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1.2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_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思维导图知识点以及相应练习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思维导图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式:表示两个数(量)相等关系的式子。
比如3=3,3+4=7,3a+4a=7a ,4x+5=25,x 2=36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的等式叫做方程。
比如4x+5=25,x 2=36。
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练习一、算一算一、算一算5x+7x 8x+3x+12x 9x-5x 32x-19x-8x4(x+1)+3x 3(2x-3)+5(x+1)6x-(2x-3) 40-(30-5x)小结:化简代数式,也叫做合并同类项,同类的合并,不同类的不能合并。
小结:化简代数式,也叫做合并同类项,同类的合并,不同类的不能合并。
二、填空二、填空1.1. 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 )里画“√”。
)里画“√”。
X+18=36 X+18=36 (( )) x+2 x+2﹥﹥10 10 (( )) 72-x 72-x (( )) x=3 x=3 (( )) 3+4=7 3+4=7 (( )) 2.2. 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 )里画“√”。
)里画“√”。
X+18=36 X+18=36 (( )) x+2 x+2﹥﹥10 10 (( )) 72-x 72-x (( )) x=3 x=3 (( )) 3+4=7 3+4=7 (( )) 3.3. 在这一些式子①在这一些式子①5.25.25.2++x=9.8x=9.8,②,②,②4.54.54.5--4=0.54=0.5,③,③,③5x 5x 5x<<9.29.2,④,④,④x x ÷1.61.6,⑤,⑤,⑤4.24.24.2÷÷3=1.43=1.4,⑥,⑥,⑥7x 7x 7x÷÷7>1.11.1,,⑦5x=1005x=100,,⑧7+m -n=15中,等式有( )),方程有( ))。
五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2022

五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2022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离不开背、记,练,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第2页)一简易方程等式与方程的含义1.(1)(√)(2)(√)(3)(×)(4)(√)(5)(×)2.(1)5x=2.5(2)36+x=60(3)x-25=30(4)x+2=38.53.5x+10x=300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第3页)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1:⑴ B ⑵ A ⑶ A ⑷ B2:x+43=101 x-17=45 8.5+x=10.2 x-0.74=1.5x=101-43 x=45+17 x=10.2-8.5 x=0.74+1.5x=58 x=62 x=1.7 x=2.243:⑴题根据数量关系“红彩带的长+2.7=蓝彩带的长”,可列方程x+2.7=6.9,x+2.7-2.7=6.9-2.7x=4.2⑵题根据数量关系“红彩带的长+x=蓝彩带的长”,可列方程x+4.2=6.9x=6.9-4.2x=2.7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题附参考答案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共28分)1、直接写出得数:(4分)37 + 27 = 23 - 16 = 0.32×99 + 0.32= 0.25= ( )( )1- 56 = 13 + 14 = 25×0.07×4= 5 14 = ( )( )2、求下列各组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在()里写每组的公因数,在[]里写每组的最小公倍数。
(4分)8和12 11和 33( ) ( )[ ] [ ]3、解方程:(8分)X- 56 = 56 8X = 4 X÷12.5 = 8 12.7+ X = 15.7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五年级数学单元练第一单元方程知识点: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练:在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括号里打“√”:X+18=36(√) x+2﹥10()72-x() x=3(√)知识点: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练:在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括号里打“√”:X+18=36(√) x+2﹥10()72-x() x=3(√)知识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练: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等式:③4+17.5=21.5方程:①3+x=12.②3.6+x。
④48+x﹤63判断题: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3、等式都是方程。
(×)4、方程都是等式。
