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
板
1教学目标
1、知道括号先算。
2、复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
3、结合具体情况,体会括号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时,改变了以往单纯教授计算法则的现象,而是将四则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来理解掌握其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这一新的理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体会小括号能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的作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1、递等式计算
22×6÷4 560-560÷8
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为什么?
师:计算时要注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2【导入】引入
师:我们的好朋友欢欢平时最爱吃胡萝卜、青菜。
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动物也喜欢吃草? 生:牛、羊、马……
师:过年时,欢欢准备了一些草料送个2个邻居,老黄牛和3匹小马(师边说边出示题目) 【说明:先复习旧知,让学生有一定的回忆过程,也为下面的新知作对比。
同时通过简单的问话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能自然的引入题目。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混合运算三年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课题】: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数学思考:初步形成运算方法,感受小括号的作用。
解决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情感态度: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课标解读】:行为条件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行为结果“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行为动词“认识”和“能”。
“认识”的同类词就是“理解”。
“理解”就是指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能”同类词就是“掌握”。
“掌握”就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景。
核心概念“作用”,这里指的是小括号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从具体的算式中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第二个层次是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的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小括号产生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材编写的特点:1、从学生经验出发,选出具有现实性的素材学习知识。
采摘节是学生熟悉的事物,选取这样的素材,能够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2、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安排内容,给学生留有更大的探索空间。
3、将混合运算的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突出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与一般混合运算的联系,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混合运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意义。
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2人,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答案】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解析】因为总人数不变,先用“92÷2”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然后加上3即一班的人数;减去3即二班的人数;由此解答即可.解:92÷2=46(人)一班:46+3=49(人)二班:46﹣3=43(人)答: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点评】抓住两个班总人数不变,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脱式计算.92﹣14×5 7×(44+38) 76×5÷4 24+62÷2【答案】22;574;95;55【解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4)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解:(1)92﹣14×5,=92﹣70,=22;(2)7×(44+38),=7×82,=574;(3)76×5÷4,=380÷4,=95;(4)24+62÷2,=24+31,=55.【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观察算式,看能不能运用简便运算的方法简算,若不能就要按照运算顺序逐步运算.3.跳绳比赛.小红:我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刚的2倍少15下.小刚:我每分钟跳72下.小立:我每分钟比小刚多跳16下.(1)小立3分钟跳多少下?(2)小红每分钟跳多少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下来,并解答.【答案】264下;129下;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57下.【解析】(1)小刚每分钟跳72下,小立每分钟比小刚多跳16下,也就是比72多16,即72+16=88下,那么3分钟能跳3个88下,即88×3;(2)小刚每分钟跳72下,小红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刚的2倍少15下,也就是72的2倍,再减去15下;(3)根据题意,可以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用小红每分钟跳的减去小刚每分钟跳的即可.解:(1)(72+16)×3=88×3=264(下).答:小立3分钟跳264下.(2)72×2﹣15=144﹣15=129(下).答:小红每分钟跳129下.(3)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129﹣72=57(下).答: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57下.【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分析好题意,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再列式解答.4. 42+8×4 先算,再算,得数是.【答案】乘法,加法,74.【解析】42+8×4有乘法和加法,再算乘法,再算加法,由此求解.解:42+8×4=42+32=74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得数是74.故答案为:乘法,加法,74.【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5.三年(1)班有男生23名,女生25名,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答案】12人【解析】三年(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根据加法的意义,男女生共有23+25人,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人数除以分的组数即得可分多少组.列式为:(23+25)÷4.解:(23+25)÷4=48÷4=12(人);答:每组12人.【点评】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6.