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侨中学等四校2014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4年福建省高三质检语文参考答案(精编版)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名句名篇默写(6分)(1)虚室有余闲(2)响穷彭蠡之滨(3)大漠孤烟直(4)钩心斗角(5)春花秋月何时了(6)虽一毫而莫取(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15分)2、(3分)C(诚:实在)3、(3分)D(①说的是寇洛的父亲;②是说寇洛率领乡亲躲避战乱;⑤是说贺拔岳被害后情势危急。
)4、(3分)B(寇洛是在被提拔为右大都督之后,跟随太祖平定叛军的。
)5、(6分)(1)(3分)魏帝因为寇洛有保全军队的功劳,任命他为武卫将军。
(“以”“除”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以”译为“认为”亦可。
)(2)(3分)这样的人如果不加奖赏,拿什么激励后来的人?(“何以”“将来”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此而不赏”译为“有这样的功劳却不加赏赐”亦可;“何以”译为“怎么”亦可。
)(“而”不计分。
)古诗阅读(6分)6、(l)(2分)形象地写出了木叶脱落后寒林的疏朗,使寒林有了人的情貌与神采。
(意思对即可)(1、“疏朗”写成“萧瑟”亦可。
2、联系情感分析可给分。
)(2)(4分)状写了斜阳落霞映现于澄碧江水中的倒影之美(1分)。
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物我共适的人生意趣(3分)。
(意思对即可)(1、写景给1分。
2、抒发……情感,给2分。
3、描绘……意境,给1分。
4、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表现”陶醉”或”喜爱”之情可给2分。
) 文学名著阅读(10分)7、(5分)AE(A项,琴因母亲的反对没有剪发。
E项,没有“讨价还价”,葛朗台也没有答应。
)(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8、(5分)(1)第一问:骗太守马遵出城,乘虚夺取天水。
(2分)第二问:①佯攻冀城(姜维母亲所住之城),逼姜维去保冀城。
②传递姜维降蜀的假消息,派人假扮姜维攻城。
③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一点1分。
)(2)第一问: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
2014年福建高三语文毕业会考试题参考答案

2014年福建高三语文毕业会考试题参考答案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4年福建省高三年毕业会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A(B tuò—tà,ā—ē;C nuò—ruò,shě—shè;D jiàn—jiǎn,shǔ—shuò)2.D(A苍—沧,敬—儆;B燥—躁,瑕—暇;C井—阱,必—毕)3.D(ABC皆为判断句,D为被动句)4.C(ABD皆为古今异义词)5.C(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6.D(“羽扇”句指周瑜)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0题。
(12分,每小题3分)7. D (绝:横渡)8. C (C项是并列,其余是修饰连词)9. C (A“知”通“智” B“生”通“性” D“有”通“又”)10. D (“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共8分)11.(凋得)慢、(来得)润、(显得)淡、(一点点)清凉、多雨、少风12.举例,如看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槐树叶底的日光,静对牵牛花的蓝朵;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
13.运用衬托(或对比)手法,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评分细则:11-13题共8分。
11题2分,写出一个得1分。
12题3分,举例1分,情趣2分。
13题3分,手法1分(不写具体手法而含“突出”之类意思的,也给分),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共8分)14.如:阳刚、阴柔,雄浑、秀丽,刚健、典雅。
15.美主要有刚性美和柔性美,还有刚性和柔性的调和之美。
16.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豪放的情怀,柳永的《雨霖铃》情调婉约;铜管乐气势雄浑,小提琴曲调优雅。
2014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语文模拟卷

2014年5月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卷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2),二三其德。
(《诗经•氓》)(3),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4)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5)锲而舍之,。
(《荀子•劝学》)(6),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
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
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
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
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
”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
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注】①大易:指《易经》。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p(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浪游记快【清】沈复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
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
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
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
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
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此幼时快游之始。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
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
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
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桥北数武①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
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
午后交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
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
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
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福建省南侨中学等四校2014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13年秋季南侨中学、永春三中、永春侨中、荷山中学、南安三中高中毕业班摸底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l)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2)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3)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6)香远益清,亭亭静植,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卷(含答案)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王勃《滕王阁序》)(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赤壁赋》)【关注点】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古诗文默写题出现了今年新增篇目《使至塞上》的内容,要重视新增篇目的掌握。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义,完成2~5题。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为将吏。
父延寿,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译】寇洛,是上谷昌平人。
他家世代为军官。
他的父亲寇延寿,在和平年间,以良家子弟身份镇守武川,因此在那里安家。
关注词语:累、家、以洛性明辨,不拘小节。
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
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乃募从入关。
破赤水蜀,以功拜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别将,封临邑县男,邑二百户。
又从岳获贼帅尉迟菩萨于渭水,破侯伏侯元进于百里细川,擒万俟丑奴于长坑。
洛每力战,并有功。
加龙骧将军、都督,进爵安乡县子,累迁征北将军、卫将军。
福建省四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doc

