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一.复习目标:1、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二.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1、质子数= = =2、质量数=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及、能量由至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n代表电子层数);(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层,等等。

(4)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个)。

(三)、化学键1.化学键:2、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三.问题呈现: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H 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molB.(A-N)molC.(A-N)molD.(A-N+m)mol四.方法规律:我采取启发法,对比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五.典型例题:例1、136C—NMB(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碳原子()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例2、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同素异形体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B. CH3-CH2-CH2-CH3与C.H和D D. O2与O3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每种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的核素A.①②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⑤例4、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E六.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案:理解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理解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理解化学键和分子结构一、引言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和性质起着关键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方式来介绍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化学键的概念与特点1. 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是指由原子间的电子对共享或转移而形成的力,用于保持原子之间的连接。

在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化学键的特点(1)化学键在物质中起到连接原子的作用,使得原子形成稳定的分子或离子。

(2)化学键的形成涉及原子外层电子的重新排列或共享,以达到稳定化学状态。

(3)化学键的强弱与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程度相关,电子云越重叠,化学键越强。

三、化学键的分类化学键根据原子间电子的共享或转移方式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电子从金属原子或轨道向非金属原子或轨道转移而形成的。

形成离子键的化学键通常包括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其中金属元素会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则会接受这些电子,形成负离子。

离子键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2. 共价键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而形成的键。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

共价键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3.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而形成的特殊结构。

金属键通常具有高电导率和良好的导热性。

四、分子结构1.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以化学键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实体。

2. 分子结构的特点(1)分子结构由原子间的化学键的类型、数目、长度和角度所决定。

(2)分子的三维空间构型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性质之间的差异。

3. 分子的二维和三维结构表示(1)二维结构表示常用化学式表示法,如结构式。

(2)三维结构表示常用空间结构模型,如球棒模型、空间填充模型等。

五、实例分析与练习1. 实例分析以水分子为例,分析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本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物质结构⎪⎩⎪⎨⎧晶体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

2.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涵义。

5. 理解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6.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7. 掌握几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3. 三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四. 知识分析:1. “六种量〞及其涵义〔1〕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个数,也称为原子序数,它是决元素品种的重要因素。

〔2〕中子数:即原子核内中子个数。

当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时,便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3〕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于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为阴离子。

〔4〕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之和为质量数,用“A 〞表示。

由于电子质量忽略不计,质量数可以近似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5〕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某同位素的一个原子质量与C 12原子质量121的相比照值。

初中化学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实质上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O 168的一个原子质量为kg 2610657.2-⨯,一个C 126的质量为kg 2610993.1-⨯ O 168的相对原子质量〔6〕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它的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总和。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O Ar759.999949.15⨯=%+037.09991.16⨯%+204.09992.17⨯%注:我们在题中常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此求得的结果称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如: 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759.9916⨯=%037.017⨯+%204.018⨯+%2. 晶体类型与化学键、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由上可知:① 离子晶体〔或离子化合物〕一含离子键。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教案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教案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2.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3. 理解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4.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教材或参考书籍。

2. 实验:适当准备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相关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器材。

3. 多媒体设备:教师电脑和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一份晶体图样,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晶体形成的原因,引出化学键的概念。

2. 理论讲解(30分钟)- 化学键的概念和基本分类介绍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并展示它们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 离子键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结合实例说明离子键在离子晶体中的特性。

- 共价键讲解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共价键对分子结构的影响。

- 金属键探讨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的原因。

3. 实验展示(30分钟)根据实验教材和实验器材的准备情况,选择性地进行一到两个与化学键相关的实验展示。

- 实例1:离子键的示范实验通过演示NaCl溶解在水中的过程,观察离子的行为,引出离子键的概念。

- 实例2:共价键的示范实验通过展示H2O和CO2分子的模型结构,加深学生对共价键的理解。

4. 深化学习(30分钟)- 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极性与溶解性的关系等。

-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到两个相关的化学反应,增强学生对化学键作用的理解能力。

