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肝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张金山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性 肝癌 并 肝 硬 化常 见 , 统 计 约 占 8% 左 右 。C 据 0 T动 态 增 强 扫 描 对 于 不 同 类 型 的肝 癌 都 有 着决 定 性 的 诊 断 意 义 。增 强 动 脉 期 : 近研 究 表 明动 脉 期 强 化 时 间 在 2 2 佳 。 绝 大 多 最 0— 5s最
声 对 肝癌 的 回声 变 化 之 外 , 优 势 主 要 在 于 能 检 查 到 病 变 区 其
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发年龄为 4 4 好 0~ 9岁。男女之 比为
4—8 1 。 肝 癌 有其 特 殊 的地 理 和 人 群 分 布 。 由于 肝 癌 起 病 : 隐匿 , 乏典 型的、 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症 , 期不易发现。 缺 特 早 自行就 诊 患 者 多 属 于 中 晚 期 , 有 肝 区疼 痛 、 欲 减退 、 力 、 常 食 乏 消 受 和肝 脏 肿大 等 症 状 或 已有 血 行 和 淋 巴转 移 。 中晚 期 肝 癌 恶 性 度 高 , 后 很 差 , 早 期 肝 癌 术 后 五 年 生 存 率 很 高 。一 般 预 而
认 为 , 癌 的 发 病 机 制 主 要 与 乙 型 肝 炎 、 型 肝 炎 、 曲酶 毒 肝 丙 黄
血液动力学 的变化。因肝脏 由肝动脉 、 肝静 脉双重供血 , 而肝
癌 主 要 由肝 动 脉供 血 , 以通 过 这 一 特 点 来 分 辨 肿 瘤 的 性 质 , 可 补 充 了其 他 影 像 学 检查 方 法 的 不 足 。 病 变 区高 流 速 动脉 血 流 被 认 为 是 恶 性 肿 瘤 的 重 要 征 像 。 Hroa等 提 出 以血 流 速 度 i k o
性。混合型肝癌由肝 细胞癌 和胆管细胞 癌组成 , 主要呈腺 管
状 排 列 , 种 癌 细 胞 可 并 存 而 不 相 混 杂 或 相 互 混 杂 难 以 区分 。 两 纤 维 层 样 肝 细 胞 癌 为 肝 细 胞 癌 的 一 种 特 殊 和 罕 见 类 型 , 叶 左 多 见 , 膨胀 性 生 长 , 膜 完 整 , 明 显 纤 维 组 织包 绕 , 型 手 成 包 有 该 术 切 除 率 高 , 后 较 好 。 预 2 影像 学诊 断 2 1 血 管造 影 : 发 性 肝 癌 肝 动 脉 造 影 的 常 见 表 现 有 : 脉 . 原 动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脏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肝脏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增强CT扫描
通过增强CT扫描,可以观察到肝 实质内结节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 迟期的强化特征,有助于鉴别良恶 性病变。
MRI检查
MRI检查在显示肝脏转移瘤方面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 动态增强MRI,能够更准确地评估 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肝血管受侵
肝血管受侵
肝脏转移瘤可能侵犯肝内血管,包括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 等。
血管侵犯的影像学表现
血管侵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血管内充盈缺损、血管壁不规整或血管 闭塞等征象。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肝血管瘤、肝细胞癌等肝脏原发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结合 病史和相关检查综合分析。
肝外转移
肝外转移
肝脏转移瘤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 途径转移到肝外其他部位。
常见转移部位
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骨、脑、 肾上腺等。
对于多发或较小的肝脏转移瘤,射频消融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将射频电极 插入肿瘤内,产生热效应使肿瘤坏死。
化疗
免疫治疗
全身化疗可用于控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生存 期。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 利铂等。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攻击肿瘤细胞,已成为治疗肝脏转移瘤的 研究热点。
预后评估
MRI诊断局限性
MRI检查时间较长,且对于某些金属 植入物或起搏器等患者可能存在禁忌 症。
MRI诊断优势
MRI可以提供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的 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检测和评估转 移瘤,尤其是对于较小的转移瘤。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概述
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通过高频声波 显示肝脏结构和功能。
超声诊断优势
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展望
进一步探索新型影像学技术,提高肝 脏转移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CTMRI表现ppt课件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CTMRI表现ppt课件

