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限价效果研究
医院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的做法与成效分析

1 1 成 立 相 应 组 织 为 了 确 保 这 一 改 革 协 调 有 序 地 进 行 , .
我 院 专 门成 立 以 副 院 长 为 组 长 , 务 处 、 理 部 、 务 、 息 医 护 财 信
科 等 各级 人 员 参 与 的领 导 小 组 , 要 求 制 定 工 作 计 划 及 实 施 按 方案 。做 到责 任 到 人 , 确 分 工 . 级 负 责 。机 关 三 处 一 部 明 按 及各 科室 密切 配 合 , 务 处 、 济 管 理 信 息 科 及 收 费 处 督 导 医 经
位 , 持让患者愿 意来看病 、 得起 病 、 好 病的 服务原 则, 坚 看 看
坚 持 以 患 者 为 中 心 l 。实 行 单 病 种 限 价 收 费 , 对 纳 入 单 病 5 ] 即
种 限 价 收 费 的 项 目进 行规 范 收 费 , 准 统 一 , 绝 了多 收 、 标 杜 少
1 主 要 做 法
全 过 程运 行 。
收 、 收等 违 规 收 费 现 象 的发 生 。 滥 2 2 规 范 了I 检 查 及 用 药 对 单 病 种 限 价 收 费 的 病 例 都 . 临床 制 定 套 餐 医 嘱 , 检 查 及 药 品 进 行 规 范 l , 而 限 制 了 贵 重 对 d 从 ] 药 品 的 使 用 , 用 药 及 大 检 查 的现 象 也 得 到 有 效 遏 制 。医 院 滥
单病种限价实施方案

单病种限价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压力。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我国开始实施单病种限价政策。
单病种限价是指对某一特定疾病的诊疗项目和药品进行价格管理,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下面将从单病种限价的意义、实施方案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单病种限价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方面,单病种限价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避免因医疗费用过高而导致的医疗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单病种限价可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医疗费用过高而造成患者负担过重的情况。
因此,单病种限价对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结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单病种限价的实施方案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流程。
首先,需要对单病种的诊疗项目和药品进行严格的分类和确定,确保限价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定价机制和监管体系,保障限价政策的执行和效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防止因限价政策而导致的不当行为和损害患者利益的情况发生。
最后,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引导患者理性就医,避免因限价政策而导致的医疗资源过度使用和浪费。
最后,单病种限价的实施将会对医疗服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可能会因限价政策而面临收入减少的压力,需要加强医疗服务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患者可能会因限价政策而获得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提高就医的满意度和便捷度。
因此,单病种限价的实施将会对医疗服务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单病种限价作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实施单病种限价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特点和患者的需求,建立健全的限价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医疗服务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单病种限价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单病种限价制度

单病种限价制度:解析与影响引言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单病种限价制度逐渐被引入,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就单病种限价制度进行解析,并讨论其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生收入和患者权益的影响。
一、单病种限价制度的定义与原理单病种限价制度是指针对特定疾病或病种,制定统一的价格上限,限制医疗机构和医生对该病种的服务价格。
其原理是通过设定价格上限,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并提高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单病种限价制度的实施过程单病种限价制度的实施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与制定: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团队会根据病种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价格上限。
2. 宣传与培训:政府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医疗机构和医生宣传单病种限价政策,并提供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3. 实施与监管: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向患者提供服务时,需要按照规定的价格上限进行收费,而政府则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确保其遵守政策。