脱式计算367+36﹣145(142﹣52)×61000﹣(482+204)(176+64)÷4.【答案】258;540;314;60【解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解:(1)367+36﹣145=403﹣145=258(2)(142﹣52)×6=90×6=540(3)1000﹣(482+204)=1000﹣686=314(4)(176+64)÷4=240÷4=6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7.聪聪:我每天锻炼身体,游3个来回.洋洋:这个游泳池长25米.聪聪每天游多少米?【答案】150米【解析】游泳池长25米,聪聪每天坚持游3个来回,即共游3×2个单程,根据乘法的意义,他每天能游25×(3×2)千米,依此即可求解.解:25×(3×2)=25×6=150(千米)答:聪聪每天游150米.【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每个来回为2个单程.8.聪聪的妈妈想买两件不同的商品,你来帮她选一选(圈一圈),这两件商品付500元钱够吗?【答案】不够【解析】先任意圈出两件不同的商品,再求出买这两件商品的钱数,最后与500元比较大小即可求解.解:圈出前两种商品;172+338=510(元)510>500.所以500元钱不够.答:这两件商品付500元钱不够.【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9.金鑫园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一批水泥,用载重6吨的汽车运需要24车.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车?【答案】18车.【解析】已知金鑫园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一批水泥,用载重6吨的汽车运需要24车,根据总重量=每辆车的载重×车数可求出这批水泥的总重量,再除以8,就是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的车数,据此解答.解:24×6÷8=144÷8=18(车)答: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18车.【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水泥的总重量,进而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方法求出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的车数.10.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答案】84千克【解析】第一种方法是上午卖出和下午卖出的重量,再用总重量﹣这一天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第二种方法是用总重量﹣上午卖出重量﹣下午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即可.解:第一种方法:410﹣(152+174)=410﹣326=84(千克);第二种方法:410﹣152﹣174=258﹣174=84(千克).答:还剩84千克.【点评】考查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11.小红到商场购物,一台学习机188元,一台护眼灯132元,一个书包48元.小红要购买这三种商品,她需要准备多少钱?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答案】准备370元钱,收银员应收368元钱.【解析】要求需要准备的钱数,把三种商品的价格相加进行计算,只需要估算即可;把三种的价格相加,即可求出需要的总钱数,也就是收银员应收多少钱.解:188+132+48≈190+130+50=370(元);188+132+48=320+48=368(元).答:她需要准备370元钱,收银员应收368元钱.【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以及加法的计算方法和估算的方法.12.一个汉堡包15元,买3个汉堡包,付了100元,应找回()元.A.5 B.55 C.82【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一个汉堡包的价格乘以3,求出3个汉堡包的价格;然后用100减去3个汉堡包的价格,求出应找回多少元即可.解:100﹣15×3=100﹣45=55(元)答:应找回55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13.滑雪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开,又有150到来.这时滑雪场有多少人?【答案】264人【解析】用上午来的人数减去中午离开的人数就是上午还剩下的人数,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就是这时的人数.解:256﹣142+150=114+150=264(人)答:这时滑雪场有264人.【点评】解题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14.国庆假期小强一家要从天津到石家庄旅游.如图是沈阳到石家庄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1)你知道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吗?(2)列车从沈阳站开出,已行驶了900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答案】397千米;【解析】(1)用沈阳﹣石家庄的距离减去沈阳﹣天津的距离,求出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即可;(2)根据沈阳﹣北京的距离是822千米,沈阳﹣石家庄的距离是1101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即可.解:(1)1101﹣704=397(千米)答:从天津到石家庄有397千米.(2)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如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注意根据图示,弄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15.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1到6年级必考四则运算解释大全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1到6年级必考四则运算解释大全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必考的四则运算解释大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一年级加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求和的运算。
例如,1 + 2的结果是3。
减法减法是指从一个数字中减去另一个数字得到差的运算。
例如,5 - 3的结果是2。
乘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2 × 3的结果是6。
除法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字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例如,6 ÷ 2的结果是3。
二年级多位数加法和减法在二年级,学生将研究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如,23 + 15的结果是38,63 - 27的结果是36。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指一种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的工具。
学生将研究并掌握乘法口诀表,以便快速计算乘法题目。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字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学生将研究如何理解和应用除法的概念,如何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三年级进位和退位在三年级,学生将研究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进位是指在加法和减法中,当某一位的和或差大于9时,将其十位的数加到下一位的运算。
退位是指当被减数比减数小时,在减法中需要向前一位借一。
乘法表的扩展学生将研究并掌握乘法表的扩展,如10乘以任意数字的乘法法则。
除法的应用学生将研究如何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平均分等。
