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5_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小抄

合集下载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点总结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点总结

检索原理:用户将信息需求转变成检索系统能识别的检索标识与信息检索系统中存储的信息逐一对比,当内容一致或完全一致的即检索命中,然后按用户需求从检索系统中输出。

信息检索: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并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需要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网络信息检索:是通过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存在于Internet中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

网络检索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泛滥;2)信息污染;3)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和危害;4)网络用户自身素质的影响5)网络硬件设施不完善,未连接宽带网的计算机上网速度慢,尤其在上网高峰期,上网网速很慢,甚至很难与服务器连接上;6)检索效率低;7)大量隐性信息的存在。

CALIS 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World cat联合数目数据库NSTL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即数字化博硕士论文文摘数据库NSTL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网络期刊的服务方式:1)提供期刊书目检索2)提供期刊目次服务3)提供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服务4)提供期刊全文服务。

万方数据知识平台检索入口:1)快速检索2)专题检索3)单库检索网络期刊使用方式:专利格局起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号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为准;2)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也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3)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2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2

3 网络信息检索未来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检索自动化技术是网络信息 检索工具的基本技术。包括自动标引、自动文摘、自动分 类、自动推送等信息自动化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检索效率的 提高。多媒体检索必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 智能化是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发展方向,即由“智能 智能化 代理”充当用户与检索工具的中介,包括用户的检索工具 选择、策略的灵活运用、搜索并整理检索结果等。 多媒体检索必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 多媒体检索
说明:“@”表示这个主题在YAHOO等级式索引中多次出现, 说明: , “()”中的数字代表在该主题词下收录的文件数量.
主题组织) (2)主题语言 (主题组织) ) 主题法,就是以自然语言中的词语或规范化的词语 作为揭示文献信息主题的标识,并以此标识编排组织和 查找文献信息的排检方法。
主题法又分标题词语言、叙词语言、关键词语言等。 主题法 关键词是指 出现在文献的题目、摘要乃至正文中,对表征文 关键词 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语词。 关键词法是指将文献中能描述其主题概念的那些具有关 关键词法 键性的词抽取出来,一般不进行规范化处理,按字顺排列, 以提供主题检索途径的方法。 标识即为检索的入口词,如:文献信息的篇名、作者、关 标识 键词等)// // / 主题语言优点: 主题语言 直观性、专指性、灵活性、实用性(适合计算机检索)等。 如:/ 检索“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资料
中图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图法》
由五大部类、二十二大类、简表、详表、 由五大部类、二十二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 几部分构成。 几部分构成。 大纲(大类) 部类 大纲(大类) 简表 详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 社会科学总论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

中国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检索工具体系大体了解中国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2-3页;类型:图书、期刊、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政府出版物、档案文献等。

按加工情况分,可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按载体形式分,可有书写文献、印刷文献、缩微文献、音像文献、机读文献等;按内容的学科范围分,则有社科文献、科技文献等。

把握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概念,3页;工具书的概念:工具书是一种汇集、编著或译述的材料,按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解疑释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

4页;其与普通图书的区别:内容的概述性、编制的查考性、条目排列的易检性;理解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文献型数据库等基本概念:6页;检索工具的三大特点:电子版检索工具的五大优势:三大特点:从内容上看,检索工具强调比较全面系统地汇集、记录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材料;从编排上看,检索工具强调必须按照特定的方法对内容加以组织编排;从编纂目的上看,检索工具强调主要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检索查考,而不是系统阅读。

简单地概括,检索工具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在编排上具有易检性,在目的功用上具有查考性。

P6五大优势: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检索工具和文献信息资源本身二位一体,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零距离;强化了对文献信息资源内涵和内在联系的深度揭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内容更新周期短、速度快。

