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学设计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4课,它是在学习了“登月之旅”“太阳系大家族”“看星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已经走出了太阳系。
教材编排如下:重点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人类冲出地球的困难;人类探索宇宙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能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球。
2、了解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教学重、难点:无。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
同学们,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你们是怎样认为的呢?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1、全班齐读目标。
2、30秒钟默记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我们带着目标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三、初读课文1、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____存在,是否有像____一样高级智慧生物存在。
2、____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行星,虽然它与水星相比离太阳更近,但它的表面温度却更____。
3、____与地球有些相似,白天有明亮的___、薄云、朝露和轻微的霜冻,但比地球上____很多。
4、一些科学家认为,从火星上一块岩石中发现的____表明那里可能存在着生物。
5、已有____中太空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其中一个带着人类的____和____。
四、说一说,议一议1、你认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除地球外,哪一颗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呢?五、拓展延伸如果我们要向太空人写信,要怎么样来写呢?六、检测:(一)、填空题1、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大气层是由厚厚的____构成的,极易吸收太阳的热量,并阻止它散发到宇宙中,所以它表面的温度比水星的温度____。
2、有科学家认为,火星表面的岩石是由于几十亿年前的____留下的。
一些科学家认为,从火星上一块岩石中发现的____表明那里可能存在着生物。
3、目前已经有两种探测器____和____飞出我们的太阳系去探索太空。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1、太阳落山后,月亮就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了。
“今月照古人”,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撞击说)这是地球上的由流星撞击而成的陨石坑,月球上的陨石坑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3、实验名称:环形山的形成。
(一)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
问题: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时,撞击坑有什么变化?假设:从较低的地方往下扔石子的时候,形成的撞击坑较浅,从较高的地方往下扔石子时,形成的撞击坑较深。
实验设计:1、准备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石子,沙子、盘子2、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3、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
实验记录:略结论:从不同高处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时,高度越高,撞击坑越深,反之越浅。
(即:流星、陨石的撞击速度越快,撞击坑越深)(二)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问题: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时,撞击坑有什么变化?假设:从相同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时,撞击坑的大小不同。
实验设计:1、准备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石子,沙子、盘子2、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3、从同一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记录:略结论: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时,石子大的撞击坑大,石子小的撞击坑小。
(即:撞击坑的大小与流星陨石的大小有关)(以下为课本上的方法)实验名称: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材料:盘子,大小不一的石子,沙子。
实验方法: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②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说课稿临河九小安娜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探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际上对于外星生命,人们一直都在不断猜想他们的存在,科学家感兴趣,小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不少是小报的“道听途说”,没有确凿的证据,甚至很多就是虚假的,因此需要让学生有依据地推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学会甄别。
2、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科学探究:能查阅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或书报),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设计向外形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难点重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难点:查阅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有根据地介绍自己的观点二、说教法1、教法分析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之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们更加相信这些事情。
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秘面纱,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投入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活动中去。
2、教学流程根据以上分析,教学中准备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解读人类名片——拓展延伸,尝试制作名片。
环节一:教师播放一段有关UFO或者有关外星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时引出“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六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和其他星球,了解宇宙中能否存在生命体。
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和其他星球;2.了解宇宙中能否存在生命体;3.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提出一些问题和假设,并进行科学实验;4.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和其他星球;2.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了解宇宙中能否存在生命体;2.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提出一些问题和假设,并进行科学实验。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PPT、教学工具;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略微介绍宇宙空间;2.引入:地球以外真的没有生命体吗?请大家思考一下。
二、讲解新知1.通过播放PPT,让学生了解宇宙空间和其他星球;2.通过提问和互动,让学生思考宇宙中是否可能存在生命体。
三、学生实验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2.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实验设备;3.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4.分析实验数据,结论。
四、总结课堂1.课后作业:回答问题,阅读科普文章;2.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PPT讲解、学生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宇宙空间和其他星球,以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体。
通过实验让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提出问题和假设,并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同时,课堂互动和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这样的课堂设计,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学案例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学案例1、教材分析《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探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建构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2、学情分析小学生对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不少是小报的“道听途说”,没有确凿的证据,甚至很多就是虚假的,因此需要让学生有依据地推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
3、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能设计向外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
难点: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八大行星的资料。
6、教学设计特色简述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UFO引导;而后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再后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解读人类名片;最后拓展延伸,尝试介绍地球。
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听说过UFO吗?它是什么意思?2、飞碟和外星人真的存在吗?我们不忙下结论。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2.学生分组查阅太阳系内行星、卫星资料,并根据资料分析、讨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形成小组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我们研究的星球名称、该星球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有或无生命存在的理由。
3.小组交流研究情况。
1.播放有关UFO的影片片段。
2.讲述:刚才我们观看的只是科幻片的一个镜头。不过,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那么,你相信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3.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引导查阅资料,探讨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写。
3.汇报本组的想法。
4.教师全课总结。
四、板书设计: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金星
火星
太阳系以外……
五、教学反思: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点评小组汇报情况并小结。
活动二:了解人们对地球以外有无生命的研究情况。
1.讲述: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问题虽然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人们做出了种种猜测和描绘。
2.学生自由浏览一组资料。
3.汇报浏览的结果。
4.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美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所携带的人类的照片和地图的含义。
(1)谈话:地球外究竟有没有生命?人类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办法来探测、寻找。其中,美国人利用太空探测器将人类的星系发射出去,希望如果有“外星人”存在的话,能被他所接收到,彼此能建立起一种联系。那么,它们究竟携带了关于人类的哪些信息呢?
