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案例分析精编版

合集下载

7个精选事故案例(2018.10.29)

7个精选事故案例(2018.10.29)

7个精选事故案例,做PPT、培训会用到,建议收藏!来源:e点正能量目录1、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事故2、广东佛山地铁工地“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3、台州天台足馨堂足浴中心“2•5”重大火灾事故4、湖北当阳“8•11”重大高压蒸汽管道裂爆事故5、连云港“12•9”重大爆炸事故6、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罐车泄漏重大爆炸着火事故7、广河高速公路龙门路段“7•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1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一、事故发生经过2017年8月10日14时01分,驾驶人冯公浩驾驶河南省洛阳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交运集团)号牌为豫C88858的大型普通客车,从四川省成都市城北客运中心出发前往河南省洛阳市。

出站时,车内共有41人(2名驾驶人、1名乘务员以及38名乘客)。

行驶途中,先后在京昆高速公路成都市新都北收费站外停车上客2人,在德阳市金山收费站外停车上客4人,在绵阳市金家岭收费站外停车上客3人。

20时28分,车辆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出口下高速公路至客车服务站用餐,在此期间下客1人。

21时01分,车辆更换驾驶人,由王百明驾驶车辆从汉中南郑口驶入京昆高速公路,此时车上实载49人。

23时30分,当该车行驶至陕西省安康市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1号隧道南口1164公里867米处时,正面冲撞隧道洞口端墙,导致车辆前部严重损毁变形、座椅脱落挤压,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一)直接原因。

经调查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事故车辆驾驶人王百明行经事故地点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致使车辆向道路右侧偏离,正面冲撞秦岭1号隧道洞口端墙。

一是驾驶人疲劳驾驶。

二是事故车辆超速行驶。

(二)间接原因。

一是事故现场路面视认效果不良。

二是车辆座椅受冲击脱落。

三是有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四是地方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

五是洛阳市人民政府落实道路运输安全领导责任不到位,没有有效督促指导洛阳市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履行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职责。

佛山地铁事故报告

佛山地铁事故报告

佛山地铁事故报告佛山地铁是广东佛山市的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发展提供了方便。

然而,前不久发生的一起地铁事故让人们震惊不已。

这起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也引发了人们对地铁安全问题的关注。

对于这起佛山地铁事故,我认为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未来的地铁运营更加安全可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事故的经过。

据报道,这起佛山地铁事故发生在xx日的早上,当时地铁列车突然停在隧道内,造成多名乘客被困。

事故发生后,地铁工作人员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成功解救了被困乘客。

但遗憾的是,有部分乘客在事故中不幸丧生。

对于这起地铁事故而言,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事故会发生?作为一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地铁,其设计和建设应该经历严格的程序,包括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

一旦发生事故,我们就要思考这个问题。

在调查之后,专家发现这起地铁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

具体来说,是一处信号故障导致列车停在了隧道内无法移动。

那么,为什么这个信号故障没有在事故发生前被发现和修复呢?有些人可能会责怪工作人员的疏忽,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考虑改进地铁维护和管理的方式。

例如,可以增加定期维护检查的频率,并加强设备故障的快速定位和修复能力。

此外,也可以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例如自动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地铁设备的状态,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除了技术手段的改进,我们也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地铁工作人员应该接受更加严格的培训,熟悉设备运行情况,并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以应对意外情况。

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责任人能够履行职责,及时处理维护问题。

当然,改进设备维护和人员管理只是解决地铁事故的一部分。

我们还要关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这里,需要对佛山地铁事故中的救援工作进行肯定和赞扬。

事故发生后,地铁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迅速行动,采取了正确的救援措施,并成功营救了被困乘客。

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周路鸣

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周路鸣

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周路鸣发表时间:2019-03-20T16:18:39.7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周路鸣[导读] 在进行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采用对应措施进行安全风险管理。

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518034摘要: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地下轨道交通的建立,缓解了交通紧张的现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与运输,还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

在进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方法就是盾构法,其以自身建设效率高、建设过程安全、建设成本低廉、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高端,能够减少劳动力等多种优势被广泛应用,但是在进行地铁盾构施工建设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多种安全事故,所以这就必须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下文就该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随着我国对交通质量的重视程度的提升,地下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在节约城市空间资源的基础上,还能够改善交通质量,采用盾构施工方式进行地铁施工,能够随时对施工情况进行监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施工效率,但是由于进行地铁盾构施工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安全管理问题等多种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1],为合理规避安全风险事件,就需要不断提升盾构施工技术,加强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

一、盾构施工地铁盾构施工时进行地铁区间建设施工的主要方式,其能够充分利用盾构机进行隧道的开挖,能够利用盾构机外壳的抗压能力结合千斤顶对管片的顶起作用,以推进油缸的推力作为工作动力,以此保证盾构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土体的开挖,使开挖的长度不断加长[2]。

