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 心脏 血液
• 这些运输线 就是遍布全 身的大大小
小的血管,
血管里流动
着血液。
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 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 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 长可达10万公里 。
回忆体验:是否亲身体验过血管的存在?
快乐体验:感受血管跳动
用手触摸身体的一些部位,在身体上寻找血 管跳动的部位
测定脉搏
二、选择题
1.动脉是指
()
A.由心脏发出的血管 B.运输动脉血的血管
C.将身体各部分的血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3.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4.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
发生的怎样的变化?“青筋”是什么?试 解释这一现象。
手臂上的”青筋”上能摸到脉搏吗?它属于 哪种血管?
三种血管的特点、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 各部分去的血管。
①分布较深,
特点: ②管壁厚、弹性大
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 身各部分去。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 心脏的血管。
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在安静的状态下, 测试者把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排按压在 受测同学的左臂腕部有脉搏的部位,测量三次, 取平均值,将测量的结果记录。
测量次数 1
2
3
平均值
脉搏次数
抽样调查法
统计测算
班级 成员
1
2
3
4
5 6 … 总计 班级
…
平均值
脉博数
延伸讨论: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苏科版苏科版生物知识点(八上)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2、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流速度最快。
桡动脉。
4、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
手臂上的“青筋”是5、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换的场所。
6、心脏是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上面两个分别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分别叫左心室、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瓣一一即瓣膜。
7、与心脏相通的血管:左心房一一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8、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9、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0、血细胞的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11、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无细胞核。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是红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它们之间有控制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静脉。
“切脉”一“脉”指的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色的,因为含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12、白细胞: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3、血小板: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感化。
14、输血的原则:同种血型相互输。
血型反面,会引发红细胞凝集。
一次献血会影响安康。
15、人的血型普通可分为:A型、B型、AB型、型。
16、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仃、体循环:左心室T主动脉T全身毛细血管网T上、下腔静脉T右心房_________。
血液从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并且通过心脏200~400ml,不18、肺循环的进程:右心室T肺动脉T肺部毛细血管T肺静脉T左心房血。
,静脉血转变为动脉19、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域,在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这样就能够有更多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求。
八年级上生物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教案

主备人陈哲用案人授课时间2019年09 月总第5 课时课题14.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课型新授教学[来源:学。
科。
网][来源:学*科*网Z*X*X*K]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理解体循环、肺循环的意义。
[来源:学#科#网]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血液流动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同学合作完成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体验生命、关爱生命。
重点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及意义。
难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法及教具实验法、观察、讨论;显微镜、活金鱼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预习检查1.(1)填写右图结构名称:1.________;3.______;5.______;8.______;9.___________.(2)与8相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____,流_________血;与6相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_,流_________血。
2.肺循环的途径是( )A.右心室肺动脉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B.右心室肺静脉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左心房C.左心室肺静脉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D.左心房肺动脉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室、3.体循环是血液由( )A.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完成预习任务脉右心房的循环B.右心室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毛细血管网主动脉各级动脉右心房的循环C.左心室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主动脉左心房的循环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左心房的循环二、导入新课如何观察血液是流动的?血液循环有何意义?三、新知探究1.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现象方法步骤:⑴用浸湿的棉花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⑵将小鱼侧放在培养皿中,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面(鱼头朝正前方)⑶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观察内容:①观察红细胞通过血管的情况及血流速度②注意向前方流的血管流速快,还是向后方流的血管流速快?(鱼头朝向正前方)③看中间的横血管:流速快还是慢?细胞是单排走还是好几排一块走?④观察血流有没有方向性?是从流速快的血管→横血管→流速慢的血管,还是从流速慢的血管→横血管→流速快的血管?思考:1.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2.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如何?3.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完成习题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并尝试绘图注意:保持小鱼鳃部的湿润;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保持载物台与镜头的清洁。
八年级上生物第十四章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3)

