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湖北专版)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十二 第二节 第1讲 形象
【三维设计】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 文学常识 课件

能弄清楚。而关汉卿与汤显祖,一元一明,本不相关,但由于他们 作品在某些影响方面有类似的地方,容易产生类同的感觉。因此, 在解答时, 对涉及的内容可以一个一个清晰地落实到相对应的位置 中去,然后根据要求逐个加以肯定或否定,找到自己所要的正确答 案。另外,作家与作家之间、作品与作品之间,由于时间相近或形 式、内容相似,识记中容易出现差错。这就要采用横向分析法。如 “初唐四杰”与陈子昂、王之涣,“元曲四大家”与王实甫,老舍 的剧本与曹禺的剧本等等。 这一类内容体现在试题中往往带有隐藏 性和模糊性。因此,做这类试题时,要在分析、比较和理解的基础 上,把握其内在特征的区别,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能力。给大卫 挂“小心!他咬人!”纸板牌的不是大卫的继父,而是寄宿学校 的校长克里古尔。
答案:B
2.(天津高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政治、伦 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 “四书” 之一。 B.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我们熟悉的《鸿门 宴》和《项羽之死》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C .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原名万家宝,出生于天津,创作 了《雷雨》 《茶馆》 《北京人》等话剧剧本。 D.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 颂扬了人类挑战困难、捍卫尊严的“硬汉精神”。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 选择题(选错 的一 2012 的表述,有错误 ... 误项) 项是
小说场景细节表述 错误
小说情节表述有误( 无中生有)
2011
填空
填空题
中国作品、外国作 家
从近三年湖北高考试题来看, “文学常识”的考查情况呈现 以下几个趋势:
【三维设计】(湖北专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八“简明 连贯 得体 准确 鲜明 生动(含创新题型

【三维设计】(湖北专版)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八“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模拟高考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乐器历史的源远流长、品种的丰富多样、音响的奇妙独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乐器和器乐之间有着互为表里的依存关系;②更难以说明乐器群体演变现象之发生;③孤立地、静止地研究乐器;④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存在物;⑤则难以把握对于乐器文化的整体性认识;⑥离开乐器的组合关系及其文化内涵研究乐器A.③⑤⑥②④①B.④③⑥①②⑤C.④③⑤①⑥②D.③⑤④①⑥②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画也强调“模仿自然”,________,________。
但是艺术家不能停留在这里,否则就是自然主义。
________。
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韵律。
________。
________。
①气韵生动,这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②它要求艺术家睁眼看世界的形象和颜色,并把它表现出来这;③绘画有气韵,才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④六朝时谢赫提出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就是“模仿自然”;⑤艺术家要进一步表现出形象内部的生命,即“气韵生动”的要求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③⑤①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3.(2014·邯郸质检)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摩着嗅觉的每一个细胞。
这是陶氏花园这座百年私家园林带给我们的惊喜。
①蜜蜂嗡嗡地忙着采集花蜜,花香混着泥土的芬芳;②人们很难把这些春意盎然的词汇与北方的秋天联系;③尽管秋天的气温已经降至十度以下;④陶氏花园里的花依然在争奇斗艳;⑤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百花齐放;⑥但陶氏花园却做到了A.①②⑥④③⑤B.⑤②⑥③④①C.⑤③④②⑥①D.①④③②⑥⑤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②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研究历史离不开叙述;③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④也包括历史叙述主题个人意识的传递;⑤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⑥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A.②③⑥①④⑤B.⑤②③①⑥④C.②⑤③⑥①④D.③⑤②⑥①④5.请将下面6个选句按衔接顺序排起来。
高考语文三维设计专题(12)名篇名句默写课件包语文课件PPT

结束
[题型一 语境理解式默写]
1.(2015·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 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NO.1 高考怎么 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NO.1 高考怎么 考
结束
3.(2014·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 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2)李白《蜀道难》中“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 援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 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4.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26.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所以,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的懒惰, 放下你的三分钟热度,放空你禁不住诱惑的大脑,放开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静下心来好好做你该做的 事,该好好努力了!记住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100.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47.如果要后退,上帝就会在我们的后脑长双眼睛了。 54.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7.自己的路自己走,无论是苦是累,甚至是失败,都要去承担,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无怨无悔。 49.懂得进退,才能成就人生;懂得取舍,才能淡定从容;懂得知足,才能怡养心性;懂得删减,才能轻松释然;懂得变通,才会少走弯路;懂得反思,才会提高自己;懂得感恩,才能温润心境 。
【三维设计】(湖北专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三维设计】(湖北专版)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链接旧知,强化积累《佛本行集经》上说有一个“罗刹国”,里面住着一群罗刹女,虽然长得妖艳无比,美丽动人,路过的商人无不被她们的美貌所魅惑,但是日久天长就会形容枯蒿,为其所害。
一、真题体验 (2013·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1分)廉希宪事略 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
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
”举族承命。
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
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
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
”国初,拜为平章政事。
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
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
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
公方读书,略不答。
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
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
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
整求退,谓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
”及出,愧赧无人色。
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揄之。
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
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
诸儒但言困苦,乞归。
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
是夜,诸兄弟问曰:“今日刘元帅者,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此其至。
我等不能无疑。
”公曰:“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颦笑,系天下重轻。
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
若寒士数十,皆诵法孔子者也。
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
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扫地矣。
”公之作兴斯文若此,是大有功于名教者也。
【三维设计】(湖北专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七“仿用 变换句式和选用句式(含修辞)”模拟高考练

