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水文课件第14章第1节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PPT课件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PPT课件
水平时,以它为基准面,上游钻孔为坐标起点, 按裘布依微分方程,有著名的裘布依公式:
q K h12 h22 2L
(2)
• q—通过任一断面的单宽流量, • L—渗透路径, • h1、h2分别为潜水含水层在断面1、2处的厚度。
注意:如果分别给出了潜水含水层在断面1、2处 2021的的/3/12水标位高标 (高 或值 高程H1)、zH,2,则以h1及= 潜H1水-z含,水h2层=H隔2-水z 底板25
2
L
(4)
2021/3/12
28
第六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重点章
三、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一)潜水完整井出水量的计算
• 掌握著名的裘布依稳定井流潜水完整井出 水量计算公式:
Q
1.364K
H
2
h02 R
lg
r0
(5)
2021/3/12
29
第六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重点章
• 又 则因(h30)=变H成–:s0,则 H 2h0 2(2Hs0)s0 ,
第六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重点章
• 通过宽度为B的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流量为:
Q=Bq KBh12 h22
(2)‘
2L
• 潜水水位线是实际存在的地下水面线,又
称为浸润曲线。
2021/3/12
26
第六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重点章
2.当隔水底板倾斜时,可用卡明斯基近似公 式求解: qKh1h2 H1H2 (3)
2021/3/12
7
第二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重点章
一、根据岩浆岩中的SiO2含量,把岩浆岩分为四类: • 1.酸性岩类:SiO2含量65% • 2.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52%-65% • 3.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45-52% • 4.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

工程地质与水文0

工程地质与水文0

5 African Plate
6 Indo Australian Plate
7 Antarctic Plate
板块的形成(大陆漂移)
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
海底扩张理论
海底扩张的证据(沉积物的年龄)
海底扩张的结果(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海沟的形成
岩石循环的概念
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含义
◆ 地形地貌 ◆ 岩土工程性质 ◆ 地质构造
◆ 水文地质:地下水条件 ◆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 工程勘察
4 .学习意义 5 .要求
地球概论
内容简介: 第1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 第2节 板块构造理论 第3节 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
第1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 地慢
外核 内核
图1-4 地球的圈层构造及地震波传播速度
(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地质条件和 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正确评价、合理利用、 有效改造和完善保护地质环境。
(3)研究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及其在自然或人类活动影 响下的变化是工程岩土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工程活 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即工程地质问 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力学机制及其 发展演化规律,以便正确评价和有效防治其不良影 响是工程地质学另一专门分支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 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并研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 的方法和手段是工程地质勘查的基本任务。
▶剥蚀作用 由于外动力作用,使风化的岩石离开母体的作用。
▶ 搬运作用 由于外动力作用,使岩石的由某地搬运到另一地 方的作用。
▶沉积作用 由于外动力作用,使岩石沉积。
▶ 成岩作用

2024版《工程地质》PPT课件

2024版《工程地质》PPT课件

0102工程地质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规律的学科。

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预测和防治工程地质问题,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定义任务工程地质定义与任务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地壳稳定性及地震活动对工程的影响。

地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分类及工程特性。

岩土体性质与分类研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规律及防治措施。

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研究内容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与土木工程关系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预测水库渗漏、溃坝等工程地质问题。

与水利工程关系为交通线路选线、桥隧位置选择等提供地质依据,保障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与交通工程关系预测和评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与环境工程关系工程地质与相关领域关系01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形成,包括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具有结晶质结构和块状构造。

02沉积岩由风化产物、生物遗骸和火山物质等在地表或水下沉积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03变质岩由已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具有片理构造和变质矿物。

残积土由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质组成,结构松散,力学性质较差。

坡积土由山坡上的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形成,具有分选性和层理构造。

洪积土由洪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具有分选性和交错层理。

冲积土由河流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和较好的力学性质。

01020304表示岩石和土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影响工程建设的荷载计算。

密度与重度描述岩石和土体中孔隙的发育程度和连通性,影响工程建设的排水设计和地基稳定性。

孔隙性与渗透性表示岩石和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影响工程建设的沉降计算和地基稳定性。

压缩性与变形性描述岩石和土体抵抗剪切和压缩破坏的能力,影响工程建设的边坡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岩石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03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弯曲现象,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工程地质学-第十四章 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