5. 拓展应用(15分钟)- 应用案例分析提供一到两个实际应用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知识来解释相关现象。

- 小组讨论分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各组的思考和讨论结果。

6. 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复习习题或实验报告。

四、教学扩展1.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供相关的练习题或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物质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

化学物质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

化学物质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化学学科中,化学物质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它们直接影响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并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理解和掌握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二、背景知识概述1. 化学键的定义和类型化学键是指在化合物中,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来相互连接的力。

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分子结构的概念分子结构是指一个分子内原子的相对排列方式。

根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和孤对电子的排布,可以确定分子的几何结构。

三、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并能够根据化学键类型解释物质性质和行为;2. 掌握分子结构的概念,了解几何结构与分子性质之间的关系;3.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过程。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化学键的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示意图法:通过绘制示意图,表现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在表示方式上的差异。

(2) 模型演示法:利用分子模型或离子模型演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3) 实验演示法:通过化学实验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以及通过改变条件来展示化学键的断裂。

2. 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三维模型展示法:使用三维分子模型展示不同分子的几何结构,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和角度关系。

(2) 计算机模拟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展示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云密度分布,增强学生对分子结构的认识。

(3) 分子模型拼装法:提供分子构建套装,让学生亲自拼装不同分子的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检验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 选择题:设计一些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概念的掌握程度。

化学课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化学课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化学课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案: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引言: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原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过程,而化学键则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本教案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原子结构、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以及它们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500字)1. 原子的历史发展- 伏特、道尔顿和汤姆逊的贡献- 卢瑟福的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 波尔的量子理论2. 原子的基本组成-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发现- 原子核与电子云的概念- 原子序数、质量数和同位素的定义3.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 汤姆逊的西瓜糖果模型- 波尔的行星模型- 薛定谔的量子力学模型二、化学键的概念与类型(700字)1. 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键的定义与特点- 化学键与分子的关系2. 共价键- 共价键的形成与特点- 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 符号式结构和共振结构3. 离子键-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 离子键的键长和键能- 离子晶体的结构和特性4. 金属键- 金属键的形成与特点- 金属键的性质和导电性- 合金的形成和性质5. 非共价键- 氢键的形成与特点- 范德华力和离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氢键在生物分子中的重要性三、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应用(800字)1. 物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气体的压力、温度和体积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溶解度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与原子结构的联系2.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断裂和形成- 单一化学键和双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键能的关系3. 化学键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酶的催化作用与活性中心的特点结语: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概念,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学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同时,这些概念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如材料科学和生物学。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教案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教案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教案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我们不断积累了大量有关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概念,本篇教案将介绍化学键的种类和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3. 理解分子的三维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准备1. 板书准备:电子结构示意图、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定义和形成规律;2. 实验材料:若干示范实验装置,如溶解度实验、导电性实验等;3. 多媒体设备:幻灯片或电子教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化学键的相关概念,例如:“你们在前几堂课上学到了哪些有关化学键的知识?”、“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等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2. 理论讲解(30分钟)2.1 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在板书上画出电子结构示意图,讲解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轨道和电子排布。

然后引出化学键的概念。

解释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定义,对比其特点和形成规律。

2.2 离子键讲解离子键形成的必要条件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作用力对物质的性质产生的影响。

通过示范实验帮助学生观察并思考离子键的性质。

2.3 共价键介绍共价键的形成规律和特点,讲解共价键与分子形状的关系。

可以通过模型或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价键的结构。

2.4 金属键讲解金属键与金属特殊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与金属键的联系。

可以进行相关实验,比如展示铝箔弯曲、酒精灯加热等。

3. 实验操作(40分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实验,例如离子键导电性实验、共价键溶解度实验、金属键的延展性实验等。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

