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is 在煤田地质报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引言•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建议•结论与展望引言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不足GI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煤矿事故频发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概述GIS技术定义GIS技术功能GIS技术应用范围GIS技术简介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简介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定义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010203空间信息集成事故预警与应急救援提高决策效率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基于B/S架构分层设计GIS组件030201系统架构设计统计分析模块对安全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报表和图表,为决策提供支持。

人员管理模块管理煤矿工作人员信息,包括员工档案、出勤情况、培训记录等。

安全管理模块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报告等功能。

地图管理模块提供地图编辑、地图浏览、地图查询等功能,支持导入、导安全监测模块实时监测煤矿安全状况,包括瓦斯浓度、水位等参数,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

功能模块设计空间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访问接口数据库设计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应用GIS是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它提供了煤矿空间信息管理、可视化分析和风险评估等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煤矿安全数据的云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实现技术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系统应用案例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建议03数据存储与处理优化01硬件环境优化02软件优化系统性能优化系统功能扩展与完善功能扩展界面设计优化操作便捷性1 2 3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漏洞检测与防范系统安全保障措施结论与展望安全评价根据煤矿的安全管理数据和生产数据,系统能够进行安全评价,为煤矿企业提供安全管理水平的量化评估。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引言煤矿地质测量是煤矿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测量和分析煤矿地质信息,可以有效指导矿山的开采工作。

传统的煤矿地质测量主要依赖于人工测量和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且存在误差。

为了提高地质测量的精确性和效率,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和应用。

基本原理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是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发的一种专用软件。

它通过对煤矿地质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实现对矿山地质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控。

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如下:1.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各种现代化的地质测量仪器和传感器,获取煤矿地质数据,包括地表形态、地下地质构造、矿体走向、矿体分布等。

2.数据处理:系统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校正,消除测量误差,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3.数据分析:系统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包括地质变量的空间分布、地质结构的识别、矿体体积的计算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获取煤矿地质的详细信息,并为矿山开采提供参考。

4.数据展示:系统将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包括二维地图、三维模型、地质剖面图等。

这些展示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煤矿地质的特征,帮助矿工更好地理解地质情况。

功能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拥有丰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系统支持多种地质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包括全站仪、地质雷达、激光扫描仪等。

同时,系统还支持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方便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2.数据处理:系统支持数据的预处理、校正和管理。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归档,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3.数据分析:系统支持多维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地质信息的内在规律和关联性,为煤矿开采提供科学的依据。

地理信息科学在地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科学在地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科学在地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地质资源勘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旨在寻找和评估地球上的矿产、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宝贵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地理信息科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犹如一盏明灯,为地质工作者照亮了探索未知的道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强大的分析工具,助力他们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勘探工作。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融合了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解决与地理空间相关的问题。

在地质资源勘探领域,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最终成果表达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数据采集方面,地理信息科学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和测量技术。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地质工作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勘探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基础数据。

例如,遥感技术可以从空中或卫星上获取大面积的地表图像,帮助地质学家识别地层的分布、岩石的类型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异常。

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地质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次,地理信息科学在数据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地质资源勘探所产生的数据量往往非常庞大,包括地质图、钻孔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地球化学数据等。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这些多源、多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数据库。

这样一来,地质工作者可以方便地查询、检索和更新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利用价值。

在数据分析阶段,地理信息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更是不可或缺。

例如,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地质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从而揭示地质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内在规律。

例如,在寻找矿产资源时,可以分析已知矿点周围的地质特征,建立找矿模型,然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相似特征的搜索,提高找矿的成功率。

此外,地理信息科学还可以结合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地质数据进行预测和评估。

CGIS软件在煤田数字地质报告编制中的应用

CGIS软件在煤田数字地质报告编制中的应用
程如 图 1 所示 。
一一 — — — — — — — 、
2 数 字 地 质 报告
过去几 年编 制 地 质报 告 , 们 主 要 采 用 Auo 我 t- C D、 p S等软件 进行地 质 图件 的 绘 制 , 些 软 A Ma GI 这 件从很 大程 度上改 变 了传 统 的绘 图 方 式 , 是 仍 然 但
关键 词 : G S软 件 ; 字地 质报 告 ; C I 数 自动 成 图 中图分类号 :D1 7 T 6 存 , 转换 为规定 格式 , 大提高 了工作速度 和成果 并 大
1 前 言
过 去传 统 地 质 报 告 的编 制 主 要 以手 工 制 图 为
主, 编制起来 不仅 周 期长 , 而且 质 量 差 , 交 和 查 阅 汇
竺 壅 竺- 由
一 一
围 1
工 艺流 程
32 地形 图数字化 .