工程地质学-第十四章 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⑴ 震源浅,影响范围较小,但震中烈度却不一定小; ⑵ 震中一般在库区范围以内,即始终与水的作用有关; ⑶ 形成机理,是以岩石的弹脆性破裂为主,少见有粘滑
性破坏。 ⑷ 水库何时诱发地震,与库区地质体的背景及水库水位 升降密切相关。滞后时间短,滞后时间长等。
库水通过渗漏通道向库外邻谷或洼地的渗漏。它直接导致库 水量的损失,其大小关系着水库能否正常运行,滞洪作用。工程 地质的任务就是要查清可能的渗漏通道,并估算渗漏量。
二、水库渗漏通道的地质条件分析
㈠ 岩性条件
通道主要有两类:第四纪松 散沉积物,特别是河流冲积—洪 积层,常以古河道形式埋藏着, 并沟通库内外;基岩中存在有贯 通库内外的溶洞层、未胶结或胶 结不良的断裂破碎带、古风化壳、 多气孔构造的火山岩等,往往成 为渗漏的重要通道。
二、水库塌岸因素的分析
3、水文气象条件 库面波浪、库岸环流、库水位的变化、大气降雨以及浮冰作
用等,对塌岸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以风浪冲蚀作用最为显著。风 浪的大小取决于风向、风速及吹程的长短。 3、其他因素
水文地质条件、植被情况、自然地质现象等都与塌岸带的形 成和发展有关。观测发现,由于岩土充水饱和后抗剪强度降低和 地下水动水压力的作用,最易产生塌岸。
一、水库边岸的再造过程
再造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 步骤:
⑴ 水库岸壁的初期破坏:蓄水 初期,岩土受浸泡饱和以及波 浪的冲蚀,开始形成岸壁塌落。
⑵ 浪蚀龛及浅滩的形成:在库 岸较高地带,水位附近岩土受 波浪淘蚀,逐渐形成佛龛状地 形。波蚀物质堆积在波蚀龛下, 形成浅滩。
图13-9 水库边岸再造示意图
一、水库边岸的再造过程
第五节 水库诱发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并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损失和危害,引起了 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据统计,96座(我国14)。

2024年水文地质学课件-(含)

2024年水文地质学课件-(含)

水文地质学课件-(含附件)水文地质学课件一、引言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涉及到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分布、运动、化学成分以及与岩石、土壤等地质体的相互作用。

水文地质学对于理解和管理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本课件旨在介绍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2.含水层和隔水层:含水层是指能够储存和传递地下水的岩石或土壤层,而隔水层则是指不能储存和传递地下水的岩石或土壤层。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性质对于地下水的流动和储存具有重要影响。

3.地下水流动:地下水流动是指地下水在岩石和土壤中的运动过程。

地下水的流动受到重力、压力差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其流动速度较慢,通常以米/天或米/年为单位。

4.地下水循环:地下水循环是指地下水从地表水体、降水等水源进入地下,经过流动、储存和排泄等过程,最终返回地表水体的循环过程。

地下水循环对于维持水资源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地下水勘探:地下水勘探是指通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试验等方法,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性质和储量等信息。

地下水勘探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地下水模拟:地下水模拟是指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模拟地下水的流动、传输和化学反应等过程。

地下水模拟可以帮助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地下水监测:地下水监测是指通过监测井、水位计、水质分析等手段,对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温等参数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

地下水监测可以帮助了解地下水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四、水文地质学的应用1.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水文地质学可以为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包括确定水源的位置和储量、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优化水资源配置等。

2.环境保护和治理:水文地质学可以帮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地下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废物处置场的选择和管理等。

