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形成条件
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在金属 原子之间流动,形成金属键。
特点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 强度较弱。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定义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 诱导力和色散力;氢键是水分子之间通过氢原子和氧原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
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较弱,而氢键的强度相对较强。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原子核具有正电荷,其电荷数 等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 匹配,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而中子数则决定了同位素 的存在。
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云与电子轨道
电子云是描述电子在 原子周围空间分布的 概率密度。
电子云和电子轨道描 述了电子在原子周围 的空间位置和运动状 态。
形成条件
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存在于各种分子之间;氢键只存在于特 定的分子之间,如水分子和氨分子。
实例
气体、液体和固态物质中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分子 间作用力;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氢键的一个实例。
Part
03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关系
电子排布与化学键类型
电子排布
原子的电子排布决定了其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化学键的形成。例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外 层电子数通常为全满或半满状态,因此不易形成化学键。
力,通过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
力来连接两个原子或分子。
实例 4
食盐、氢氧化钠等化合物
中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形成条件
2
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或非
金属原子获得电子时,离
子键形成。
特点
3
离子键具有方向性,其强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原子结构是指原子中的成分和排列方式,包括了原子核和电子。

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大部分的质量,而电子则围绕着原子核的外部轨道运动。

原子中的电子是以能级的形式存在的,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都被认为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构成的。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则是中性的。

这些粒子被约束在原子核中,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原子结构。

除了原子核,原子还包括了围绕核外部轨道运动的电子。

电子是负电荷的粒子,其数量等于原子中质子的数量,使得整个原子在总体上呈电中性。

根据不同的原子及其位置,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

原子中的电子能级分为K、L、M、N等不同的字母表示,从内向外排布。

最内层的电子能级叫做K层,接着是L层,然后是M层,以此类推。

每个能级都有一定的容量,例如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 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在原子的各个能级上,电子以不同的方式填充。

根据一种叫做希尔规则的原则,电子首先填充最低能级,然后再填充较高能级。

这意味着当前一个能级填满时,下一个能级才会开始填充。

在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原子中的电子通过与其他原子发生化学键而形成分子和化合物。

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吸引力,以便使他们更加稳定。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连接在一起。

离子键是指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力将正离子和负离子结合在一起。

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中的电子以共享的方式存在,并在整个金属中形成一个电子海。

化学键的类型和原子的特性有关。

例如,非金属原子倾向于形成共价键,因为它们更容易共享电子。

金属原子则倾向于形成金属键,因为它们在原子中拥有多余的电子,可以轻松地共享给其他金属原子。

化学键的形成是原子间电子的重新分布。

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使得原子在整体上变得稳定。

这种重新分布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产生新的化合物。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解原子结构对化学键性质的影响与解释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解原子结构对化学键性质的影响与解释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解原子结构对化学键性质的影响与解释为了深入理解原子结构对化学键性质的影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原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概念。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带正电荷的质子、无电荷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而化学键则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可以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来连接。

本文将探讨原子结构对这些化学键的性质产生的影响。

一、共价键的影响共价键形成时,原子之间共享外层电子,使得每个原子获得更稳定的电子构型。

共有一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单键,两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双键,三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三键。

共价键的形成取决于原子的电子云分布以及原子间的距离。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讨论不同因素对共价键的影响:1.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强,电子云越紧凑,共享电子对的空间也越小。

因此,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容易形成,且键长较短。

2. 原子电负性:原子的电负性是指其吸引和保持电子的能力。

在共价键中,电子会倾向于靠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当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不大时,它们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当电负性差异较大时,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会导致分子极性增加,从而影响分子的化学性质。

3. 杂化轨道:为了更好地解释一些共价键的性质,我们需要引入杂化轨道的概念。

杂化轨道是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能够更好地描述共享电子对的形成。

不同的杂化轨道形式(如sp³、sp²或sp)将影响共价键的性质,其中包括键的角度和形态。

二、离子键的影响离子键形成时,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而建立起强大的相互作用力。

下面我们讨论离子键的形成及相关的原子结构因素:1.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原子的电离能越低,它们失去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形成正离子的倾向也越大。