பைடு நூலகம்
数据 库建 立 以后 , 该勘 查 区地形 图进 行 数字 对
扫描 , 经过无 损压 缩 的 TI F格式 , Ad b h t- F 在 o e oo p
so h p软件较 正后 , Ma gs 用 p i 进行 数 字化 , 将地 形等 高线 、 高程 点 、 名 、 路 、 流 、 渠 等进行 重 新描 地 道 河 水 绘 , 把信息 分层存 放 。经过 如此 ( 并 下转 第 17页) 5
维普资讯
第2卷 3
第 7期
甘 肃科技
Ga u Sce c n c no o ns i n e a d Te h l gy
V .2 N o 3 .7
u. 1 2 7 00
20 0 7年 7月
C 件在 煤 田数 字地质 报告 编 制 中的应 用 GI S软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相结合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为了获取地球内部结构和成分、地质储层等信息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首先,GIS在勘探过程中的数据整合和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质勘探需要收集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如地形、地貌、地层等信息,同时还需要获取非空间数据,如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地震数据等。

GIS可以将这些各类数据整合起来,并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

通过GIS技术,勘探人员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地质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勘探提供重要的指导。

其次,GIS在地质勘探中的三维可视化呈现方面表现出色。

地质勘探中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储层往往呈现出复杂的三维形态。

传统的平面地图或者剖面图无法全面展现地质事物的空间关系。

GIS可以将地质数据以三维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将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储层的空间分布展现得更加直观。

地质勘探人员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式精确了解地质情况,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GIS在地质风险评估和资源潜力分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地质勘探往往面临多种风险,如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以及地壳运动、地下水位变化等人为因素的风险。

GIS可以通过对历史地震、火山喷发等事件的空间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风险,并为勘探人员提供风险评估报告。

此外,GIS还可以结合地质数据和资源分布数据,进行资源潜力分析,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勘探的重点区域。

最后,GIS在地质勘探中的数据管理和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质勘探中涉及大量的数据,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GIS可以通过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勘探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快速获取所需数据,提高勘探效率。

同时,GIS还可以将地质数据以图像或者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便于勘探人员进行数据交流和共享,促进勘探工作的合作与协同。

GIS结合MSPS在煤矿开采沉陷预计中的应用

GIS结合MSPS在煤矿开采沉陷预计中的应用

GIS结合MSPS在煤矿开采沉陷预计中的应用本文在煤矿开采沉陷预计工作中引入GIS技术以及MSPS技术,就其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标签:GIS MSPS 煤矿开采沉陷预计某煤矿开采工作面以10煤层为主要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在465.0m左右。

1#工作面回采长度为650.0m,倾向宽度为180.0m,采厚为4.2m;2#工作面回采长度为710.0m,倾向宽度为180.0m,采厚为3.6m。

本开采区域内所对应的设计生产能力为60.0×104t/a。

结合该实际案例,本文展开对煤矿开采沉陷预计相关问题的分析工作。

1 预计参数对于特定开采作业而言,预计参数为常数项,而对于不同开采作业而言,预计参数则表现为变量。

可作用于预测作业的方法众多,应当结合开采区域的特殊地质条件以及预计要求进行选择使用。

对于本文所研究的MSPS系统而言,预测方法为概率积分法。

本方法下,所涉及到的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多个方面:一是下沉系数,二是水平移动系数,三是主要影响角正切系数,四是拐点偏距系数。

在本工程中,初次采动所对应的采动系数以及重复采动所对应的采动系数取值均等,参照现行标准中矿区地表形态变化实测参数,根据地表沉陷系数取值,设置为1:1,同时,对应的主要影响角正切系数取值为1.7,水平移动系数取值为0.3,拐点偏距参数取值为0。

2 开采沉陷预计分析在MSPS系统干预下,对于煤矿开采沉陷的预计可以根据矿区的回采阶段以及采区的不同加以灵活的设置。

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来看,所对应的工作面沉陷预计下沉等值线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见图1)。

结合图1来看,认为在采空区开采尺寸持续扩大并达到一定范围的情况下,开采作业的实施会对地表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变形或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可能形成面积高于采空区的下沉盆地。

更加关键的一点在于:在地表下沉稳定的过程当中,采空区中央可检出最大下沉值。

同时,由于GIS空间模型具有良好的可视化、美观性、以及直观性优势,能够支持对包括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值线图、以及井上下行对照图等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将在CAD软件环境下的图形转换为可供GIS所识别的环境图形。

利用GIS技术建立煤田地质资料管理系统

利用GIS技术建立煤田地质资料管理系统

1 G I S煤 田地质 资料 管理 系统
1 . 1 G I S煤 田地质 资料 管理 系统 的特点
资料管理系统是 由计算机硬件 、 软件及相关 的输入、 输 出等设 备组织 而成 , 其 系统结 构如 图 1 所示。
l 系统管理员 l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快速发展 ,G I S技术、 数据 库 及相 关软 件 的出 现 , 为 煤 田地 质 资 料 的现 代化 管 理提供了相应的硬软件及理论支持 , 使煤 田地质资 料管理系统的建立变为可能 。@G I S 煤 田地质资料
目前 , G I S煤 田地 质 资料 数 据 库 实 现 方 式 可 以

