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版本)厦门市2015年生物实验考试(实验报告)
2015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报告册

2015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报告册目录一、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二、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3)三、测量胸围差 (4)四、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5)五、膝跳反射 (6)六、测定反应速度 (7)七、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8)1一、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报告班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 1、知道消化液(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2、知道淀粉等糖类在口腔中开始消化。
实验器材:试管、温度计、玻璃棒、清水、小刀、消毒棉絮、碘液。
1、去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块。
将A和B用刀切碎、摇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舍得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
约一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去出,将棉絮内的唾液挤压到校烧杯中。
3、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牙齿的咀嚼瓶号舌的搅拌唾液的消化温度处理温度冷却后加碘1 馒头碎屑搅拌 2毫升清水 37 37? 2滴2 馒头块不搅拌 2毫升唾液 37 37? 2滴3 馒头碎屑搅拌 2毫升唾液 37 2滴实验设计:4、4~5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地加两滴碘液,摇匀,观察结果:1号试管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淀粉酶被消化。
2号试管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试管_________,由于没有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淀粉消化不充分。
2二、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实验报告班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目的:通过对家长做菜,来实践自己的自力,对家长尽孝心实验器材:纸、笔、蔬菜、肉类、调味品、厨房用品。
实验设计:1、主食,米饭, 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_______;鸡蛋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维生素A。
3、鱼香肉丝,含_______________。
2015年生物报告

2015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考试生物学科评价报告一、试卷特色试题以现代科技进展、生态安全、科学史、健康生活、生产实践、实验探究等生物学现象设置情境,以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立意,在有限的题量中考查了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考试说明》规定的4项能力全部得到考查。
1.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在保持近几年高考试题风格的基础上适度求新,适度向全国卷的风格靠拢。
全卷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的知识背景均落在中学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上,没有偏题和怪题,体现了平稳衔接。
生物科试卷全卷难度0.53,其中,选择题难度值0.56,非选择题难度值0.51,难度值低于《考试说明》0.60~0.65范围的要求。
2.体现能力立意。
试卷突出对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基本技能及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培养科学素养。
本卷所有试题均为原创,每道题目都设置了新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没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取、分析题干中的有关信息,运用分析、推理、综合等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选择第3题以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引起基因突变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对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规律等核心知识的理解水平;第5题以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运用细胞呼吸等核心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作出解释等方面的能力。
3.渗透新课程理念。
试题恰当地渗透了“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倡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相关问题,引导一线教学重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例如第4题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经典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遗传物质基础等核心知识的理解水平,有利于引导一线教学关注科学史,促使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工作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第5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呈现的曲线图进行分析、判断、作出解释,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尝试进行模拟探究。
2015厦门生物中考试卷

2015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注意事项:1.全卷两大题,36小题,试卷共6页。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根据下列哪一项判定这细胞属于植物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右图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A.撕取表皮B.展平表皮C.滴加碘液D.盖盖玻片3.下列哪种结构层次是三角梅所没有..A.器官B.系统C.细胞D.组织4.下列各生物分类单位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种B.属C.科D.界5.右图是人体某细胞图,DNA存在于其中的哪个部位A.甲B.丁C.丙D.乙6.掉入水涝地的种子一般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萌发所需要的A.水B.空气C.养料D.温度7.海水的表层生长着绿藻,稍深处生长着褐藻、红藻。
影响它们分层生长的主要因素是A.礁石B.温度C.阳光D.盐度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这说明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A.光B.水C.氧气D.土壤9.人体产生卵细胞的器官和受精的场所分别是A.卵巢、子宫B.卵巢、输卵管C.输卵管、卵巢D.子宫、输卵管10.种庄稼、养花种草都要施肥。
肥料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A.水B.无机盐C.维生素D.有机物11.下列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B.消化道黏膜C.溶菌酶D.胸腺12.小丽在海水里礁石边看到一只海葵,请依据表格资料,判断它属于表中的哪一类B.乙C.丙D.丁13.鲨鱼、鳄鱼、鲸鱼、海马、海豹都生活在水中,其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A.鲨鱼、鳄鱼B.鳄鱼、鲸鱼C.鲨鱼、海马D.海豹、海马14.海带的主要特征是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有根、茎、叶的分化C.根是假根D.根是真正的根15.冬瓜果实有白皮和黑皮的不同,种子有有棱籽和无棱籽的区别。
厦门市高二(下)生物期末质检试题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范围:《选修3》、《必修1》的第一章至第四章。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35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A.都是以DNA和RNA为遗传物质B.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C.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D.新细胞都是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从老细胞中产生2.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该病毒A.可使用活细胞进行培养B.共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C.含有核糖体等细胞器D.属于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3.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的成分是A.多糖B.磷脂C.蛋白质D.核酸4.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含有DNA,可能产生基因突变D.有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5.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用低倍镜看不到细胞,可直接用高倍镜观察B.视野中物像位于右下方,可将装片往左上方移至视野中央C.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到物像最清晰D.若视野比较暗,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调节6.下列关于人体中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PO42-、H2PO4-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B.Na+、Cl-对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C.缺Fe2+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出现贫血D.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7.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和糖类均由C、H、O组成B.多糖和脂肪都是由很多单体组成的多聚体C.糖类和脂质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D.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相同质量的糖类多8.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与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相同B.ATP中的A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进行水浴加热B.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的脂肪,可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D.用斐林试剂可鉴定甘蔗细胞中是否含有蔗糖10.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的空间结构是稳定不变的B.①在②中均匀分布C.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有关而与②无关D.③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1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葡萄糖的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都需要载体D.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12.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相同方式增大膜面积B.基质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所含RNA的碱基序列相同D.能进行能量转换合成A TP 13.据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的种类有8种B.①的排列顺序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②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D.①是组成②的单体1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C.染色质中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DNA和RNA可自由出入核孔15.下列属于活体染色剂的是A.甲基绿B.台盼蓝C.健那绿试剂16.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核糖体的形态结构B.运用差速离心法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D.利用染色剂判断某些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17.下列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需要保持生活状态B.盐酸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D.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盖上盖玻片→观察18.细胞吸水和失水描述正确的是A.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质浓度时,动物细胞质壁分离B.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涨破C.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没有进出细胞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19.下列实验选材不合理的是20.下列对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B.对膜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证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C.罗伯特森证实了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组成D.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结果为建立生物膜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21.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是A.质粒B.酵母菌C.动植物病毒D.λ噬菌体的衍生物22.PCR技术中需要A.模板B.一种引物C.DNA连接酶D.经过退火-变性-延伸的过程23.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发生在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卵泡24.科学家利用转基因羊的乳腺生产抗凝血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反转录法获得抗凝血酶基因作为目的基因B.基因表达载体可以用显微注射法导入羊的乳腺细胞中C.获得的转基因羊的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抗凝血酶基因D.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验乳汁中是否含有抗凝血酶25.动物和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可以用于治疗病毒的感染和癌症,但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
福建省厦门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检查