三、单病种限价制度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1. 提高服务效率:由于医生的收入与服务价格无关,单病种限价制度鼓励医生更加注重提高服务效率,并减少过度治疗和过度用药的现象,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激发医生的创新能力:限价制度对医生的收入并无直接影响,医生可以更多地从事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
3. 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单病种限价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四、单病种限价制度对医生收入的影响1. 收入下降:由于医生在单病种限价制度下的收入受到一定限制,可能导致一些医生的收入较之前有所下降。
2. 收入多样化:限价制度的实施,鼓励医生通过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加收入。
例如,一些医生会选择增加门诊量、扩展专科服务、参与科研项目等。
3. 提高医生的诊疗质量:收入的下降可能促使医生更加努力提高自身的诊疗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患者。
医院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及结果应用分析

C OMMERCIALA CCOUNTING管理会计一、引言单病种核算收费主要采用两种付费模式即规定标准费用结算制度与最高限价的结算制度,单病种规定标准费用结算制度是对单一病种的费用进行估算,经过相关专家进行会议验证后给出的一个标准费用,同一病种的医疗费用需完全相同;单病种最高限价结算制度,是目前我国各大医院较多使用的单病种最高限价付费方式。
单病种核算办法是通过单一病种的核算方式将医院的多项病种的全部成本进行有效的分解,结合现有病种成本及标准定额病种成本,计算出单病种成本且保证其准确性,同时通过控制病种成本,达到控制医院成本的目的。
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是以单一疾病为单位,设立的单病种标准定额成本。
依据对单病种按照病例进行分类,制定一套规范健全的医疗技术方案,再依照制定的医疗方案所需求医疗类目的标准定额成本来结算单病种成本。
在估算以及制定标准的同时,依照有关医疗项目的特立性,将门诊部与住院部、药品器械与诊疗、单病种核算与多项病种结算均分开结算,并根据不同病种制定出不同标准。
在对单病种进行核算时,需依照每个病种的最小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核算出变动的成本[1]。
二、单病种核算基本概述(一)单病种的概念近年来我国的医学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单病种这一概念也随之提出,并逐步为卫生组织、各机关单位及各大医院广泛采用,特别是商业性质医保单位。
泛指患者所患疾病第一次确诊时疾病的统称,另可定义为确诊为单一疾病并无其他主要性并发症。
(二)单病种核算的概念单病种核算别名单病种限价收费,即广泛意义理解为按照病种收取费用。
单病种核算诠释为以不含有并发症的单一病种为单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独立结算费用以及其成本,是从单一病种确诊、入院治疗到治愈出院所规定的最高诊疗费用及其成本。
单病种成本核算是从单一病种的诊断、检验、医治、治愈及单病种成本费进行全面监管的结算方法,以此达到提升医疗服务环境、减小成本、避免各种不合理收费、有效杜绝医疗资源浪费、缓解患者经济负担等的目的。
医院单病种限价收费的SWOT分析与思考

11 1 单病种 限价收费制有效地提升 了医院经济 .. 管理 的科 学性 。长 期 以来 , 院 着 重 于 对 总 成 本 和 医 科室 成本 进行 核 算 , 对 具体 的 各 项 费 用 开 支 不 进 而 行核算 。这种 管理 体制 的弊端 是忽 视 了具 体 环节 中 的费 用控 制 , 容易 造成 浪费 , 终 的结 果是 导 致 医 院 最 经 济效 益 低 下 。该 方 式 已 经 不 利 于 现 代 医 院 的 管 理, 更不 适用 于现 行 的单病 种 收费 制度 。 随着卫生服务市场竞争机制 的逐步形成 , 单病 种 限价 收 费愈演 愈烈 。单 病 种 限价收 费 标 准是 以 单 病 种在 治疗 过程 中发生 的各 项成 本 的精 细 测算 。其 中包括 低 值易耗 品 的测算 、 固定 资产 的 折 旧费 用 、 人 员工 资经 费 、 利润 标 准 等 进 行 精 细 的测 算 。通 过 精 细 的成本 测算 , 加强 中间环 节 的管理 , 效 地控 制 不 有 合理 费用 的增 长 。因 此 , 过 单 病 种 限价 收 费 促 进 通 医 院经济 管理 的科 学 性 , 医 院在 日益 激 烈 的市 场 是 竞争 中求 生存 和 发展 的重要 手 段 。 1 12 实行 单 病 种 限 价 收 费有 利 于 医 院社 会 效 益 .. 的实现 。单 病种 限价 收 费 规 范 了诊 疗 过 程 , 加 了 增 医院收 费标 准 的 透 明度 , 以有 效 地 避 免按 服 务项 可 目收 费造成 医疗 费 用 居 高 不下 , 疗 机 构 过 度 提 供 医 医疗 服务 的行 为 , 少 和杜绝 药 品 回扣 、 取 红包 等 减 收 不 良现象 , 升 医院和 医生 的信 誉 度 , 利 于 塑造 医 提 有 院 良好 的品牌 效应 和 重塑 医务 工作 者 在群 众 中的正 面形 象 。 同时还 维 护 了患 者 利 益 , 低 社 会 低 收 人 降 人 群就 医 门槛 , 增 加 了 医疗 机 构 卫 生 资 源 的利 用 又 率 和可 及性 , 现较 好 的社会 效益 。 实 12 单病种 限价收 费的劣 势( ans) . Wek es 分析 首先 , 单病 种 限价病 种 的选 择较 为局 限 , 覆盖 范 围较 小 。 由于疾 病 的复 杂 性 、 可 预测 性 和成 本 费 不
新农合“单病种”限价管理浅谈

必要在医院内部建立一整套全方位的财 务监控运行体系。限价病种确定后,提取 该病种前几年的有关数据,摸清病种往年 的基本收费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市场调 查和核实测算,提出相关标准,研究确定 单病种收费的最高限价并组织实施。
(5)建立动态的质量监管机制。组建成 立监督小组,随时抽查医院的收费情况, 督促医务人员沿着专家制定出的临床路 径走,只要医院严格按照专家制定出来的 临床路径治疗,就不会出现“缺斤短两”的 现象,医疗服务质量就有保障。因此,建立 动态的质量监管机制,严防医院以及医务 人员搞概念式炒作将是非常必要的。
新农合工作已覆盖全国,其是一个巨 大的医疗市场,医疗机构要想在竞争日益 激烈的医疗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 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其医疗行为,适应新 农合工作的要求,为广大参合农民提供更 好、更优、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收稿日期】2012-01-18