段时 间后有 一定 的变 化 , 更 新 子 系 统 可 以对 数 据 D B MS : 把 由 编 辑 子 系 统 生 成 的文 件 , 通 过
进 行更新 。
采用 基于 空间开放 数据 库连接 的结 构化查 询语 言和 动态 连接库 方式 , 以及 基于 面向对象 的方 式 , 如分 布 式公 共对象 模 型和公共 对象请 求代 理结 构等方式 。
煤 田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与传统地质资料管理模式相 比, 具有便于快速查询 、 专题数据的索引 , 同时还对 地质资料按普通 、 限制 、 保密等不同等级组织起来 , 不 同的用 户对地 质资 料具 有不 同的使 用权 限 。
1 . 2 G I S技术 的煤 田地质 资 料管理 系统
G I S煤 田地质 资料 管理 系统 架构 : G I S煤 田地 质
系统 ; ③G I s 煤 田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地 质 资料 管理模 式 中因数 据更 新而 无法在 原有 资料基
础上进 行 的更改 , 实现 地 质 资 料 的实 时 更 新 ; ④G I S

浅谈GIS在煤田地质中的应用

浅谈GIS在煤田地质中的应用

拓 扑分 析 、 维矿 体 的体积 、 量 的计 算等 问题 。 三 储 我 国与发达 国家相 比至少 存在 1 5年的差距 。而
将会 是 未 来 矿 山的发 展 方 向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 e— G o
gahcIf m t nSs m 或 G o I om t nss m, rp i no ai yt r o e e-n r ai yt f o e
分析 将是 今 后我 们 应 用 MG S MieG orp yIf ma o yt I( n ega h n r t nS s m) 重 点方 向。 o i e
关键 词 : 维 G S 霍林 河露 天煤矿 ; 字矿 山 ; 三 I; 数 地质勘 探
中图分 类号 :D 6 2 T 7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 1—9 1 2 1) 1—0 4 17 86( 0 2 0 0 6—0 2 G S的 出现彻 底 改变 了这 一 点 。 随着 G S的 发 I I
道 的真 三 维动 态显 示 、 剖面 的生 城 市 等我 们 应 该 并 不 陌生 了 , 现
阶段 正在 向我们 迈 进 的 则 是数 字 矿 山这个 新 概 念 。 在原有 的地 、 、 软件 的基础 上 , 加 G S技 能 , 采 测 附 I 以 A c i 为平 台 ,重 新构 建 这个 煤 田的地质 勘 探工 作 rGs
据 进行 采集 、 存 、 储 管理 、 运算 、 分析 、 示 和 描述 的 显
技 术系统 。 其最 大 的特点 则是 空 间分 析功 能 , 常 适 非 合 于 矿 山领 域 中 的空 间 实 体建 模 与 叠 加 分 析 。G S I
空 间分析 的内涵极 为 丰富 ,包括 空 间查 询 、空 间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煤层底板等高线(煤层等厚线)的绘制
三、Cgis与CAD的相互转换
通过.dxf文件进行 相互转换
(一)数据库的配置
打开控制面板中的32位ODBC,有ODBC 数据源管理器界面(选择了用户DSN活 页夹),按照向导逐步操作即可添加 CGIS。数据驱动程序均为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
(二)数据库的录入与数据处理
• 1、通用基础代码 • (1)标志层代码 • 标志层代码的第一位表示隶属该层位地质曲
(4)测斜数据 根据测井测斜数据录入
(5)封孔数据 根据封孔资料录入
3、剖面数据录入
4、数据处理 (1)真厚采取率计算
(2)测斜计算
(3)特征点统计
二、图形处理
(一)柱状图
(2)剖面图
(3)平面图
(4)煤层小柱状
线的岩性。如:N----不整合、F----假整合、 M----煤层、L----灰岩、K----砂岩、A----铝土 岩等等。 • 标志层的第二位代码表示地层的分叉合并关 系。如:MA为煤组名,MA1—一层煤, MA2—二层煤,MA3—三层煤,则MA12为 一、二层煤的合并,MA23为二、三层煤的 合并,MA13—为一、二、三层煤的合并。
CGIS的运用
主要介绍三个方面: 一、数据库的管理 二、柱状、剖面、平面三大图件的生成 三、Cgis与CAD的相互转换
一、数据库的管理
系统分基础数据库管理和图形处理两个 子系统。
基础数据库包括地质数据库和测量数据 库两部分。数据库是为CGIS制图而开发 的数据管理子系统,为CGIS制图提供钻 孔、剖面和巷道等基本地测资料。数据库 是基于Office2000中的ACCESS数据库开 发的,具有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等优点。
(2)地层代码表 录入和保存地层代码、地层名称及备注。
(3)岩层代码表
2、钻孔基础资料录入 (1)钻探数物探数据 根据测井岩性代码表录入
(3)综合数据
根据“岩层利用钻探数据,煤层利用物探数据” 原则,钻探数据+物探数据综合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