P7使用检索工具的基本技术方法掌握重点概念:印刷版工具的主要排检方法A.检索词:10页。

包括字段词和任意词:11页。

结合实例理解扩大检索次遴选范围的方法:循环衍生法(定义衍生法、语素衍生法、语境衍生法):13页。

B.二次检索:13页C.布尔逻辑检索(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以及具体的应用)、截词检索(前截断、后截断)、嵌入检索(符号“?”和“!”)、位置检索(在检索系统中的应用)。

14页。

D.自然语句检索21页、相关检索22页;搜索引擎结果输出限定方法23页;相关度:相关度是指检索结果与输入的检索语词在内容上关联的疏密程度,由计算机根据词语主题关联分析技术自动处理完成。

1-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1(网络基础知识)

1-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1(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前言
一、信息素质 1、懂得何时需要信息 2、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何种信息 3、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4、能对所需信息做出评价 5、善于组织所需信息 6、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
二、信息素质的构成
• 1、信息意识 • (1)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 • (2)对信息具有持久的注意力 • (3)对信息具有深刻的判断力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赠送精美图标
2、网络的特点是什么? (1)Internet能实现不同网络的物理联结,从而实现文件与
数据的交换。 (2)Internet实现了公共通信网的互联,为其大众化的普及
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地址
IP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的缩写,IP地 址是每台正式入网的计算机都必须具备的在全世界唯一 的一个网络地址。这个地址由四节数字组成,每节数字 的取值范围从0到255,每节数字之间用“·”隔开。如: 219.219.168.18
1、字体安装与设置
2、替换模板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1.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
方法一:更改图片
2. 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 而不是组合)。
• 2、信息能力 • (1)信息捕捉获取能力 • (2)信息分析鉴别能力 • (3)信息处理加工能力 • (4)信息交流表达能力
• 3、信息道德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知识点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知识点

第一章1、情报定义:情报室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2、文献定义: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即用文字、图形、符号或者声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

或固化在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文献具有三个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物质性。

3、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关系信息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形态和运动规律的表征,人脑对物质属性的感知形成信息,信息是起源,是基础;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的存储载体和重要的传播工具,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内容只有记录在物质载体上才能构成文献;文献通过传递、应用于理论和实践又会产生新信息。

4、文献信息源文献信息也称文献资源,是用一定的记录手段将系统化的信息内容存储在各类载体上而形成的一类信息源。

5、文献信息源类型按照信息源的载体类型划分: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按照信息源的加工程度划分:1)零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指尚未经过系统整理形成正式文献的零散资料或最原始的记录,如书信、手稿、笔记等。

2)一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作者对自己研究的成果或创造性活动成果的直接记录。

一般是指公开出版的著作,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等。

3)二次文献:二次文献是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经过筛选、分析、整理,按其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进行提炼、浓缩,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编制而成的系统化的文献。

二次文献包括目录、文摘、索引等,它们是二次文献的核心。

4)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通过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对某一范围的一次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归纳、整理等深加工所生成的文献,包括素萍,百科全书、报告、年鉴、手册、字典等。

6、信息检索:广义上说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储蓄起来。

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7、著录: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文献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8、标引:1)按照标引的的工作方式分类:分为人工标引、计算机辅助标引、自动标引。

06385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缩印版大纲

06385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缩印版大纲

(20分)填空题H. Hartig, O. Kowalski, and W. Kuhnhauser, ―The BirliX security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Computer Security, vol. 2, no. 1, pp. 5–21, 1993.的文献类型是学位论文;(含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Future Libraries:dreams,madness & reality. Crawford,Walt and Michael Gorman.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5文献类型是学位论文;(含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检索表达式(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企业+公司)*(对策+应对策略+措施)运用了逻辑与信息检索技术;如果要查找某一个精确的词组,需要用到“”符号(“”?*())。

(40分)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一研究课题,列出课题名称,进行分析,并进行检索:检索馆藏书目的情况检索万方数据库的情况检索网络文献信息的情况我选择第三个网络文献信息检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

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宝库,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商务活动和共享资源的重要手段。