在进行地铁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只要向前掘进一环,就必须要衬砌一环,此外,在进行地铁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管片拼装机进行定位安装,保证管片间隙和围岩能够充分利用水泥浆液填满,以此减少围岩变形的可能性。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全国范围内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地铁作为一种现代便捷的交通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铁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本文将就全国范围内的地铁事故案例展开分析,以期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2024年北京地铁6号线列车自燃事故2024年1月,北京地铁6号线一列车在地铁车辆基地内发生自燃事故,造成车厢内部严重损毁,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经事故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车辆电动系统短路引起火灾,二是车内放置的杂物过多,加快了火势的蔓延。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应加强车辆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及时清理车内杂物,保证车辆内部的安全。

二、2024年广州地铁透水事故2024年5月,广州地铁路段发生透水事故,导致地铁线路中途停运,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经过调查发现,该段地铁隧道水防设施老化严重,缺乏日常维护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防范地铁透水事故,应加强地铁隧道的日常巡查,及早发现隧道内可能存在的水源,并及时采取防水措施。

三、2024年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故障事故2024年12月,上海地铁10号线一列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发生技术故障,导致列车停运。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列车的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制动。

为此,需要加强地铁列车的日常保养与检修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四、2024年武汉地铁车门夹人事故2024年7月,武汉地铁2号线一列车在开门时夹住了一名乘客的手臂,造成乘客受伤。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车门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关闭。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需要加强地铁车门的日常维护与检修,确保车门的正常运行。

五、2024年深圳地铁脱轨事故2024年8月,深圳地铁4号线一列列车在行驶途中突然脱轨,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调查,事故的原因是列车轮轨间隙过大导致列车脱轨。

为了确保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行,应加强地铁轨道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及时修复轨道的缺陷。

地铁施工事件、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地铁施工事件、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现场管理失职 6 月 28 日上年隧道下行线小型制冷机发生故障,停
止供冷 7.5 个 小时。下午 2 时左右,施工人员在下 行线隧道内安装水文观测孔,发 现一直有压力水漏 出,尽管采取了用木板封堵掘进面等一定措施,但 效果不佳。29 日凌晨 3 时,水阀处测出的水压接近 外部第七层承压 水水压。险情初露征兆,但现场没 有任何人将这一情况向总承包及监 理公司汇报,导 致险情逐步加剧。 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7 月 1 日零时许,中煤上 海分公司项 目副经理李柱和明知旁通道冻土结构存 严重隐患、工程已停工,竟还 擅自指挥当班班长任 秀忠,执意安排施工人员拆除冻土前掘进面部分 封 板,用风镐凿出直径 0.2 m 的孔洞,准备安装混凝 土输送管。正是 这个孔洞出水,水砂从掘进面的右 下角和侧墙不断涌出,以致封堵无 效,最终酿成事 故。
【事故处理】
事故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司法机关追究,其中3人因 涉嫌“重大责 任事故罪”被正式批准逮捕,他们是 施工单位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 公司上海分公司项 目副经理李柱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经理袁强华,监理单位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 公司总监代表李关 强。中煤上海分公司项目经理、 上海隧道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地铁 监理公司总监 被取保候审。
上海分公司项目部对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擅自进行 了调整。专家组的分析也认定,方案调整没有严格 遵循冻结法施工工艺的有关规定,导致旁通道冻土 结构在施工中出现薄弱环节。调整后的方案,降低 了对冻土平均温度的要求,从原方案的-10℃减 少到-8℃;旁通道处垂直冻结管数量减少,从原 方案的24根减少到22根,而原先为25米深的 7根垂直冻结管,其中4根被缩短到14.25米, 3根被缩短到16米,造成旁通道与下行线隧道腰 线以下交汇部冻土薄弱;下行线仅设单排6个冻结 斜孔,孔距1米,虽然在冻结孔长度上予以增加, 但数量偏少、间距偏大,导致冻结效果不足以抵御 相应部位的水土压力。

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9.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 在不足。
监管不力。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1.中交二航局装备分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① 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不足,冒险组织抢险堵漏1;
1..《佛山市轨道交通2 号线施工监测TJ01 标湖绿区间监测日报》(第264、265期的《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监测单位为武汉港 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18年2月6日、7日,事故发生段面19个监测点均有16个红色预警,表明该施工段面沉降严重;事发前, 盾构机正好于粉砂、中砂、圆砾层交界的部位停机,且在盾构机盾尾垂直偏差十分异常的情况下仍冒险组织抢险堵漏。 ② 未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2; 2..针对右线盾构机在事发前已发生过多次盾尾漏浆、存在盾尾密封失效的事故隐患,虽然研究过堵漏措施和更换油脂、盾尾刷以及 增配经验丰富的盾构司机等,但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③ 未制定隧道坍塌应急预案,在涌水突泥应急预案中未明确紧急情况下撤人的时机和程序; ④ 应急处置不当3,未严格执行项目部及盾构分部应急预案的规定4及时撤出作业人员5;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 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近年来盾构工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近年来盾构工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近年来盾构工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城市轨道交通坍塌及沉降事故1.1.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透水坍塌(1)事故概况2018年2月7日,由某单位施工的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盾构区间右线工地突发透水,引发隧道及路面坍塌,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踪、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323.8万元。

