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一、火力发电厂
(3) 电气系统 包括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和 升压变电站等。
一、火力发电厂
一、火力发电厂
电能生产过程
电气系统
燃烧系统
汽水系统
一、火力发电厂
4. 类型
(1) 按燃料分 燃煤发电厂 燃油发电厂 燃气发电厂 余热发电厂 垃圾发电厂 工业废料发电厂
第一条500kVAC: 1981年12月河南平 顶山-湖北武昌。
第一条±500 kVDC:1989 年9月,湖北 葛洲坝-上海 南桥。
六、电力工业发展前景
电力工业的基本任务:
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可靠、 优质、廉价的电能。
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实现高度自动化,西电东 送,南北互供,走向联合电力系统。
四、最大发电厂(截至2011年)
最大火电厂:
上海外高桥电厂 4×300+2×900+2×1000 =5000MW 浙江省宁波北仑港电厂,5×600MW+2×1000= 5000MW 华电邹县电厂,4×335+2×600+2×1000 = 4540MW
最大水电厂:
三峡电厂(14+12(+6))×700 MW = 18200(+4200)MW 二滩水电厂6×550MW = 3300MW
最大核电厂:
秦山核电站1×300+2×650+2×700 = 3000MW
最大抽水蓄能电厂:
广东抽水蓄能电厂8×300 MW = 2400MW
五、电力系统的发展
建国初期:
大多是大城市发、供电系统; 跨地区的电力系统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形 成 期 ( 1956-1970年)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知识应用期 ( 1970-1988年) 集成发展期 ( 1986年至今)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 最基本出发点。
AI的严格定义依赖于对智能的定义,即要定义人工智能,首先应该定义智能;但 智能本身也还无严格定义。
一般解释: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 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知识与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
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AI研究
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艰难成立,其后长期得不到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 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返祖归宗”,挂靠到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
1985年前,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苏联却受到批判;我国人工智 能也与“特异功能”一起受到质疑,人工智能学科群专著不能公开出版。
(表处理语言)。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费根鲍姆开发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
用于质谱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由于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和成果做出了过高的预言,而这些语言的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当时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下列三个局限性: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从此,“生命力”学说彻底破产,有机化学进 2011-6-4 7 入合成时代。
3) 有机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1828年,德国的伍勒合成尿素,“生命力”学说破产
——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1865年,德国的凯库勒(马车上做梦,伦敦) 提出:有机化合物中碳为四价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学说 1874年,荷兰范特霍夫 法国勒比尔 提出:饱和碳原子的四个价指向以碳为 中心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开创了从立体观点来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立体化学 2011-6-4
B H
因为人们在分类有机物与无机物时注重的 主要是化合物的性质而不是组成 2011-6-4 12
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 组成上
① 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不多,但数量非常庞大。 ② 组成分子的原子数多——组成复杂。
2) 结构上
① 碳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相连 ② 自身成键能力强如:C-C,C=C,C≡C及成 环,所以组成分子的原子数多。 ③ 同分异构体普遍存在,目前尚无公式可计算出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 如:CH3CH2OH和CH3OCH3
2011-6-4 4
最早发现的四种酸
从动植物体内分离出的物质 从矿物质中分离出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正如“以太”、“外 星人”,人类一旦遇到不 可知的事件时,常一概归 为一类无所不能的事物 1806年,享有盛名的化学家柏则里首先 引用“有机化学”,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 的细胞中受一种特殊的力量——“生命力” 的作用才可产生出。
2) 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 离子键 常见化学键 共价键 (有机物中最常见) 配价键 C、H、O、N等原子结合成有机分子时, 原子与原子之间需形成一定的化学键将几个 原子结合在一起,描述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及 化学键的理论有两个: 价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矿床学概述二、矿产资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三、我国的矿产资源概况第一节矿床学概述矿床学,又称矿床地质学,在国外称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是研究矿产资源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矿产勘查和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又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

