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CTMRI表现

混合型肝癌表现与其病理类型有关:Allen: A独立瘤体,B同一瘤体不同分布,C混杂型; Libbrecht:碰撞型(I型)移行型(Ⅱ)未 分化(Ⅲ);WHO :B+C+II
(右)肝胆管细胞癌(中-低分化),Hepatocyte (-),AFP(-),CK19(+),CD56(-),CDX2 (浆+),CgA(-),Syn(-),SPA(-),TTF1(-),
女,38岁, 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月 CA199>12000U/L 右肝第VIII可见一大小约5cm肿瘤,质硬,
其它:远端胆管扩张,结石,节段性肝萎缩,黄 疸;
肿瘤标志物 :CA125,CA199
女,35岁,
体检发现肝内占位1周。B超示:肝内占位,血管 瘤首先考虑;
自诉既往有“乙肝小三阳”,未正规治疗。
CT:右肝巨大占位,考虑囊腺癌或囊腺瘤可能。
肿瘤主要位于肝脏IV段和VIII段,突出于肝脏表 面,大小约7×5cm,与膈肌无粘连。术中冰冻提 示:右肝腺癌。
增强信号,多有低信号包膜,边界清楚。 背景,无肝硬化;肝糖原累积症:肝肿大
以上检查缺少腺瘤的特异性征象,可与正常 肝细胞似,并发症导致不同变化
相对特异性表现:中心血管样结构/强化, 包膜
与HCC鉴别
男,59岁, 1月余前体检B超发现左肝区低回声团,门
诊查肿标正常
肝脏第II,III段有一5X5CM肿块,质中,呈 外生型向下凸出,包膜完整,质中,色微 黄,呈鱼肉状,未见明显坏死出血。
-16岁)少见2%. 直径大多<5cm,大的病灶可引起症状,腹部
医学影像学(6.5.1)--肝脏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癌 CT 表现
肝癌 – 原发性肝癌(弥漫性)
(三) MRI 表现
信号
1 、 T1WI 像低信号、 T2
WI 像高信号
2 、瘤灶中
心可有脂肪变性、囊变、坏死、出血等
而出现不同的信号
镶嵌样结构:
纤维
间隔或坏死灶将有活性的瘤结节分隔使
瘤内信号不均
重 T2 像: TE 时间的延长而信号逐渐减
影像表现
(一) DSA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肿瘤染色, AVF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表现: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占位 征象,肿瘤染色和充盈缺损影,静脉早期显影, 门脉推移、狭窄、栓塞。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肝癌 TAC
E
(二) CT 表现
形态及边缘
(1)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 边缘清晰—有假包膜 ( 晕圈征 -Halo si gn) 纤维组织增生
含脂质、出血、细胞内糖元较多或铜沉积。 HCC 周围肝组织含锌量较多,可致 T1WI 信 号降低, HCC 可显示为相对高信号。
小 HCC 的 T2WI MRI 表 现
1. 中、低分化的和 >3cm 的 HCC 呈现为高 信号者居多。 2.<3cm 的 HCC 约 60% 为高信号,约 40% 为等或低信号。 3. 高分化 HCC 不少呈现为等信号,少数 H CC 呈现为低信号(与 DN 相仿)。 4. 小 HCC T2WI 信号强度表现的原因不甚 明确。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
HCC 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 1 、巨块型:直径≥ 5cm ,单个,
或多个结节融合而成。 2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直径< 5cm
3 、弥漫型:结节小,弥漫 而均匀分布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左纵沟:窄,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 别划清左叶与方叶和左叶与尾状叶的界限。
21
22
3 肝脏的分叶、分段 23
肝脏的分叶、分段 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
脉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
19
1.位置与外 形
右上腹,呈楔 形
新生儿肝脏较 大,占腹腔的 1/2以上
正常人肝上缘 与膈平高,下 缘不超过肋弓, 平静呼吸上下 移动2~3cm。