图1-1地面塌陷区航拍照片(2)原因分析事故主要原因是盾尾密封承压性能下降遭遇特殊地质环境等因素叠加,引发隧道透水坍塌。

①事故发生段存在深厚富水粉砂层且临近强透水的中粗砂层,地下水具有承压性,盾构机穿越该地段时发生透水涌砂涌泥坍塌的风险高。

a.事故段隧道底部埋深约30.5米,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人工填土、淤泥质粉土、淤泥质土、淤泥质粉土、粉砂、中砂、圆砾以及强风化泥质砂岩。

大部分土体松散、承载力低、自稳性差、易塌陷,其中粉砂层属于液化土,隧道位于淤泥质土和砂层,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很差。

b.隧道穿越的砂层分布连续、范围广、埋深大、透水性强、水量丰富,且上部淤泥质土形成了相对隔水层,下部砂层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水文地质条件差。

c.事发时盾构机刚好位于粉砂和中砂交界部位,盾构机中下部为粉砂层,中砂及其下的圆砾层透水性强于粉砂层并且水量丰富和具有承压性,一旦粉砂层发生透水,极易产生管涌而造成粉砂流失。

在上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均很差的地层中,盾构施工过程具备引发透水涌砂坍塌的外部条件,盾构施工风险高。

②盾尾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密封性能下降,盾尾密封被外部水土压力击穿,产生透水涌砂通道。

事故发生前,右线盾构机已累计掘进约 1.36 公里,盾尾刷存在磨损,盾尾密封止水性能下降。

在事故发生前已发生过多次盾尾漏浆,存在盾尾密封失效的隐患。

管片拼装期间盾尾间隙处于下大上小的不利状态,盾尾底部易发生漏浆漏水。

盾构机正在进行管片拼装作业,管片拼装机起吊905环第 2 块管片时,盾尾外荷载加大,同时土仓压力突然上升约40kPa, 对盾尾密封性不利。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调查报告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调查报告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调查报告2018年2月7日20时40分许,由中交二航局组织施工的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一标段(以下简称“TJ1标段”)湖涌站至绿岛湖站盾构区间右线工地突发透水,引发隧道及路面坍塌,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踪、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323.8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国务委员王勇、应急管理部部长(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玉普、省长马兴瑞等领导立即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全力搜救被困人员,防止次生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并举一反三,对大型施工工地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受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委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赶到事故现场指挥、督导事故救援、善后、抢险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派出工作组及时赶到现场指导工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规定,省政府成立了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爱军任组长,省纪委和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安全监管局、省法制办、省总工会以及佛山市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2·7”重大事故省政府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调查组聘请了国内岩土、结构、水文地质、机电、安全工程等方面的9名专家协助调查。

调查组坚持“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同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总结了事故的主要教训,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一、事故基本情况(一)工程项目概况。

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佛山市东西走向的骨干轨道线路,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规划由佛山南庄出发,跨东平水道、陈村水道,至广州南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佛山铁投公司
中交佛投公司
中国交建