如何从这个宝库中迅速、准确地查找所需情报信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网上信息源种类网上文献信息种类繁多,按文献信息加工层次,可以分为五类:(1)网上报刊由于网上文献信息传送速度快,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注重在网上发行报刊。

据统计现已有数百种报纸,近千种期刊,其中很多是免费的。

(2)动态信息各级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团体、公司在网上发布的消息、政策法规、会议消息、研究成果、产品目录、出版目录、广告等。

用户还可以通过Outlook设置所爱好的新闻热线。

在新闻热线上不仅能获得动态信息,而且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网友进行交谈。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考察题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考察题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查题题目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姓名学号专业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考查题作业一:1、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

答: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信息,并确定根据用户的工艺和技术的信息需求的相关信息。

信息检索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窄,即找到处理从收集的信息所需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信息或寻求)。

2、从信息内容看有几类搜索引擎?各具什么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随着搜索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商无不具有独门产品和技术,搜索引擎也进入细分化时期,种类越来越多.尽管数不胜数,但主要包括目录索引、关键词全文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以及由关键词全文搜索引擎扩展延伸的垂直搜索引擎、集合式搜索引擎、门户搜索引擎与免费链接列表等.目录搜索的特点是考人工按照目录一层一层的查找,耗费时间.关键(字)词搜索,以及以关键词组合为基础的全文搜索与目录搜索引擎相比,基于关键词搜索的优势是使用方便,搜索速度快,直接搜索内容,是目录搜索引擎无法比拟的.其它不再一一列举,请在网上浏览新华云科论搜索引擎.3、请说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特点和功用。

答: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成果而撰写的文献,一般指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等.二次文献也称检索工具,是指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形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目录、题录、文摘等,它不对一次信息提供评论,仅仅提供一次文献的检索线索.三次文献是指在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述评而撰写出来的文献.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之间的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就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科技文献资源的层次结构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一种有序结构演变为另一种完善的有序结构的过程.4、简述搜索引擎的原理答:(1)抓取网页。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教学课件 作者 朱红 朱敬 李淑青 第1章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教学课件 作者 朱红 朱敬 李淑青 第1章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第1章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会利用网络获取有用信息。

1.2 前提知识在学习本课程前,需要具备以下知识: - 网络基本知识 - 常见的搜索引擎使用方法1.3 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

1.4 课程大纲1.4.1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概念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是指通过互联网等网络工具,获取、组织和利用大量的信息资源。

信息检索是通过建立合适的索引和检索算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到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内容。

信息利用是指利用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应用等,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1.4.2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和方法•搜索引擎原理:搜索引擎通过建立索引和采用合适的检索算法,实现用户提交的查询语句与信息资源的匹配。

•关键词检索方法: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来获取相关的信息,搜索引擎会根据关键词匹配度进行排序,返回最相关的信息结果。

•高级检索方法:针对用户需求的特殊要求,可以使用高级检索方法,如布尔检索、通配符检索、范围检索等。

•数据库检索方法: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检索,通过建立数据库和编写查询语句来实现信息的检索。

1.4.3 网络信息利用的方法和工具•信息加工和分析方法: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等,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多媒体信息利用方法:针对多媒体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利用,如图像处理、音频分析等。

•信息应用方法:将获取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的问题或任务中,如市场调研、学术研究等。

•信息可视化方法: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将信息展示出来,提高信息理解和应用的效果。

1.4.4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具体应用场景。

包括市场调研、学术研究、新闻报道等实际案例,并介绍在不同场景中采用的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和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1.(20分)填空题①H. Hartig, O. Kowalski, and W. Kuhnhauser, ―The BirliX securityarchitecture,‖ Journal of Computer Security, vol. 2, no. 1, pp. 5–21, 1993.的文献类型是学位论文;(含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②Future Libraries:dreams,madness & reality. Crawford,Walt and MichaelGorman.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5文献类型是学位论文;(含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③检索表达式(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企业+公司)*(对策+应对策略+措施)运用了逻辑与信息检索技术;④如果要查找某一个精确的词组,需要用到“”符号(“”?*())。