n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6-10月 -23** Oct-2316-Oct- 23
n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Monday, October 16, 2023
n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 自己。 16-10 月-2316 -10月- 23**16 October 2023
n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16 十月 2023**16-10月-23
n MRI:T2WI等/高信号,T1WI等/低信号,结 节或不规则团块影,边界清/不清;增强后 不同程度延迟强化,动脉期不明显;门静脉 分支从肿块中穿过或包绕,呈闭塞性静脉炎 表现
n 强化区:纤维结缔组织聚集为主, n 非强化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
n女

6 9 岁

n反 复 乏 力 纳 差 1 月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 CT/MRI表现
n 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n 超声:廉价,方便快捷,首选
n CT:扫描快,干扰少,图像清晰,分辨力 高,信息相对少、常需增强使用碘造影剂, 相对廉价;
n MRI:信息丰富/敏感,图像特征明显,轧 造影剂
n 核医学:SPECT, PET/CT
正常肝胆的CT、MRI表现
肝癌术后残余



细 n 来自肝内胆管上皮的任何部位
胞 n 临床症状取决于肿瘤部位、生长方式和有无狭窄
性 或胆道梗阻;多好发于中老年人,无性别差异

n 影像表现,CT稍低密度病灶,MRI T1WI稍低信 号,T2WI稍高信号,DWI高信号,环形或不均匀
癌 强化,动脉期不强化或轻度强化,门脉期静脉期
较晚,也可因血栓不强化。
血管瘤合并重度脂肪肝

肝肿瘤影像学诊断(精美-)讲课文档

肝肿瘤影像学诊断(精美-)讲课文档
现在十四页,总共一百二十五页。
肝细胞癌
现在十五页,总共一百二十五页。
肝细胞癌
现在十六页,总共一百二十五页。
肝细胞癌
现在十七页,总共一百二十五页。
动脉造影CT
CTAP(CT Arterial Portalgraphy)
CTA 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
(CT-Arterialgraphy)
插管后,至CT室,一 边经导管注入造影剂, 一边行CT扫描
影像学方法比较
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各种手段的敏感性和定性准确性都 进一步提高。对大于3cm的病灶,各种技术差异不大。几乎都为100%
创伤性检查中如术中超声、CTA、CTAP、碘油CT的敏感
性都为90%以上,但均有严格指征
术中US对小肝癌检出率为98%,但仅限于手术病例 CTAP虽然敏感性最高,可达96-100%,但操作复杂,特异性不高,
MRI 平扫
T1WI:稍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
大于5cm,形态可不规则
80%信号不均匀,边界清楚或不清楚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一百二十五页。
T1WI
HCC因细胞中水分含量增加,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
大多数肿瘤因中心出血坏死----表现为混杂信号
低信号中加杂点或片状高信号或更低信号。
脂肪变性是肝癌的病理特征之一,在1.5T高场强MRI,脂肪 为高信号 小肝癌、单结节HCC中脂肪变性最常见。虽然在T1WI病
部包块
80%以上病人α-FP升高。
治疗手段
单发病灶,外科切除 多发结节或弥漫型,介入栓塞 治疗,放化疗
现在七页,总共一百二十五页。
放射学表现
平片、胃肠造影
• 平片帮助不大
• 胃肠造影观察肝硬化,食道V曲张情况。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局限性脂肪浸润有时B超 表现为高回声肿块,CT为 局部脂肪性肿块,无明显 强化,可有脂肪肝作为病 变背景。
6)出血
肝脏肿瘤内出血见于: 腺瘤:最常见 HCC
腺瘤内出血
7)囊性成分
囊性变:中心水样密度、无强化。
常见病变:
良性病变:单纯囊肿、创伤性肝
囊肿、胆管瘤、Caroli’s病、脓肿、
部分低密度病灶有边缘模糊强化,超声清楚显示病变为强回
声实性肿块。
肝囊肿,部分转移性肿瘤
4、肝包膜凹陷征
乳腺癌肝转移:静脉及延迟期肝包膜牵拉,延迟期纤维组织强化。
胆管细胞癌:肝包膜牵拉最常见,纤维组织延迟强化。
肝萎缩肝包膜局部牵拉,常见于胆道梗阻或慢性门静脉梗阻。
胆管细胞癌延迟期纤维基质呈相对高密度,包膜收缩。
血管瘤典型超声表现:高回声,声衰减增加。 血管瘤在脂肪肝内可呈低回声;超声可检出大多数血管瘤。
典型血管瘤超声表现
高回声背景内低回声血管瘤,病灶后回声增强。
血管瘤MRI表现 “灯泡征”:重T2WI血管瘤呈非常高亮信号,可与HCC鉴别