中国卫生产业 17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建立比较完备的信息系统。医院信 息系统已日益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 医疗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对于实施单病 种付费的医院,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 备,可为医院所属各部门及时提供对病人 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 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其
功能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4)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有
summarize 综述
CHINA HEALTH INDUSTRY
新农合“单病种”限价管理浅谈
白静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新农合的“单病种管理”是指对特定疾病作出标准化治疗安排,但很多地方长期以来一般不引人“单病种管理”,这使
论临床路径在医院实施“单病种限价”中的作用

施 了 以临 床 路 径 为 基 础 的 “ 病 种 限价 ” . .回顾 我 院 实施 “ 单 病 种 限 价 ” 所 走 过 的 历 程 . 就 临 床 路 径 在 医 院实 施 “ 单病 种
价 ” 中 的作 用 谈 些 个 人体 会
1 以 临 床 路 径 为 基 础 的 “ 病 种 限 价 ” 有 利 于 医 院 提 高 服 单
近 几 年米 .我 国 医 疗 费用 增 长 过 怏 问题 口益 突 出 .社 会 对 医 院 意 见 大 .政 府 也 不 满 意 解 决 人 民 群 众 “ 病 难 、看 看 病 贵 ” 问 题 已 成 为 当 前 社 会 最 关 注 的 热 点 问 题 之 一 虽 然
式. .如何 确 保 “ 病 种 付 费 ” 这 种 新 型 的 支付 方 能 够 町持
H n ,LU Gu - in o g I o xa g,e 1 hn s o pt l n g m e t 0 7,2 ( ) 1 2 t . a ∥C ie eH s i a Ma a e n ,2 0 7 9 :2 " 2
A s r c o r v w h e eo me to eo m 0 ige ds a e p y n fi td h s i l f J ig me i l b la t T e i t e d v l : e p n f rf r f rs l i s a me tl af i e o p a o i n dc n e n l a t n a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限价中应用的研究

tel t nl i aep c heohr10w r o.R sl : h mi o n edsaemei l xessi e et e h mio s gedss r e,t te 0 e nt eut T el tf s g i s dc pn s f ci . i i f e i e s i il e ae e v C nls n : h p l ao mt gs gedsaep css od c e e pedo iia ptw y t rd c ecs ocui s T eapi t no l in n i s r e n ui t ra f l c a as, uet ot o c i f i i il e i ic vt hs o cn l h oe h
础疾病 , 年龄 、 诊断 、 病情 、 手术方式 、 麻醉方式 、 护理 常规和术后并发症无差异 的胆囊 炎 、 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 手术
的病例 , 其中 1o例依 据临床路径实施 单病种 限价 ; 1 0 另 0 0例依常规检查 、 手术 、 治疗 、 护理等按项 目收费的研 究比较;
结果
Ci 2 3 0 t250. y
Cu e ua,P n Jnc e g,S a n yn iXu h a i h n h o Ho g ig,Xu Ho ga n to.T ih u P o l ̄Hoptl az o e pe s i ,Taz o t 2 3 0. a ih uCi 2 5 0 y
L h o o g JaguPoic e ate t f a h N nigCt 2 00 . i a d n .ins rvneD pr n l , aj i 10 8 S m o He t n y AbtatO jci : nodrt c r erpdices em dcl x ess oal ie” iiut i adhs ot f src: bet e I re ubt ai nraeo t e i pne,t l va dfc l n n ihcs o v o h f h ae e t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病种限价效果研究医院实施单病种费用控制的效果评价研究——基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病种费用控制方案摘要目的: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卫生费用都曾先后出现过急剧上升的历史,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逐渐成为我国百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卫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险覆盖面较窄且水平较低,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甚合理等都是导致医疗费用急剧上涨的因素。
在医疗费用急速上涨,政府的医疗系统和国家财政面临相当大压力、负担过重的背景下,成本控制成为医院获得长期生存能力的关键。
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院管理科学的进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复杂多变的诊疗程序通过数码处理、程序化处理,形成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再按照临床路径测算病种成本的“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度的研究探索逐渐在国内成为热点。