2021 第14章 第1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

2021 第14章 第1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

课 后

m。




[答案] (1) 7 m (2)0.7 m






返 首 页
35
必 备
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思路

识 全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
后 限
射角均以法线为标准。
时 集


键 能
(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求解。
关 疏介质。
集 训

能 力
(2)判断入射角是否大于等于临界角,明确是否发生全反射现

突 象。

返 首 页
44


知 识
(3)画出反射、折射或全反射的光路图,必要时还可应用光路的
cm。将厚度d=10
cm、足够长的玻璃砖贴着N板放置,测得光屏M

全 突
上圆形光斑半径为r2









(1)求玻璃砖的折射率n;
时 集


键 能
(2)若将玻璃砖沿OO′连线向光屏M平移一小段距离,说明折

全 射后落在光屏M上圆形光斑的大小有无变化。


返 首 页
后 限
又称上现蜃景
时 集


键 能
D.一束色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将变短,色光的颜色也将

全 发生变化


E.一束白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也将发生色散

《水文地质》课件

《水文地质》课件

● 06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水文地质的基本 概念
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和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关系 的学科,通过对地下水系统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 于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中。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是未来的 重要方向。
地下水运动规律
地下水循环
描述地下水在地球 中的循环方式
地下水排泄
解释地下水的排泄 方式
01 矿区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地下水在矿区中的流动特点
02 矿产开采影响
矿产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03
矿产开采对地下水的影 响
矿产开采活动可能导致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紧缺,地 下水质污染等问题。矿产开采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较大,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控制,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学习方法
结合理论与实 践
多进行案例分析
加强动手能力
多进行田野调查和 实验
评估方式
课堂测验
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 度
作业与实验报告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 考能力
参考书目
《水文地质学》
深入了解水文地质 领域的理论知识
《水文地质与 水文地质工程》
应用水文地质知识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 02
第2章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 04
第4章 地下水与地质环境
岩溶地质特点
岩溶地质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其特点包括岩溶溶蚀作用 强烈、地下水流动通道复杂等。岩溶地质景观丰富多样,例 如溶洞、溶岩地貌等,对地下水运动有重要影响。
岩溶地下水运动规律
溶蚀作用影响
溶蚀作用形成的裂 隙是地下水流动通

水文特性
地下水水位波动大, 水质多变
能够运用水文地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水文地质学》ppt课件(2024)

《水文地质学》ppt课件(2024)

