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治疗恶心呕吐使用率的作用

[5]张波,俞梦孙.无创正压通气技术[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5):232-233.[6]KribbsNB,PackAI,KlifleLR,etal.Obiectivemeasure mentofpattemsofnasalCPAPusebypatients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J].AmRevRespirDis,1993,147(4):887-895.[7]周埏,黄润.基于证据的集束化护理对心胸外科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9):36-39.[8]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本文编辑:王海燕 2018-01-25收稿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治疗恶心呕吐使用率的作用殷 佳,杜振荣,孙亭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250014)【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治疗恶心呕吐使用率的作用。
方法:2017年9、10、11月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恶心呕吐使用率”为主题,按照QCC步骤进行问题分析,制订对策并实施。
结果:通过实施QCC活动后,9、10、11月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恶心呕吐中的使用率分别为55%、90%、91%,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8%、46%、43%。
结论:QCC活动可明显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恶心呕吐中的使用率,体现了中医特色,加强了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QCC;中医护理技术;恶心呕吐;中医特色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8.07.051 文章编号:1006-7256(2018)07-0121-03 品管圈(QCC)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利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3]。
关于中医特色护理的品管圈案例

关于中医特色护理的品管圈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中医特色护理的品管圈案例,供您参考:
中医特色护理品管圈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医特色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成立了中医特色护理品管圈,通过团队的力量,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中医特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目的
通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品管圈,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组建品管圈团队:选拔具有中医护理经验和相关专业背景的护理人员,组建品管圈团队。
2. 确定主题:通过头脑风暴法,列出中医特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估问题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品管圈的主题为“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质量”。
3. 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活动时间、目标、方法、分工等。
4. 实施计划:按照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等。
5. 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实施效果,对品管圈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计划和方法。
6. 持续改进: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持续改进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四、预期成果
通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品管圈,我们预期能够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成果包括:
1. 提高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满意度;
2. 优化中医特色护理的流程和服务质量;
3.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4. 促进中医护理与其他医疗服务的融合发展。
提高ICU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实施率的品管圈实践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3 年第 9 卷第 8 期Vol.9, No.8, 2023提高ICU 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实施率的品管圈实践张丽娟, 蔡书君, 潘文婷, 成晶晶(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28)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 )活动提高ICU 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实施率的效果。
方法 2022年5—11月,医院ICU 成立QCC 小组,确定“提高ICU 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实施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ICU 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实施率低的原因、制定对策,并进行持续改进。
结果 开展QCC 活动后,ICU 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实施率由活动前的56.31%提高至活动后的8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 QCC 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ICU 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实施率,提升中医护理质量。
关键词: 品管圈; 重症医学; 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中图分类号: R 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8-0212-05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for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ursing for ICU patientsZHANG Lijuan ,CAI Shujun ,PAN Wenting ,CHENG Jingjing(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n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 , Nanjing , Jiangsu , 210028)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 activities on improving implementation ra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 nursing for ICU patients. Methods A QCC team was established and risk factors of low implementation rate of TCM nurs⁃ing were analyzed. Targeted measures were carried out fo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TCM nursing rose form 56.31% before QCC activities to 86.63% after QCC activities ,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Conclusion The QCC activities are potentially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TCM nursing for ICU pa⁃tients.KEY WORDS : quality control circle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ology 中医特色护理是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中医药技术为患者及人群服务。
骨伤科品管圈汇报