矿床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颖的学科,它随着社会生产特别是矿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同时又随着近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充实更新,形成了一门技术经济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矿床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1、近代矿床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十六世纪~十七世纪)虽然人类对矿产的认识远自史前时期,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近代矿床学,其形成和发展始于十六世纪中叶。

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雏形阶段,由于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在找矿实践中逐渐积累了关于矿床学的丰富知识,因而有些学者能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出早期的成矿理论。

2、成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自十八世纪以来,对矿床成因解释最有代表性的是“水成论”和“火成论”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论。

水成论者(Neptunist)认为所有岩石和矿床都是在大洋水中沉积形成的,而且所有脉体,包括矿脉也是这样形成的。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的维尔纳(1755年),到十九世纪初,波伊(1822年)和尼克而(1832年)都指出火成岩与矿床之间存在着联系。

火成论者(Plutonist)否认地球内营力在地球发展演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硅酸盐和硫化物都不溶于水,因此矿石只能是地球深部火成的溶液或溶化物质注入地壳裂隙中而成的,这一认识的代表人物有美国人郝屯(1726~1797年)等。

这场“水火之争”尽管在两派的学术观点上都有事实根据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但在矿床学发展初期,促使了人们收集大量矿床实际资料,推动了人们对矿石、岩石的成因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床学的发展,对矿床学理论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定义:微分方程的系数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2、非线性系统:
系统中只要存在一个非线性特性的元件,系 统就由非线性方程来描述,这种系统称为非线性 系统。
三、按信号传递的连续性划分:
连续系统 离散系统
1、连续系统:
系统中各元件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都是时 间的连续函数。
2、离散系统:
控制系统中只要有一处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 数码时,该系统即为离散系统。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1、稳定性 定义:当系统输入量的变化趋于某一稳定值后,系 统的被控制量的变化经系统自动控制后也能趋于某一稳 定值,而不出现持续的振荡或发散型振荡的现象,即偏 差等于0。
2、快速性(瞬态质量)
定义:当系统被控量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发生变化
时,用调整到新的稳定状态所需要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快
给定输入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出
图1 按给定控制典型结构图
图1-6 滑臂位置
直流电动机转速开环控制 负 载 功率放大器 电动机
电位器 图1-7
转速w
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方框图
特点:
控制作用的传递具有单向性。 控制作用直接由输入量产生。 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 系统的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
(2)按扰动输入 原理:把外界扰动看作系统的一种输入,针对 它将对系统输出产生的影响,及时地施加一种 相应的控制,在干扰刚刚出现之初,就立即给 以相应的调节。
(二)闭环控制
定义:闭环控制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 间既有顺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
输入
+ -
偏差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出
反馈元件 图1-13 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反馈原理: 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所施加的控制作用 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即根据实际输出来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5)土地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原因是土地具有一定的 生产能力,例如可以生产人类所需的植物产品和动 物产品,或供其它方面使用。土地的生产力可分为 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两种;前者是自然形成的, 后者则是人工施加影响形成的。因此,土地生产能 力的高低既取决于土地本身的性质,又取决于人类 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后者主要体现在对土地利 用限制性的克服和改造能力以及土地利用的集约程 度。从土地的农业利用角度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何 有效地利用光热条件,调节和控制水分和养分元素, 以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土地还具有可更新性、可塑性、不可逆性、 相对稳定性、脆弱性、面积有限性等特征。
三、土地的功能 1、养育(生产)功能 。2、承载功能。 3、仓储(资源)功能。 4、景观功能。
四、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物质的自然性与整体性。2、土地数 量(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位置的固定 性与土地性能(质量)的地域性。4、土地 利用的可持续性。5、土地属性的双重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 散性。 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报 酬递减的可能性。 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土地评价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研究工作,它通 过对地理学与农学、林学、城市建设、交通运 输等应用性学科的有机结合,从而对作为自然 综合体的土地的内在性质及其生产或其它方面 的利用性能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因此,土地评 价研究不仅有利于地理学与上述应用性学科研 究的深化,而且也十分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交流 与渗透。 还应指出,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研究具有鲜 明的生产实践意义。因为农林牧业布局、城市 建设、工矿、交通、军事活动等必须因地制宜 地利用土地,即根据不同的土地性质对土地作 出不同的利用,而土地类型和土地评价的研究 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实 地 地 形 图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首第一章绪论§1-1 机械与机械工程§1-2 机械工程概论的基本内容§1-3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1-4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首§1-1 机械与机械工程1. 机械与机器2. 机械分类3. 机械产品的基本要求4. 机械工程返章首1.机械与机器从广义角度讲,凡是能完成一定机械运动的装置都是机械。

