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认识兔子》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白兔》(优秀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白兔》(优秀6篇)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白兔》篇一活动目标:1、用动作表现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产生跳起来的愿望。
2、区分音乐的快慢变化,跟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道具:小兔子布偶,《飞飞曲》音乐活动重点:用动作表现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
活动难点:区分音乐的快慢变化,跟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内容:一、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开火车去郊游,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养的?谁来做做看?二、教师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瞧?谁也来看花了?(教师演示布偶,跟A段音乐有节奏的跳)三、教师鼓励幼儿边欣赏A段音乐,边用拍手动作感知A段音乐节奏。
1、提问:小兔是怎样来的呢?(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它,好吗?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兔跳。
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呢?谁能学一学?小兔跳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轻)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地方跳,声音就会轻轻的呢?(用脚尖跳)3、教师带幼儿听A段音乐一拍一拍做兔跳。
注意,要跟着音乐来跳哦!教师带幼儿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学小兔子轻轻跳,好吗?四、完整欣赏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五、游戏,创编花造型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
下面我来做兔妈妈,你们来做小兔子,我们也来捉迷藏,看看谁会像小兔一样,变成一朵花一动也不动,不让妈妈发现的!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白兔》篇二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但比较喜欢参与区域活动,能遵守相应的区域规则,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年幼儿童身心、心理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周围事物的。
在开展“小兔乖乖”的主题中,我们以演绎角表演的形式开展这个主题,幼儿的学习欲望更强烈,同时区域活动的开展能给幼儿提供多种平行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便把主题活动的内容及本阶段相应的学习活动融合在区域活动中,(认识小动物及相对应的词语;学习做客与请客的礼仪;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设计小动物的食物、请柬、动物头饰)等,角色游戏中幼儿以扮演角色为主,体现对家庭的认识。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兔子的外形特点,了解其生活习性。
2、愿意亲近小兔,喜爱观察、照顾小兔。
活动准备:1、自然角中饲养的小兔。
2、“可爱的兔子” ppt(各种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价值取向:引出实物白兔,引起观察兴趣。
)1、(搬出兔笼),以小客人来作客导入。
2、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和兔子打招呼。
二、观察交流(价值取向:仔细观察白兔,了解白兔的外形特点,愿意亲近小兔。
)1、和小兔做朋友,摸摸小兔。
重点提问:你摸了小兔哪里?感觉怎么样?(软软的,滑滑的,毛茸茸的)2、重点提问:让我们来看一看小白兔长得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3、再次体验摸小兔,观察小兔。
4、小结:小白兔长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四条腿、短尾巴、白皮毛,走起路来蹦蹦跳。
三、媒体拓展(价值取向:观察、了解不同的兔子,简单了解生活习性。
)t:小白兔来到我们班,还带来了好多朋友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1、出示各种不同的兔子:小灰兔、小黄兔、小花兔,数量不一(4以内,整合数数)2、重点提问:他们和小白兔有什么不一样?(皮毛,眼睛)3、重点提问:它喜欢吃什么呀?喂食物:青菜、萝卜、蘑菇。
你们猜猜小兔最爱吃什么呀?观察小兔吃东西。
4、小结:原来小兔爱吃……四、延伸小兔还喜欢吃什么呢?。
我们带幼儿园周围去拔草来喂小兔、照顾小兔。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篇2目标:通过观察和饲养兔子,使幼儿了解兔子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怎样走路。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准备:几只小兔子、大积木、笼子等。
过程:1、给小兔盖“房子”:教师带领幼儿用大积木为小兔盖“房子”。
然后把小兔请进“新房子”里住。
2、观察小兔子:让幼儿在小兔“房子”周围观察,可以轻轻地抚摸小兔子,可以和它说说“悄悄话”,给兔子起名字。
小班教案《认识小动物》

小班教案《认识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的特征,如猫、狗、兔子等。
2. 能够正确称呼这些小动物,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3.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激发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猫:了解猫的特征,如猫的毛色、眼睛、爪子等,并能够用词语描述。
2. 认识狗:了解狗的特征,如狗的毛色、尾巴、牙齿等,并能够用词语描述。
3. 认识兔子:了解兔子的特征,如兔子的毛色、长耳朵、短尾巴等,并能够用词语描述。
4. 观看图片,了解其他小动物的特征,如小鸟、小鱼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猫、狗、兔子的图片或者实物模型。
2. 准备其他小动物的图片或者实物模型。
3. 准备画笔、纸张,供幼儿绘画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猫、狗、兔子的图片或者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猫、狗、兔子的特征,如毛色、眼睛、爪子等,并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
3. 观看其他小动物:教师展示其他小动物的图片或者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4. 绘画环节: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纸张绘制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特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描述小动物的特征。