四年级零的概念和运算学生将研究零的概念和运算,如何进行带有零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的概念学生将研究分数的概念,如何表示和读写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学生将研究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如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比较。
五年级分数的运算学生将研究更复杂的分数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和分数的化简。
百分数学生将研究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并进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数的运算学生将研究小数的加减乘除和小数的化简。
六年级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学生将研究如何将小数转换为分数,以及如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并进行相应的运算。
三年级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第2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8页信息5。
教学目标:1.通过把两个分步(加·乘)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体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理解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富饶的大海,物产丰富。
人们不仅能加工出很多好吃的食品,有的还能做成漂亮的工艺品。
瞧,小朋友们正在学习制作工艺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信息窗5-海产品工艺)引导学生观察,寻找数学信息。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利用刚才的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同桌交流想法。
个别学生说教师板书: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搜集到哪些相关的信息?学生搜集信息并交流:每条项链用48颗珍珠,每条手链比项链少23颗2、根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方法,小组内先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然后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3、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小组长负责让每一位同学参与交流、发表意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先算一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48-23=25(颗);再算一共用多少颗珍珠:25×4=100(颗)有没有列综合的?生:48-23×42、与分步列式对比,大家来看一看这个综合算式和分步列的式子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不一样,分步算式先求的是1条手链有多少颗珍珠,再求4条手链有多少颗珍珠。
而综合算式先算23×4求的是4条手链比项链少的颗数,所以不一样。
)3、要想先算48-23,那该怎么办呢?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
三年级下册50道脱式计算题

三年级下册50道脱式计算题一、整数的四则运算1.- 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 计算过程:--2.-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3.-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除法。
- 计算过程:--4.- 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 计算过程:--5.- 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计算过程:--6.-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7.- 解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 计算过程:--8.- 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计算过程:--9.- 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计算过程:--10.-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11.- 解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 计算过程:--12.- 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计算过程:--13.-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14.- 解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 计算过程:--15.- 解析: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 计算过程:--16.-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17.- 解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 计算过程:--18.- 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计算过程:--19.- 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计算过程:-20.-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二、含有小括号且运算较复杂的四则运算21.- 解析:先分别计算两个括号里的加法和减法,再算除法。
- 计算过程:- ,-22.- 解析:先分别计算两个括号里的减法和除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 ,23.- 解析:先分别计算两个括号里的加法和减法,再算除法。
- 计算过程:- ,-24.- 解析:先分别计算两个括号里的减法,再算除法。
- 计算过程:- ,-25.- 解析:先分别计算两个括号里的加法和减法,再算乘法。
- 计算过程:- ,-三、连乘、连除运算26.- 解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2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沪教版2015秋含答案.doc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2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一、单选题1.下列算式中,按照加→除→减的顺序计算的是()A. 120+60÷6-4B. (120+60)÷6-4C. 120+(60÷6-4)2.少先队员在烈士陵园栽树,先栽了20行,每行38棵,后又栽树240棵,一共栽树()A. 1000棵B. 760棵C. 900棵D. 800棵3.(841-41)÷25×4的运算顺序是()。
A. 减→除→乘B. 乘→除→减C. 除→减→乘D. 除→乘→减4.32÷8÷2与算式32÷(8÷2)相比,()。
A. 运算顺序和结果都相同B. 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C. 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5.下面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64+36÷9-10=64+4-10=58B. 64+36÷4-10=100÷4-10=25-10=15C. 95-17-13=78-13=65二、判断题6.10+5÷5的结果是3。
7.200-200÷4=0÷4=0( )8.6÷ ÷6÷ =1三、填空题9.计算(90-21×2)÷6时,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_法。