(√)知识点:等式的性质练:解方程X-97=145,解得X=2421.15+x=6.8,解得x=5.6513.5-x=8.2,解得x=5.3x÷3=2.1,解得x=6.315x=240,解得x=16x=28,解得x=-2842÷x=42÷-28,解得x=-28/3XXX买了1本练本和3枝铅笔,XXX买了同样的7枝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本的价钱等于()枝铅笔的价钱。
【填空】答案:5知识点: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边长0.8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3厘米2、XXX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多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答案:315本3、XXX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少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答案:385本4、书架上有上下两层书,上层有180本书,是下层书本数的3倍,下层有多少本书?答案:540本知识点: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练: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24,这三个数分别是2、3、4.2、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5,五个连续奇数中最小的数是1.第二单元确定位置知识点: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1.2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苏教版含答案

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填空。
(1)x+50=123x+50-( )=123-( )x=( )(2)x-35=48x-35+( )=48+( )x=(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叫方程。
()(2)等式就是方程。
()(3)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x-4=0,这个方程没有解。
()3解方程并检验。
x+6.25=30.2 x-15.5=7.8 x-36.5=71.54.4下面的解方程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解方程x-3.6=4.7解:x-3.6+3.6=4.7-3.6x=1.15求未知数的值(1) 38.3与x的和是166,求x的值(2)x与120的和是360,求x的值.(3)x减去2.8的差是3.9,求x的值。
6.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1)x元 25元90元(2)5.6元 x元12.5元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6。
(1)( )+x=14.5(2)x-( )=1.5(3)( )- x=138.(1)已知x-8=8,求16+x的值。
(2)已知16.8+x-31.7,求x-14.9的值。
(3)根据x-16.5=50的解,求100-x的值。
拓展提高9.3路公交车到站后,有8人下车,10人上车,这时车上有36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写出方程并解答出来)10.我心里在想的一个数是x,这个数减去21,再加上18.5,再减去0.63,结果是100,你能猜出我想的数是多少吗?答案与点拔1.50 50 73 35 35 832.(1)×(2)×(3)(4)×3.x=23.95=23.3x=1084.不对。
解:x-3.6+3.6=4.7+3.6X=85.(1)x=127.7(2)x=240(3)x=6.76.(1)x+25=90x=65 (2)5.6+x=12.5x=6.97.(1)8.5(2)4.5(3)198.(1)32(2)0(3)33.59.解:设车上原来有x人。
【同步配套】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苏教版

【同步配套】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两边相等的意义,并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1. 理解等式的性质,知道等式两边相等。
2. 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等式的性质的理解。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步骤。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等式,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特点,导入新课。
2. 讲解等式的性质- 教师通过PPT展示等式的性质,讲解等式两边相等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3. 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解方程的步骤,讲解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举例说明。
4. 练习解方程-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学生独立练习解方程,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方程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