20
2.肝韧带裂与肝门肝裂
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略呈“H”型,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横沟为肝门,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称为肝门肝裂,前方为方叶, 后为尾状叶。
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24
二、肝脏生理 血运丰富,每分钟内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约1.5L 肝动脉占30%,门脉占70% 肝A为肝脏的营养血管,门脉为功能性血管。
25
26
27
28
29
30
生理功能 物质代谢:糖、蛋白、脂肪的分解、合成
酶的合成与分泌(GOT、GPT)谷丙、谷草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的产生
15
(一)检查前准备 (二)常用扫描序列: 1T用.R长(自T重旋R复,回时较波间长序)T列E,(。短SET)E((回spi波n 时E )间),T1采用T2短采 2.短自转时间反转恢原序列(STIR) 脂肪抑
制,抑制皮下脂肪,腹膜后脂肪信号。 3.梯度回波(GRE),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
TR、TE时间短,成像时间可为十几秒数+秒,采 集时病人屏气,可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1]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1]](https://img.taocdn.com/s3/m/42fe2a2158fb770bf78a55b3.png)
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 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
大小: 数毫米~数厘米 单发 多发 数厘米 > 5CM称巨大血管瘤 称巨大血管瘤 先天性肝血管畸形中心静脉和门脉系统 发育异常 肝实质中扩张的异常血窦内衬 单层血管内皮细胞 血窦内纤维组织不完 全分隔形成海绵结构 , 血窦内充满血 血窦内血栓形成 钙化 液化
肝实质发育异常的血窦
低密度肝实质内 正常血管通过
肝脂肪
肝脓肿
均 2、单发或多发 、单房或多房病 3、圆或类圆肿块 边缘多数不 环征(靶征): ):肿块周不同 4、环征(靶征):肿块周不同 的 水肿(外环)、 )、纤 环形带 —水肿(外环)、纤 芽 组织(中环)、 )、炎性坏死组 组织(中环)、炎性坏死组 (内环) 内环) 5、脓肿壁强化 6、病灶内气体
肝 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广西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教研室 黄仲奎
目的与要求
了解各种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 查意义 掌握常见肝脏肿瘤的影像学 现特别是血管瘤、肝细胞癌 现特别是血管瘤 和MRI特征性表现 特征性表现
肝肿瘤
良性 海绵状血管瘤 肝细胞腺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错构瘤 转移癌 恶性 肝细胞癌 胆管癌 肉瘤
肝细胞癌诊断标准
• (1997年首届全国肝癌防治研究会 年首届全国肝癌防治研究会)
• 1. 病理诊断: 组织学证实 • 2. 临床诊断: 具下列条件之一 无其它 具下列条件之一a 肝癌证据,AFP阳性或放免法 ≥ 500 ug 阳性或放免法 持续1个月或 ≥ 200ug/L 200ug/L持续2个月b. 肝癌 临床表现,ECT CT ANGIOGRAPHY X ECT X-RAY 酶 学检查有3项阳性并在腹水中找到癌细 项阳性并在腹水中找到癌细 胞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

▪ 超过30%得病人可以瞧到低密度得假包膜,此 包膜在延迟扫描时可强化。
▪ 5%得病人可显示粗点钙化。
图示腺瘤得假包膜与脂肪沉积
▪ 磁共振成像在检测脂肪与出血方面更敏感。 化学位移成像显示出得相位图像信号缺失可 以确认脂肪得存在。
▪ 同样肝癌中约40%得病变含有脂肪,因此脂肪 得存在不能帮助鉴别。
▪ 肝癌相对于肝脏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在门 脉期迅速退去。延迟期表现为环状假包膜,有 时间隔表现为持续强化。