MRI动态增强与CT类似。
2、肝细胞肝癌 (HCC)
三、常见肝脏肿瘤


Hemangiom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Early appearance of HCC Late appearance of HCC Differential diagnosis Hepatic Adenoma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
延迟期相对高密度病变:
纤维组织机化好,致密,碘或钆对比剂进入很慢,但对比 剂进入后同样清除慢,故延迟纤维组织呈高密度。 胆管细胞癌具有纤维基质,延迟亦呈高密度。

肝细胞癌(结节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细胞癌(结节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细胞癌(结节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通常亦称为原发性肝癌或肝癌好发于30-60岁,男性多见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50%-90%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30%-50%肝硬化并发肝细胞癌临床表现•••••早期多无症状中晚期表现肝区疼痛、消瘦乏力、发热、黄疸、腹部包块、慢性肝病、肝硬化表现,晚期病人可呈恶病质改变肿瘤破裂时,可出现急腹症的症状60-90%肝细胞癌的血中AFP呈阳性转移灶症状病理分型••肿瘤大体分型分三型:巨块型:直径≥5cm,最多见(31%-78%)结节型:每个癌结节直径<5cm(19%-49%)弥漫型:弥漫小结节分布全肝(1.5%-10%)小肝癌:直径≤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肝细胞癌病理分级•HCC肿瘤根据分化程度,分为三级: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病理改变•••HCC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且90%的病例都为血供丰富的肿瘤肿瘤一般呈膨胀性生长,压迫周围肝实质,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肿瘤,形成假包膜HCC易侵犯血管形成癌栓或肝内外血行转移,侵犯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晚期可发生肺、骨骼等远处转移组织学特征••••癌细胞有肝细胞特征癌细胞排列呈条索状,粗细不一,索间有血窦,窦壁有内皮细胞,部分有腺泡或毛细胆管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可累及血管形成癌栓癌细胞中可见异型细胞,如透明细胞、梭形细胞等HCC发生原因•••最重要病因:慢性病毒感染(HBV或HCV或共同感染)及其所引起的肝硬化结节恶变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是HCC最重要的非病毒性危险因素其他:吸烟、黄曲霉素等影像表现••数目:单发或多发形态: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或不清楚,有假包膜者边缘清楚,浸润性生长的病灶无明确的边界影像表现•••••CT平扫:一般为低密度,有脂肪肝或肝硬化伴脂肪肝背景时呈等或高密度MRI平扫:多为长T1稍长T2WI信号,肿瘤出血或脂肪变性时T1WI出现高信号小的病灶密度/信号一般较均匀大的病灶中心常发生出血、坏死或脂肪变性肿瘤实性成分弥散受限影像表现••动态增强肿瘤可出现以下4种强化方式:动脉期呈高信号,门脉期、延迟期呈低信号动脉期、门脉期呈高信号,延迟期呈低信号动脉期呈高信号,门脉期、延迟期呈等信号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为低信号前面两种为典型“快进快出”强化方式影像表现••轧塞酸二钠(Gd-EOB-DTPA,普美显)为肝胆特异性对比剂,既具有钆喷酸葡胺(Gd-DTPA)的特点,又能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具有靶向成像基础肝胆期:肿瘤多呈低信号,少数可呈稍低信号影像表现•包膜形成:平扫:CT呈低密度,T1WI上呈低信号增强:呈延迟强化影像表现•肝内血管、胆管侵犯或癌栓形成:肝内血管侵犯:门静脉受侵最常见,平扫管腔增粗,密度稍高(CT值50-70Hu),动脉期无或轻度强化,可见细小紊乱肿瘤血管,门脉期为充盈缺损或管腔不规则狭窄胆管侵犯:肝门部胆管受侵最多见,胆管内癌栓表现与HCC的密度和信号一致,可引起胆道扩张影像表现•远处转移:远隔转移早期少见,晚期可出现血行、淋巴道、腹腔种植转移血行转移常见肺、骨等转移淋巴转移最多见于肝门部淋巴结转移(15%)腹腔种植出现腹水、腹膜及网膜增厚,脏器表面转移小肝癌影像表现•••••CT平扫:等或略低密度MRI平扫:呈长-等T1稍长T2信号,或稍短T1稍长T2信号可见脂肪变性假包膜形成动态增强:一般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男,76岁,体检发现肝占位2月女,60岁,发现“HBsAg阳性”20年,乏力1月男,62岁,体检发现肝占位半月男,45岁,发现肝占位3月男,55岁,肝癌综合治疗术后男,72岁 ,体检发现肝肿瘤1月余男,53岁体检发现肝占位2天男,78岁反复上腹痛5月余男,62岁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天鉴别诊断••••结节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腺瘤结节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多无肝炎或肝硬化病史,AFP多不高不规则低密度/混杂信号肿块,无包膜,边界不清增强:动脉期边缘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渐进性强化病灶内部或周围可见胆管扩张局部肝包膜皱缩,肝叶萎缩女,73岁,体检发现右肝占位7天转移性肝癌••老年人多见,有原发肿瘤病史典型表现:环形强化,“牛眼征”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年轻女性多见平扫:界清,CT呈等或稍低密度,MRI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动脉早期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信号,肝胆期呈等或稍高信号(快进慢出)中心瘢痕:平扫呈更低密度,或长T2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瘢痕内或周围可见畸形血管男,31岁,中上腹胀、呕吐5月余肝腺瘤••••女性多见,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男性与糖尿病、使用雄性激素有关界清,有完整包膜,无中央瘢痕平扫:密度/信号多不均匀,常有出血或脂肪变性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稍低密度/信号男,20岁,体检发现肝占位3月余小结••••••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AFP多呈阳性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血供多丰富平扫:CT以多为稍低密度,MRI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弥散受限增强:“快进快出”强化为主,肝胆期一般呈低信号一般包膜形成,呈延迟强化常有肝内血管或胆管侵犯、远处转移等谢谢。

肝肿瘤的影像学诊断_一_

肝肿瘤的影像学诊断_一_

继续教育园地肝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一)邵广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济南250033) 肝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其他包括肝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脏囊腺瘤和脂肪瘤等。

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是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转移性)两种,其他比较少见的肝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肉瘤和胆管细胞囊腺癌等。

1 影像学检查方法、检查技术及选择应用111 超声(U S:ult rasound) 检查前一般要求禁食,患者多取仰卧位,采用实时超声显像仪,线阵、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15~510M Hz,检查肝血管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检查时从4~5或5~6肋间开始,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

发现肝内病灶时,应从纵、横和斜位等多个方向观察声像图,并常规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肝脏主要血流的分布、流向和病灶区的血流情况。

超声影像为实时动态成像,可多方向、多角度扫描,检查方便、快捷、费用低廉,无电离辐射,是肝脏病变普查和筛选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查技术,对肝脏病变的大小、部位及一般性质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已成为多数肝脏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此外,超声引导下的肝脏病变穿刺活检及局部治疗也应用越来越广。

