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试卷

合集下载

2023焦作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焦作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焦作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踢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来(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A.相与步于中庭B.苛政猛于虎也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管夷吾举于士(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6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裨.益(bì) 亘.古(gèn ) 镌.刻(juān ) 面面相觑.(qù) B .愠.怒(wèn ) 蹊.跷(xī) 女红.(gōng ) 感人肺腑.(fǔ) C .驾驭.(yù) 攒.聚(zǎn ) 宽宥.(yòu ) 熙来攘.往(nǎng ) D .澎.湃(péng ) 竣.工(jùn ) 迸.溅(bìng ) 鲜.为人知(xiān ) 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B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C .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

D .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4.(2分)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园林 藤萝 阳台 枣核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良师益友 片言只语 聚族而居 炉火纯青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

”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

(1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0.翻译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12.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9)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9)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9)[题目]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1~5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 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崩殂(死。

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 殊遇(特别厚待)C. 恢弘(气势宏大)D. 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2.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广故数言欲亡B. 河曲智叟亡以应C. 今亡亦死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 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 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C. 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D. 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 下面加点的内容不能连读的一项是 ( )A.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5.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 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 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 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题解]第1题。

考查词义解释辨误。

答案:C第2题。

考查“亡”的意思辨同。

答案:D第3题。

考查词义辨同。

答案:B第4题。

考查朗读节奏的把握。

答案:A第5题。

考查对文意解说辨误。

答案:C。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出师表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背景介绍
《出师表》是一篇历史名篇,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致曹魏皇帝曹叡的一封辞表。

这封辞表表达了诸葛亮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决心辞职的意愿。

知识研读答案考核
1. 《出师表》是谁写的?
答:《出师表》是由蜀国丞相诸葛亮撰写的。

2. 《出师表》是写给谁的?
答:《出师表》是写给曹魏皇帝曹叡的。

3. 《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
答:《出师表》的目的是表达诸葛亮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辞职的决心。

4. 《出师表》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出师表》的内容主要涉及诸葛亮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和对蜀国军事问题的建议。

5. 《出师表》是在何时写的?
答:《出师表》是在公元234年写的。

6. 《出师表》的影响力有哪些?
答:《出师表》被广泛传播,成为后世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展现了诸葛亮忠诚于国家和职责的精神。

总结
《出师表》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诸葛亮的辞表的研读,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环境以及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忠诚精神。

这篇作品的影响力跨越了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试卷解析1

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试卷解析1

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试卷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②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__④略无慕艳意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4)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

九年级语文万唯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万唯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万唯试卷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刘备B. 诸葛亮C. 曹操D. 关羽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退避三舍D. 破釜沉舟3.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屈原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4. 下列哪个字是“六书”之一?A. 形声B. 会意C. 指事D. 转注5. “四大名著”中不包括哪一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聊斋志异》二、判断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唐宋八大家”中包括李白。

(×)3. “建安七子”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群体。

(√)4.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三、填空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名言。

5.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三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2. 请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3. 请列举出“建安七子”中的三位文学家。

4.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5. 请解释“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元曲”。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句:“不耻下问”。

3.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解释下列诗句的意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六、分析题1. 请分析《离骚》中屈原的思想感情。

2. 请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点。

《出师表》作业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出师表》作业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22.出师表任务一(A、B组)【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①北征。

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注释】①惟:助词。

②两天合作一天。

③顾:这里有“但”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字夙.夜忧叹:庶.竭驽钝:以奉先帝之遗意:适.疲于西:2.翻译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3.甲、乙两文都提到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

甲文:乙文:4.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都提到了哪两层意思?5.小辛不理解【乙】文末“谨陈其事如左”一句的意思,请解释给他听。

,‘陈’是的意思,‘如左’相当于‘’。

”小辛:“那为什么说‘如左’呢?”任务二(C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八个大字,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忠肝义胆,是《出师表》一文高潮之所在,也是孔明人格璀璨光辉之所在,请在田字格内描红并临摹。

任务三(A组)你更欣赏下面哪件书法作品?请写一段鉴赏文字,简述理由。

作者:岳飞作者:方传鑫(学生分成A、B、C三组,实行分层作业。

其中A组为尖子生,C组为学困生,B组为其余学生。

)杭州钱塘新区前进中学王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密封 线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出师表》练习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礻韦、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 、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 、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从矣 D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词句回答)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 、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 、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 、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阅读选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

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

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虑忠.纯:_______ (2)悉以咨.之:__________ (3)严闻.亮卒: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和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①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③故.五月渡沪(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⑤深入不毛.( ) ⑥臣本布衣..( )2 -----------请---------------------不---------------------要---------------------在---------------------密---------------------封-------------------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___。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伤先帝之明C、悉以咨之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6、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划线语句的内容:______________。

7、‚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8、"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中的"此"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别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

(1)简拔:(2)裨补阙漏:(3)优劣得所:(4)意气扬扬:(5)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五:阅读《出师表》,完成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以光.先帝遗德()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悉以咨.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密封 线 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5、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六: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目。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