非肝硬化患者马赛克状巨大肝癌
3、肝癌与门静脉血栓形成
▪ 与许多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血栓形成一样,许 多肝癌患者也会有栓子形成,这种结果也可能 就是巧合。
▪ 区别就是血栓还就是癌栓非常重要。首先,如 果门静脉里就是恶性得血栓,它会出现强化,动 脉期显示最佳;其次,如果门静脉就是恶性得血 栓,血管得直径会增加。有时肿瘤栓子在栓子 内出现新生血管。
典型得血管瘤每期密度与血池一致
▪ 小血管瘤也可能表现为快速均匀增强 (快速填 充)。小肝癌与富血供转移瘤表现可能类似小 血管瘤,因为她们在动脉期也可显示为均匀增 强,这需要通过其她各期得强化程度与血池进 行比较段,通常可以区分这些病变。
血管瘤得平扫、 动脉与门静脉期得快速充填。 注意,与血池密度对比
大得肿瘤密度不均匀 边缘结节状强化
强化特征:1、对应血管得强化 2、观察血池 3、 所有各时相(2-3期)
影像学表现:
▪ CT显示血管瘤为境界清晰得肿块,平扫及强化 密度与血管一致,
▪ 增强表现为在边缘一个或多个斑点样连续强 化开始。所有强化部分必须与血池密度一致, 即动脉期强化密度与主动脉相同,门脉期增强 密度与门静脉一致,延迟期时密度也与血管一 致,最后大部分得血管瘤完全填充。
肝脏常见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 HCC罕见亚型 • 肝左叶好发,膨胀性生长,包膜光滑、完整,瘢痕常见,钙化更常见 • 年轻人多见,无肝硬化,AFP不高,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第34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 巨大肿块,单发,8~15CM • 纤维板,贯穿整个肿块, • 疤痕圆钝,显示率40%,T2WI低信号 • 钙化:显示率70~90% • 强化:富血供,动脉期强化不均 • 淋巴结增大:65%
第18页/共52页
缺血供肝癌
• 占10%,与透明变、脂肪变有关,影像诊断困难,注意病灶包膜是否显示 第19页/共52页
肝细胞腺瘤
• 病理:扩张血窦将分化良好的肝细胞成片分隔,瘤内无胆管、门脉,出血、脂肪变常见 • 好发:年轻女性,口服避孕药或相关甾体类激素、糖原沉积症患者
第20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第5页/共52页
• S3段血管瘤小病灶,均匀强化,各期密度与血窦相当 第6页/共52页
• 血管瘤巨大病灶,因中心疤痕,强化未能完全填
充,需与其他含疤痕病变鉴别,关键与血窦比较
第7页/共52页
鉴别—边缘强化病变
• 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鉴别 • 左:转移瘤 • 右:血管瘤
第8页/共52页鉴别—逐渐填充第2源自页/共52页第30页/共52页
• FNH 第31页/共52页
• 富血供,均匀强化
• 瘢痕,T2WI高信号,延迟强化
• 典型FNH
第32页/共52页
鉴别
• 1.富血供肿瘤:HCC 血管瘤 腺瘤
• 2.疤痕肿瘤: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疤痕T2WI低信号,疤痕钙化) 胆管细胞癌(乏血供)
第12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医学影像超声诊断三基试题第三部分选择(附答案)

101、下列疾病中,超声检查是首选且可靠性最高的是:( )D、肝内转移灶B、肝腺瘤E、炎性假瘤C、肝囊肿A、肝血管瘤102、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 )C、肝腺瘤A、海绵状血管瘤B、肝脏纤维瘤E、肝脂肪瘤D、肝错构瘤103、下列选项中,肝肿瘤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B、脂肪瘤D、错构瘤C、腺瘤A、海绵状血管瘤E、畸胎瘤腺瘤adenoma 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见于乳腺、垂体、甲状腺、卵巢等内分泌腺和胃、肠、肝等处。
发育缓慢,形成局限性结节,表面呈息肉状或乳头状。
由与正常腺细胞相类似的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细胞所构成。
细胞排列也很规整,以其固有膜与周围的结缔组织间形成明显的分界,但缺少排泄管形成或异常分泌等表明在构造和功能方面多少有些异型性。
腺瘤的间质由包括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
有不少肿瘤伴有显著的结缔组织增生(纤维腺瘤fibro -adenoma)。