但超声影像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局灶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与CT、MRI动态增强扫描有较大差距。

112 计算机体层成像(CT:comp uted to mograp hy) 肝脏C T扫描要求空腹,扫描前30min口服500~800ml泛影葡胺对比剂(2%)或水充盈中上腹小肠,上扫描床前再口服200ml充盈胃腔。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7~10mm层厚先行平扫,对较小病灶采用2~5mm层厚,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段。

由于肝肿瘤与肝实质血流动力学特点的差异,肝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病变的检测和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扫描的目的在于:增加病变与正常肝实质之间的密度差别,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病变;帮助鉴别肿瘤的性质和显示肝内血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60-左肝血管瘤伴HPD
T2
水成像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5min
不典型,F55-肝血管瘤伴机化,胆囊炎--术前胆管细胞癌
M50-快速强化型血管瘤伴HPD
M36-快速强化型血管瘤HPD
肝囊肿
• 发病率高,来源于胆管上皮,原因不明, 可能与先天发育有关。 • 典型单纯囊肿容易诊断。 • 发生出血、凝固、机化,压迫邻近肝实质 出现纤维化等表现时,不易与肿瘤性病变 鉴别。
病例简介
• 46 岁男性,US 发现肝占位
•乙肝病史10 余, AFP 正常
如何诊断
US
Precontrast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Delayed Phase
T2WI
T1WI
T1WI + FS
DSA


•活检前影像诊断:
dysplastic nodule ( 不典型 腺瘤样增生结节) • 活检后病理诊断: dysplastic nodule ( low grade )
原发肝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解放军总医院 张金山
肝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肝细胞癌(纤维板层型、梭形细胞 型、透明细胞型)
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囊腺癌 癌肉瘤 血管肉瘤
肝细胞增生(FNH、再生结节、癌 前结节)
肝细胞腺瘤 囊腺瘤 肝囊肿 血管瘤 炎性假瘤
平滑肌肉瘤
纤维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肝细胞腺瘤
• 可有假包膜,出现、坏死囊变常见。 • 增强扫描中至明显强化。
T2
T1预扫
正相位
反相位
动脉期
门脉期
M31-肝 细胞腺 瘤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T2
T1预扫
正相位
反相位
动脉期
门脉期 M28肝腺 瘤
实质期
矢状位
延时5min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门脉期
T2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延时5min
FNH
• 近几年FNH 发病率明显增高, FNH 在肝脏 良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血管瘤, 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 典型表现:平扫密度或信号接近肝实质, 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中心瘢痕随时 间延长充填。 • 不典型表现与肝细胞癌、腺瘤难鉴别。
肝脏多发病灶(炎症?肿瘤? )
2001-04-16 B 超检查
2001-05-17 B 超检查
2001-05-22 B 超检查
肝脏多发病灶(炎症?肿瘤? )
2001-06-08 CT检查 CT平扫 动脉期
动脉期
门静脉期
门静脉期
延迟期
肝脏多发病灶(炎症?肿瘤? )
T2WI
T2WI
T1WI
T1WI
T2
T1预扫
动脉期 M-70-肝孤立坏死结节
门脉期
实质期
T2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M69-肝右叶炎性假瘤-术前肝癌
冠状位
延时5min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T2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M56-肝左叶炎性坏死结节
实质期
延时5min
T2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延时5min
M39-肝左叶肉芽肿性炎-术 前胆管细胞癌
冠状位
T2
T1预扫
动脉期
静脉期
伴坏死,不典型,类似 胆管细胞癌
M69-低分化肝细胞癌 伴坏死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含脂质 M63-肝 右叶中分 化透明细 胞型肝细 胞癌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伴APS M52,肝 右叶肝癌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T2
T1预扫
动脉期
动脉期
门脉期 不典型,M63-肝囊肿-术前囊腺瘤
门脉期
平扫
动脉期 M34-肝 左叶囊 肿-术 前腹膜 后肿瘤 门脉期
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前结节
• MRI鉴别较好 • 再生结节:短T1短T2 • 癌前结节:短T1短T2,少数可有动脉期血 供。
M49-癌前结节-术前肝癌
平扫
动脉期
典型表 现 F34FNH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5min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T2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较典型表现,M47-FNH
实质期
延时5min
类似于快速强化型血管瘤--F35-FNH
强化不明显,M10-FNH
中心瘢痕充填不完全,M43-FNH-术前腺瘤43178
T2
正相位
反相位
血供 不丰 富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M24FNH术前 腺瘤
肝脏多发病灶(炎症?肿瘤? )
Arterial Phase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Portal Phase
肝脏多发病灶(炎症?肿瘤? )
Portal Phase
Portal Phase
Delayed Phase
Delayed Phase
诊断:肝结核
• 活检前影像诊断:炎性肉芽 肿,肝结核可能性大 • 活检后病理诊断:炎性肉芽 肿,肝结核可能性最大 • 抗结核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 病灶减少
T2
水成像
T1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M66-肝尾叶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 儿童或青少年发病 • 可有囊变、出血、坏死 • 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延时期廓清不 如肝细胞癌明显。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F16-肝母细胞瘤-术前肝腺瘤
囊腺癌
• 女性占多数, 发病年龄多在4 0 ~ 8 0 岁, 发 病高峰在5 0 岁左右。可由囊腺瘤恶变而来。 • 囊实性肿块,壁结节。 •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
M42-肝左叶腺瘤
延时5min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可有脂肪成分,可没有 • 增强扫描可轻度、中度或明显强化。
T2
T1预扫
正相位
反相位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M37-肝左叶血管平滑肌脂肪 瘤 冠状位
延时5min
炎性假瘤
• 炎性坏死结节或炎性增生结节 • 增强扫描可无强化,或环形强化,造影剂 逐渐渗入。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F46-肝肉瘤样癌伴坏死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少见恶性肿瘤 • 出血、坏死、囊变常见 •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中至明显强化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F50-肝恶纤组-术前转移瘤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延迟期