04 现状把握
四、现状把握
围手术期患者中医操作相对单调
中医镇痛特色技术未应用
患者出现便秘症状才开始 处理 晚夜间因疼痛,睡眠质量 差 患者因疼痛,功能锻炼意 识差
现状把握
消肿止痛
调查引起患者疼痛的各方面因素及中医特色技术可以解 决的方案,患者目前应用的状况。
结果显示:患者疼痛除了应用止疼药,大多靠“熬”
数量(个)
25 25 22 21 10 8 8 5 3 127
占比(%)
20 20 17 17 8 6 6 4 2
累积占比(%)
20 40 57 74 82 88 94 98 100
05 目标设定
五、目标设定
(一)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现状值+ 【(1-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42.5%+【(1-42.5%)×0.7×0.8 】 =74.7%
×
×
×
30
····
35
45
80
357个 127个
四、现状把握
改善前的数据统计表
名称
对患者皮肤未及时进行评估,未使用干预措施 术后患者疼痛数值未动态监测 患者便秘情况未及时跟进护理 患者皮肤肿胀未主动处理 七叶皂等药物使用导致静脉炎 肋骨损伤/皮肤淤血、疼痛未处置 手术后止血带反应未积极护理 未核对胰岛素的注射类型和剂量 有无针对患者夜寐欠安的护理措施 合计
茆敏 季学香 徐亚莉
俞培 郭文君 肖苗苗
学历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圈内职务
年 龄
圈 长 35
圈 员 51
圈 员 33
圈 员 30
圈 员 30
品管圈用于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夏俊(1981-),男,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方面。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标准,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持续改进非常必要,有利于日后发展。
近年来医院内的竞争十分激烈,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解决问题意识及学会发现问题是医护人员应具备的[1]。
较多医院在管理质量中均应用知识理论,而在临床上最近应用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品管圈,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们成立的一个小圈团体,且是由自动自发组成(组成人数一般约6人左右,也称QC 小组),主要培养团体合作、集思广益的作用,通过所有成员遵循相应的活动程序一起解决工作管理及文化等多个方面发生的问题[2]。
品管圈作为一种应用性广泛的品管形式,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以此来提高产品的质量问题和人员的工作效率[3]。
该院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工作的50名新入职医护人员,并探究品管圈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工作的50名新入职医护人员为主要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方式分组,每组25名。
实验组(n =25)年龄最低21岁,最高27岁,平均年龄(24.00±1.22)岁;其中男13名,女12名。
参照组(n =25)年龄最低22岁,最高28岁,平均年龄(24.18±1.18)岁;其中男12名,女DOI:10.16659/ki.1672-5654.2021.08.037品管圈用于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夏俊常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江苏常州213003[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5月—2020年5月中医医院50名新入职医护人员纳入研究,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n =25)、实验组(n =25),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则应用品管圈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医护人员综合能力和管理满意度。
针灸推拿护士品管圈发言稿

针灸推拿护士品管圈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是医院针灸推拿科的护士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针灸推拿护理品管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作为一名从事针灸推拿工作的医务人员,我们的使命就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由于针灸推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针具、拍击、揉捏等方式进行操作,所以一旦护理质量不达标,就会给患者带来潜在的风险。
因此,品管工作对于针灸推拿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品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我们做好从质量控制到质量改进的全过程管理。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例如,在接受患者之前,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针灸推拿对患者的适用性;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操作力度和插针深浅,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治疗结束后,我们要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及时掌握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馈。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保证护理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其次,品管工作也需要我们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等工具来规范和管理护理流程,减少操作漏洞和错误。
同时,通过建立科学的数据统计系统,我们可以及时收集和分析护理数据,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为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每月收治的患者数量和治愈率,来评估针灸推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品管工作还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团队支持。
作为一名护士长,我深知团队的重要性。
在针灸推拿科,我们既有中医针灸专家,又有优秀的推拿师和护理人员,他们都是我们护理质量的主力军。
因此,我们要注重团队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让他们在护理工作中能够做到规范操作、稳定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徐青周佩敏余冰温州市人民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统一科室1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的质量。
结果:分组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落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呼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晨间护理;落实率晨间护理工作是较为特殊,也是最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提高晨间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活力措施,保持患者病房内清洁、无菌,是减少患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根本[1]。
医疗机构中品管圈活动是指某个科室内为解决某项问题或困难,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而自发形成的团体,团体内员工分工协作,不断加强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品质为目标,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障碍[2]。
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部分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效果显著,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上述时期1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80名,男22名,女58名;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7.44±2.18)岁;工作时间1~7年,平均工龄(4.37±0.55)年;根据学历分为专科25名,本科30名,本科以上25名。
观察组护理人员80名,男18名,女62名;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16±1.96)岁;工作时间1~8年,平均工龄(4.97±0.54)年;根据学历分为专科28名,本次33名,本科以上19名。
中医儿科品管圈提高中医操作落实率成果汇报