时而有恶性的腺瘤,实际上这是癌的一种。
腺瘤的发生、发育多受内分泌、神经等体内调节机构的支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些学者认为腺瘤仅是一种病理性的组织增生,而不是真正的肿瘤104、弥漫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表现主要有:( )①肝脏增大;②回声增高密集;③远区回声衰减;④肝内血管模糊不清D、④E、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A、①②③105、若发现患者有多囊肝,应特别注意检查的其他器官是:( )B、胰腺D、心脏E、胆囊C、脾脏A、肾脏106、肝包虫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为棘球蚴和包球蚴,其声像图特征为:( )A、肝内一个或多个圆形液性暗区,壁厚而清晰,有的壁可见钙化,外壁光滑,内壁不整,大的囊腔内可见子囊孙囊,呈“囊中囊”征D、肝内管道可见挤压现象C、肝包膜可见驼峰样E、肝增大B、肝实质回声正常107、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内钙化灶的超声鉴别要点是:( )①前者比后者大。
②前者为强回声,后方声影明显;后者为强回声,后方声影模糊。
③前者常伴胆囊壁增厚;后者无。
④前者常为多发,沿胆管分布,并可引起远端肝管扩张;而后者则单发,不一定沿胆管分布,无胆管扩张C、②④A、①②③B、①③E、①②③④D、④108、肝囊肿与肝脓肿的超声鉴别要点是:( )①脓肿是实性的,囊肿是液性的;②脓肿边缘不规则、壁模糊不清而厚,囊肿边缘清晰、壁薄;③脓肿为低回声肿块,囊肿为透声佳的液暗区;④早期脓肿内可见血流,囊肿内无血流E、①②③④D、④B、①③A、①②③C、②④109、肝癌组织发生坏死时,超声可见的特点是:( )D、肿块的后方有衰减效应B、肿块中出现边界不规则的液暗区E、肿块的后方有增强效应C、肿块中出现高回声团A、肿块中出现边界整齐的液暗区110、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表现多种多样,其声像图分为:( )C、等回声型A、低回声型E、以上均是D、弥漫型与混合型B、高回声型111、下列哪种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指标:( )E、AFPB、AKPC、GOTA、γ-GTD、GPT112、肝癌结节外周暗环(声晕)的病理学基础是:( )①提示肿瘤周围水肿;②提示肿瘤生长速度快;③提示肿瘤外周浸润;④提示肿瘤外周血管生长明显D、④B、①③C、②④E、①②③④A、①②③113、原发性肝癌是指:( )A、肝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D、肝内间质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C、肝细胞或肝内间质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E、肝细胞和(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B、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114、转移性肝癌的声像图特征有:( )A、病灶多发、大小相近D、除病灶外肝实质的背景回声可正常E、以上均是C、病灶血供相对比原发性肝癌少B、病灶多分布在静脉侧端115、肝癌除癌灶超声表现外,最常见的继发声像图表现是:( )①压迫周围血管,肝门区病变常压迫胆管及门静脉;②门静脉及下腔静脉中癌栓;③肝内转移卫星病灶;④肝门和腹腔淋巴结肿大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E、①②③④116、门静脉癌栓和血栓的鉴别要点是:( )D、前者CDFI示门静脉周围小动脉增多、增粗,部分可见搏动性细小血管进入癌栓中,后者无C、前者回声高,后者回声低E、以上说法均正确A、前者门静脉增宽明显,后者不明显B、前者不完全堵塞血管,后者则完全堵塞血管117、肝脏占位性病变二维超声不能肯定诊断时,最好用的检查方法是:( )A、多普勒超声C、M型超声B、三维超声E、内镜超声D、超声引导穿刺活检118、大肠癌肝转移的常见超声表现是:( )C、面团征A、牛眼征E、类囊肿征B、地图样征D、周缘裂缺征119、膈下脓肿常见并发症为:( )E、脾脓肿C、心包积液A、门静脉增宽B、右心衰竭D、胸腔积液120、在国内下列化学制剂中,最常用于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治疗的是:( )C、热蒸馏水E、无水乙醇A、蒸馏水D、冰醋酸B、热生理盐水121、肝脏回声呈地图样