10.计算(92+44)×(78 ÷6)时,应先算________和________,再算________。
11.在一个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式子里,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
12.在135+86-125中,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在89-47+34中,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在258-(42+58)中,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1讲-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师

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目标】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教学重点】1.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2.用一位数乘和除是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的基础,要做到能够正确熟练地用竖式进行计算3.在做两步计算式题时,应该先仔细审题,弄清运算顺序,同级运算要遵循“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原则;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教学难点】在列综合式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小括号【教学过程】一、热身练习直接写出得数:20+30×2=60÷5×4=12÷(6-2)=18÷3×3=24÷2×4=12×2+8=40-51÷3=25+75÷5=80×8-8=45-45÷5=26+4×3=90÷(30-24)=6×(12-4)=42×(6÷2)=190-90÷10=72+28÷4=二、例题讲解例题1:竖式计算(1)742×9=(2)324÷6=参考答案:(1)742×9=6788 (2)324÷6=54 (竖式略)(3)270×8=(4)3452÷5=参考答案:(1)270×8=2160 (2)3452÷5=690 (2)例题2:递等式计算(1)717÷3×4=(2)425+175×6=参考答案:(1)717÷3×4 (2)425+175×6=239×4 =425+1050=956 =1475(3)879+121×5=(4)325×6÷5=参考答案:(1)879+121×5=1484 (2)325×6÷5=390例题3:递等式计算(1)522÷(203-197)参考答案:522÷(203-197)=522÷6=87(2)(637+266)÷7=(3)5×(135+247)=参考答案:(1)129 (2)1910例题4: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1)300-45=255 255÷5=51参考答案:(300-45)÷5=51(2)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37+79=110 5×110=550参考答案:(37+79)×5=550例题5: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1)32+48÷8=10 (2)345÷27÷9=115参考答案:(1)(32+48)÷8=10 (2)345÷(27÷9)=115(3)28+72÷5=20 (4)6×12-10=2×4+4参考答案:(1)(28+72)÷5=20 (2)6×(12-10)=2×4+4 例题6:(1)水果店有苹果120千克,第一天卖了45千克,剩下的每5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几箱?参考答案:(120-45)÷5=75÷5=15(箱)(2)学校体育器材室准备买250只乒乓球,已经买了72只,每只3元,还应付多少元,就可以全部买齐了?参考答案:(250-72)×3=534 ※例题7:在□里填数 (1)(2)【课堂练习】74 20 7 2 84 24 2 07 171 4 1 4771.用递等式计算167+133÷7 256×8÷4 1000÷8-25 563-(315+103)(865-65)÷5 (300-56)×32.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497÷26-19=71 400÷20×2=10 64÷2×4=80-53+193.列式计算(1)比35与7的积少150的数是多少?(2)186比75与25的和大多少?4.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1)180-26=154,4×154=616,算式:(2)15×6=90,119-90=29,算式:5.应用:(1)解放军某工程队修路,平均每天修路180米,修了7天后还有2050米没有修,这条路总长多少米?(2)一桶牛奶重2500克,小刚喝了350克,余下的要平均装在5个瓶子内,每个瓶子装牛奶多少克参考答案:1.186 512 100 145 160 7322.497÷(26-19)=71 400÷(20×2)=10 64÷(2×4)=80-53+19 3.(1)35×7-150=95;(2)186-(75+25)=864.(1)(180-26)×4=616;(2)119-15×6=295.(1)180×7+2050=3310;(2)(2500-350)÷5=430【课题作业】【巩固练习】1.递等式计算325-760÷5 (123+208)×8 726+418×5642÷3×4 563-315+103 563-(315+103 )2.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1)28+72÷5=20 (2)65-56×4=363.问题解决(1)百货商店的袜子柜台里原有630双袜子,一星期后还剩210双没有卖出,这个星期百货商店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双袜子?(2)植树节学校组织学生种树,一年级种了173棵树,比二年级少种了24棵树,三年级种树的棵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种多少棵树?(3)一盒48粒的巧克力,小胖原来打算每天吃12粒,实际每天少吃4粒,现在这盒巧克力能吃几天?【备选作业】1.用简便方法计算(1)2863-213-863-787 (2)4760-(950+760)(3)564-175-2252.在□里填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午冰雕区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 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要多派几名 保洁员?
①上午所需保洁员人数。
方 180÷30=6(名)
法 ②下午所需保洁员人数。 一 270÷30=9(名)
③下午比上午多派的保洁员 人数。
9-6=3(名)
270÷30=9180÷30=6
方 9-6=3 法 270÷30-180÷30 一 =9-6 : =3
上午冰雕区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 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要多派几名 保洁员?
①下午比上午多的人数。
方 270-180=90(名) 法 ②下午比上午多派的保 二 洁员人数。 : 90÷30=3(名)
270-180=90
方 法
90÷30=3 (270-180)÷30
二
1. 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初步会进行带括号的四则
运算的计算
一、笔算 A.15×6÷3 B.15-6+3 C.63-3×9 D.63÷3×9
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么?
二、
上午冰雕区有游客180位,下午有 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 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要多派几 名保洁员?
的。
①42+6×(12-4) ②42+6×12-4
: =3
算式里有括号,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 ①240÷(20-5)
②(37-15)×(8+14)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
乘除,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
乘除,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③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