6.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板书设计: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相等。
2. 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运用等式的性质,将未知数移到等式的一边,常数移到等式的另一边。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步骤,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理解,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分层训练】1.2 等式的性质2与解方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苏教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2与解方程班级: 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如果a =b ,那么( )。
A .a +b =0B .3a =3bC .3+a =3bD .3+a =b -32.2a =3b (a ,b 为非0自然数),根据等式的性质,下面等式不成立的是()。
A .20a =30b B .20a =3b +18a C .4a =9b D .12b =8a3.方程0.4x =1.2的解是( )。
A .x =2B .x =3C .x =44.x =3是下面方程( )的解。
A .3x =4.5B .2x +9=15C .3x ÷2=18D .27÷x =3二、填空题5.在25b =12a 这个等式中,如果左边除以4,要使等式成立,右边应该( )。
6.在15-x =8,6×5=30,x ÷0.9=1.8,100x ,79<83x ,15y =75中,方程有()个。
解方程的依据是( )。
7.已知0.416x =,那么48x +=( )。
8.当x 大于( )时,5x 的值大于20。
9.方程x -32=4.8的解是( );方程5x =12的解是( )。
三、判断题10.方程12x =240的解是x =20。
( )11.在一道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 )【拓展运用】四、计算题12.解方程。
3010310x += 4 3.15x x +=3253120x-⨯=五、解答题13.学校举行书法竞赛,四、五年级共有75人获奖,其中五年级获奖人数是四年级的1.5倍,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获奖?14.A、B两地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开出,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参考答案1.B2.C3.B4.B5.除以46.3 等式的性质7.1688.49.36.8 2.410.√11.√12.10x =;0.63x =;65x =3010310x += 解:30101031010x +-=-303003030300303010x x x =÷=÷=4 3.15x x += 解:4 3.15x x +=5 3.1555 3.1550.63x x x =÷=÷=3253120x -⨯=解:375120x -=3757512075319565x x x -+=+==13.四年级30人;五年级45人解:设四年级有x 人获奖,则五年级有1.5x 人获奖。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同步试题 共13套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方程的意义练习题方程和等式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区别哟!、姓名成绩1、判断下的面的说法是否正确(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回事。
( )(4)X2不可能等于2X。
( )(5)10=4X-8不是方程。
()(6)等式都是方程。
()(7)方程都是等式。
()(8)X=0是方程5X=5的解。
()(9)9.3-1.3=10-2是等式。
()2下面哪些是方程,在括号里打上√.(1)X+3=28( ) (2)32X>64( )(3)56+X-8 ( ) (4)15÷X=1( )(5)20-8=12 ( ) (6)24-X=17( )(7)X=5 ( ) (8)A+4=56( )3、把方程和其中x的值用线连起来方程 x的值X-19=11 X=1723+X=40 X=12X÷5=16 X=637-X=25 X=3042÷X=7 X=804、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X+8.1=18.1是()①是等式不是方程②方程(2)4X<800()①不是方程②是方程(3)在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①11+A ②3B-7 ②X÷10=7看图列方程.并试着求出方程中x的数值.根据题中的条件,求出A和BA+A+A=18 A+B+B=12A= B=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2解方程11、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例1:20+ⅹ=45 (ⅹ是一个加数,应用: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方法来解)解:ⅹ=45-20ⅹ=25练习20题:35+ⅹ=100 12.5+ⅹ=45 47+ⅹ=305 3.5+ⅹ=30.5 4.6+ⅹ=27 14+ⅹ=30.5 60+ⅹ=160.5 2.04+ⅹ=35.2 4.4+ⅹ=100 2.3+ⅹ=30 ⅹ+17=35.7 ⅹ+25=38ⅹ+3.2=15 ⅹ+52=100 ⅹ+0.64=64 ⅹ+2.5=3.8ⅹ+0.25=1 ⅹ+14=23.4 ⅹ+0.64=64.64 