改变常见于哪种肝脏疾病:( )C、血吸虫病肝硬化A、肝豆状核变性B、坏死性肝硬化D、弥漫性脂肪肝E、华支睾吸虫病性肝病122、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临床表现是:( )①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傻笑;②超声表现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③血清铜蓝蛋白和游离铜减低;④角膜可见色素环(Ksyer-Fleischer)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E、①②③④123、BuddChiari综合征的概念正确的是:( )C、肝段下腔静脉、肝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高压综合征D、肝静脉阻塞引起尾状叶增大B、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下腔静脉高压E、下腔静脉狭窄、血栓形成闭塞A、肝静脉阻塞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综合征124、对肝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是:( )C、DSAB、超声D、MRIA、CTE、ECT125、以下选项不会引起肝脏上移的是:( )A、结肠重度扩张E、肠梗阻B、腹水D、膈下脓肿C、腹部肿瘤126、患门静脉高压症时患者可有:( )C、脾肿大A、门静脉扩张D、腹水E、以上各项均是B、在门静脉与体循环中有侧支循环吻合127、肝门部的三结构是:( )E、肝动脉、门静脉、肝门B、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C、脾静脉、门静脉、肝静脉A、肝动脉、肝静脉、肝门D、总胆管、胆囊管、左右肝管128、肝脏的四叶是:( )D、内叶、外叶、方叶、后叶B、上叶、下叶、方叶、尾叶C、前叶、后叶、方叶、尾叶A、左叶、右叶、方叶、尾叶E、左叶、右叶、前叶、后叶129、右季肋部的肿块多见于:( )①肿大的胆囊;②肿大的肝脏;③右肾上极A、①+②+③E、②D、③B、①+②C、②+③130、肝肿瘤的临床特征为:( )①腹水;②黄疸;③肝肿大;④脾肿大D、①+④E、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A、①+②(合并肝硬化可出现腹水,脾大)131、正常人的门静脉主干内径超声测值参考数为:( )B、上限值为1.6 cmC、<1.4 cmD、上限值为1.5 cmE、1.2~1.5 cmA、<1.2 cm132、超声图像上,发现肝脏内部出现一个高回声团,境界清,边界不大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后方出现衰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肝癌与门静脉血栓形成
§ 和许多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血栓形成一样, 许多肝癌患者也会有栓子形成,这种结果也 可能是巧合。
§ 区别是血栓还是癌栓非常重要。首先,如果 门静脉里是恶性的血栓,它会出现强化,动 脉期显示最佳;其次,如果门静脉是恶性的 血栓,血管的直径会增加。有时肿瘤栓子在 栓子内出现新生血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血管瘤的平扫、 动脉与门静脉期的快速充填。
注意,与血池密度对比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大的血管瘤可能表现不典型。有时因中央纤 维疤痕不能完全充填,这时候需要与FLC、 FNH以及胆管癌等有疤痕的肿块鉴别,观察 血池密度可以获得帮助。
§大的肿块通常伴有马赛克图案、假包膜、 出 血、 坏死和脂肪变性。
§ 肝癌相对于肝脏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在 门脉期迅速退去。延迟期表现为环状假包膜, 有时间隔表现为持续强化。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非肝硬化患者马赛克状巨大肝癌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境界清晰的肿块
大的肿瘤密度不均匀
边缘结节状强化
强化特征:1.对应血 管的强化 2.观察血池
3. 所 有各时相(2-3期)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表现:
