

1. TAPP手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它通过在腹腔内进行操作,修补腹股沟疝。

在TAPP手术中,医生会通过腹壁切口插入腹腔镜和工具,然后在腹腔内找到腹膜前间隙,并将腹腔镜引入腹腔前壁间隙。

通过腹膜前间隙,医生可以找到疝囊,并将其置换至腹腔内。

接着,医生会修补腹股沟区域的脱垂部位,最终将腹膜和腹壁修补合并。

TAPP手术的优点在于微创、疼痛小、康复快、创伤小;其治疗效果稳定,复发率低。

TAPP手术还可以同时检查腹腔内其它器官是否出现问题,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2. 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它通过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切口,并将腹股沟区域的破裂处缝合修补。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将腹股沟疝囊取出,并通过缝合术将破裂处修补好,然后将腹膜和腹壁进行合并修补。

与TAPP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在于手术技术熟练,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无张力疝修补术存在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

3. 两种手术的比较从手术操作的角度来看,TAPP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它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操作,并可以修补腹股沟疝。

该手术具有微创、疼痛小、康复快、创伤小的优点,但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传统手术方法,操作简单,但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

从治疗效果来看,TAPP手术的优势在于治疗效果稳定,复发率低。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因为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使得其治疗效果不如TAPP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7T12:01:41.3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作者:李杰
[导读]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手术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新疆拜城县人民医院新疆阿克苏 842300)
【摘要】目的:对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以及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

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40例,实施经腹腔镜。

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较长,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手术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关键词】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腹股沟疝;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164-01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发生率高,临床上主要实施手术治疗,然而术后容易复发[1]。

我院就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以及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参与对象为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

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实验组40例,实施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

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性别、年龄、病灶情况)相仿,差异显示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实施硬膜外连续麻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2厘米位置作一4厘米到5厘米斜切口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将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腹外斜肌腱膜依次切开,并略分离至两侧,将精索游离,确定疝囊位置后游离至颈部,疝囊无需进行高位结扎以及内环口缩小处理,尽量保持疝囊完整,直疝可将其翻入腹腔,斜疝则推进内环口,疝囊较大或者黏连严重则将其横断,并于近端缝合,使其大小可容纳疝环填充。

疝环置入充填网,并于网塞底层花瓣以及内环周围腹横筋膜缝合予以固定,将精索游离后取网状补片置入精索后方,用可吸收线缝合将补片下缘与耻骨梳韧带固定,外侧与腹外斜肌腱膜固定,内侧与联合腱固定,上缘与弓状缘固定。

术后予以电凝止血,并将切口缝合。

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腔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取10毫米、5毫米以及10毫米套管依次置入脐周下缘、脐水平线下4厘米腹直肌外缘双侧。

经疝囊颈位置将腹股沟疝疝囊拉入腹部,于疝环边缘向四周进行游离,构建腹膜前间隙并将其分离,确定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精索、联合腱、腹横肌弓状缘以及腹壁下血管等位置,将网状补片剪裁成15×10cm大小,卷好置入腹膜前间隙,覆盖腹部缺损位置,同时取可吸收缝线将补片固定于腹股沟韧带、联合腱以及耻骨梳韧带上,再用吸收缝线对腹膜进行连续缝合,确定无出血情况,放气,术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以予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软件选择SPSS19.0。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较长,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在腹外疝中占据90%到95%的比率,多为斜疝。

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临床上主要实施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以及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虽然创伤性较小,然而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高,术后疼痛较轻,可对双侧疝一次性进行修补等,然而手术时间较长,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手术费用较贵,因此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3]。

我院研究得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较长,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相比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其手术切口无张力,且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补片,且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

【参考文献】
[1]王涛.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11):913-914.
[2]王启伦.42例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较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6):176-177.
[3]王晓明.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方法[J].医药论坛杂志,2015(1):106-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