福建省厦门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检查第I卷(必考)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有许多线粒体,为心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B.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无法完成新陈代谢C.神经细胞有许多分枝状的树突,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D.浆细胞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利于加工、分泌抗体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实验材料,可将一条5cm长的根剪成若干2-3mm的小段,制作多个装片进行观察B.制作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可用拇指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便于观察C.若在排列紧密、呈正方形的细胞中未能找到分裂期细胞,可在呈长方形的细胞中继续寻找D.统计各时期细胞数,计算其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可估算不同时期所占的时间比例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咏差别很大。
DNA分析证实,约一百万年前,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从南美大陆迁徙至此,形成了不同岛屿上的初始种群。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由于具有共同的祖先,不同岛屿上初始种群的基因库相同B.不同岛屿上食物种类不同,导致地雀咏的外形朝不同方向变异C.长时间地理隔离导致不同岛屿地雀种群基因库的差异逐渐扩大D.不同岛屿上地雀的咏差别很大,说明这些地雀已演化成不同物种4.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2n =32);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n=16)。
雄蜂可通过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6条同源染色体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6个DNA分子C.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含有的染色体始终为16条D.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5. 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5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本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1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第1卷1一4页,第Ⅱ卷5—1 2页,共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o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举例’’和“注意事项。
相对原子品质(原子量):H一1 N一1 4 O—1 6 S一32第Ⅰ卷(必考)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在有光无光条件下均能合成ATPB.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消耗ATPC.维持人体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ATP的水解D.神经纤维上电信号的传导不需要消耗ATP2.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调查蚜虫或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B.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不能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可用龙胆紫溶液染色D .向酵母菌培养液加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以检测C02的产生情况3.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相匹配的一组是4.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 .在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 .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D .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页(共12页)5.下图为某种真菌细胞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局部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过程既可在细胞质基质又可在线粒体中进行B.②④过程均在核糖体中进行C.线粒体的功能不受细胞核基因的控制D.遗传信息能从核DNA传递给线粒体DNA26.(12分)为探究氧气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置了有氧和无氧两组实验。
取等量的培养液,接种适量的酵母菌,有氧组持续通入空气,无氧组用石蜡油覆盖液面以隔绝空气。
2015省质检生物

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1.下列实验材料选择不合理的是A.用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B.用人成熟红细胞探究温度对有氧呼吸的影响C.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D.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探究影响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因素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3.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
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
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D.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4.用35S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时,需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逆转录酶B.噬菌体增殖时,遗传信息不能由mRNA传递给tRNAC.子代噬菌体不能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若改用14C标记噬菌体,也能示踪区分DNA和蛋白质5.为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
【期末试卷】厦门市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

厦门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试题分A、B两卷。
A卷包括选择题(1~40)和非选择题(41~44),共100分;B卷包括选择题(45~54)和非选择题(55~56),共50分。
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试范围:必修2第1章至第6章)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卡”或答题卷的表格中,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须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2.若有机读答题卡,答题要求见机读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A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1~20题每题2分,21~40题每题1分,共60分)1.豌豆的传粉方式和时间分别为A.自花传粉,开花前B.自花传粉,开花后C.异花传粉,开花前D.异花传粉,开花后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采用由多因子到单因子的研究方法C.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3.关于同源染色体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形状、大小一般相同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C.由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来D.减数分裂中能发生联会4.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同源染色体配对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5.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B.眼大与眼角上翘C.鸡的光腿与毛腿D.果蝇的红眼与棒眼6.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可能属于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7.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8.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2号C.3号D.4号9.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磷酸基相连接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10.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11.下列有关DNA、基因、染色体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或两个DNA分子D.三者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12.密码子是指A.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C.t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D.DNA上的每3个用以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13.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最多需要的tRNA个数,分别为A.33、11 B.36、12 C.12、36 D.11、3614.艾滋病是由HIV(一种RNA病毒)引起的,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使用显微镜(电光源)观察叶的永久横切片实验目的:正确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用具:显微镜、 1 (待观察的玻片名称)
实验步骤:
实验二使用显微镜(电光源)观察根尖永久切片实验目的:正确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用具:显微镜、11 (待观察的玻片名称)
实验步骤:(略)
实验三使用显微镜(电光源)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实验目的:正确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用具:显微镜、 12(待观察的玻片名称)
实验步骤:(略)
实验四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目的: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观察酵母菌细胞
实验用具:显微镜、镊子、吸水纸、纱布、滴管、稀碘液、废物缸、抹布还需准备的实验用具是 13、14
本实验的生物材料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