2.(40分)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一研究课题,列出课题名称,进行分析,并进行检索:①检索馆藏书目的情况②检索万方数据库的情况③检索网络文献信息的情况我选择第三个网络文献信息检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

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宝库,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商务活动和共享资源的重要手段。

如何从这个宝库中迅速、准确地查找所需情报信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网上信息源种类网上文献信息种类繁多,按文献信息加工层次,可以分为五类:(1)网上报刊由于网上文献信息传送速度快,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注重在网上发行报刊。

据统计现已有数百种报纸,近千种期刊,其中很多是免费的。

(2)动态信息各级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团体、公司在网上发布的消息、政策法规、会议消息、研究成果、产品目录、出版目录、广告等。

用户还可以通过Outlook设置所爱好的新闻热线。

在新闻热线上不仅能获得动态信息,而且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网友进行交谈。

(3)馆藏书目数据库网上有包括美国图书馆在内的6000多所著名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

(4)网上文献数据库如我们常用的Dialog(http://www.dialogweb.com)、OCLC(http:/www.oclc.org)、等网络系统以及中情所的数据库检索系统(http://www.chinainfo.gov.cn)。

(5)参考工具书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http://www.eb.com),汉语词典(http://www.erols.com)等已进入了因特网。

2文献检索中常用符号为了准确表达检索内容,缩短上网时间,经常需用一些检索符号。

(1)布尔逻辑符它是一种最基本的计算机检索传统技术,主要有逻辑或,用“OR”或“+”表示,如A+B表示检索包含有A或B、A和B的文献信息。

逻辑与,用“AND”或“*”表示,如A*B表示检索包含有A和B的文献信息。

逻辑非,用“NOT”或“ ”表示。

(2)用―?‖表示;如computer?,可检索到computer、computers、computerize、com puterization。

(3)+/-号加+/-号表示该词必须/不能出现在被检文献信息中。

(4)―‖或()表示输入的所有检索词为一个整体概念(术语),如中南工学院,若不加―‖或()将检索到含有这五个字中的任意一个字的所有信息,在天网上将查到400余条信息,加上―‖或()后,就只查到3条。

3已知某站点浏览获取动态信息互联网上的各站点经常发布新闻及有关消息。

若已知某WWW地址,就可以在地址框中键入该地址,然后回车。

开始搜索,在主页上双击信息栏目。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http://www.edu.cn)、中国信息网(http://www.chinainfo.gov.cn.)等,他们经常在网上发表消息。

您可以将您常用站点放入您的书签中,以防忘记,同时便于今后使用。

如果您不知某重要网址,可使用WWW搜索引擎。

4WWW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一些在Web中主动搜索信息并将其自动索引的Web网站,其索引内容存储于可供检索的大型数据库中。

搜索引擎建立的索引与目录服务不同,前者搜集网页上的单词,后者搜集网页作者简短的特定描述内容。

许多搜索引擎索引它搜到的每张网页的每一个单词,而另一些搜索引擎则可能只索引网页的前二百个至五百个单词。

以网站管理员的角度来讲,搜索引擎就是用于检索的软件;而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讲,搜索引擎就是提供查询、搜索的网站,或称查询站点、导航站点,即因特网上具有检索功能的网页的总称。

目前网上中文检索引擎在检索信息的准确性、功能完备性以及信息网络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5搜索引擎的类型搜索引擎依其检索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另一种是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都提供了一个文字输入框和按钮。

检索者可以在文字输入框中键入要检索的字、词或短语,再点击按钮,搜索引擎便会自动搜索,并将检索结果传回给检索者。

按钮的名称,有不同的叫法,有―开始‖、―查找‖、―搜索‖、―查询‖、―Start‖、―Search‖、―Go‖、―Find‖、―Getit‖、―Submit‖等称呼。