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4年以来,在医院内部自行开展的单病种限价收费的实施概况、实施方案、保障实施的措施及实施效果等的分析,一方面为探索和加强本院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本院单病种限价支付方式的发展和完善,为本院从传统的服务项目支付方式向现代病种支付方式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我国如何在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医疗效益的同时,有效保证医疗质量、抑制医疗费用超常增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8年12月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阑尾炎切除术、腹股沟斜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五个病种资料,对以上病种进行是否限价及限价前后的费用对比,并以全院实施单病种限价以来所有病种为基础,分析该医院限价前后患者次均诊疗费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及医院、个人收支情况等的发展变化趋势。
结果:(1)阑尾切除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股沟斜疝四个病种,总体来说,患者限价后的次均费用明显低于限价前,降幅达到40.68%,其中药费下降了45.80%,检查费下降了29.11%(但其构成比增高了),耗材费下降了74.51%,平均住院日平均缩短了3天;阑尾切除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个病种,总体来说,患者限价与未限价例均费用从12160.01元,下降到6553.68元,降幅达46.10%,各病种费用构成,采取限价均比未限价有所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减少2天。
(2)进入路径病人总体满意度较高;个别病种因病情复杂,未入路径,入径率低于70%的病种在路径病种中占比例较大;变异退出原因主要包括出现并发症、变异医嘱、路径系统问题,非路径病种,急症手术治疗等;同一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费较未入路径病例均有所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
(3)门诊急诊工作量年均增长19.38%,出院患者人数年均增加了24.55%,手术病人年均增加率达29.17%;医院资产总额和专业设备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68%和19.66%;医院财务收入、支出及收支结余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01%、29.92%、46.72%;职工的年平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02%。
结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管理模式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费用、提高了医院经营效益、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优化了医院的收入结构,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单病种限价是当前改善和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一系列难题的治本之策,适合在我国医院管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单病种;限价;费用控制;英文摘要前言病种医疗费用的研究是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医疗卫生机构忽视经济管理,对病种医疗费用的研究甚少,因而导致我国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了困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1]。
近年来,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某些地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对现有的医疗付费方式进行改革。
而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的模式,由于理论上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降低就医病人医疗费用,促进医疗卫生管理自身的发展,而成为了当前国内的研究热点。
“单病种付费”的理念实际上来自国际上目前比较推崇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2])的概念。
两者的付费标准都预先制定,并且都以疾病诊断以及ICD编码为基础。
但不同之处是,DRGs组仅有几百个,可以覆盖所有病种;而病种数有近万个,单病种付费只能选择少数病种。
另外,DRGs比单病种付费的组合方案更为科学、合理。
美国1983年开始实行DRGs,该系统在公平有效地分配和管理卫生资源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借鉴为医疗卫生支出的依据;而我国在1989年开始起步研究单病种付费管理模式[3]。
自美国率先实施DRGs以后,许多国家发现,DRGs除了具有有助于激励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迫使医院为获得利润主动降低成本,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诱导性医疗费用支付,有利于费用控制的基本特点之外,还具有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难度和费用、有利于宏观预测和控制医疗费用、为医疗质量的评估提供一个科学的、可比的分类方法等优点。
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有的欧洲国家直接引用美国的HCFA-DRGs和AP-DRGs方案在本国使用,如挪威、瑞典、葡萄牙等国。
但更多的国家是引进DRGs的病例组合技术,再根据本国情况制定自己的病例组合方案,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匈牙利等。
目前,由于DRGs对控制医疗费用较有效果,许多亚洲国家也开始研究DRGs问题。
韩国[6]在耶鲁大学改良版DRGs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混合支付制度,通过基本成本的补偿和预付相混合,以使支付更加有效。
而日本学者对采用DRGs-PPS进行了深人的理论政策研究后,认为日本不具备正式引进推广DRGs 的条件,但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不同疾病类别的平均住院日数,虽然这种单纯的“疾病类别”与DRGs“诊断群”的划分大相径庭,但对病人住院天数的控制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4]。