2. 观察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绘制小动物。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观察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的对小动物的认知和关爱。
六、教学内容:1. 认识小鸟:了解小鸟的特征,如鸟羽毛的颜色、鸟喙的形状、飞翔的样子等,并能够用词语描述。
2. 认识小鱼:了解小鱼的特征,如鱼身体的形状、鱼鳞的纹理、游动的方式等,并能够用词语描述。
3. 认识小鸭:了解小鸭的特征,如鸭子的羽毛、鸭喙的颜色、游泳的姿态等,并能够用词语描述。
4. 观看图片,了解其他小动物的特征,如小蚂蚁、小蜗牛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小鸟、小鱼、小鸭的图片或者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 (2)4篇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 (2)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 (2)精选4篇(一)健康教案:小班健康教案《小兔》教学目标:1. 认识小兔,了解兔子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引导幼儿探索兔子的饮食习惯和喜欢的食物。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小兔》的图片或绘本。
2. 兔子模型或玩具。
3. 纸板、颜料和画笔。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图片或绘本,问他们有没有看过兔子,了解不同的反馈。
2. 展示兔子模型或玩具,让幼儿触摸和感受兔子的身体特点。
活动一:了解兔子(15分钟):1. 与幼儿一起观察兔子图片,引导他们描述兔子的外貌特点,如长耳朵、红眼睛等。
2. 讲解兔子的生长环境,如草原、森林等。
3. 与幼儿讨论,兔子喜欢吃什么食物,让他们猜测,并逐渐告诉他们。
活动二:绘制小兔(15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纸板、颜料和画笔。
2. 引导幼儿用颜料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兔。
3. 鼓励幼儿在绘制过程中表达对兔子的喜爱和关注。
反思及延伸:1.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观察和绘画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兔子,了解动物的特点,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师要适时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参与,让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和肯定,鼓励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4. 可以邀请幼儿将自己绘制的小兔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兔子的知识和故事,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学习与体验。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 (2)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小兔的日常健康习惯。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唱歌或谈论小兔的健康习惯,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学习小兔的健康习惯:a. 使用图片或故事书展示小兔的不同健康习惯,如刷牙、洗手、运动、吃健康的食物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小兔的健康习惯,并了解这些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2022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2022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篇1活动目标1.能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秒度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活动准备1、动画片:小兔子真可爱2、兔子一只,草、白菜、胡萝卜若干活动过程一、观看动画片动画片引发观察小兔子兴趣。
二、观察小兔子1、兔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三瓣嘴)身体(椭圆形、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2、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来学一学好吗?三、抱抱小兔子1、那你喜欢小兔子吗?我们来轻轻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吗?2、小兔子全身长满了什么?(毛)3、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4、抱起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毛茸茸的、柔柔的、软软的、暖暖的)四、喂喂小兔子1、小兔子爱吃什么?(青菜、青草、萝卜)2、吃东西的时候它的嘴巴是怎么动的?五、结束部分教师:那我们一起喂喂小兔子好吗?带着兔子和孩子们一起散步,给兔子吃点。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篇2活动目标:1、大胆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小兔子的认识。
2、能使用形与线、形与形的组合来画出小兔子的形态特点。
重点:是画出小兔子的各种形态。
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画出小兔子的细节特征。
经验准备:幼儿有饲养小兔子的经验,对小兔子的形态、生活习惯等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画纸、水彩画、油画棒、动态各异的小兔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1、导入:看看猜猜小朋友们,大屏幕里藏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猜猜它是谁?--小兔子。
你们从哪里看出它是小兔子的?2、基本部分(1)欣赏课件,观察小兔子的细节特征。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快乐的小兔》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快乐的小兔》教学目标1.通过野外运动游戏,提高小班幼儿的协调能力。
2.培养小班幼儿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帮助小班幼儿认识兔子,并通过游戏体验兔子的生活习性和运动特征。
教学内容游戏介绍游戏名称:追兔子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选出一名“小兔”,其余幼儿作为“追捕者”分为两组,互相之间不得碰触,追着“小兔”跑。
当“小兔”被抓住后,成为下一轮的“小兔”,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细节1.游戏前,教师需向幼儿介绍兔子的生活习性,如它们的喜好食物、活动场所等信息。
2.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让幼儿站成一列,身体稍微向前倾斜,双手环抱向前。
3.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幼儿们在场地上缓步前行,开始寻找“小兔”。
4.找到“小兔”后,幼儿们要追赶它,但不得碰触到其他幼儿。
