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精品课件
重点地区:新解放区
结束: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意义:……
知 识 拓 展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 革的意义 (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 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
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 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 农村的生产关系;3.广大农民成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的 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 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 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D
3.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 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 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耕 者有其田”是在( )后普遍实现的。 A. 新中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 D. 辛亥革命
B
图中学史
(1)此图反映了什 么运动? (2)进行这一运动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农民拔除地界 碑的依据是什么? (4)这一运动使生 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 什么变化?
3、土地改革的结果: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 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 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 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 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3课 土地改革
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 这是江苏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3课 土地改革
当时农村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土地改革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土地改革课件

—(—48)刘0 巩少固奇政《权关的于需土要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迎喜来儿70土 逃改居后深第山一多个年丰,收头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
同时60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
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
那么50,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实在什么时期。
人口
1实9行5400地—主19减52租年减底息,农民交租交息
“ 耕 者愿 有望 其: 田 ”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 年底实现了。
毛泽东说:”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革命 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就是解决了 中国革命问题。
那么,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实在什么时期。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
结论:土地改革标志着我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彻 底完成,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最彻底的社会变革。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 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 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 —毛泽东
“1950年辽宁金县经土改后现状是:梅家村的农民,昼 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全部种上了花生 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 年增长了26.9%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探究四: 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导入新课
歌剧《白毛女》讲述 了这样一个故事: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 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 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 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 传说为“白毛仙姑”。八 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 霸,喜儿获得翻身。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120.0 132.5 156.4 244.3
(4)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一一 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老共产党员、党的高级干部,在战争年代
出生入死,为革命作出过一定贡献。但革命胜利以后,他们在担任
领导干部职务期间,却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堕
落成人民的罪人。案发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经过慎重考虑,认
为虽然刘、张二人地位很高,对革命作出过贡献,但是他们的腐败
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该法令的实施( D) A.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5.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我国的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这从 本质上反映出(B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 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

名 称
土地 地主阶级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土 地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地主 阶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共24张PPT)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 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 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爷孙俩的争吵
爷爷:哎呀,刚解放那会儿,可好啦,每家每户都有地儿,农民都 翻身斗地主啦!
孙子:爷爷,这您可说错啦,土地可不是您的,是国家的,您只是 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有使用权,就是说您只能用,不能买。
权的区别,增加生活常 爷爷:谁说的?那时候隔壁家的王大爷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就 卖了自家地吗?你年轻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哦· · · 识 孙子:明明就是您· · · · 唉呀,和您说不通· · · · 您老了,记性不好了 爷爷:你你你· · · · ·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类 别
不同点
产品分配
相同点 土 地 归 私 人 所 有
地主阶级 土地 名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称 地主阶级与 封建 地主 农民之间是 土地 剥削与被剥 所有制 阶级 削关系 地主 农民 农民 和农民一样 土地 参加劳动 所有制
李自成:均田免粮 洪秀全:有田同耕
孙中山:平均地权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 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 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 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知识拓展: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 式主要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 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 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 分劳动力,受剥削。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 材料一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巩固政权
结合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 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 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 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相关史事:西藏的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 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 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 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 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课堂检测
5.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 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B)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 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 的主要举措是(B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②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需要土地。
(直接原因)
土地改革的原因(必要性)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3亿多的新解 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 到土地。
地 主
剥削与被剥削关 系
农 民
每年需要向地主缴纳的 30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 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953-1958完 成土改的地区。
1949年9月以 前基本完成 土改的地区。
1959年以后进 行土改的地区。
1949年冬到1952 年底基本完成土 改地区。
土改地区 开始时间 法律依据
内容
具体措施
完成时间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7、下面对1950年—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
B 意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B. 彻底废除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度 C. 农民真正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
D 8、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
解放西藏”内容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 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
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B.全面取消农业税 D.土地改革的完成
课堂演练
1.到1952年底,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后,土地
的所有制形式是
A.国家土地所有制

人教部编版《土地改革》_PPT

人教部编版《土地改革》_PPT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5. 结果: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 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士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领土 回改 分中 到农 的民 农兴 具高
采 烈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分到了土地的贫农送子参军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欣赏《翻身农奴把歌唱》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贫农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土地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土地改 革》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实施
背景:
解放前,旧中国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 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 地主、富农凭借 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贫农、雇农和中 农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 得温饱。
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 国社会的发展。
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D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土地改革 (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土地改革 (共17张PPT)

二、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1、地区: 新解放区内 2、开始的时间、文件(依据):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3、主要内容: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完成:
(私有制)。
1952年底,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 烈拥护。
①:原因:封建的 ② 目的: 废除
,阻碍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 。 期什么运动?土地改革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 本的原因是什么?
3. 农民拔除地界碑的 依据是什么?
《…….土地改革法》
4. 这一运动使生产资
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 化?
拔除地界碑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90%
70-80%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
发展地。主
农民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根本)
2、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未土改,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进行土改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二
对外: 抗美援朝(1950.10-1953.7) 巩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对内: 土地改革(1950 -1952)
必要性(原因)
1、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经济发展 2、新解放区的人口—要求进行土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不同点

相同点
名 称
土地 地主阶级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土 地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地主阶级占 剥削与被剥削 有绝大部分
劳动成果
归 私 人
农民
土地 农民
所有制
一样参加劳 动,不存在
剥削
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必要性(原因)
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 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

展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
进行土改

经过
1950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 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 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 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 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 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 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5.完成:1952年底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 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 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 最彻底的改革。
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
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庄园
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土改背景)
所占农村 人口比例
占有土 地比例
10%
20-30%
90%
70-80%
地主 农民
解放前农村形势
成分 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地主
不足10%
70-80%
农民
90%
20-30%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以收租为主; 富农--以雇工为主,自己参加劳动; 中农--以不出卖劳动力为主,经营自己的土地; 雇农--需要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土地不够生活; 贫农--完全出卖劳动力,没有土地。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广大 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批斗地主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烧地契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土改中拔出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分到土地
地 主
剥削与被剥削 的关系
农 民
地主“周扒皮”为了长 工们能多干些活,半夜三 更起来学鸡叫让长工劳动 (卖身契上明文规定:鸡 叫就得起床干活劳动)。
因为以前没有钟表等计 时工具,长工们是从鸡叫 起床返工日落则收工,周 扒皮半夜鸡叫,使得那些 长工们提早起床为他披星 戴月地劳作。
1111
农民交地租后被迫逃荒要饭
所 有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二、土地改革的概况
4.开始土改时间:1950年冬 阅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 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 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从而有利于土 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加管理
“农民 工” 拿到工资存 折
对承包的土 地进行现代 化管理
子女接受现 代化教育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 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 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 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 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在欢庆胜利的时
候,中国共产党人清 醒地认识到,这只是 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 序幕。这时的中国, 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 之一。根据联合国亚 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 收入只有27美元。不 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 半,也远远低于当时 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 收入。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 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 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 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 贺。”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毛泽东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根本原因)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 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内容),借以解放农村 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基本 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土地改革的概况
1.地区:新解放区 2.法律依据: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140
120
100
80
1949年
60
1951年
40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20
0 194产力。
历史部编版《土地改革》课件2
农民被迫卖儿卖女
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 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1.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 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 改革。(直接原因)
二、土地改革的概况
1.地区:新解放区 2.法律依据: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