我国也同样面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和如何有效控制的严峻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积极探讨用国外DRGs 分组方案对我国病例进行分组的可行性,并进行结合我国国情的DRGs 探索性研究,尝试在医院改革方面引入DRGs机制。
但总体来说, 由于DRGs 付费制度需要基于大量标准病例数据统计的研究, 而国内关于国际疾病分类尚未全面推广使用,因此,对DRGs 的研究还主要基于理论探索阶段[7]。
我国DRGs制度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协和医院对2年内住院患者的DRGs 分类方法的研究[7]。
至90年代中期以后,有关单病种及其费用的研究逐渐集中到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诊断相关分组及研究制定各组病症的基本诊疗收费标准、成本核算等方面。
有的学者分析医院补偿模式后,提出了医院实施病种医疗成本核算的可行性。
有的学者认为实行病种质量控制,按病种拨款,有利于节约和控制医疗费用开支,解决医院的经费补偿难题。
还有学者明确指出,医院按床位、收治人数或住院天数补偿均存在不合理性,必须按病种分类,按不同病种的系数、病人不同身份的系数及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各类的系数拨款。
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对DRGs机制进行了探讨,对促进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在医院发展的初期,由于疾病种类不同、医师技术水平不同、病人身体素质不同、治疗条件不同,医学发展水平不高等原因,特别是尚未出现循证医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医师的治疗过程无法规范有序地进行。
因此, 医院通常采取按照服务项目确定费用支付额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我国目前医院基本也是采取这种支付方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院管理科学的进步, 特别是现代循证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医院逐步提高医疗质量, 对临床诊疗过程程序步骤的设计日趋科学合理。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复杂多变的诊疗程序可以进行数码处理、程序化处理,形成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
而临床路径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不仅为医院科学管理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创造了条件,也为医院支付方式的进步和完善,使之从传统的服务项目支付方式向现代病种支付方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在1989年开始起步研究DRGs。
上海医科大学从1989-1993年期间在10个城市25所医院联合研究了19个病种成本。
1990年北京医院管理研究所十大综合医院,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中进行DRGs研究。
接着哈尔滨、河北、武汉、重庆等地相继有关于病种成本研究的报道。
但这些研究大多依靠病案统计资料和财务单病种医疗费用实际发生额测算病种平均成本。
这样就造成了不同地区同一病种甚至是同一地区同一规模医院,同一病种成本的极大差异,进而影响了病种成本的可信度。
2000年后,一些学者对应用临床路径测算病种成本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创新的提出了以干预医生行为为主要内容,对每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个诊疗、服务流程加以规范的成本核算理念。
形成了单病种成本核算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2004年8月, 国家补贴明确要求进行按病种付费试点,国家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天津、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和青海等地探索试点, 希望借此能够促进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 规范医疗行为, 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9]。
一些省市陆续开始制定一些单病种的费用标准。
其中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3年开始积极探索现有医疗付费方式的改革,并于2004年4月成为国内首家在医院内部自行实施单病种限价的医院。
该院最早推出69个病种,2005年5月又推出59种,总共向社会发布病种128种,至2010年10月总共实施限价病例3.7万余例。
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降低了就医病人医疗费用,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促进了医院自身的发展。
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度的实施,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的难题,同时又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目前国内社会各界对于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度的态度褒贬不一。
如魏琼焕等[11]在《浅析医院实行单病种限价的利弊》中指出,单病种限价的核心理念是规范医疗行为,限制乱检查、乱收费、乱开药,超出最高限价收费部分由医院买单。
所以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是倾向于患者利益的。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医院在无法获得财政补偿时,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增加医院经营难度;另一方面,医务人员既要保证医疗质量,又要考虑费用问题,增加了医疗风险;而且单病种付费方式还存在影响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服务水平,不利于发展高、精、尖医学科学技术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