5.当“小兔”被成功抓住并被围住后,变成下一轮的“小兔”,游戏继续进行。
教学步骤第一步:游戏介绍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游戏规则和游戏细节,引导幼儿注意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如不得碰撞他人等。
第二步:示范演示教师向幼儿们展示身体的动作要领,如身体的前倾姿势、双手环抱等,让幼儿理解游戏和样本要领。
第三步:分组实施教师将幼儿们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的一名幼儿担任“小兔”,其他幼儿担任“追捕者”,开始进行游戏。
第四步:游戏总结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游戏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让幼儿们了解兔子的生活习性,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动物,提高幼儿的个体和集体表现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注意事项1.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场地安全和幼儿之间的安全问题,防止出现擦伤、碰撞等危险情况。
2.游戏过程中需注意幼儿的情感需求,避免出现不愉快的游戏体验。
3.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和体力水平,合理安排游戏难度和游戏时间。
托班科学教案小兔子及反思

托班科学教案小兔子及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对小动物有天生的亲近感,每次看到小动物时,孩子们表现出都会发自内心的喜欢。
在《指南》中也指出,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自然现象中常见的事物,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好奇与兴趣”。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通过有序的观察,直观的感知,引导幼儿认识小兔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丰富词汇: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在愉快的气氛增进幼儿与小兔子的亲密感,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1、3只小兔子、围栏,小兔子身体结构的分解图、不同种类兔子的PPT。
2、胡萝卜、青菜、芹菜、干草、兔粮。
3、幼儿生活中已有小兔子的认识经验。
活动过程一、出示小兔子,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老师:今天班上来了几个小客人,看看它们是谁?你们认识吗?2、出示小兔子,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老师:小朋友看一看,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到了什么?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二、集体观察小兔子,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小兔子1、老师:这次请小朋友从头到尾的顺序仔细观察小兔子,讲讲小兔子的特征。
2、教师通过提问,小结兔子外形特征小兔子身体一共有那几个部分-----头、身体、四肢小兔子的头上有什么?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小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吃东西的?嘴巴边上有什么?小兔子的身上有什么?毛是什么颜色的?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小兔子的毛是什么感觉?小兔子的身体后面后面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教师将小兔子抱起来,让幼儿观察小兔子的四条腿一样长吗?将小兔子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小兔子走路时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3、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有序小结,并根据幼儿回答拼出小兔子身体结构图。
小兔子有个圆圆的头,头上有两只长长的耳朵,有两只眼睛,有张三瓣的嘴巴,嘴巴边上还有胡须,身上毛茸茸的,身后有个短短的尾巴,身下有四条腿,前面的腿短,后面的腿长,走起路来是一蹦一蹦的。
幼儿园小班认识动物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识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动物,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2. 接触动物,增强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并学会如何爱护动物。
3. 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语言流畅度、注意力和社会情感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课件及视频:关于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鸡、小鸟、小鱼、小老鼠等常见的动物的图片、课件及视频。
2. 小动物实物:玩具小猫、小狗、小兔子等,或者幼儿园附近动物园门票。
3. 手工材料:颜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课前孩子们提前讲述自己家养的宠物或见过的动物,并在白纸上画出常见的动物。
2. 教师介绍动物的多样性,并起句韵文:小狗小,大狗大,狗狗的样子真好看!小猫小,大猫大,猫猫的样子可不一样。
小老鼠,小兔子,小鸟儿在枝头上。
蝴蝶在飞翔,小鱼在水底游。
二、展示图片【10分钟】1.展示各种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它们的名字和特征。
如猫咪的咪咪、狗狗的汪汪声等。
2.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一种动物,并让孩子们模仿。
3.“猫猫爬,请举起你的两个手爪儿,像猫一样两只手爪儿抬起来。
”4.“汪汪叫,请大家都摇起尾巴,模拟狗狗开心时摇尾巴的样子。
”5.“嘎嘎叫,请唱起小鸭子swimming in the pool的歌曲,做出游泳的动作。
”三、互动对话【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给孩子们展示各类动物,同时与孩子们互动对话:(1)谁来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动物?这个动物的特点是什么?(2)小狗狗长什么样子,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3)兔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4)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5)老师给它们起的名字叫什么?孩子们能不能起一个更有趣的名字。
2.同时让孩子们模仿动物的声音,搭配相关动作互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3.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讨论,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珍惜它们,并尽量避免伤害它们。
四、手工制作【20分钟】1.颜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制作自己的可爱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