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问题解读试卷96.7

合集下载

【精品】高三地理艺术生文化课备考练案:专题十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精品】高三地理艺术生文化课备考练案:专题十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十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一、单选题1.下表为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统计数据,则乙为( ) 地 区甲 乙 丙 丁三次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 第一产业 26.4 34.4 10.0 29.2 第二产业 21.9 52.0 6.0 20.1第三产业18.5 56.2 6.8 18.5 A . 东部地区 B . 中部地区 C . 西部地区 D . 东北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图)是以黄河历史上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

完成下面小题。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划分依据是A . 地形地势特征B . 降水空间分布特点C .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D . 人文要素的差异性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具有的特征是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区域内部特征绝对一致④完全独立存在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④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关于图中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5.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描写错误的是( )A.“黄色中国”——龙舟竞渡B.“金色中国”——大漠驼铃C.“绿色中国”——四季常青D.“银色中国”——雪山连绵我国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互联网,收集到北纬35°-10°之间大陆四地的气俟资料,(如表1)尝试对区域地理特征作出分析和判断。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关于四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7.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发电厂周围250~1 000米范围内9月份树木叶片含硫量的平均值(单位:克/千克)。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单元检测卷: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单元检测卷: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值)柑橘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广泛,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

下图是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 •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能生产柑橘的自然条件是A. 光照充足,热量更丰富B. 土层深厚,红壤更肥沃C.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D. 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入侵2 •提高汉中地区柑橘单产的最有效途径是A•增加化肥的使用B. 提高机械化水平C. 选用优良品种D. 减少其他水果种植面积,改种柑橘兰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质量安全水平,在国家农业部进行的质量安全例行检测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我国著名夏菜外调基地之一,热销全国多个城市,但是,2016年出现“史上最严重”菜价暴跌,地头价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菜农损失惨重。

与此相对的是,最终消费者却没有明显感觉到夏菜价格的下降,据此完成3〜5题。

3•兰州高原夏菜质量较高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 黑土肥沃,农业科技发达C•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D. 土地面积广阔,劳动力丰富4.2016年兰州高原夏菜陷人销售困境的可能原因有()①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②收获期集中上市③品质变差④种植规模扩大过快A. ①②B.③④C. ①③D.②④5. 为避免与其他地区蔬菜因同质化而出现滞销,兰州地区可以发展()A. 大棚农业B.反季节蔬菜C.特色果蔬D.果蔬加工下图所示某国以平原为主的区域中,甲、乙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养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6〜8题。

* 鹹市I B谄* • 铁踣6. 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 土壤7•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8. 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问题解读》试卷93分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问题解读》试卷93分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问题解读》试卷93分一、判断题(10 道)1. 黄三角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发展模式和机制。

()正确错误2. 黄三角是我国除长三角、珠三角外最大的三角洲。

()正确错误3. 黄三角地区国内招商方式采用委托招商。

()正确错误4. 黄三角地区经济实力很强。

()正确错误5. 黄三角地区发展经济的特色之一是城乡一体化。

()正确错误6. 黄三角地区具有很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

()正确错误7. 黄三角劣势之一是生态敏感程度较高。

()正确错误8. 黄三角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

()正确错误9. 黄三角地区基础建设要以能源建设为保障。

()正确错误10. 当前,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正在加快。

()正确错误二、单选题(10 道)1. 黄三角地区空间布局要落实()区划理念。

A. 环境和谐B. 模块设计C. 主体功能D. 现代社会2. 黄三角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

A. 极高B. 一般C. 较高D. 很低3. 黄三角地区的特色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

A. 统一B. 和谐C. 保障D. 互补4. 黄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体现在()。

A. 自然区位B. 行政区位C. 军事区位D. 文化区位5. 黄三角地区基础建设的龙头是()。

A. 水利建设B. 房屋建设C. 交通建设D. 商业建设6. 黄三角地区要以能源建设为()。

A. 契机B. 龙头C. 保障D. 参照7. 黄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是()。

A. 住宅建设B. 水利设施建设C. 能源建设D. 交通建设8. 黄三角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强化优势,()劣势。

A. 规避 B. 改变 C. 瞄准D. 淡化9. ()是黄三角地区发展的聚焦领域之一。

A. 优势产业 B. 基础产业 C. 文化产业D. 传统产业10. 黄三角具备的最明显优势是()。

A. 资本优势B. 生态优势C. 制度优势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精PPT文档共49页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精PPT文档共49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发展规划》粗浅解读-精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试题

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试题

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试题1.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材料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1)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现象较突出,分析其原因。

(6分)(2)据材料二,描述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4分)(3)试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如何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

(8分)【答案】(1)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盐分聚积地表;水资源的不合理灌溉。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较快。

(4分)(3)全区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

(每点2分,满分8分)【解析】(1)从自然因素角度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导致土壤盐分含量大,造成盐碱化。

这里的气候旱季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地区,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盐分聚积地表,形成土壤盐碱化。

从人类活动方面看,人类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灌溉,也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

(2)读材料三图,第一产业产值增加最少,所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多,所以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

三类产业同比增长率都是上升趋势,但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二、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较快。

(3)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要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首先要对全区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

其次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

第三要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区域经济的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49页PPT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49页PPT
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 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100问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100问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100问一、发展背景1、什么是大河入海口三角洲?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是河流入海时,河水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伸出的平地,从平面上看,形状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称为三角洲。

