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附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附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附练习及答案)1.被苏轼形容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哪一位诗人:A. 王维B.孟浩然C.刘禹锡2.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 王维——诗佛B. 李贺——诗鬼C. 白居易——诗狂3.下列不属于田园派诗人的是:A. 陶渊明B.孟浩然C.王昌龄4.“两小无猜”出自哪首诗:A.李白《长干行》B.李商隐《无题》C.白居易《赠内》5.下列诗句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家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B.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C.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渡汉江》)答案:1.A 2.C 3.C 4.A 5.B6.“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描写哪种花的诗句:A.桂花B.菊花C.向日葵7.下列对应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五言律诗·李白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言律诗·杜甫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五言律诗·王勃8.素有“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的作品是: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白居易《长恨歌》9.下列哪一句出自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A.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0.下列哪位女子“开箱验取石榴裙”:A.上官婉儿B.薛涛C.武则天答案:6.B 7.B 8.B 9.C 10.C11.下列哪一句出自悼亡诗:A.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B.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2.主席诗《七律》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问“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哪部作品:A.李贺《李凭箜篌引》B.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C.李贺《雁门太守行》13.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春天无关:A.渡头余落日,虚里上孤烟。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说课讲解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说课讲解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一、关于诗歌概述1、从内容角度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2、从形式角度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唐诗专题1.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称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作品流传不朽。

(1)王勃,字子安,有《王子安集》。

(2)号称“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

张若虚的诗风格近于齐梁体。

《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称颂。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4.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豪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辞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微物。词的语言还追求色彩鲜美。色彩与线条是构成绘画的两大要素;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最大众化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词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色彩鲜艳是一种美,本色自然也是一种朴素的美;如果能把握其度,浓淡适中,则又是一种美。
1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诃中的“杨柳”这一意象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追溯一下最早在诗中写到杨柳、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先秦第一部诗歌总结——《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后人所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汉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因为杨柳和离别的关系密切,致使《折杨柳》曲也多写离愁别绪。其次,杨柳的意象跟离别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淇中有的是作为实物来歌咏春天风景或伤春惜春之情的。如晏殊《诉衷情》词中有旬日:“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但是,宋词中写到杨柳的,更多的还是承袭了唐诗和前人诗中“杨柳”意象的本意,即跟离情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例子很多,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旬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关于送别诗中为什么多写杨柳,归结为两点: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杨柳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