§ CT显示血管瘤为境界清晰的肿块,平扫及强 化密度与血管一致,
§ 增强表现为在边缘一个或多个斑点样连续强 化开始。所有强化部分必须与血池密度一致, 即动脉期强化密度与主动脉相同,门脉期增 强密度与门静脉一致,延迟期时密度也与血 管一致,最后大部分的血管瘤完全填充。
CT表现
§CT 显示大多数腺瘤动脉晚期均匀强化并一直 保持与肝脏等密度到最后。但这种动脉期均 匀强化并不特定于腺瘤,小肝癌、血管瘤以 及富血供转移瘤和FNH 等都可以有类似表现。 但恶性病变的强化较周围肝实质密度下降快, 在后期一般变为较低密度。
§ 大约40%的腺瘤可见局限性的高密度出血灶, 不过大的血管瘤及肝癌的也有此种表现。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讨论
§ CT显示肿瘤由血管构成,在动脉期除中心疤 痕外肿瘤表现为高密度。
§在磁共振T1 加权像上,中央疤痕显示为低信 号,80%的患者在T2加权像显示为典型的高 信号,但有20%的患者疤痕显示为低信号。 MRI钆增强与CT增强表现类似。
§ 孤立性腺瘤占80%,多发性占20%。 § 腺瘤一般8-15厘米,由分化良好的肝细胞组成。腺
瘤易发生中央坏死和出血,主要是由于血管供应仅 限于肿瘤的表面。 § 发病机制认为与有关的血管扩张相关,此外口服避 孕药及合成的类固醇也易发生肝腺瘤。使用避孕药 的年轻女子最易发生肝腺瘤。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风险: 因素: 图像: 表现:
PPT文档演模板
肝腺瘤
肝细胞被扩大的血窦分隔 常为单发,偶尔多发 口服避孕药史 糖原贮积病 富血供病灶 均匀或者不均匀 脂质积聚(CT低密度,MR高信号)
出血(坏死、钙化) 包膜(MR>CT)~30% -动态CT增强低密度 -延迟强化
左图:典型的血管瘤的超声表现。
右图:强回声肝脏使得病变表现为低回
声,注意声像图提高。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 血管瘤必须与其他富血供病变、边缘强化和 逐步填充的病变鉴别。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二. 肝细胞癌(HCC)
§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在亚洲 和地中海国家尤甚。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典型的血管瘤每期密度与血池一致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小血管瘤也可能表现为快速均匀增强 (快速 填充)。小肝癌和富血供转移瘤表现可能类 似小血管瘤,因为他们在动脉期也可显示为 均匀增强,这需要通过其他各期的强化程度 与血池进行比较段,通常可以区分这些病变。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四.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 FNH是肝脏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 § FNH不是真正的肿瘤,被认为是肝内动静脉
畸形对血流量增加的增生性反应,肝脏的正常 成分都存在但也含有异常组织。 § B超显示FNH为非特异的、含糊不清的病变。 中央疤痕为强回声时可被检测到,但通常不 能区分。彩色多普勒有时可以看到疤痕内的 血管结构。
§ 对腺瘤最有价值的诊断是经皮细针穿刺活检,但尚有 争议,原因有二,一是当腺瘤从FNH分化而来时,组 织学检查可能会导致误诊;二是对富血供肿瘤进行活 检时存在大量出血的风险。
§ 腺瘤在停服避孕药后会缩小,但不降低恶变的风险。 § 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的FNH,可以避免手术,使用影
像学检查随访观察病变是安全的。但是当对腺瘤和肝 癌难以鉴别时通常采用外科手术。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大约7%的病人在腺瘤内的CT可检测出脂肪, MRI可以更好地显示。
§ 典型腺瘤有明确的边界,没有分叶状的轮廓。
§ 超过30%的病人可以看到低密度的假包膜, 此包膜在延迟扫描时可强化。
§ 5%的病人可显示粗点钙化。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图示腺瘤的假包膜和脂肪沉积
肝细胞肝癌 肿瘤包膜
内部马赛克图案 血管受侵、胆管受侵
不常见的钙化 易感因素:乙型/丙
型肝炎 血色病 肝硬化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1.肝癌的早期表现
