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
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史料解读。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课盛唐气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播放视频:《爱我中华》教师 :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民族。
中原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同学们知道哪些民族之间友好交往的例子?学生: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教师: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时期民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
那么隋唐时期边疆地区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了解一下.第3课 盛唐气象说明: 此环节在于通过史料分析,使学生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 繁荣的经济 1。
农业(看书标记) (1)___扩大。
(2)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发明推广一些生产工具。
如:___、___ (3)修建了很多___。
展示:教师: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扶犁人用力的大小控制耕地的深浅,还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犁架加大,显得更加稳重,便于操作,犁铧为v 型,尖头更加锋利,便于入土。
教师:筒车是一 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灌溉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竹筒,把转轮安置在溪流上,受水流冲击,自行旋转不断有水流出.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得出,唐朝农业上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盛唐气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
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史料解读。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2.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3盛唐气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3盛唐气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盛唐气象》是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以及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历史特点,培养学生对盛唐气象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与开放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本节课内容丰富,学生需要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法,深入探讨唐朝的开放态度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运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法,深入探讨唐朝的开放态度及其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盛唐气象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
2.教学难点:唐朝的开放态度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盛唐气象。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唐朝的繁荣景象,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3.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深入探究唐朝的开放态度及其影响。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开放态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图片资料:唐朝时期的图片、图表等。
3.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4.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如都城长安、市井繁华等,引导学生感受盛唐气象。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新人教

第3课盛唐气象课题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重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
难点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节说明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课外了解,说说学生眼中的唐朝。
2、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代国家的前头。
课程讲授一、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课外了解,说说学生眼中的唐朝。
2、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代国家的前头。
二、经济的繁荣1、农业的发展:观察图片,了解曲辕犁和筒车;了解唐朝蔬菜的种植。
感受唐朝农业的进步。
2、手工业:欣赏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3、观察唐都长安布局图,感受唐朝的盛世繁荣三、民族交往与交融1、欣赏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图片,讲述他们的故事。
2、以吐蕃为例简介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认识文成公主对汉藏友好团结做出的贡献,认识到我国悠久历史是有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开放得社会风气学生读课文,了解唐朝时期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开放豪迈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气。
五、多彩的文学艺术学生说出你熟悉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分析三大诗人各自的诗文特点,思考与时代的关系。
我们应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学小结习!作业见课本(动脑筋)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到唐朝的官职制度、科举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唐朝的繁荣与开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唐朝的了解仅限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口号,对于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掌握唐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繁荣与开放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2.教学难点:唐朝的官职制度、科举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唐诗《登鹳雀楼》导入,激发学生对唐朝繁荣景象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唐朝的官职制度、科举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让学生掌握唐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作业布置:
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盛唐气象的知识结构图,包括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外交往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主要知识点。
2. 请学生选择一首盛唐时期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诗歌的背景、意义、艺术特色等,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文章。
3.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盛唐气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包括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影响等,并制作一份PPT,用于课堂分享。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盛唐气象,我们将要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下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1. 盛唐气象的定义:盛唐气象是指唐朝时期的社会繁荣和开放局面,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 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设有三省六部制度,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七年级一班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于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盛唐气象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
5. 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非常频繁,实行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使节、商人和学者来华。同时,唐朝的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6. 唐朝的社会生活:唐朝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民间风俗和节庆活动盛行。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唐朝时期形成的传统节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名师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盛唐气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
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史料解读。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2.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课外了解,说说学生眼中的唐朝。
2、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代国家的前头。
二、经济的繁荣
1、农业的发展:观察图片,了解曲辕犁和筒 车;了解唐朝蔬 菜的种植。感受唐朝农业的进步。
2、手工业:欣赏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3、观察唐都长安布局图,感受唐朝的盛世繁荣
三、民族交往与交融
1、欣赏松赞干布 和文成公主塑像 图片,讲述他们的故事。
2、以吐蕃为例简介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认识文 成公主对汉藏友好团结做出的贡献,认识到我国悠久历史是有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 开 放得社会风气
学生读课文,了解唐朝时期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开放豪迈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气。
五、多彩的文学艺术
学生说出你熟悉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分析三大诗人各自的诗文特点,思考与时代的关系。
小结
我们应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学习!
作业布置
见课本(动脑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3课盛唐气象
课题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 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 结的历史贡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重点
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
难点
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复习
新课导入
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课外了解,说说学生眼中的唐朝。
2、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代国家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