《唐诗宋词》复习考试资料

《唐诗宋词》复习考试资料
3.词牌:词的音乐性的标志就是词牌。词牌多为三个字,有•种约定俗成的意味在内。
8.词为艳科(选择、填空)★★
1、“词为艳科”是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的。词在言语风格上侧重浮艳。
2、宋人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文这是与前代显然不同的地方。
3、宋人重女音的重要原因:(D表达当时流行乐坛对女音的青睐。(2)女性化的音乐与词的细美幽约的特别韵味是相当一致的。
10.词心与词境(选择、填空、简
答)★★
1.词心词境:词心词境之说的集中表述见于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词境相对客观,词心是天资、学力、、阅历等的综合反映。词的创作就是词心与词境有机结合的产物。关于词境问题,分析得最为全面、详细和透彻的是王国维。
2.“清空”说:"清空”的概念是由张炎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张炎所谓“清空”是指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则写的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所写对象,所以显得板滞。
(07564
1.词名释例(选择、填空)★
1.诗与词是古代韵文的两种重要体式。
2.词是一种文体,“词”这一名称是直到北生i叫才逐渐稳定下来的。
3.词的异称主要有:曲子、长短句、诗馀、倚声。
2.曲子(选择、填
空)★★★
1.“曲子”是词最初的名称。
2.称“词〃为曲子,是为了强调词的音乐性。
3.五代和凝因为擅长作词而被称为“曲子相公".
3.长短句(简答
题)★★★
(1)长短句是词的异称。
(2)长短句是词的主要句式特点。
(3)长短句的称呼标志着词已经逐渐摆脱音乐的附属地位,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
4.诗馀(选择、填空)★★★
1、“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庆元年间就已出现了。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梳理练习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梳理练习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梳理练习1词语等语基积累——解释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A. 自: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孙自可留世事茫茫难自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郴江幸自绕郴山四顾萧条,寒水自碧自胡马窥江去后B. 肯肯将衰朽惜残年役夫敢申恨肯与邻翁相对饮C. 空,空令岁月易蹉跎空山新雨后环佩空归月夜魂D. 那,更那堪冷落清秋节E. 须,会须一饮三百杯须行即骑访名山还乡须断肠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F. 处,争知我、倚阑干处怒发冲冠,凭栏处春归何处桃源望断无寻处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G. 相,山头斜照却相迎纵使相逢应不识闻道欲来相问讯花面交相映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五月渔郎相忆否H. 度,众里寻他千百度鬓云欲度香腮雪I. 何事,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唐诗宋词选读》易误语言知识梳理练习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J. 取,径须沽取对君酌隔篱呼取尽馀杯换取归来同住、除非问取黄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K. 苦,无意苦争春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艰难苦恨繁霜鬓L. 对,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影成三人金樽对绮筵M. 可怜,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春半不还家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N. 当,身当恩遇常轻敌O. 或,或从十五北防河云霞明灭或可睹P. 但,但使龙城飞将在行人但云点行频Q. 且,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何妨吟啸且徐行R. 却,去年春恨却来时当年拚却醉颜红S. 渐,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暮色渐起,戍角悲鸣T. 因,因风飞过蔷薇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U. 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词类活用——指出活用的词语,并解释意义和用法:明月隐高树《唐诗宋词选读》易误语言知识梳理练习3高堂明镜悲白发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尔同销万古愁雪暗凋旗画钟鼓馔玉不足贵邑有流亡愧俸钱人事几回伤往事熊咆龙吟殷岩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未休关西卒偏惊物候新归思欲沾巾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男儿本自重横行摐金伐鼓下榆关美人帐下犹歌舞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云青青兮欲雨虎鼓瑟兮鸾回车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雪拥蓝关马不前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枳花明驿墙画船听雨眠日日花前常病酒菡萏香销翠叶残黯乡魂,追旅思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竹杖芒鞋轻胜马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燎沉香,消溽暑叶上初阳干宿雨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唐诗宋词选读》易误语言知识梳理练习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东风夜放花千树句式特点——指出句式特点,解释语句意思:去时里正与裹头一片降幡出石头陈王昔时宴平乐田园寥落干戈后鸿雁不堪愁里听夕贬潮州路八千阁中帝子今何在主人何为言少钱飘飘何所似牵衣顿足拦道哭隔篱呼取尽余杯骨肉流离道路中迷花倚石忽已暝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云横秦岭家何在永忆江湖归白发汉家宫阙动高秋皓腕凝霜雪西风愁起绿波间缺月挂疏桐锦瑟华年谁与度零落成泥碾作尘修辞手法——解释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佩玉鸣鸾罢歌舞汉家烟尘在东北牙璋辞凤阙阁中帝子今何在铁衣远戍辛勤久独有宦游人滟滟随波千万里不知江月待何人梅柳渡江春月照花林皆似霰单于猎火照狼山相期邈云汉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唐诗宋词选读(宋)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宋)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宋)1.晏殊(991-1055),字同叔。

北宋临川人(今属江西),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婉约派诗人。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2.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3.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唐宋词》知识考竞赛考试题库大全(含各题型)

《唐宋词》知识考竞赛考试题库大全(含各题型)