§ 辨别肝癌的早期和晚期表现非常重要。 § 小病灶只是在动脉期短暂而均匀强化。 § 有时边缘增强,可能会误认为是血管瘤。但
中心有脂肪的强化腺瘤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延迟期腺瘤显示的包膜环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讨论
§ 腺瘤存在腹腔出血的风险以及罕见恶变为肝癌,大多 数患者外科主张手术切除。
§ 肿瘤大量出血的风险高达30%,恶变的几率尚未知。 有人主张对肿瘤大于5cm或甲胎蛋白水平很高患者应 该进行手术切除,因为这两项高度提示肿瘤存在恶变 的风险。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磁共振成像在检测脂肪和出血方面更敏感。 化学位移成像显示出的相位图像信号缺失可 以确认脂肪的存在。
§ 同样肝癌中约40%的病变含有脂肪,因此脂 肪的存在不能帮助鉴别。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在这种情况下,临床相关检查最有帮助,健康年轻 妇女有口服避孕药史者,多考虑腺瘤。糖原贮积病、 血色病、 肢端肥大症或类固醇的男性患者也要优先 考虑肝腺瘤,而肝硬化和高甲胎蛋白病人则要首先 考虑肝癌。有富血供原发肿瘤史患者要重视转移瘤 的可能。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 腺瘤破裂导致右上腹痛。
§ 腺瘤和肝癌是导致出血的最常见的两种病变。
§ 虽然腺瘤是良性病变,但可以恶变为肝细胞癌 (HCC),虽然恶变罕见,大多数人主张腺瘤 患者尽早手术切除。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腺瘤出血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讨论
§ 腺瘤、 肝癌、 FNH 和富血供转移瘤在CT表现上有 许多相同之处,单凭CT检查往往不能确诊。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左图: 肝癌患者门静脉内癌栓明显强化。
右图:肿瘤癌栓在栓子内出现新生血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4.鉴别诊断
§ 早期肝癌需要区别于其他动脉期表现为高密 度的富血管病变。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丙型肝炎患者的平扫、 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肝脏内两种病灶
是在其它期相与血池比较,这种边缘增强就 不会认为是血管瘤。 § 这类肝癌的早期表现不同于非肝硬化患者表 现为很大的肿块。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肝硬化患者小肝癌只在动脉期可见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2.肝癌的晚期表现
§ 肝癌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许多没有肝硬化 或丙型肝炎的患者,当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 的影像学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8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录
§ • 血管瘤 § • 肝癌 (HCC) § ·肝癌早期表现 § ·肝癌晚期表现 § • 鉴别诊断 § ·肝腺瘤 §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FNH) § ·纤维板层样肝癌 § ·胆管癌 § ·肝转移瘤 § • 鉴别诊断 § ·肝脓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动脉期 (左图) 和平扫(右图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讨论
§ 动脉期,可以看到在肝脏左叶外侧的高密度 结节——看起来很像可疑的早期肝癌强化结 节。但是如果看右边平扫的图像,就会发现 那不是强化表现,只是包含铁质沉着的高密 度结节。这很常见,在肝硬化患者中约占 50%以上。
§ 肝癌可以是孤立、多发或弥漫润型。 § 肝癌病理表现为在典型的小梁结构上排列着异常肝
细胞。大的肝癌病灶通常合并有出血和纤维化。 § 在肝硬化和乙型、丙型肝炎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