工程中,常把每一个具体的机械称为机器。

机器的真正含义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与机器人们常把最为简单的、没有动力源机械称为工具或器械。

1) 机械2) 工具3) 机器返章首具返章首器返章首2.机械分类动力机械交通运输机械作业机械机器人兵器民用生活机械信息机械械分类返章首械图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输出的机械,统称动力机械1)电动机2)内燃机3)风力机返章首具有较大活动范围、以搬为主要目的的机械,统称为交通运输机械1)汽车2)飞机3)轮船机械图返章首分类1)各类加工机床2)农业机械3)林业机械4)矿山机械6)化工机械7)工程机械8)纺织机械9)印刷机械10)包装机械11)食品机械12)钻探开采机械13)医疗机械14)办公机械5)冶金机械作业机械能进行材料加工或处理、管理产品的机械,常按作业性质进行分类返章1)各类加工机床图首CJL06系列仪表车床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首2)农业机械图首3)林业机械图MQ-G1300C 贴面机定向结构板生产线成套设备(部分)返章首4)矿山机械图粉碎机雷蒙磨双转子反击式破碎机:双转子反击破碎机返章5)冶金机械图首步进式高速冷床冷轧机组及酸洗、卷取、分条机组设备返章6)化工机械图首发酵罐板框压滤机振动筛返章首7)工程机械图首8)纺织机械图纺织机纺织机箭杆织机首9)印刷机械图罗兰百花(PAPV A)对开机海德堡(M-OFFSET )四开机首10)包装机械图TM1400型半自动贴面机返章首GR-300型家禽骨肉分离机11)食品机械图Unp-803电动刨冰机易拉罐封装口生产线返12)钻探开采机械图章首ZQ80y型钻杆钳950-H旋转器抽油机返章13)医疗机械图首NJP900型全自动硬胶囊填充机ACM803呼吸机ACM603麻醉机返章首公机图14)办公机械图返章首机器人是一种新兴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相结合的智能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判断下列信号是否为能量信号或功率信号. 例1 判断下列信号是否为能量信号或功率信号.
(1) f (t ) = e at ε (t ), a > 0
(2) f (t ) = A cos(ω0t + θ )
f (t ) dt = ∫ e 2 at dt =
2 0 ∞
(3) f (t ) = tε (t )
f (t ) → f (t t 0 )
t 0 > 0 表示 f (t t 0 ) 滞后于 f (t ) , 其波形由 f (t ) 右移得到. 右移得到. t 0 < 0 表示 f (t t 0 ) 超前于 f (t ) , 其波形由
f (t ) 左移得到. 左移得到.
12
第一章 绪论
(三)信号的尺度变换与反褶 信号的尺度变换与反褶 如录像带慢放时,信号被展宽;快放时, 如录像带慢放时,信号被展宽;快放时,信号被 压缩;倒放时,则信号被反褶. 压缩;倒放时,则信号被反褶.
解: (1)将 )
f (t )
沿时间轴右移2即可得 沿时间轴右移 即可得 f (t 2)
13
第一章 绪论
f (t )
2
f (t 2)
2 2
f (2t )
2
f (t / 2)
-2
2
t 0 2 t -1 1 t -4 4 t
沿时间轴压缩2倍即得 (2)将 f (t ) 沿时间轴压缩 倍即得 f ( 2 t ) 沿时间轴扩展2倍即得 (3)将 f (t ) 沿时间轴扩展 倍即得 f (t / 2 ) (4)先将 f (t ) 沿纵轴反褶得到 f (t ) 后,再沿时间 轴右移1即得 轴右移 即得 f (t + 1) 相加得到一门函数, (5)先将 f (t ) 与 f (t )相加得到一门函数,再与正弦信 ) 号相乘
第一章 绪论
4. 能量和功率信号——信号根据其能量特点分为两类 信号根据其能量特点分为两类 信号能量: 信号能量: 信号功率: 信号功率:
E = lim
def
def
a→ ∞