• 术前影像诊断:囊实性占位,考虑 非肿瘤性病变,以寄生虫合并感染 和出血的可能性大 • 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肝血管肉瘤
病例简介
• 61 岁男性,US 发现肝占位
•乙肝病史15 年, AFP 正常
Hypovascular 含脂肪
Precontrast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Delayed Phase
T2WI
T1WI
T1WI + FS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Delayed Phase
T2
T2
T1预扫
动脉期 F52-胆管囊腺癌
门脉期
延时5min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M35中分化 肝内胆 管乳头 状囊腺 癌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T2
正相位
反相位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F57-肝内胆 管乳头状囊 腺瘤,重度 不典型增生 、癌变
实质期 冠状位
延时5min
癌肉瘤
• 少见恶性肿瘤。 • 肿瘤由癌和肉瘤两部分组成,出血、坏死、 囊变常见。 •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中至明显强化。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瘤 纤维瘤
淋巴瘤
畸胎瘤
恶性肿瘤
肝细胞癌
• • • • • • • • 多合并肝硬化 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可有假包膜 可含有脂质成分 可合并出血、坏死、囊变 可有门脉瘤栓(肝内血管受侵) 可有动门脉短路 可有子灶
T2
T1预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实质期
典型 M65,肝右叶中分化肝 细胞癌 延时5min
M59-高 分化肝细 胞癌
胆管细胞癌
• 灶周胆管扩张 • 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可有环形强 化 • 肿瘤远侧肝实质可萎缩 • 极少有门脉瘤栓
F58-肝左叶中分化胆 管细胞腺癌
T2
T1预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M39-肝右叶低分化胆 管细胞癌伴坏死-术 前肝细胞癌
延时5min
冠状位
F66-肝左叶中分化胆管细 胞癌伴坏死
病例简介
• 60 岁男性,US 发现肝占位
•否认肝炎病史, AFP 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