第十四章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3)主备人:审核人:时间教学目标1、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鱼鳍的血液循环。
3、通过与学生合作完成血压的测定。
教学重点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教学难点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和血压的变化教学过程交流讨论:认真细致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一、填空1、血液在血管里是循环流动的,并且在和之间一定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通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毛细血管。
2、人体的血液就是在、、组成的管道里进行流动的。
3、人体的循环可以分为和。
4、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的血压。
5、人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少吃的食物,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二、讨论题1、运用前面学习的有关血管的知识,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和血管粗细及分支情况,怎么样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从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你能推断出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吗?3、血液从左心室出发,通过体循环流回到心脏的途径是什么?血液的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交流展示巩固提高1、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A 脉搏B 血压C 心率D 血流量2、动脉血是指A 颜色鲜红,含养料丰富的血B 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丰富的血C 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血D 颜色暗红,含养料丰富的血3、肺的循环是从哪里开始的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D 右心室4、测量血压时,一般在()测定A 主动脉B 肺动脉C 桡动脉D 肱动脉5、体循环是从哪里开始的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室D 右心房6、如果在肌肉注射某药品跟踪检查,首先发现该药品是心脏中的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室D 右心房7、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A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B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8、如果a为舒张压,b为收缩压,通常的的表示方法为A a+bB a∕bC b∕aD a-b9、静脉血和动脉血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A含营养物质少 B含代谢中产物多C 含氧少D 在静脉中10、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发生的变化是A血液由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暗红的静脉血B血液由鲜红的静脉血变成了暗红的动脉血C血液由暗红的动脉血变成了鲜红的静脉血D血液由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作业:生物导学与评价上册对应的习题板书设计反思与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苏科版苏科版生物知识点(八上)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2、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流速度最快。
“把脉”一“脉”指的是桡动脉。
4、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
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5、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6、心脏是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上面两个分别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分别叫左心室、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控制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即瓣膜。
7、与心脏相通的血管:左心房——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8、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9、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0、血细胞的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11、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无细胞核。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是红色的,因为含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12、白细胞: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3、血小板: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14、输血的原则:同种血型相互输。
血型不和,会引起红细胞凝集。
一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15、人的血型一般可分为:A型、B型、AB型、型。
16、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7、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从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18、肺循环的进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
19、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后几天里,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这样就能够有更多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纲要(整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纲要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
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
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
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
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
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
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
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
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
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
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叫静脉血。
【免费下载】八上生物第十四章到十六章复习提纲

八上生物第十四章到十六章复习提纲 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出血在近心端包扎止血,静脉出血包扎在远心端。
人体内能够出现脉搏现象的血管只有动脉。
血管种类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人体内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管道 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分布 身体较深部位,但在体表有时能触摸到 身体较浅部位,在体表就可以看到 分布广,数量多 管壁 较厚,有较大弹性 薄,弹性不大 极薄 管腔 粗,断面圆形 细,断面扁形 极细, 血流速度 快 慢 很慢(单行通过)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
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
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房室瓣)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判断心脏左右的依据: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①上房下室,左右相反②心壁较厚的一侧为左半部分,较薄的一侧为右半部分。
③靠近上下腔静脉的一侧是心脏的右半部分。
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血管和心脏内的流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5、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为体重的7%~8%。
血浆白细胞6、血液的组成血细胞血细胞血小板8、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
9、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10、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3)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4)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能熟练的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的血液循环。
(3)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生命,关爱生命。
(2)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4~5课时
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心脏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
难点:心脏的结构、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和血压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人体3种血管的模式图
心脏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模式图
2个玻璃漏斗和1根软管
鸡或猪的新鲜血液10ml
抗凝剂
显微镜
血细胞涂片
人血细胞形态的模式图
教学流程:
一、概述:
大树依靠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到达树体的各处,那人体通过什么结构把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各个细胞呢?这些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二、血管:
(一)、【师生互动】感受并测量脉搏
触摸太阳穴、手腕桡动脉、脚腕动脉感受脉动【结论】血管的跳动就是脉搏
【讨论】血管主要分布在身体的哪些部位?
血管为什么能跳动呢?
比较不同人的脉搏次数以及在中医上的运用
(二)、【观察】血管的类型
【讨论】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分布
静脉的结构特点和分布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分布
【比较】管壁的厚薄、管腔的大小、弹性大小
思考与作业:课课练P1 基础与巩固
【复习提问】3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一、概述:
血液在血管里持续不断的流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心脏不停的调动,它的收缩与舒张好象泵一样,将血液输送至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生互动】借助自制听诊器感受心跳
【结论】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心率
【讨论】心率与脉搏是否一致
【结论】在静止状态下,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心率是各不相同的
1、【观察心脏的外形】
【结论】心壁较厚的一侧为左半部分,较薄的一侧为右半部
2、【观察心脏的结构】
]
【思考与讨论】课课练P3 基础与巩固
【复习提问】1.心脏有几个腔?
2.心脏的各个腔分别和什么血管相通?
一.概述: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那你知道血液里有哪些成分吗?它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
二.【师生互动】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讨论】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结论】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的55%,血细胞约占血液总量的45%
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尿素----------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浆的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图片】
【比较区分血细胞】
注: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血液也呈红色.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四.贫血与发炎
血细胞异常如: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贫血
白细胞增多-------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
【师生互动】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讨论】化验单上的项目分别表示什么?每项的测定值正常吗?
五.【虚拟鉴定血型】
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宣传: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思考与讨论】课课练P7 基础与巩固
一、【模拟哈维的实验】
【结论】哈维猜想,血液在血管里是循环流动的,并且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液连通起
来。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讨论】根据血液流动方向、速度和血管粗细及分支情况,怎样来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从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你能推断出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吗?
【结论】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二、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
【讨论】1、血液从左心室出发,通过体循环流回到心脏的途径是什么?血液的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血液从右心室出发,通过肺循环回到心脏的途径是什么?血液
的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意义】血液在人体内流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运输至人体的各种组织,并且将人体代谢废物运输至一定的器官而排出体
外。
三、血压
【概述】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 a,舒张压一般为8~12kP a
四.【DIY】学习测量血压
五.思考与练习课课练P12 基础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