全文搜索引擎能把网站的每一页都抓进去,能够对每个网站的每篇文章的每个词进行搜索。

全文搜索引擎所检索到的结果,不是网站名、网址和内容提要,而是与在输入框中所键入的关键词相关的一个个网页的地址,和小段文字。

在这段文字中,也许没有所键入的那个关键词,但在该网页中一定有所键入的那个关键词,或者相关的词汇。

当遇到一个网站时,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并不像全文搜索引擎那样,将网站上的全部信息都抓进去,而是首先把该网站划归来某个类目,再记录一些摘要,对该网站作概述性介绍。

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所检索到的结果是与在输入框中所键入的关键词相关的站名、网址和内容提要。

具体要求及说明附后。

3.(15分)运用搜索引擎、万方数据等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并列举出5种。

《上海科技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川外学报》、《现代外语》、《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中国外语》、《当代语言学》4.(15分)推荐1-2个你经常使用的网站,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GOOGLE优点:搜索引擎领域的巨人谷歌是全球最大的英文搜索网站,但上回答的答案是GOOGLE 的工作人员给的,答案专业,很仔细,也有相关的链接,搜索的资料也很全面。

搜索效率高,节省时间。

缺点:属于全球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结果很多都用不着。

广告很多。

百度优点:中国使用最多的搜索网站,搜索出来的问题很多,速度快,内容多,最简单,最便捷,最易于使用的,能很方便的和其他用户交流和学习。

缺点:垃圾内容多课程名称: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代码:638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传播业的(独立本科段)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

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密切相关,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

因特网信息的无限、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的特点,给人们查找和利用信息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能够在因特网中准确、及时、有效地查找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对本专业的学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这也是开设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种类、信息利用价值及评价、鉴选标准;2.了解并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3.了解并掌握各类型常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功能、特点和评价、使用和检索方法;4.了解并掌握学术研究性信息、公共信息及各类专门信息的网上检索平台及查找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网络传播专业的基本技能课程。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因此要求本课程的先期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本课程之后,使学生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方法,可以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因特网信息资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次重点)网上有什么样的信息:政府信息、科研信息、教育信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信息。

网上不太可能有的信息:如有并企业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商业、贸易秘密;商业性库和大多数有版权的印刷资料等。

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特点及信息利用价值因特网信息的特点:无限性和广泛性,多样性,共享性,新颖性,无序性。

因特网信息的优越性:价廉,新颖、深入,广泛直接交流,非正式和自由发表园地。

1、识记:网上有什么样的信息;网上不太可能有的信息;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优越性。

2、理解:初步认识因特网信息资源和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意义;因特网信息资源与传统信息的区别。

(二)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种类(重点)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主要类型有以下五种:(1)Web 信息资源指建立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集文本、图形、图象、声音为一体,并以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展现和提供信息的网络资源形式。

(2)Telnet 信息资源指借助远程登录(remote login),在网络通信协议Telnet(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的支持下,在远程计算机上登录,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进而可以实时访问、使用远程计算机中对外开放的资源。

(3)FTP 信息资源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是因特网使用的文件传输协议。

该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一个系统到另一个完整的文件拷贝。

即在因特网的联网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

(4)用户服务组信息资源由一组对某一特定兴趣的网络用户组成的电子论坛。

如新闻组(usenet newsgroup)、邮件列表(mailing list)、专题讨论组(discussion group)、兴趣组(interest group)、辩论会(conference)等等。

(5)RSS信息资源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是将用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令协同格式。

1、识记:万维网信息资源、Telnet 信息资源、FTP 信息资源、用户服务组信息资源、RSS 信息资源的定义2、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五种类型目前的应用情况。

3、应用:分别对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五种类型进行举列说明。

(三)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次重点)1、对因特网信息资源进行评价的意义。

2、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1)目的(2)范围(3)内容:准确性、权威性、新颖性、独特性、可靠性、图形和多媒体设计、信息的展示与设计、可操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