《唐宋词》知识考竞赛考试题库大全(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全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调是()A、《菩萨蛮》B、《水调歌头》C、《浣溪沙》D、《满江红》参考答案:C2.《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者是()A、朱淑真B、朱敦儒C、秦观D、李清照参考答案:D3.《龙洲词》的作者是()A、刘过B、刘辰翁C、刘克庄D、吴文英参考答案:A4.《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的歌咏对象是()A、昙花B、菊花C、梅花D、荷花参考答案:C5.《花外集》的作者是()A、周密B、吴文英C、张炎D、王沂孙参考答案:D6.词体逐渐走向成熟是在()A、晚唐五代B、北宋C、南宋D、南宋中叶参考答案:A7.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词牌是()A、《浣溪沙》B、《清平乐》C、《谒金门》D、《天仙子》参考答案:C8.词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词牌名是()A、《诉衷情》B、《更漏子》C、《剔银灯》D、《雨霖铃》参考答案:B9.词开日本国填词风气之先的是()A、白居易B、柳永C、温庭筠D、张志和参考答案:D10.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山月不知心里事”的下一句是()A、空阶滴到明B、斜晖脉脉水悠悠C、水风空落眼前花D、摇曳碧云斜参考答案:C11.词牌多为()个字,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意味在内。

A、二B、三D、五参考答案:B12.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是()A、李璟B、李煜C、晏殊D、晏几道参考答案:A13.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歌咏的女性形象是()A、桃花夫人B、洛水女神C、花蕊夫人D、巫山神女参考答案:C14.被黄昇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是()A、冯延巳B、李白C、李煜D、李璟参考答案:B15.()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女音。

B、唐人C、五代人D、宋人参考答案:D16.《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A、韦庄B、温庭筠C、李煜D、柳永参考答案:D1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词牌名是()A、《生查子》B、《青玉案》C、《踏莎行》D、《少年游》参考答案:A18.《东山词》的作者是()A、刘克庄B、贺铸C、秦观D、张孝祥参考答案:B19.被李调元称为“宋一代词人之冠”的词人是()A、周邦彦B、晏殊C、秦观D、贺铸参考答案:C2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周邦彦参考答案:B21.《碧鸡漫志》中称()的词是"学东坡韵制得七八"。

选修唐诗宋词――文学常识大汇总(学生版)

选修唐诗宋词――文学常识大汇总(学生版)

选修唐诗宋词――文学常识大汇总(学生版)文学常识1.李白(701--762):字,号,祖籍陇西成纪。

与杜甫合称“”,主义诗人。

天宝元年,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为玄宗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弃官而去。

2.杜甫(712--770):字,唐朝主义诗人。

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

一生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壮游(35岁以前)长安求职(34―44岁)陷贼与为官(44―48岁)漂泊西南(48―59岁逝世)3.张若旭:是代扬州人,开元初年,与、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仅存两首诗于《全唐诗》中。

4.杨炯:是代诗人,曾任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以边塞诗著名。

与、、齐名,并称“初唐四杰”5.孟浩然:689~740。

他是那个时代的诗人。

他出生于襄州襄阳,举世闻名。

还有孟浩然。

6、王维:约701~761,代诗人、画家,字。

祖籍太原祁。

开元九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权衡有王莫斯基的作品,王有成的作品等等。

7、高适:约700~765,代诗人。

与齐名,并称“高岑”。

有《高常侍集》。

高适善借古题写时事。

8、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号、醉吟先生。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陕西渭南。

晚年,官方太子少夫以“文”为名,被称为白父和王妃。

9、韩愈:768~824,字,郡望昌黎,籍贯河阳。

贞元进士,先后赴宣武节度、徐泗濠节度幕中任他加入了帝国理工学院,成为了帝国理工学院四个系的博士。

他去监督御史,降职山阳。

长安病逝。

提倡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苏轼称他为“散文家”;诗歌创作也力求独创,不避险隐逸,以文学为诗,形成宏大与陌生的特征。

10、李贺:唐代诗人,字,福昌昌谷人,世称。

著有《》。

11、李商隐:唐代诗人,字号玉g生。

怀州河内人。

著有《》。

12、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有《韦苏州集》。

13、戴叔伦:唐代诗人,有《戴叔伦集》。

14.刘禹锡:唐代诗人。

他出生于彭城,收藏了刘梦德的作品。

15.袁真:河南人,曾与白居易倡导“和谐”,在世界上被称为“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
一、关于诗歌概述
1、从内容角度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2、从形式角度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
《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
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
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
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唐诗专题
1.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 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称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以“ 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作品流传不朽。