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

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称我国三大三角洲。

2、大江大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规律?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大江大河入海口三角洲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泰晤士河三角洲伦敦、莱茵河三角洲鹿特丹、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新奥尔良、尼罗河三角洲开罗等城市,都是伴随着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兴起,有力地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当今世界,仅占全球面积的3.5%的大江大河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世界上2/3的大城市,养育着世界80%的人口。

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特区、浦东开发区快速崛起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启动都表明,随着大江大河三角洲开发深度和广度的加大,必然形成较大的中心城市和经济增长极,通过集聚要素、膨胀规模、增强辐射,最终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经济区。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哪些地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

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4、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有哪些比较优势?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保护,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已具备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基础,具有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条件。

2010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2010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开考前绝密试卷类型:A2010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50分;共10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

读图回答1~4题:1.北京于3月28日晚上20:30~21:30举行关灯一小时活动,此时华盛顿当地时间则是上午7:30~8: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纬度不同B.地表受热不同C.地球的自转运动D.地球的公转运动2.“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

小明的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拨下插头D.尽量少使用空调3.图中P点的地理坐标是A.23.5°N,0°B.23.5°N,180°C.23.5°S,0°D.23.5°S,180°4.关于图中各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大洲温带面积广大B.②大洲是世界上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大洲C.③大洲发展中国家居多D.④大洲有大量的混血种人5.地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莹莹一家自驾车从东营到曲阜旅游,为保证顺利到达,他们最好选用A.中国政区图B.山东省地形图C.中国铁路交通图D.山东省公路交通图6.下列地理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太阳东升西落B.四季更替C.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D.水往低处流7.下图中人物信仰的宗教为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8.张森叔叔是个摄影爱好者,他在世界各地旅游时,拍摄了许多风景名胜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标
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问题
解读》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
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问题解读》
倒计时本答案:96.7分
一、判断题(10 道)
1. 黄三角地区基础建设要以能源建设为保障。

()
正确
错误
2. 黄三角地区经济实力很强。

()
正确
错误
3. 黄三角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发展模式和机制。

()
正确
错误
4. 黄三角要以生活性服务业替代生产性服务员业。

()
正确
错误
5. 黄三角劣势之一是生态敏感程度较高。

()
正确
错误
6. 黄三角地区具有很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

()
正确
错误
7. 黄三角的高效生态运作已经十分成熟。

()
正确
错误
8. 黄三角的劣势之一是生产生活功能不够完善。

()
正确
错误
9. 黄三角劣势之一是外向化水平不高。

()
正确
错误
10. 黄三角是我国除长三角、珠三角外最大的三角洲。

()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黄三角地区的特色之一是()。

A. 老工业
B. 传统
C. 绿色
D. 文化
2. 黄三角地区空间布局要落实()区划理念。

A. 环境和谐
B. 模块设计
C. 主体功能
D. 现代社会
3. ()是黄三角地区发展的聚焦领域之一。

A. 优势产业
B. 基础产业
C. 文化产业
D. 传统产业
4. 黄三角地区基础建设的龙头是()。

A. 水利建设
B. 房屋建设
C. 交通建设
D. 商业建设
5. 黄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体现在()。

A. 自然区位
B. 行政区位
C. 军事区位
D. 文化区位
6. 黄三角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

A. 极高
B. 一般
C. 较高
D. 很低
7. 黄三角地区的特色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

A. 统一
B. 和谐
C. 保障
D. 互补
8. 黄三角具备的最明显优势是()。

A. 资本优势
B. 生态优势
C. 制度优势
D. 劳力优势
9. 黄三角地区空间聚焦的方向是()。

A. 乡镇街道
B. 工业园区
C. 农村
D. 边疆
10. 黄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向有()。

A. 气体污染
B. 固体污染
C. 农业污染
D. 水污染
三、多选题(10 道)
1. 黄三角经济区的整体特色包括()。

A. 生态
B. 绿色
C. 高速
D. 循环
E. 科学
2. 黄三角要发展的农产品品牌种类有()。

A. 有机产品
B. 转基因产品
C. 绿色产品
D. 无公害产品
E. 低值产品
3. 黄三角的区位优势在于()。

A. 物流发达
B. 东部沿海
C. 临近首都
D. 江海汇通
4. 黄三角的对外招商策略有()。

A. 团队招商
B. 区域招商
C. 部门招商
D. 品牌招商
E. 集中招商
5.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有()。

A. 物流
B. 金融
C. 文化
D. 科技
E. 医疗
6. 属于综合防治的环境污染类别有()。

A. 生产污染
B. 工业污染
C. 农村污染
D. 农业污染
E. 生活污染
7. 黄三角地区发展经济欠缺的软件有()。

A. 人才
B. 资金
C. 技术
D. 机制
E. 自然资源
8. 黄三角地区应当适度聚焦的领域有()。

A. 基础设施
B. 优势产业
C. 农村发展
D. 城乡建设
E. 现代教育
9. 我国经济区域中属于三角洲的有()。

A. 黄河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长江三角洲
D. 海河三角洲
E. 淮河三角洲
10. 黄三角地区的后发优势包括()。

A. 新人才
B. 新技术
C. 新思想
D. 新格局
E. 新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