ⅹ+12.72=35.7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例2:ⅹ-51=43 (ⅹ是一个被减数,应用:被减数=差+减数方法来解)解:ⅹ=43+51ⅹ=94例3:64-ⅹ=20 (ⅹ是一个减数,应用:减数=被减数-差方法来解)解:ⅹ=64-20ⅹ=44练习20题:ⅹ-51=68 ⅹ-12.5=5 ⅹ-14.25=43 ⅹ-3.52=2.48ⅹ-12.5=6.8 ⅹ-3.14=1.86 ⅹ-2.33=5.65 ⅹ-40=6094-ⅹ=20 42.32-ⅹ=30 0.64-ⅹ=0.25 100-ⅹ=0.259.4-ⅹ=2.4 100.5-ⅹ=0.5 0.64-ⅹ=0.25 10-ⅹ=0.55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3解方程2姓名成绩3、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例:6ⅹ=48 (ⅹ是一个因数,应用: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方法来解)解:ⅹ=48÷6ⅹ=8练习题:7ⅹ=63 0.32ⅹ=160 0.6ⅹ=4.86 25ⅹ=100 8ⅹ=10008ⅹ=72 0.25ⅹ=400 2.25ⅹ=900 25ⅹ=1 5ⅹ=0.454、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例:ⅹ÷9=53 (ⅹ是被除数,应用:被除数=商×除数方法来解)解:ⅹ=53×9ⅹ=477例: 255÷ⅹ=5 (ⅹ是除数,应用:除数=被除数÷商方法来解)解:ⅹ=255÷5ⅹ=51练习题:ⅹ÷12=13 ⅹ÷0.9=5.3 ⅹ÷0.25=2.14 ⅹ÷3.2=17 ⅹ÷8=125ⅹ÷1.2=1.3 ⅹ÷4.9=5.8 ⅹ÷7.22=3.1 ⅹ÷0.25=4 3005÷ⅹ=5 2.55÷ⅹ=0.5 32.8÷ⅹ=0.2 1000÷ⅹ=8 612÷ⅹ=3 245÷ⅹ=5 812÷ⅹ=2 100÷ⅹ=255、稍复杂的方程(一)例:2ⅹ-20=4 (先把2ⅹ看成一个整体,2ⅹ看成一个被减数,应用:被减数=差+减数方法来解)(最关键是把含有ⅹ的量看成一个整体,还把它看成一个什么数)2ⅹ-20=4解:2ⅹ=4+202ⅹ=24ⅹ=24÷2ⅹ=12练习30题:2ⅹ-51=67 3ⅹ-8=4 5ⅹ-12=28 4ⅹ-3.52=12.48 0.5ⅹ-7.24=4.32ⅹ-3×9=67 3ⅹ-2×4=4 2×7+2ⅹ=3030×2+5ⅹ=160.5 2×1.02+ⅹ=35.292-8ⅹ=2042.32-4ⅹ=30 0.64-3ⅹ=0.25100-5ⅹ=0.25 80-10ⅹ=7035+5ⅹ=100 12.4+4ⅹ=45 47+10ⅹ=305 3.5+9ⅹ=30.5 4.6+3ⅹ=274ⅹ÷12=13 3ⅹ÷0.9=5.3 5ⅹ÷0.25=2.14 8ⅹ÷3.2=17 21ⅹ÷8=1253005÷2ⅹ=5 2.55÷3ⅹ=0.532.8÷4ⅹ=0.41000÷5ⅹ=8 100÷25ⅹ=46、稍复杂的方程(二)例:(2.8+ⅹ)×2=10.4 (先把(2.8+ⅹ)看成一个整体,(2.8+ⅹ)看成一个因数,首先应用: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方法来解(最关键是把括号看成一个整体,还把它看成一个什么数)(2.8+ⅹ)×2=10.4解: 2.8+ⅹ=10.4÷22.8+ⅹ=5.2ⅹ=5.2-2.8ⅹ=2.4练习20题:2(ⅹ-2.6)=8 5(ⅹ+1.5)=17.5 8(ⅹ-6.2)=41.6 (ⅹ-3)÷2=7.53(ⅹ+2.1)=10.5 5(ⅹ+20)=107.5 13(ⅹ+5)=169 (ⅹ-3)÷6=6.32+(ⅹ-2.6)=8 5+(ⅹ+1.5)=17.5 (ⅹ-6.2)-8=41.6 (ⅹ-3)-2=7.5(ⅹ-20)÷6=50 (ⅹ+3)÷8=20 (ⅹ-15)÷7=60 (ⅹ-14)÷25=222(ⅹ-2.6)=19 5(ⅹ+1.5)=115 0.8(ⅹ-6.2)=41.6 (ⅹ-3)÷0.2=7.57、稍复杂的方程(三)例:ⅹ+2.4ⅹ=5.1 (先把含有ⅹ的量相加或相减,最后解方程)解:(1+2.4)ⅹ=5.13.4ⅹ=5.1ⅹ=5.1÷3.4ⅹ=1.5练习16题:13.2ⅹ+9ⅹ=33.3 8ⅹ-5ⅹ=105 5.4ⅹ+ⅹ=12.8 ⅹ-0.36ⅹ=16ⅹ+9ⅹ=33.3 ⅹ+5ⅹ=54 5.4ⅹ+ⅹ+5.4ⅹ=11.8 25ⅹ-6ⅹ=38012ⅹ-9ⅹ=8.7 14ⅹ-6ⅹ=640 42ⅹ+25ⅹ=134 32ⅹ+ⅹ=1654.8(1.2ⅹ+1.3ⅹ)=24 4+(2ⅹ+3ⅹ)=24 ⅹ+3ⅹ+26=152 1+ⅹ+1.5ⅹ=10.2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6第一单元《方程》2姓名____成绩______五、看图列方程并解答(共12分)(1)(2)六、列方程求x或者y(共29分,第7题5分,其余每题4分)1、每筐梨子的批发价是85元,张阿姨付出了425元,他买了x筐梨子。
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苏教版(含解析)

学霸笔记—苏教版2021-2022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重难点讲练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4.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重点剖析】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3.形如x ± a=b的方程的解法:x±a=b解:x±a∓a=b∓ax=b∓a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解形如ax=b的方程时,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a。