(1)王勃,字子安,有《王子安集》。

(2)号称“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

张若虚的诗风格近于齐梁体。

《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称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有《陈子昂集》。

白居易评价:“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2.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

(1)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

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2)岑参长于七言歌行。

诗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有《岑嘉州集》。

与高适齐名,并称“ 高岑 ” ,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杜甫赞美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他们两人合称为“李杜”。

(4)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其诗显示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善于反映社会状况,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3、中唐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审美趣味由外拓趋向内敛,
由自然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

唐诗在中唐发生了重大转折。

(1)柳宗元,字子厚,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有《柳河东集》。

(2)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

(3)刘禹锡,字梦得,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有《刘梦得文集》。

(4)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与其好友元稹齐名,并称“元白”。

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有《白氏长庆集》。

4、杜牧、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杰出代表。

杜牧的诗清新俊逸,雄姿英发,于拗折|
峭健之中现风华掩映之美;李商隐的诗构思缜密,声情绵邈,词藻精丽。

晚唐诗感时伤怀,风格多样,个性鲜明。

(1)李商隐,字义山,与杜牧齐名,后世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2)杜牧,字牧之,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
5、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

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风采。

一般来说,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国家之感。

(1)温庭筠,字飞卿,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

有《温飞卿诗集》。

(2)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

后人把他和其父李璟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6、北宋前期的词在风格和内容上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
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体裁以小令、中调为多。

(1)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有
《欧阳文忠公文集》。

(2)柳永,原名柳三变,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有词集《乐章集》。

(3)苏轼“以诗为词”,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

他的词或清新明快,或沉挚深永,或雄壮超脱,或奔放流转,着重表现个人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了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强了词的主体性。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文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

7.北宋后期词的创作达到一个高峰。

晏幾道词,移情于物,情景交融;黄庭坚词,既有深慨之作又有鄙俗之作;秦观词向称“婉约之宗”;周邦彦以词风富艳精工著称,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1)晏幾道,字元叔,号小山,有《小山词》。

(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有《山谷集》。

(3)秦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8.到了南宋,词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

(1)李清照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哀伤;号易安居士,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2)岳飞的《满江红》气吞山河,光照日月,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3)陆游词前期回响着“从军乐”,后期则蕴藏着“爱国泪”;号放翁,今存诗集《剑南诗稿》,是我国古代传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4)姜夔词于“婉约”、“豪放”之外,以“清空骚雅”别立一宗。

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诗集》、词集《白石道人歌曲》等。

(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两人同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但词作风格略有区别:苏词“豪旷”辛词“豪壮”。

三、附录:
作家字号∕世称∕与人合称作品集
王勃子安“初唐四杰”之一《王子安集》
王维摩诘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右丞集》
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孟襄阳集》
柳宗元子厚在古文运动中与韩愈并称“韩柳” 《柳河东集》
韩愈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梦得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刘梦得文集》
李贺长吉—— 《李长吉歌诗》
李商隐义山与杜牧齐名,后世称“小李杜” 《李义山诗集》
杜牧牧之世称杜樊川《樊川文集》
温庭筠飞卿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

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 《温飞卿诗集》
李煜重光世称李后主与其父作品合为《南唐二主词》。

晏殊同叔谥元献《珠玉词》
欧阳修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欧阳文忠公文集》
柳永—— 世称柳屯田词集《乐章集》
苏轼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东坡七集》,《东坡乐府》晏幾道元叔号小山《小山词》
黄庭坚鲁直号山谷道人。

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山谷集》
秦观太虚
少游号淮海居士《淮海集》
《淮海居士长短句》
贺铸方回号庆湖遗老《庆湖遗老集》
周邦彦美成号清真居士《清真居士集》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易安居士集》、《易安词》陆游务观号放翁诗集《剑南诗稿》
姜夔尧章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诗集》
《白石道人歌曲》
辛弃疾幼安号稼轩,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稼轩长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