对策一
对策名称 病区内开展儿童常见病中医护理操作集中化的卫教讲座,深入开展 个体化指导。
要 因 a. 患者不了解中医护理操作的优势及疗效。
改善前:
1.儿童家属对中医护理操作知晓率不高。 2.儿童家属对中医护理操作“绿色疗法” 的疗效存在质疑?
对策实施:针对住院病人,护理人员进行查核。
负责人: 实施时间:2019.051
• 目前品管圈圈会利用某某 某某 网 络工具顺利开展
• 每周五晚上8-10点 为圈会时间, 某某上大家自由发言,共同解决 工作中的难题,相互鼓励讨论。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统计与质量评 价
科室每月进行护理优质满意度自查,并对调查的 结果进行统计,在每月的质量分析会上进行分析, 提出表扬也改进不足。
落 实 率 调 查
检 讨 与 改 善
活动项目
优点
主题的选定 活动计划和拟定
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定急需解决的问题,把患 儿健康放在第一位。
分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圈员做主席,极大 地提高了每个圈员的积极性。
现状把握
通过查检表,对差错的各环节有了比较深的认 识,实事求是的记录现状,并寻求解决方法。
缺点和今后方向
今后可从多个环节来考虑,同时采用多种 解决方法。
对策效果确认 1,有指导临床实际工作的意义。
1.对策实施:萌萌圈成员集思广益 2.负责人: 3.实施时间:2019.06.01 4.实施地点:中医儿科住院部
对策处置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2.通过制度的制约,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 3.上述规范列入中医护理操作管理专项内 容中。
萌萌圈在奔跑
萌萌圈在奔跑
常见的儿 科中医护 理操作
加大自身 护理人员 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消化肿瘤外科病房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作用。
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消化肿瘤外科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评价。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消化肿瘤外科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均远远高于实施前。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效果显著。
标签:品管圈;消化肿瘤外科;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也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2]。
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广泛开展于国内医疗行业,在医院管理、疾病诊疗及护理工作中均取得显著效果,是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益、提高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我科室是医院优质护理病房,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医护理操作,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于2013年07月~12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中,效果满意,现将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品管圈活动方法
1.1成立品管圈组织品管圈小组由7名护士自愿组成,通过投票选举出圈长1名,负责主持整个活动的各项相关工作。
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督促小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并对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
设小组秘书1名,负责小组活动会议记录及资料总结。
设小组物品管理员1名,负责管理和及时补充操作所需耗材。
品管圈活动历时个5个月(2013年7月~11月),活动1次/月。
第1个月组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第2个月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解析,对策拟定;第3~4个月对策实施;第5个月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最后进行资料整理与发表。
1.2确定品管圈主题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集体讨论,确定圈名为“向日葵圈”,喻指“向上,向阳,向着希望”,同时确定圈徽图案。
经全体圈员的努力,挖掘我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通过头脑风暴选定其中一个,最后将”向日葵圈”的主题确定为”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
此主题一直是科室质量控制的薄弱点,它符合中医院关于落实中医护理技能的要求,并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医疗的多样化需求。
1.3现状把握、目标设定按品管圈方法给出的公式计算出目标值[3],即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经调查,2013年1月~6月科室每月应完成中医技能40例,实际每月完成中医技能32例,月均完成总中医技能率为81%,缺陷率为19%;每月应完成中医项目4项,实际每月
完成中医项目2项,月均完成中医项目率为63%,缺陷率为37% ;根据圈员综合水平,结合科内实际情况,将圈能力拟定为80% ;根据调查结果,改善重点为护士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及护患沟通,占80%。
故月完成总中医技能目标值=100%-(19%-19%×80%×80%)=93%;月完成中医项目目标值=100%-(37%-37%×80%×80%)=87%。
1.4要因分析全体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分析中医护理技能完成率低的各种可能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绘制鱼骨图[4],见图1。
1.5对策拟定与实施对策拟定:针对以上3类中医护理技能完成率低的主要原因,采取头脑风暴法制定一下对策。
①每周对全体护士进行中医知识及技能培训,及时反馈效果;操作中遇见问题,QCC小组成员要及时解决;对西医院校毕业人员,QCC小组成员”一对一帮扶”;每月开展中医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并考核记录。
②查阅文献资料,用辩证的方法获取专科适宜操作项目;科研项目的临床验证:?訩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訪按揉背腧穴对化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訫胃癌围手术期中医临床护理方案优化研究。
?訬国家重点专科胃癌围化疗期护理方案临床验证;制定专科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材料。
③与后勤处、采购办、药剂科沟通协调,已解决大部分物品材料的申领工作。
④护士长充分授权普查人员,每月上、中、下3旬分别对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公布;将中医技能执行率,列入科室绩效考核方案。
⑤根据患者需要,制定简单易懂的中医技能宣传册;护士加强宣传。
2结果
2.1开展QCC活动的有形成果通过”向日葵圈”活动,中医护理操作完成率由81%升至325%(目标设定为150%);中医项目完成率由63%升至150%(目标设定为100%)。
2.2开展QCC活动的无形成果活动前后,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见图2。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挥基层员工无限的脑力资源提出改善创意,提高品质意识、问题意识以及改善意识,使工作更到位,工作品质更高,改善现场问题的能力更高,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繁荣企业[5]。
通过QCC活动来解决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低的问题,是全体圈员对新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
通过活动前后圈员的自我评价,圈员的七项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科室的中医专科小组成员配合品管圈小组检查、督促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落实情况,针对问题持续改进。
因此,实施QCC活动后,科室每月完成中医技能总数和中医项目总数均达到目标值,并远远超过目标值。
由于我科室是首次开展品管圈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題,因此需要集思广益、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万德森,朱建华,周志伟,等.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012-219.
[2]Ratliff,C.Early peristomai skin complications reportedby WOC nurse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5):505-510.
[3]岑爱丽.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士职业暴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93.
[4]曹颖蔚.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诊抽血项目准确率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2):94-95.
[5]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4):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