【三维设计】(湖北专版)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仿用变换句式和选用句式(含修辞)”模拟高考练(时间:40分钟分值:66分)1.(2014·武汉四校联考)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
请在下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画线句构成排比。
(4分)航母舰载机总指挥罗阳诺奖获得者莫言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
2.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句话,要求前后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4分)大美天然,大道至简。
心地愈单纯,便愈能感受到云卷云舒的自在;生活愈简朴,便愈能享受到无挂无碍的轻松;;3.某城市报的一个栏目选定了以下四篇文章,请你为该栏目拟一个恰当的话题。
要求:参照下列任一题目的形式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
(4分)①《花香四溢芳满园》②《草绿了,来这儿踏青吧!》③《垂柳吐新绿,动静皆宜处》④《忙趁东风放纸鸢》答:4.(2014·黄冈模拟)仿照示例,从下面所列名著中任选两部进行一句话点评。
要求句式相近,不超过30字。
(6分)沈从文《边城》王安忆《长恨歌》路遥《平凡的世界》海明威《老人与海》雨果《巴黎圣母院》示例:陈忠实《白鹿原》:史诗气质,民族秘史,剖开了中国人永被遮蔽的惨淡人生。
答:5.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将横线处补充完整,所写句子与原句形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6分)即使黑夜夺走了太阳的光芒,也挡不住黎明的曙光;;。
6.仿照示例的句式和修辞,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分别写出一句话。
(4分)[示例]吹捧:吹捧是绚丽的肥皂泡,无限地膨胀,总会化成飞沫。
备选:批评挫折逆境贿赂答:7.请仿照例子,赏析下面的对联。
注意语言简明、连贯、鲜明。
(4分)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赏析:上联将学习比作逆水行舟,告诫我们要奋发向上。
高中语文课件-三维设计(文化常识)

[典例] (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题目。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 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 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 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 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 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 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
解析 本题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A项, “十五岁”错误,应为“二十岁”,《礼记》中有“二十而冠,始学礼”。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 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 B.“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举荐,经过 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 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 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解析 “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各省省城举行”。 答案 C
解析 “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 答案 D
2、2016·石家庄质检)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 )(3分)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 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 耋”等。 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 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 受奉祀,享受祭飨。 解析 “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答案 C
高考语文三维设计专题(15)传记阅读ppt课件包(4)完美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2
结束
题型二 赏析映衬(正衬、反衬)
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但不可不写其他人物。这些人 物既展现了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映衬 的作用,还可以点面结合,揭示更深刻的主题。
首页
上页
下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2
结束
题型一 赏析选材组材技巧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 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 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 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这一题 型在高考题中命题样式一般为考查文章结构(句段作用)和选材 组材技巧。而句段作用题,在具体解题时可以等同于“小说的 情节作用”,因为传记可以看作“真实的小说”,因此,这里 不再赘述。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2
结束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5·全国卷Ⅰ)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 (1)题干中有“特
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点”“特色”
“特征”等字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样; (1)请简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特色。
(2)题干中有“组 (2)本传记选取事件多,事件跨度大,文本是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2
结束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 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 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 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 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现已90岁高龄的叶嘉莹 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 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 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 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专题(3)连贯(选择题)及答案(Word版)