a
2= lim a→ ∞ 2a

a
2
a
f ( t ) dt
(1) 能量信号 ) 当时间间隔无限趋大时,总能量为有限值(即能量有 当时间间隔无限趋大时,总能量为有限值 即能量有 而平均功率为零的信号( 界)而平均功率为零的信号(0<E<∞,P = 0)则为能量 而平均功率为零的信号 ) 有限信号,简称能量信号. 有限信号,简称能量信号. (2) 功率信号 ) 若信号的功率有界( 若信号的功率有界(即0<P<∞,E=∞) 则称为功 ) 率有限信号. 率有限信号. 8 有的信号既不是能量信号,也不是功率信号! 有的信号既不是能量信号,也不是功率信号!
f ( t )
2
f (t + 1)
2
f (t ) + f ( t )
2
-2
2
t
-1
3
t
-2
2
t
14
第一章 绪论
三,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定义 (一)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关联 是指由若干相互关联,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事物按一定 规律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规律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通信系统, 如:通信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生态系统等 .
1
第一章 绪论
与信号传输技术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信号处理技术, 与信号传输技术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信号处理技术, 包含信号的滤波,变换,增强,压缩等技术, 包含信号的滤波,变换,增强,压缩等技术,广泛应用 在多媒体通信,高清晰电视,数码相机,心电,脑电分 在多媒体通信,高清晰电视,数码相机,心电, 析等. 析等. 信号传输与信号处理技术除应用于通信领域外, 信号传输与信号处理技术除应用于通信领域外,还应 用到其他许多技术领域, 用到其他许多技术领域,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信号 分析与系统分析.主要研究信号的特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分析与系统分析.主要研究信号的特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实现系统各部分的电路及其对信号的作用等问题. 实现系统各部分的电路及其对信号的作用等问题.
4 1 0
t1
t
在0和 t1处不连续即跳变 t=0 时跳变值为4 t=t1时跳变值为-2 f(t)=0 ,t<0 ——有始函数
-2
(2)离散信号 ) 仅在不连续的瞬间t 有确定函数值f(t 仅在不连续的瞬间 k有确定函数值 k)
6
第一章 绪论
f(tk)
1 -1 0 -1 1 2 3 4 tk
tk= -1 0 1 2 3 4 f(tk)= -1 2 3 4.5 1 6 tk+1 - tk =T ——均匀 f(tk) = f(kT) →f(k)
f(t)
0
T
τ
2. 频率特性——指信号的频谱 指信号的频谱 频谱:是表示信号频率分量的含量(也叫谐波含量) 频谱:是表示信号频率分量的含量(也叫谐波含量)及 其比重的一种方法. 其比重的一种方法.
11
第一章 绪论
二,信号的简单处理 (一)信号的相加与相乘 信号的相加与相乘 如卡拉OK OK中演唱者的歌声与背景音乐的混合及 如卡拉OK中演唱者的歌声与背景音乐的混合及 影视动画中添加背景都是信号的叠加; 影视动画中添加背景都是信号的叠加;通信系统中信 号的调制解调,混频及频率变换等都用到信号相乘. 号的调制解调,混频及频率变换等都用到信号相乘. 相加: 相加: f (t ) = f1 (t ) + f 2 (t ) 相乘: 相乘:f (t ) = f1 (t ) f 2 (t ) (二)信号的时移 信号的时移 当信号经不同路径传输时,所用时间不同, 当信号经不同路径传输时,所用时间不同,从而产生时 如电视图像出现的重影是由于信号传输的时移造成. 移.如电视图像出现的重影是由于信号传输的时移造成.