【典例分析1】解方程.x÷1.44=0.43.85+1.5x=6.16x﹣0.9=4.5.【分析】(1)依据等式性质,两边同时乘1.44求解;(2)依据等式性质,两边同时减去3.85再同除以1.5求解;(3)依据等式性质,两边同时加上0.9再同除以6求解.【解答】解:(1)x÷1.44=0.4x÷1.44×1.44=0.4×1.44x=0.576;(2)3.85+1.5x=6.13.85+1.5x﹣3.85=6.1﹣3.851.5x=2.251.5x÷1.5=2.25÷1.5x=1.5;(3)6x﹣0.9=4.56x﹣0.9+0.9=4.5+0.96x=5.46x÷6=5.4÷6x=0.9.【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同减、同乘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左右两边仍相等;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典例分析2】根据等式的性质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数,如果2x+7=16,那么2x+7﹣7=16〇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一)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
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下面哪一个是方程x-3.6=19解?()。
A.22.6
B.15.4
C.3.6
D.16.4
2.根据这句话“y比34多12”可以列的方程是?()
A. y-34=12
B. y+34=12
C.12+y=34
D.12-y=34
3.当y为8的时候,y+ =56方框里可以填()。
A.48
B.64
C.40
D.72
4.乙数是3.4,乙数比甲数多2.3,甲数是()。
A6.7 B.1.1 C.5.7 D.0.1
5. 方程x-23=67的解是()。
A.80
B.90
C.70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6分,共30分)
6.方程5+X=13的解是x=8
()
7.等式的两边分别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
8.x=2.6是方程x-2.6=2.6的解。
()
9.若y +3=x ,那么y +3+a = x+ a ()
10.方程x+34=90与x-13=78的解相同。
()
三、解方程。
(每小5分,共30分)
11. X-23=38 12.4.5+y=7.8 13. 45 + a=67
14.y-5.6=6.7 15.7.8+x=14.6 16. A + 90=123
四、看线段图,列方程并解答。
(10分)
男生x 人女生34人
全班67人
参考答案
1.A.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以及检验方法。
把22.6这个答案,代入方程x-3.6=19即可。
故答案选A.
2.A
【解析】此题考查方程的定义。
根据这句话“y比34多12”可以列的方程是y-34=12
故答案选A
3.A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当为8的时候,原来的方程就可以改变成8+ =56
所以,解这个方程,方框里的数为48。
故答案选A
4.B
【解析】此题考查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
乙数是3.4,乙数比甲数多2.3。
可以直接用3.4—2.3=1.1,也可以列出方程来解答。
3.4-y=2.3 解方程得到y=1.1故答案选B
5.B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直接解答方程x-23=67得到方程的解是x=90.故答案选B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直接解答方程5+X=13的解是x=8 也可以把x=8 代入原来的方
程检验,5+8=13.因此,此说法是对的。
【解析】此题考察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两边分别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这句话是错误的。
没有说明要加上或者减去的数是同一个数。
正确说法是:“等式的两边分别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因此,此说法是错误的。
8.×
【解析】考查方解程。
方程x-2.6=2.6的解为x=5.2故答案为×。
9.√
【解析】此题考查等式的性质。
若y +3=x ,那么y +3+a = x+ a是对的。
后一个方程就是在原来的等式的基础上左右两边都有增加了a.因此新的等式仍然成立。
故答案为√
10.×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分别解这两个方程,方程一的解为x= 56 ,方程二的解为x= 91 因此,方程x +34=90与x-13=78的解式不同的。
故此说法是错误的。
11.x=61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X-23=38 解这个方程得到x=61。
12. y=3.3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4.5+y=7.8 解这个方程得到y=3.3。
13.a=22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45 + a=67 解这个方程得到a=22。
14.y=12.3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y-5.6=6.7 解这个方程得到y=12.3。
15.x=6.8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7.8+x=14.6 解这个方程得到x=6.8。
16. A=33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A + 90=123解这个方程得到A=33。
17. 女生为33人。
【解析】此题考查解方程。
X+34=67 解这个方程得到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