福建省四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永春一中、培元中学、季延中学、石光华侨联中(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⑷西当太白有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道难》)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①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此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②文不难而自至也。
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
若杨雄、王通,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纯word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纯word版)高考语文2014-01-30 1954给大家推荐一份好资料">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8科8份,纯word版)福州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3)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琶行》)(4)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5),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6)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留从效泉州永春人。
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
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僣)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
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
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
从效(倡)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
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
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
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
继勋亦以泉州降。
璟将但克.汀、建而归。
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
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南侨中学等四校2014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l)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2)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3)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6)香远益清,亭亭静植,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注释: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
②旨:味美。
③服役者:劳作的人。
④渫:流通。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养孤长.幼在其中长:成年人B.尚复被.水旱之灾被:遭受C.有者半贾.而卖贾:通“价”,价格D.三曰劝.农功。
劝:鼓励【小题2】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贵粟之道”的一组是()(3分)①薄赋敛,广畜积②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③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④使民以粟为赏罚⑤取于有余,以供上用⑥朝令而暮当具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作者在文中告诫统治者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醒国家要重视积蓄粮食,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安定,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B.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有其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有其民。
C.作者陈述了当时农民勤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D.文中提出“贵粟”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文中提出的“贵粟”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方式。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6分)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3分)⑵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3分)穷人的赋税,不是“贵粟”。
⑥指政府向百姓强行征收赋税。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小题3】试题分析:减轻贫民赋税不是“贵粟”的方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人情:人之常情。
再:两(顿饭)寒:受冻。
(2)贵:使……贵,意译为“提高”。
道:办法。
以……为……:把……当作……。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不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②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
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③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小题1】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
(3分)【小题2】杜甫和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听到李白获释,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思想感情。
(3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颔联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
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
“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
其次,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
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另外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
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战乱以来,高家许多人跑去投靠亲戚,留在府中的人则聚在一起商量逃难的办法,瑞珏和琴都很恐慌,梅则冷冷地说“我只有这条命”。
(《家》)B、1819年11月中旬,在欧也妮生日上,德格拉桑的儿子阿道夫给欧也妮带来了索漠城罕见的鲜花;特篷风送给欧也妮一个在上面用哥特体缩写欧也妮名字的针线盒。
(《欧也妮.葛朗台》)C、韩孟翔临阵倒戈,把吴荪甫他们的计划暗地里向赵伯韬报告,这一点已经让吴荪甫眼冒黑星,再听到公债开盘又涨了的消息,吴荪甫终于承受不住,晕倒在交易所。
(《子夜》)D、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做过不少荒唐事: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事们挥霍、赌博花了很多钱,他还把大片土地分发给农民。
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他,他的母亲为此伤心欲绝。
(《复活》)E、爱斯梅拉达自从被弗比斯搭救后,心里就爱慕着他,用两个月的心血训练小山羊,教会了小山羊拼字母“弗比斯”,弗比斯从山羊加里的魔术里看出了少女对自己的爱慕,就约她在旅店幽会。
(《巴黎圣母院》)【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B项德格拉桑的儿子阿道夫送给欧也妮针线盒,特篷风送给欧也妮鲜花。
D项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事们挥霍、赌博花了很多钱”这样的荒唐事得到了亲戚们的褒扬和肯定;而“把大片土地分发给农民”却遭到了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小题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众军仰视,只见孔明立于火光之中,指众军而言曰:“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这里的“马”暗指的是谁?“獐”暗指的是谁?请简述这个故事。
【小题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平儿听了点头,想凤姐病里必是懒待见人,便说道:“奶奶现在养神呢,暂且叫他等着。
你问他来有什么事么?”平儿说的“他”指的是谁?后来凤姐把谁托付给“他”?请简述这件事。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的“马”“獐”即是谐音,又是双关。
魏蜀对峙之时,诸葛亮的直接对手就是司马懿,二人斗智斗勇是三国演义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所以只要对小说熟悉,应该不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试题分析:这是《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三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的故事,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内容。
贾家已迅速败落,赵姨娘被阴司里拷打死了,凤姐也在病危之中,这时正好刘姥姥来请安,于是就有了这一情节。
这也是前面判词里安排好的巧姐的结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①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②桀溺②曰:“滔滔③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④,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③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⑤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注]①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
②桀溺:楚国隐者。
③滔滔,比喻天下纷乱的样子。
④而:通“尔”,指子路;辟人之士:指孔子。
⑤多,只是。
【小题1】请分别概括晨门和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子贡以日月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现代碑学的建设与可能碑和碑学是两个概念。
碑是书法的一种存在形态,而碑学则是关于碑的理论学说或背的学问。
碑的历史可以上溯于秦石鼓及秦诸石刻。
汉、魏、北朝、唐无疑是碑的大兴时代。
碑学的兴起可追溯于宋欧阳修《集古录》。
它虽不全言碑,但其大量收集记录各种碑刻古物,为就单纯的金石之发展研究开了先河。
赵明诚《金石录》则是其滋润下诞生的杰出结果。
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碑学兴起。
在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有学术著作成就,而且在创作上,苏轼撇捺舒展结字紧结,明显有受北碑的影响;黄庭坚则孜孜于《瘗鹤铭》,造就了其长枪大戟的行楷书艺。
碑学的再次复兴即清代碑学,随着清代文人对碑拓片的大量掌握,提出了唯北碑或魏碑独尊。
清代碑学达到了彻底地推翻帖学一统局面,使北碑获得了全面解放。
但实际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积极和消极作用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