4. 小结与扩展(20分钟)4.1 三维分子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的三维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通过模型展示或示范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它们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4.2 应用拓展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分子键和分子结构在日常生活或工业中的应用,例如聚合物材料、医药化学等。

化学教案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认识

化学教案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认识

化学教案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认识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2.认识分子结构的组成和形式;3.掌握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相关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1.化学键的种类及其特点;2.分子结构的组成和形式。

教学难点:1.不同种类化学键的区别;2.分子结构的三维展示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化学》等化学教材;2.教学工具:幻灯片、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认识。

提问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的理解,并简要回顾答案。

Step 2: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10分钟)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重点介绍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并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

Step 3:离子键的实验验证(15分钟)通过实验展示离子键的实验验证方法。

在实验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银,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后,使用电子平衡称量法计算沉淀的质量,以此验证离子键的存在。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Step 4:共价键的实验验证(15分钟)通过实验展示共价键的实验验证方法。

选择适量的电极材料及电解液,在电解池中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到气体的产生以及电极的电位变化,以此验证共价键的存在。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Step 5:金属键的实验验证(15分钟)通过实验展示金属键的实验验证方法。

使用电磁感应仪和磁棒,观察到磁棒可以吸引一些金属片,以及金属片的延展性和电导性,以此验证金属键的存在。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Step 6:分子结构的组成和形式(10分钟)介绍分子结构的组成和形式,重点介绍线性分子、非线性分子和三维结构。

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分子结构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

Step 7:分子结构的三维展示方法(1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习题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故每个电子都既是粒子又是波。

(2)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表现出的统计性规律的结果。

(3)波函数ψ,即电子波的振幅。

(4)波函数Ψ,即原子轨道,是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1)⨯(2)√(3)⨯(4)√2. 用原子轨道光谱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1) n =2, l = 1, m = –1 (2) n =4, l = 0, m =0 (3) n =5, l = 2, m =02 (1)2p (2) 4s (3) 5d3.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 3,2,2,1/2 (2) 3,0,–1,1/2 (3) 2, 2, 2, 2(4) 1, 0, 0, 0, (5) 2,–1,0, –2/1 (6) 2,0,–2,1/23. (1)存在,为3d 的一条轨道;(2) 当l=0时,m只能为0,或当m=±1时,l可以为2或1。

(3) 当l=2时,n应为≥3正整数,m s=+1/2或-1/2;或n=2时l=0 m=0 m s=+1/2或-1/2;l=1 m=0或±1,m s=+1/2或-1/2;(4)m s=1/2或–1/2 ;(5)l不可能有负值;(6)当l=0时,m只能为04.指出下列各电子结构中,哪一种表示基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激发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是错误的?(1)1s22s2(2) 1s22s12d1(3) 1s22s12p2(4) 1s22s22p13s1(5) 1s22s42p2(6) 1s22s22p63s23p63d15.符合下列每一种情况的各是哪一族哪一元素?(1)最外层有6个p电子。

(2)3d轨道无电子,n =4,l = 0的轨道只有1个电子。

(3)3d轨道全充满,4 s轨道只有1个电子。

(4)+3价电子的电子构型与氩原子实[Ar]相同。

(5)在前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中,原子半径最大。

(6)在各周期中,第一电离能I1最高的一类元素。

(7)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个元素。

(8)+1价离子最外层有18个电子。

5. (1)ⅧA (2)K (3)Cu铜(4)Sc钪(5)Cs (6)ⅧA(7)F (Ne)~ Cs (Fr) (8)ⅠB6.填空(1)n =3电子层内可能有的原子轨道数是______;(2)n =4电子层内可能有的运动状态数______;(3)n =6电子层内可能有的能级数是_______;(4)l = 3能级的简并轨道数是_____。