(2)提供一组资料,指导阅读。思考讨论:你能解释出其中包含了地球的哪些信息吗?人们为什么将这些信息发射出去?如果你是科学家,你认为应该将哪些地球人类的信息告诉外星人呢?
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5.太阳系
• 在板的底部绘有太阳系的图示,及一个细 小的图形以代表探测器。从图中可以看到探测 器经过木星后离开太阳系的轨道。土星更绘上 了光环,希望以这个特征来突显出太阳系,便 于寻找。 在每个行星旁的一组二进制数字,是每个 行星距离太阳的相对距离。单位相等于水星公 转轨道的十分之一
•
5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先驱者镀金铝板
• 它安装在两艘无人驾驶太空探测 器-先驱者10号及先驱者11号 上,一块载有由人类发出的讯息 的镀金铝板。板上刻有一男一女 的画像,及一些符号用以表示这 艘探测器的来源。
• 镀金铝板实体资料 • 物料: 6061 T6 镀金铝 • 阔度: 229毫米 • 高度: 152毫米 • 厚度: 1.27毫米 • 平均雕刻深度: 0.381毫米
3.探测器的轮廓
•
在人类画像的后方,绘有先 驱者探测器的轮廓。这个轮廓的 大小表示了人类相对于这艘探测 器的大小。
Hale Waihona Puke 4.太阳相对于银河系中心及14颗 脉冲星的位置
在板的左方绘有一个放射性的符号,上面的15条直线均有同 一个地方放射出来。当中的14条在线有一列以二进制形式写上的 数字,这表示了银河系中14颗脉冲星(中子星)的脉冲讯号周期。 由于每一颗脉冲星的讯号周期会随时间而变化,所以外星人可以 依据当时的脉冲周期,计算这个太空船的发射时间。 • 线条的长度表示了那些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的距离。每段线条 尾部的记号则表示了其交错于银河平面上的Z坐标。 • 一旦外星人寻获这块板,可能从那里只看见当中几颗脉冲星 而已。故标示14颗脉冲星之多,可以给予更多的坐标,即使只看 见其中的几颗脉冲星,仍然可以透过三角测量的方法来计算这艘 探测器的来源位置。 • 至于第15条线则向右伸延到人类绘图之后,这条线表示了太 阳与银河系中心的相对距离。
六年级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5.地球以外有生命么教学设计

2、碟和外星人真的存在吗?我们不忙下结论。不过,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那么,你认为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板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3、你知道有生命有哪些类型?地球以外指的是什么地方?
