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习题精选2
《咏柳》习题2

四、想一想,填一填。
快乐阅读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边飞一边唱:“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小草钻出了地面,它们挺直胸,昂起头,向四面张望着:“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 儿呀?” 小河里,一朵小浪花冲出薄薄的冰层,一跳一跳,着急地嚷道:“哦?春天来啦?春 天在哪儿呀?”桃树、梨树、杏树上,一个个小花骨朵张开了笑脸,你问我,我问你:“听说了吗? 春天已经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一起问:“太阳公公,您早啊!请您告诉我们,春天在哪儿 呀?” 太阳公公笑了,他说:“美丽的孩子们,春天就是你们,你们就代表春天哪!”大家听了,快活地欢呼起来:“春天来啦!春天来啦!美丽的春天就是我们,我们就 是美丽的春天!、多音字组词g U () - zhe ()骨r 着一 知识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
.、八 剪 二、拼一拼,选一选。
zhu o ng ch a zu o ng y ong t o o r O ng ti o o 三、比一比,组词语。
妆()裁()咏(滨( 装()栽()永(宾(《咏柳》习题 )一树高,万条(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 ()春风()。
-g U ( ) zh do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快活——()美丽——()张望一一()欢呼一一()三、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事物?四、你喜爱春天吗?说说你的理由。
拓展练习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其他描写春天的诗句吗?请你抄录下来,和同学比一比,谁收集得多?参考答案知识积累、歌咏;碧绿;妆容;裁衣;剪刀;滨海;、zhu o ng ; c a i ; y o ng ; t a o ;三、妆(化妆)裁(裁剪)咏(歌咏)装(包装)栽(栽树)永(永远)四、略。
快乐阅读一、g u (骨头);g u(骨碌碌);zhe (听着);zh ao (着急)二、快活——(快乐)美丽——(漂亮)张望——(观望)欢呼——(欢叫)三、略。
四、略。
拓展练习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咏柳 》同步习题附答案 (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习题一、基础题1.组词碧()垂()裁()似()壁()睡()栽()以()2.填空“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
“丝绦”一词本意是(),在诗中指()。
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
3.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诗句:意思;二、综合题1.看拼拼音填汉字liǔ shù huà zhuānɡ2.读句子,写诗句。
(1)春天到了,高高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2)那青绿色的柳叶像一片片美玉一样,惹人喜爱。
(3)那柔细的柳枝,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
3.解释:碧玉:妆:一树:绦(tāo):裁:似:三、提高题1.用下列词语说话。
剪刀:喜欢:2.《咏柳》是盛唐诗人()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习题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碧玉垂下裁剪相似墙壁睡觉栽树以后歌颂、赞美。
用丝织成的带子。
在诗中指细长而柔嫩的柳枝。
剪刀二、综合题1.海滨裁剪咏叹柳树2. 不知细叶谁裁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打扮。
用丝编成的带子。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三、提高题1、剪刀:小燕子的尾吧好像一把锋利的剪刀。
2.《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习题精选

二年级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村居》《咏柳》练习精选(含答案)2

二年级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村居》《咏柳》练习精选(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读一读,选一选。
(填序号)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中“散学”的意思是()A.不上学B.放学C.下课了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中“似”的意思是()A.好像B.一样3.选择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忙趁东风放纸鸢:不闲着。
B.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像。
C.碧玉妆成一树高:装扮。
4.《村居》和《咏柳》写是哪个季节()A.夏季B.春季C.秋季5.“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A.蝴蝶 B.燕子 C.风筝6.“拂堤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二、诗词曲鉴赏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①草长莺飞二月天,②拂堤柳醉春烟。
③儿童散学归来早,④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⑤碧玉妆成一树高,⑥万条垂下绿丝绦。
⑦不知细叶谁裁出,⑧二月春风似剪刀。
读一读下面的解释,想一想是哪一句诗的意思,标上序号。
例:(②)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柳似乎都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______)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______)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
(______)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
(______)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______)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______)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______)轻柔的柳枝垂下,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宋]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色。
9.“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 古诗二首 咏柳∣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咏柳》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
一、组词。
碧()垂()裁()似()
壁()睡()栽()以()
二、填空。
1.“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
2.“丝绦”一词本意是(),在诗中指()。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
三、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诗句: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能力提升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行赏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背诵并默写《咏柳》。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
碧玉垂下裁剪相似墙壁睡觉栽树以后
二、
1.歌颂、赞美。
2.用丝织成的带子。
在诗中指细长而柔嫩的柳枝。
3.剪刀。
三、略。
课后能力提升
四、
1.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剪刀,表达了作者的惊喜、赞美、热爱之情。
五、略。
二年级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村居》《咏柳》练习精选(含答案)2