6. (1) 9 (2) 32 (3) 6 (4) 77. 指出下列能级对应的n和l值,每一能级包含的轨道数是多少?(1)2 p (2) 4f (3) 6s (4) 5d7. (1) n=2,l=1;3 (2) n=4,l=3,7(3) n=6;l=0 ;1 (4) n=5,l=2,58. 写出下列各种情况的合理量子数:(1) n = ( ) , l = 2 , m=0 , m s= +1/2(2) n = 3 , l = ( ) , m=1, m s= –1/2(3) n = 4 , l = 3 , m=1 , m s= ( )(4) n = 2 , l = 0, m= ( ) , m s= +1/2(5) n = 1 , l = ( ) , m= ( ) , m s= ( )8. (1) n≥3 (2) l=2,1 (3) +1/2(-1/2)(4) m=0 (5) l=0,m=0,m s=+1/2(-1/2)9. 第五能级组包含哪几个能级?有几条原子轨道?该能级组是第几周期?可含有多少个元素?9. 5s、4d、5p三个能级;9条轨道;第五周期;18个元素10. 用s,p,d,f等符号表示下列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并说明他们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族、区。

(1)13Al (2)24Cr (3)26Fe (4)33As (5)47Ag (6) 82Pb10. 13Al 1s22s22p63s23p1 [Ne]3s23p1第三周期ⅢA p区24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Ar]3d54s1第四周期ⅥB d区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Ar]3d64s2第四周期Ⅷd区33As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r]3d104s24p3第四周期ⅤA p区47Ag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Kr] 4d105s1 第五周期ⅠB ds区82P b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6p2[Xe] 4f145d106s26p2第六周期ⅣA p区11.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分别为:(1)4 s1(2)3s23 p5(3)3d24s2(4)5d106s2试指出:(1)它们在周期系中各处于哪一区?哪一周期?哪一族?(2)它们的最高正氧化态各是多少?11. (1) 第四周期,s区,ⅠA,+1 ;(2)第三周期,p区,ⅦA,+7;(3)第四周期,d区,ⅣB,+4 ;(4)第六周期,ds区,ⅡB,+212.第五周期某元素,其原子失去2个电子,在l= 2的轨道内电子全充满,是推断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结构,并指出位于周期表中那一族?是什么元素?12. Cd:[Kr]4d105s248号元素ⅡB13..已知甲元素是第三周期p区元素其最低氧化数为–1,乙元素是第四周期d区元素,其最高氧化数为+4,是填下表:13 甲:1s22s22p63s23p5ⅦA 非金属高乙:[Ar]3d24s2ⅣB 金属低14. 元素钛的电子构型是[Ar]3d24s2,试问这22个电子(1) 属于哪几个电子层?哪几个亚层?(2) 填充了哪几个能级组的多少个能级?(3) 占据着多少条原子轨道?(4) 其中单电子轨道有几条?(5) 价电子有几个?14. (1)4个电子层,7个亚层(2)4个能级组,7个能级(3)12条原子轨道(4)2条原子轨道(5)4个价电子15. 具有下列原子外层电子构型的五种元素(1) 2s2 (2) 2s22p1 (3) 2s22p2 (4) 2s22p3 (5) 2s22p4以元素符号表示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电子亲和能大小发生反常的两个元素是___________。

15. 2s22p3(N);2s22p1(B);2s22p2(C)~2s22p3(N)16. 根据下列条件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指出元素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及符号。

(1)基态原子中有3d7电子;(2)基态原子电子构型为[Ar]3d104s1;(3)M2+型阳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4)M3+型阳离子和F–离子的电子构型相同;(5)[Xe]4f145d106s1;(6)[Ar]3d64s2;(7)[Kr]4d105s25p5。

16. (1)Co (钴) 27号,第四周期,Ⅷ, d 区(2)Cu(铜) 29号,第四周期,ⅠB,ds区(3)Mn(锰) 25号,第四周期,ⅦB,d区(4)Al(铝) 13号,第三周期,ⅢA,p区(5)Au(金) 79号,第六周期,ⅠB,ds区(6)Fe(铁) 26号,第四周期,Ⅷ,d区(7)I (碘) 53号,第五周期,ⅦA,p区17.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基态原子外层未成对电子数等于该原子能形成的共价单键数,此即所谓的饱和性。