4、这些星球都是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其实在宇宙中,还有无数个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们目前所了解的也只能是在太阳系内的一些信息。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索地球以外的太阳系以内的宇宙中有没有生命存在。
重点:
唤起学生探索外星人的欲望和想象。
难点:
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人类探索得的依据资料
学生准备:课外收集的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查阅资料,自主探究。
三、发挥想象,绘画交流。
四、了解现实,解读名片。
5、(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并根据资料分析、讨论,形成小组研究报告。)
6、鼓励学生用绘画给外星人写信。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5.地球以外有生命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一、介绍人类探索太阳系内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情况。二、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和描绘。三、给外星人写一封介绍地球的信。
预期教学效果
1、能够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球。
2、了解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基本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5、我们一般可以凭什么来推断地球以外的星球有生命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水、空气、阳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中的外星人
外星人也许就像 电影中所描述的 那样,但我们并 不知道他们的真 实模样。
已经有两种 太空探测器飞出 我们的太阳系, 其中一个带着人 类的照片和地图。
1972年至1973年,美国宇航局先后发射 “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行星探测 器,这两个探测器分别都携带了本图所显示 的图案。本图被刻画在一张15X23厘米大小 的铝盘上,目的是为了告诉所有可能遇到的 外星人,本飞船何时从何地发射,以及地球 在宇宙中的位置。图上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 人的画像,这可能会是外星人最难理解的。 “先驱者10号”是人类建造的第一个成功飞 越太阳系的飞行器,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 中,它将注定会比其它任何探测器更有资格 树一座丰碑。
“漫游者”火星探测器 漫游者火星探测器是用来探 测火星表面和火星的岩石的
有些科学家认为,火星表面的岩石是由几十亿年前 的洪水留下的。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木星大气 的成分和太阳差不多,中心温度达30000 摄氏度。
木 星
土星的大气 运动比较平 静,表面温 度很低,约 为零下140 摄氏度。
但它表面温度却更高。
这是因为其厚厚的由二
氧化碳构成的大气层极易吸收 太阳的热量,并阻止它散发到 宇宙中。
“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探测金星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
“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拍 摄到的金星表面部分的山脉 和峡谷 金星上的峡谷
站在火星上, 你会感觉它与地 球上有些相似。 白天有明亮的天 空、薄云、朝露 和轻微的霜冻, 但它比地球冷的 多。
人 类 把 更 多 的 符 号 传 送 给 外 星 人
假设科学家发现了从来没 有到过地球的外星人,请你给 他们写封介绍地球的信
外星人是对地球以外智慧生命 的统称。古今中外一直有关于“外 星人”的假想,在各国史书中也有 不少疑似“外星人”的奇异记载, 但现今人类还无法确定是否有外星 生命,甚至是“外星人”的存在。 2009年8月25日,宁德晚报报道, 有人发现橄榄形不明飞行物。 2009 年8月26日,征对8月24日墨西哥发 现外星人宝宝的报道,德国《图片 报》刊文称,4家实验室运用最先进 的科技手段,完成了对“外星人宝 宝”的DNA检测和比较工作,然而 科学家却无法检测出其DNA。
海王星和 天王星离太 阳太远 ,因 此它表面温 度很低,通 常在零下200 摄氏度以下。
天 王 星 海 王 星
一些科学家认为,从火星上 的岩石中发现的菌状体表明 哪里可能存在着生物。
地球以外是否 有生命 的问题虽 然没有答案,但是 人们还是做出了种 种猜测和描绘。
想象中外星人的样子
想象中的外星人样子
太阳
火星 金星 地球 木星
海王星
天王星
土星
水星
你知道太阳系八大 行星名称吗?
临河区第一小学 胡瑞雪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 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 昼夜温差很大,白天 表面温度可达427度以 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 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水 星
金星
金星是离我们最近的行星,
虽然它与水星相比离太阳更远,
3.探测器的轮廓
在人类画像的 后方,绘有先驱 者探测器的轮廓。 这个轮廓的大小 表示了人类相对 于这艘探测器的 大小。
4.太阳相对于银河系中心及星的位置
在板的左方绘有 一个放射性的符号, 上面的 15 条直线均 有同一个地方放射 出来。 至于第15条线则 向右伸延到人类绘 图之后,这条线表 示了太阳与银河系 中心的相对距离。
符号
1.氢原子内自旋跃迁
在板上左上角的位置,刻有一个氢原子内自旋跃迁 的图像,因为氢是在宇宙里广泛存在的物质。这种 氢原子内,电子由自旋向上到自旋向下可以指明一 个长度以及一个时间长度
2.一男一女画像
在板的右方,绘有一男一 女的画像站在探测器的前 面。在女性画像旁绘有以 二进制方式表示的“8”。 这里表示了女性的平均身 高约168厘米左右。 另外,男性画像的右手 举以示友好。虽然这个手 势并非整个宇宙通行,但 至少仍能表示人类的拇指 和手臂是可以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