2. 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是指原子吸引并获得一个额外电子的能力。

原子的电子亲和能越高,它们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形成负离子的倾向也越大。

化学入门知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化学入门知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化学入门知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的学习中,掌握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以及组成物质的化学键。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整体电荷是中性的,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等。

1. 质子:质子是带有正电荷的基本粒子,位于原子核中。

它的相对质量为1,电荷为+1。

2. 中子:中子是电中性的粒子,也位于原子核中。

它的相对质量为1,没有电荷。

3. 电子: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存在于原子核外的轨道上。

它的相对质量非常小,约为质子和中子的1/1836。

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决定,而原子的性质则由电子的排布决定。

根据电子的能量不同,它们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

电子能级越靠近原子核,能量越低。

每个能级又分为不同的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二、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维持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联系。

化学键的不同类型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情况下,金属原子会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原子则会接受这些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而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非金属原子共用一对电子。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共享电子的数量和结构。

共价键可以单、双或三重共享,这取决于共享电子的数量。

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金属原子可以形成密堆积的排列,在其晶体结构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这些自由电子能够在金属中传导热量和电流,而且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化学键,例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发挥作用,对物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结语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是化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和理解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概念,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化学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重要性

化学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重要性

化学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重要性化学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是化学领域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对理解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反应以及化学过程的机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化学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一、化学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化学原子结构涉及到原子的各种组成部分,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等。

它们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不同元素的性质。

下面我们将详细说明化学原子结构的重要性。

1. 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而中子则决定了同位素的形成。

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和质量数。

2. 电子:电子存在于原子的轨道中,根据其能级和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不同的元素由于电子数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氧原子的外层能级上有6个电子,使其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强的氧化能力。

3. 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是指一个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依据。

元素周期表以升序排列了所有已知元素,并在周期表中的每个位置提供了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以及化学性质等信息。

因此,原子序数对于分类和理解元素至关重要。

二、化学键的重要性化学键是化学元素之间形成的一种化学连接,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键能够维持物质的稳定性和决定其分子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论述化学键的重要性。

1. 离子键的重要性:离子键是通过一正一负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它是形成大多数无机化合物的基础,例如氯化钠(NaCl)和氢氧化钠(NaOH)。

离子键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这些化合物能够在晶格结构中保持固态。

2. 共价键的重要性:共价键是通过相互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共价键能够保持物质的稳定性,并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例如,甲烷(CH4)中的碳与氢之间形成了四个共价键,保持了分子的稳定性。

3. 金属键的重要性: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中电子的扩散排列所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原子结构是指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微观结构,是理解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的基础。

化学键则是连接原子的力,使得原子能够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电子则围绕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带有负电荷。

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原子核决定。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来描述。

根据量子力学,原子中的电子不是沿着确定的轨道运动,而是存在于具有不确定位置的电子云中。

电子云的分布由波函数描述。

每个电子通过特定的波函数来描述,这个波函数包含了关于电子位置和能量的信息。

每个波函数对应一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原子的电子分布按能级和亚能级进行排列。

能级由质子核的电荷吸引电子而形成,能级与电子的能量相关,能级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

能级分为主能级,具有不同能量的子能级,子能级进一步可以被划分为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一对电子。

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使得原子能够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化学键通常是由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所构成。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键。

当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时,形成了共价键。

共价键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取决于共享的电子对的数量。

共价键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填满其外层电子壳,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常见的共价键包括C-C键、O-H 键和C-H键等。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之间的电荷引力所形成的键。

在离子键中,离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得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键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原子通过接受或捐赠电子来填满外层电子壳,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常见的离子键包括Na+和Cl-之间的键。

金属键是在金属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金属结构中的正离子形成了一个海洋式的电子云,电子几乎自由地移动在整个金属结构中。

金属键的强度较弱,因此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能的关系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能的关系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能的关系化学键是有一定能量的,那么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原子结构与化学键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来逐步介绍。

一、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中包含着质子和中子,电子则围绕核心旋转。

原子核的质量通常是电子的几千倍,而电子却质量很小。

中子没有电荷,质子是带正电的,电子带负电。

由于原子核的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一个原子整体上是中性的。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紧密相关。