01
02
03
04
水均衡法
通过计算区域水均衡要素,评 估地下水资源量。
解析法
利用数学物理方程描述地下水 运动,通过解析解计算资源量

数值法
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地 下水运动过程,评估资源量。
综合法
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考虑地质 、水文、气象等因素,进行综
合评价。
2024/1/29
16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定义
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运动 、化学和物理性质及其与周围环 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特点
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预测 性。
4
水文地质学研究意义
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开发
为水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水资源的合 理开发和利用。
工程地质问题
研究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预测和防治 工程地质问题。
环境地质问题
物探
2024/1/29
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电法、磁 法、重力法等,间接推断地下水的分
布和埋藏条件。
钻探
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进,获取岩芯 、水样等资料,揭示地下水的赋存状 态。
化探
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水、地表水、土 壤和岩石等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和化合 物,了解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21
水文地质图编制和成果表达
2024/1/29
8
地下水循环过程
01
02
03
地下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 水等通过包气带下渗,成 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2024/1/29
地下水的径流
在重力作用下,地下水由 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地 下径流。
地下水的排泄
通过泉、人工开采、蒸发 等方式排泄到地表或大气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与汛期含沙量有关的系数,按表14-2查用;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一).非粘性土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2.64-1修正公式 E值表
(二).粘性土河槽一般冲刷公式
式中:Ad——单宽流量集中系数, Ad =1.0 ~1.2; IL——冲刷坑范围内粘性土液性指数,在本公式中的范
围为0.16~1.19;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Qc——天然状态下河槽流量(m3/s) Qt″——天然状态下桥下河滩部分设计流量
(m3/s)
(一).非粘性土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1.64-2简化公式
式中:
B2——建桥后桥下断面河槽宽度(m),一般 情况下B2 =L(两台前缘间的桥孔长度);只 有当桥孔压缩部分河滩,而桥下河槽又不扩 宽时,B2 =Bc(天然河槽宽度);
自然演变冲刷
对于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目前尚无可靠的 计算方法。一般可通过利用桥位上下游水文 站实测断面资料分析确定;也可通过对桥位 河段的实地调查,了解河道特性和历史演变 情况,据以推算在桥梁使用年限内河床可能 下降或上升的幅度,合理地加减墩台基础的 埋置深度。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
基本概念:
(一).非粘性土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1.64-2简化公式算 1.64-2简化公式
式中: Q2——建桥后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 计流量(m3/s),当桥下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 (桥孔压缩水流很大,且河滩土质易冲), Q2=QP;当桥下河槽不能扩宽时,按式(14-b) 计算;
一般冲刷:由于建桥后压缩水流而在桥下河 床全断面内发生的普遍冲刷,称为一般冲刷。
一般冲刷深度hP : 系指桥下河床在一般冲 刷完成后从设计水位算起的某一垂线水深。
一.河槽一般冲刷
河槽一般冲刷hP的计算公式有以下三类:第一 类是按桥下河槽输沙平衡原理建立的64—2简 化公式和按垂线冲止流速建立的64-1修正公 式,此类公式用于非粘性土河床的一般冲刷 计算;第二类是粘性土河槽一般冲刷公式; 第三类是桥台偏斜冲刷计算包尔达可夫公式。
(一).非粘性土河滩一般冲刷公式 水深1m时非粘性土不冲刷流速VH1
表14-3
二、 河滩一般冲刷 (二).粘性土河滩一般冲刷公式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λ——设计水位下,在B2宽度范围内,桥墩阻 水总面积AD′,与桥下过水面积AOM的比值;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见表14-1;
(一).非粘性土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1.64-2简化公式
hmc——桥下河槽最大水深(m) Ad——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可按式(14-1C)计算,
山前变迁、游荡、宽滩河段当Ad >1.8时, Ad值可采用 1.8;
冲刷的类型
桥梁墩台冲刷是一个综合冲刷过程,可分为三部 分:桥位河段因河床自然演变而引起河床的自然 演变冲刷;因建桥压缩水流而引起桥下整个河床 断面普遍存在的一般冲刷;由于桥墩台阻水而引 起的河床局部冲刷。其实桥梁墩台冲刷是受多种 因素同时交叉影响产生的,但是为了便于研究和 计算,我们把墩台周围总的冲刷深度,假定为这 三种冲刷先后进行,分别计算,然后叠加。
BZ——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宽度(m),对复式河床可 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宽度,见图14-1;
HZ——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平均水深(m),对复式河床 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平均水深,见图14-1。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μ值表
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μ值表注
注:1.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μ是指桥墩台 侧面因漩涡形成滞流区而减小过水面积的折 减系数;
2.当单孔净跨径LO>45m时,可按=10.375VP/L0计算,对不等跨的桥孔可采用各孔 μ值的平均值。单孔净跨径>200m的桥梁,取 μ ≈1.0。
(一).非粘性土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2.64-1修正公式
(一).非粘性土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2.64-1修正公式
(一).非粘性土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式中: Q′t——桥下河滩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 按式(14-5a)计算;
hmt——桥下河滩最大水深(m); ——桥下河滩平均水深(m); B′t——河滩部分桥孔净长(m); VH1—— 河 滩 水 深 1m 时 非 粘 性 土 不 冲 刷 流 速
(m/s),按表14-3查用;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三).桥台偏斜冲刷公式
式中:h′p——桥台偏斜冲刷后的水深(m); P——冲刷系数,P=A/Aj,即桥下需要的过水面积与
净过水面积之比; h——冲刷前桥台处水深(m),通常左右桥台各以前
缘水深计;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二、 河滩一般冲刷 (一).非粘性土河滩一般冲刷公式
二、 河滩一般冲刷 (一).非粘性土河滩一般冲刷公式
2.64-1修正公式
式中 :B′c——桥下河槽部分桥孔过水净宽(m), B′c =Bo—BD(BD为河槽中桥墩总宽),当桥下河槽能 扩宽至全桥时,Bˊc =Lj (Lj为全桥桥孔过水净宽);
——桥下冲刷前河槽的平均水深(m);
—一般冲刷计算层的河槽泥沙平均粒径(mm),当多 层土计算时,与hp应为同层,否则重新计算;
第14章 桥墩局部冲刷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 第二节 桥墩局部冲刷 第三节 确定墩台基底最浅埋置深度 第四节 调治构造物
回总目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调治构造物的类型和作用; 2.熟悉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3.熟悉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4.掌握墩台基底最浅埋置深度的确定。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二.本章重点 1.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2.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3. 墩台基底最浅埋置深度的确定。 三.本章难点 1.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2.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3. 墩台基底最浅埋置深度的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