2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一,信号的概念 信号的概念 信号的定义 信号的定义 信号的分类 信号的特性 二,信号的简单处理 信号的相加与相乘 信号的时移 信号的尺度变换与反褶
3
第一章 绪论
三,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 系统的定义 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性质 系统的性质 系统的类型 系统的类型 四,系统分析方法 输入—输出法 输入 输出法 状态变量法 五,课程内容与结构
2.时不变性——非时变性 非时变性 如果系统的参数都是常数, 它们不随时间变化, 如果系统的 参数都是常数, 它们不随时间变化 , 则 参数都是常数 称该系统为时不变(或非时变,定常)系统,否则, 称该系统为时不变 ( 或非时变 , 定常 ) 系统 , 否则 , 称 为时变系统. 为时变系统.
齐次性: 齐次性: 若 e ( t ) → r ( t )
, 叠加性: 叠加性: 若e1 (t ) → r1 (t)e2 (t ) → r2 (t) 则e1 (t ) + e2 (t ) → r1 (t ) + r2 (t ) 则 ke ( t ) → kr ( t )
, 线性: 线性: 若 e1 (t ) → r1 (t )e 2 (t ) → r2 (t ) 则 k 1 e1 ( t ) + k 2 e 2 ( t ) → k 1 r1 ( t ) + k 2 r2 (t )
4
第一章 绪论
一、信号的概念 (一)信号的定义 信号的定义 信号是带有信息(如语言,音乐,图象,数据等) 信号是带有信息(如语言,音乐,图象,数据等) 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 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其图 象称为信号的波形. 象称为信号的波形. 信号的表示——时间的函数 时间的函数f(t) 信号的表示 时间的函数 (二) 信号的分类 信号的分类 1. 确定与随机信号——按时间 变化规律划分为两类 按时间t变化规律划分为两类 按时间 (1) 确定信号 ) 能够用确定的时间函数表示f(t) 能够用确定的时间函数表示 (2) 随机信号 不能用确定时间函数表示——干扰信号,噪声信号 干扰信号, 不能用确定时间函数表示 干扰信号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信号:随时间变换的某种物理量. 信号:随时间变换的某种物理量. 如用变化的电流或电压来代表语言的声音变化,就 如用变化的电流或电压来代表语言的声音变化, 构成了语音信号, 构成了语音信号,用变化的电流或电压来代表图象的色 光变化就构成了图象信号. 光变化就构成了图象信号. 带有信息的信号是信息传输技术工作的对象. 带有信息的信号是信息传输技术工作的对象.而信号 的传输和处理离不开系统, 的传输和处理离不开系统,一切信息的传输过程都可以看 成是通信,完成该任务的系统就是通信系统.如电报, 成是通信,完成该任务的系统就是通信系统.如电报,电 电视,雷达,导航等系统. 话,电视,雷达,导航等系统.
A 2ω 0 = 2π

ω0 π ω0
π
1 A2 <∞ [1 + 2 cos(2ω 0 t + 2θ )]dt = 2 2
f 所以, (t ) 是功率信号. 所以, 是功率信号.
注意:一般情况下,周期信号都是功率信号. 注意:一般情况下,周期信号都是功率信号.
9
第一章 绪论
(3)
a3 →∞ lim 2 E = lim ∫ f (t ) dt = a →∞ ∫0 t dt = lim a →∞ 3 a →∞ a (a ) 3 a 1 1 1 a 2 = lim t 2 dt = lim 2 → ∞ P = lim ∫ f (t ) dt a →∞ a →∞ a 2a ∫0 a →∞ 2a a 3
a 2
a
故 f (t ) 既不是能量信号,也不是功率信号.
10
第一章 绪论
(三)信号的特性 信号的特性 1.时间特性——指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1.时间特性 指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