专题三连贯(选择题)[学法——前挂后连,衔接自然] [考题位置——第15题]1.(2015·全国卷Ⅰ)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__。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解析:选A整个语段叙述的中心是尾气排放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提升“成品油质量”都是为了降低尾气排放量。
所以,要填写的句子的叙述重点也应该落到尾气排放量上。
B项叙述重点是“汽车的改造”;C项中的“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项“不管……都……”句式,不如A项的“即使……也……”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性,所以A项更恰当。
2.(2015·全国卷Ⅱ)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
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解析:选C根据陈述一致的原则,横线上应陈述的是“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也就是选项中的“这些兴奋性的刺激”,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横线后一句“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可知答案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意境特点]
意境特点 举例
雄浑壮丽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 明丽清新 晴” 萧疏凄寂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淡雅幽远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参考答案]
zxxk
本诗塑造了一位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
形象。通过对“竹轩”“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 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 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竹”“雪”“梅” 等意象表现出了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解题方略]
步骤一:概括形象特征(什么形象);
步骤二: 分析形象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诗歌如何塑 造的形象);
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1讲 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浸润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高考常常以 “形象鉴赏”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即把握 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下面我们就如何赏析诗歌中的形象作一详细的指导和讲解。
[注] ①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 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②蕲,通“祈”,求。③三折 肱,《左传· 定公十三年》载:“三折肱,知为良医。”
② ③
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答:
zxxk
解析:作为县令,却家徒四壁,见其清廉; “三折肱”说明他 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却屈居蛮荒之地,见其不得志;头发已经 斑白,可还在那个猿猴啼哭、四处瘴气的地方坚守,赞扬他学 而不倦、不得志却又甘守清贫的高洁品质。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 ]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
[注]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 分)
[自主尝试]
[解析]
“浣溪沙· 洞庭”这个题目点明此首词是一首写景
词,词人围绕“洞庭湖”这一观赏点,描写了洞庭湖上及周围 的景色。 第一句,作者“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引出船 行至的地点——洞庭湖。 第二句写泊舟湖中,作者站立船头向远处眺望,看到的是 辽阔的楚天,在广阔无边、一望无际的洞庭湖的四周是青色的 山峰。 第三句描写近景,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傍晚 的洞庭湖的湖面水波平静,显得如此清幽、静谧。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 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②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6 分) [我的答案]:
[考生答案] 考生甲:
考生乙:
[阅卷评点]
这两个答案表面上似乎答出了意象的作用,但实际上 未能准确地答出。考生甲答出了乌鸦渲染氛围的作用,但 对意象最主要的表情达意作用却未提及。对 “马”的作用 的分析,虽然注意到了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但用 “象征” 一词解释其表现手法不准确。考生乙虽然点出了“衬托” 这一关键作用, 但乌鸦的反衬作用未分析到位, “乌”“欲 栖”,本诗是用乌鸦的归巢反衬自己的难归。另外,分析 两个意象的作用,既要分别作答,又要合起来作答。两个 考生均未做到这一点。
参考答案: 黄几复为官清廉, 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好学不倦, 不得志。(每点 1 分)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 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 象(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知识储备]
意境是诗人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 艺术境界。高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 能力。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
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答:
参考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 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因解答诗歌意象题角度不明而失分
[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步骤三: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要具体, 切忌空洞, 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 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 点明其在创设背景、 表情达 意、 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 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有 时这几步需要合在一起作答, 并且具体作答时要根据题 目灵活处理)
步骤三: 明确形象意义(联系情感、 主旨分析诗歌塑造形象 的作用或意义)。
当然这三步不是说每步都应答上,还应根据题目要求及诗 歌本身来灵活作答。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 分)
寄黄几复
①
黄Hale Waihona Puke 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 三折肱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历史。虽然不能像小说一样通 过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但根据诗歌中的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 把握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仍是很有必要的。只有 整体把握了形象,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 图。
[知识储备]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 形象。 1.抒情主人公形象。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诗化了的作
[应用体验]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 分)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注]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
觇(ch ān ):察看。
诗中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 么特点? 答:
参考答案:鸣叫的斑鸠,雪白的杏花,繁忙的农事,回归 的春燕,崭新的农历,这一切都透出一种明媚、充满生 机、充满希望的春天的气息。
者”。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通过 诗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所见所想可以推想出诗人的形象特征。
2.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中, 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 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常见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形象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举例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 蒿人”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zxxk
这样夕阳斜照中几组特定的意象——停泊在湖面上的 晚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 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意境,显示出 作者流连自然的心态。
[参考答案] 上阕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
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 幽静的山水画面,表现出作者留恋自然的心态。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柳永的《雨霖铃》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某联描写了某物 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 分析。
3.诗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
[例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 ]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步骤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情 感、理想。(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
[应用体验]
3.(2012· 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 手法, 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 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 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 怀远之意。
[常见设问方式]
[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 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 (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 点。
[例一]
(2013· 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 ]烟来。
注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自主尝试]
[解析]
“竹轩诗兴”这个题目点明此首诗是一首写景
诗,处所环境是竹轩。 开头两句通过对“柴门”“狭径”等生活环境的描写, 突出了环境的优雅,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颔联写诗人观赏 “梢影”细落院中,“叶声”轻轻飘来,表现了诗人日常生 活的闲适自得。 通过颈联,作者告诉人们: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 冬天,可以坐在这里吟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 洒脱的人生态度。 通观全诗,“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了诗人高 雅的人生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