二年级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村居》《咏柳》练习精选(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读一读,选一选。
(填序号)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中“散学”的意思是()A.不上学B.放学C.下课了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中“似”的意思是()A.好像B.一样3.选择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忙趁东风放纸鸢:不闲着。
B.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像。
C.碧玉妆成一树高:装扮。
4.《村居》和《咏柳》写是哪个季节()A.夏季B.春季C.秋季5.“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A.蝴蝶 B.燕子 C.风筝6.“拂堤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二、诗词曲鉴赏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①草长莺飞二月天,②拂堤柳醉春烟。
③儿童散学归来早,④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⑤碧玉妆成一树高,⑥万条垂下绿丝绦。
⑦不知细叶谁裁出,⑧二月春风似剪刀。
读一读下面的解释,想一想是哪一句诗的意思,标上序号。
例:(②)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柳似乎都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______)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______)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
(______)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
(______)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______)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______)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______)轻柔的柳枝垂下,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宋]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色。
9.“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咏柳练习题

二年级语文
《古诗二首—咏柳》
学习目标:
1.能认识“咏、妆、丝、绦、裁、剪”6个字,能正确书写“碧、妆、绿、丝、剪”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任务(请于观看视频前完成)
1、练习读生字,尝试用生字组2个词语
2、出声朗读古诗3遍,读准字音,读出古诗节奏。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二、学习任务
1.检测:这些字你都会读吗?
咏yǒng 妆zhuāng 垂chuí 丝sī
绦tāo 裁cái 剪jiǎn
2.自学:请带着如下问题,观看大连教育数字课堂语文课——1、古诗二首(1)默读古诗《咏柳》,说说从这首诗中,你想到了哪些景色?
(2)一边读古诗一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春天美景吗?
3.读一读,记一记。
(积累就行不用写)
化妆梳妆打扮
三、拓展任务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四、作业任务:
1、背写古诗《咏柳》,抄写在语文田字格本上,题目朝代作者要抄写。
书写要
工整。
2、练习书写生字.。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咏柳》是北宋诗人曾巩的一首诗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注释①倚:仗恃,倚靠。
②狂:猖狂。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咏柳》译文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咏柳》阅读训练及答案(1)“解把飞花蒙日月”中的“飞花”,在诗中指的是什么?(柳絮)(2)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用意?(讽刺得势而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最终没有好下场。
)(3)第四句的“天地”如果改为“秋后”也通顺。
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为什么?(“天地”好。
“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秋后”与“清霜”语意上重复。
)(4)用现代散文的语言表达后两句的含义。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啊!)《咏柳》试题(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分析其寓意?(2分)(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2分)(3)分析诗中“倚”字的艺术效果。
《咏柳》阅读答案(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
“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3)“倚”字有“依仗、依靠”之意,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的狂放之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柳,更形象讽刺了仗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咏柳》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咏柳》赏析: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同步练习
一、判断正误
1、《咏柳》一诗中“碧玉”指年轻漂亮的女子,比喻柳树。
()
2、《春日》是宋朝诗人朱熹写的。
()
3、《春日》一诗中“万紫千红”一词只说了“紫”和“红”这两种春日里的色彩。
()
二、默写《咏柳》
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有两个字意思相同,他们分别是()和()。
2、《咏柳》中“咏”的意思是()。
作者是()朝的(),诗句中的“绿丝绦”指的是()。
作者描写了(),“(),”
()自问自答,想象丰富。
赞美了()。
诗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
默写《春日》
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日寻芳泗水滨”,出自古诗()。
作者是()代理学家()。
诗中的“胜日”指();“光景”指()。
这首诗赞美了()的春天景色。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阅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旧:以前。
谙:熟悉。
胜:超过。
1、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他是()代诗人。
2、解释诗句。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_____(季节)_____(地点)的景色。
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