每种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数,它代表了这种原子的核子数。

二、化学键的引入了解了原子结构,我们现在来说说化学键的引入。

一个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其元素的性质相关,不同元素之间的元素性质也不尽相同。

但是在自然界中,我们会发现元素往往是以某种形式结合在一起的。

例如,氢气、氧气和空气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在化学中,当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它们会形成一个化合物。

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它们的电子会重新分配。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中质子和中子没有变化,但它们的化合物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力。

通过化学键,原子可以共享电子云,原子之间就会出现化学键。

这些化学键会影响化合物的性质、形状和强度。

三、分子中的化学键在一些分子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结合在一起。

这些轨道以一定的几何形状排列着,形成了分子的结构。

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享一个电子形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围绕一个点旋转,形成了分子。

氧分子也是由两个气体原子组成的。

通常情况下,分子的结构会受到周围化合物和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此外,原子结构会影响化合物的共价键。

四、化学键性质化学键会影响化合物性质的很多方面。

化学键对于分子的形状、化合物的强度、化合物的反应性和化合物产生的听、味、香味是有重要影响的。

化学键中的能量也很重要。

化学键的能量来自于原子中电子的周围组织。

在分子中,化学键可以稳定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因此可以防止它们彼此之间的分离。

例如,盐分子就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它们由离子键连接在一起。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研究过程中,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内容,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性质中的作用。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电荷中性,而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电子则绕着核心以不同的能级(或称壳层)分布。

原子结构的基本数学模型是量子力学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原子的各能级对应了不同的能量,而电子则在这些能级中运动。

能级越靠近原子核,对应的能量越低。

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其中外层能级的电子数较多。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它的原子序数,这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例如,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所以它的原子序数是1。

氧原子有8个质子,因此其原子序数是8。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基本特征。

二、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是由原子间的电子重新分布而形成的。

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1. 共价键共价键是两个非金属原子间的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这取决于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对数目。

2. 离子键离子键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其中一个原子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另一个原子则会获得这些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离子和负离子由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强吸引力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3. 金属性金属键发生在金属元素中,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享自由移动的电子来形成金属键。

这种电子在整个金属结构中自由流动,形成了金属的特殊性质,如导电性和热导性。

三、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互关系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原子结构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而化学键则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基础。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可以被打破,电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