(2)两原子以共价键键合时,化学键为σ键;以共价多重键结合时,化学键均为π键。

(3)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2倍的碳-碳单键键能。

(4)所谓sp3杂化,是指1个s电子与3个p电子的混杂。

(5)色散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

17. (1)×(2)×(3)√ (4)×(5)√18. 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并指出各属于何种离子构型。

Fe2+, Sn4+, Pb2+, S2–, Cd2+,Al3+, Ni2+, Mg2+18. Fe2+1s22s22p63s23p63d69~17电子构型Sn4+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18电子构型Pb2+[Xe] 4f145d106s2 18+2电子构型S2-1s22s22p63s23p68电子构型Cd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18电子构型Al3+1s22s22p6 8电子构型Ni2+ 1s22s22p63s23p63d89~17电子构型Mg2+1s22s22p6 8电子构型19.判断下列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注明等性或不等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说明分子是否有极性。

OF2, NF3, BH3, SiCl4, NH3, NH4+, HCN, PCl3, CS2, CHCl319. OF2不等性sp3杂化V字型极性分子NF3不等性sp3杂化三角锥型极性分子BH3sp2等性杂化平面三角形非极性分子SiCl4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NH3不等性sp3杂化三角锥型极性分子NH4+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HCN sp杂化直线型极性分子PCl3不等性sp3杂化三角锥型极性分子CS2sp杂化直线型非极性分子CHCl3sp3等性杂化四面体极性分子20.下列各组有机分子中,每个碳原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C2H2, C2H6, CH3-C≡CH, CH3CH2OH, CH2O。

20. (1)C2H2: sp杂化: (2)C2H6: sp3杂化(3)CH3-C≡CH : 第一个C:sp3 , 第二个C:sp 第三个C:sp1 2 3(4)CH3CH2OH : 两个碳均为sp3杂化1 2(5)CH2O : sp2杂化21. 指出化合物中,哪个化合物的键的极性最大?哪个最小?(1)NaCl, MgCl2, AlCl3, SiCl4, PCl5(2)LiF, NaF, F, RbF, CsF(3)HF, HCl, HBr, HI21. (1)极性最大NaCl 极性最小PCl5(2)极性最大CsF 极性最小LiF(3)极性最大HF 极性最小HI22. 预测下列各组物质熔点、沸点的高低:(1)乙醇和二甲醚(2)HF和HCl (3) NH3和NF3(4)OF2和H2O(5) NaF和MgO (6)CaO和BaO (7) NaCl和NaBr (8) MgO和MgF222. (1)乙醇>二甲醚(2)HF > HCl (3)NH3 > NF3(4)OF2 < H2O (5)MgO> NaF (6)CaO > BaO(7)NaCl > NaBr (8)MgO > MgF223.. 指出下列分子间存在哪种作用力(包括氢键)?(1)H2—H2(2)HBr—H2O (3)I2—CCl4(4)CH3COOH—CH3COOH(5)NH3—H2O(6)C3H8—CCl4(7)C2H5OH—H2O (8)CO2—H2O(9)HNO3—HNO3(10)H3BO3—H3BO323. (1)色散力(2)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3)色散力(4)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5)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6)色散力(7)同(5)、(4)(8)色散力、诱导力(9)同(2)(10)色散力、氢键24. 判断下列晶体的熔点高低顺序(1)NaCl KCl N2NH3Si PH3(2)CaF2BaCl2CaCl2(3)SiCl4SiBr4SiC MgO (4)KCl SiO2H2O24. (1)Si > NaCl > KCl > NH3 > PH3 > N2(2)CaF2 > CaCl2 > BaCl2(3)SiC > MgO > SiBr4 > SiCl425. 选择题(1)下列晶体中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_ a _、f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