中交二航局

中交二航局三公司

中交二航局装备分公司

中铁二院
投资监管、运营单位
建设单位
总承包单位
TJ1 标

TJ1标施工单位 目

事故区间发包单位
一分部:二航三公司 二分部:二航南方公司 盾构分部:二航装备分公司
9.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 14.佛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履职不到位,工作存
监管不力。
在不足。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1.中交二航局装备分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① 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不足,冒险组织抢险堵漏1;
1..《佛山市轨道交通2 号线施工监测TJ01 标湖绿区间监测日报》(第264、265期的《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监测单位为武汉港 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18年2月6日、7日,事故发生段面19个监测点均有16个红色预警,表明该施工段面沉降严重;事发前, 盾构机正好于粉砂、中砂、圆砾层交界的部位停机,且在盾构机盾尾垂直偏差十分异常的情况下仍冒险组织抢险堵漏。 ② 未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2; 2..针对右线盾构机在事发前已发生过多次盾尾漏浆、存在盾尾密封失效的事故隐患,虽然研究过堵漏措施和更换油脂、盾尾刷以及 增配经验丰富的盾构司机等,但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③ 未制定隧道坍塌应急预案,在涌水突泥应急预案中未明确紧急情况下撤人的时机和程序; ④ 应急处置不当3,未严格执行项目部及盾构分部应急预案的规定4及时撤出作业人员5;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 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23:50 市领导在事故现场成立现场临时救援指挥部,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2:00 省安监局副局长潘游到现场指导救援工作。
➢2:01 消防队伍搜救出2名生还者(其中1名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7:21 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带队到现场指挥协调救援处置工作。 ➢10:43 中国交建重庆隧道抢险救援队到场,协助消防救援。
➢18:00 原安监局监管二司司长唐琮沅率工作组到场指导救援工作。 ➢19:08 消防队伍搜救出10具遇难者遗体,尚有1人失踪。。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发生段存在深厚富水粉砂层且临近强透水的中粗砂层,地下水具有承压性,盾构机 穿越该地段时发生透水涌砂涌泥坍塌的风险高。 盾尾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密封性能下降,盾尾密封被外部水土压力击穿,产生透水涌砂 通道。 涌泥涌砂严重情况下在隧道内继续进行抢险作业,撤离不及时。 隧道结构破坏后,大量泥砂迅猛涌入隧道,在狭窄空间范围内形成强烈泥砂流和气浪向 洞口方向冲击,导致部分人员逃生失败,造成了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让世界更畅通
2018年8月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分许,由中交二航局 组织施工的佛山市轨道交通2 号线一期工 程土建一标段(以下简称“TJ1 标段”) 湖涌站至绿岛湖站盾构区间右线工地突发 透水,引发隧道及路面坍塌,造成11人死 亡、1人失踪、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5323.8 万元。
4.中交佛投公司对发包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力。 地安全监管不严。
5.广州轨道监理公司安全生产监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12.佛山市公安消防局未严格履行有关法定监管职
6.佛山铁投公司监管不力。
责。
7.华禹劳务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13.佛山市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用人单位
8.佛山市、禅城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 日常巡视检查不力。
➢19:22 刘敏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请求封路。 ➢19:25 交警到达现场封路。 ➢19:40 EPC总工杨铁泉、安全总监胡永宽、工程部经理 张小熊、现场工程师吴银河进隧道查看,约20:23出隧 ➢道1。9:47 陈朝向陈春雷报告后带人进隧道指挥抢险堵漏。
➢20:00 开始关闭供水阀门,20:50完成。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事故间接原因
1.中交二航局装备分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10.佛山市国土和规划局(市轨道办)对城市轨道交
2.中交二航局三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通工程项目行政许可审批不严、综合协调督促不力。
3.中交二航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
11.佛山市禅城区轨道办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属
➢19:05 马超安排工程部长向志鹏组织现场封路,并电话 报告项目部经理陈春雷。张彬与晚班掘进班长郑俊杰交接, 交待渗漏情况,郑组织用砂袋封堵,最低点抽排水。
➢19:16 向志鹏向燃气、供水等单位请求关闭相关管线。
➢19:20 陈春雷向EPC项目总经理戴振华报告,电话通知 项目部书记刘敏到现场组织封路。
➢20:05 开始关闭燃气阀门,21:58放散完成。
➢20:35 陈朝通知地面监控室切断洞内高压电,并向隧 道内人员发出撤退指令,人员开始撤退。
➢20:40 地面突然发生坍塌。 ➢20:47 佛山市政府总值班室收到市公安局110报告情况。 ➢20:50 戴振华向中交佛投执行总经理梅继安电话报告。21:10梅继安到达现 场。 ➢21:34 佛山市政府要求禅城区和有关部门迅速察看处置。 ➢21:39 盾构分部安全总监王军伟拨打119,请求消防救援。 ➢21:50 佛山市副市长赵海到达现场勘察实地情况,研究下一步措施。随 后市委书记等领导先后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善后处置工作。 ➢21:52-22:25 消防队伍陆续到场展开救援。
地面坍塌范围东西向约65m,南北向约81 m,深度 约6m-8m,地面塌方面积约4192m2,坍塌体方量接 近2.5万m3。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事故过程
18:10
18:52 18:53 18:54
19:03
19:47
20:03
20:35 20:36 20:38 ' 49″ 20:40
事故区间承包单位 勘察单位
中交第二勘设院
设计单位
广州轨道监理公司
监理单位
华禹劳务公司
事故区间劳务派遣单位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武汉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第三方监测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事故
事故应急处置
; ➢18:52 右线905环发生泄漏
➢19:03 白班掘进班长张彬向地面监控室报告渗漏情况, 盾构分部经理陈朝向项目部总工马超报告要求封路,并 指派盾构分部总机电长郑礼杰下隧道组织堵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