这种电子的重新分布导致了化学反应的发生,并导致了化学物质的性质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
答案:C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等 B.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也就是化学键被破坏的过程 C.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解析:A 项,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无论是离子型电解质还是共 价型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阴、阳离子,原来的离子键 或共价键被破坏了,B 项正确;C 项,电离过程有化学键的破坏, 但电离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不仅有旧键的断裂,还有新键的形 成;D 项,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综合考查重要的化学反应,微粒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等的计算,离子半径的比较等。在综合推断题中考查核外电 子排布、化学键等。
自主复习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1)18O 中的质子数为 8 ,中子数为 10 。 (2)15331I 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25 。 (3)D3O+中的质子数为 11 ,电子数为 10 ,中子数为 11 。 (4)CO32-中的质子数为 30 ,电子数为 32 。
子最外层 8 电子结构。( )
③LiCl 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
④S2-的结构示意图为
。( )
⑤Cl-的结构示意图为
。( )
(2)填空:
①元素 M 的离子与 NH+ 4 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 M 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②Al3+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X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 用 电 子 式 表 示 W 与 Z 形 成 W2Z 化 合 物 的 过 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4.(2013·北京 101 中学高三化学模拟)现有如下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 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 离方程式:HCl===H++Cl-,可判断 HCl 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 分子和 Cl2 分子的反应过程是 H2 分子、Cl2 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 分别生成 H 原子、Cl 原子,而后 H 原子、Cl 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 程
解析:对各选项分析如下:
答案:B
2.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8O 与 19F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 与 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15N 与 14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12C 与 13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D
3.15331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5331I 的 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5331I 的 叙述中错误的是( )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C.④
B.都不正确 D.②③④⑤
解析:水中存在分子内的 H、O 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也存 在分子间的 H、O 原子相互作用,而化学键只指分子内相邻原子间 强烈的相互作用,故①叙述不正确。不是所有金属和非金属都可形 成离子键,只有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才可形成离子键, 故②叙述不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但不单指吸引力,还有相互排斥力,故③叙述不正确。HCl 分子中 不存在离子键,它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没有离子键,故④叙述 不正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但 HCl 中存在的是共价键而非离子键,故⑤不正确。
(2)分层排布原则: 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 ②最外层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 个 )。 ③次外层不超过18 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 。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①F-的结构示意图为
。( )
②短周期第ⅣA 和ⅦA 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
【师之导】 1.符号ba+Xced+中各数字的含义
2.微粒中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1)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答案:(1)①② ⑤⑥⑦⑨⑩ (2)①②③④⑧ ③ ⑩
自主评估
1.钚元素有若干种同位素,钚元素的同位素电池将为我国航 天器(包括探月计划在内)提供稳定、持久的能源。下列关于29348Pu 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9348Pu 和29440Pu 的质子数之差为 2 B.29348Pu 和29440Pu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29348Pu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144 D.29348和29440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3.元素、核素、同位素 (1)基本概念:
(2)应用: 在 6Li、7Li、23Na、24Mg、14C、14N 六种粒子中,包含 5 种元 素,6 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6Li、7Li ,中子数相等的核 素是 23Na、24Mg 。
(2013·茂名模拟)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能与肌肉和骨骼生 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4282Ti 和5202Ti 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15331I 的化学性质与15237I 的相同 B.15313I 的原子序数为 53 C.15331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78 D.15331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解析:15331I 与15237I 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故 A 对;15331I 的 质子数为 53,质量数为 131,中子数=131-53=78,故 B 对、D 对;核外电子数应为 53,故 C 错。
解析:F2 为氧化剂,NF3 为氧化产物,氧化性:F2>NF3。
答案:B
8.(2013·平谷模拟)已知 X、Y、Z、W 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 期表中连续三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 同主 族,Y、Z 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 Y、Z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 与 X 形成的分子中有 3 个共价键。Z 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试推断:
(3)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4)成键实质: 静电 作用。
。 。
3.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以 HCl 为例)
H×+·C····l:―→H×·C····l:

(3)成键微粒: 原子 。
(4)成键本质: 共用电子对 。
(5)类型: ① 极 性 共 价 键 : 共 用 电 子 对 偏 移 ( 不 同 种 原 子 ) 如 : H—Cl 、 H—O—H 等。 ②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同种原子)如:H—H、 N N。
A.4282Ti 和5202Ti 的质量数不同,属于两种元素 B.4282Ti 和5202Ti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同位素 C.4282Ti 和5202Ti 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4282Ti 和5202Ti 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称为同素异形 体 答案:B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是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 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解析:由题意知,Z 为氧元素,则 Y 为氮元素,W 为钠元素, X 为氢元素。由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显碱性的氢化物只 有 NH3,NH3 中的共价键类型属于极性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 价键的为 Na2O2;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为 H2O2;X、Y、Z 形 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为 NH4NO3,与碱共热得到氨气。X 与 W 形 成 的 化 合 物 为 NaH , 与 水 的 反 应 中 水 作 氧 化 剂 (NaH + H2O===NaOH+H2↑);W 与 Z 形成 Na2O。
(1)X、Z 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X________、Z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 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它的共价键属于________(填“极性” 或“非极性”)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为________;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__。
4.电子式 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现有以下物质: ①NaCl ②Na2O ③Na2O2 ④NaOH ⑤AlCl3 ⑥H2O ⑦N2 ⑧(NH4)2CO3 ⑨CO2 ⑩H2O2 (1) 只 含 离 子 键 的 物 质 有 ________ , 只 含 共 价 键 的 物 质 有 ________。 (2) 属 于 离 子 化 合 物 的 有 ________ , 其 中 含 有 非 极 性 键 的 是 _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有________。
(3)由 X、Y、Z 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该化合物与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 O
课堂师生互动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生之思】 1.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2.21H2 和11H2 互为同位素吗? 3.14C 和 14N 的质量数相同,二者互为同位素吗? 4.目前的元素周期表中有 112 种元素,请问原子的种 类也是 112 种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