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曲)

合集下载

中西方园林景观比较

中西方园林景观比较

01
西方园林以规则式为主流,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完美,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02
1
采用的是焦点透视,讲究几何对称,规则,一览无余。 以建筑物为主体,园林是建筑的延伸,是一座躺着的建筑,用植物建造的建筑。是一种开放式园林。
山随水转,水因山活
曲径通幽
西方园林
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 ; 西方园林着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抗衡和对自然地控制; 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 西方园林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 以规则式为主流 ,讲求的是一览无余。
用规则的几何图形表现人工的自然,以中轴对称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将水池、喷泉、雕塑、花坛、道路、广场、树木等要素按照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
往往都有一条宽大笔直的中轴线,园路都成一定的几何形状,以主体建筑物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或者环绕。
西方园林:
1
追求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移步换景,园路一般都曲折、小巧隐蔽。 非常独特的廊桥的设置,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
东方园林 :
2
园路的设计
西方园林:
01
主要欣赏石头的自然姿态,中国园林在选石上讲究:瘦、陋、透、丑、皱。以石叠山,还原自然山川的真实面目。很多时候一块石头就能成为一景
东方园林 :
02
石头的运用
02
01
东方园林讲究小桥流水,欣赏水的本质,声音,力求再现真实河流的轨迹。 东方园林中水与石的结合是最为出彩的地方。

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对比分析

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对比分析
园 林 绿化 【
住 宅 与房 地产
]

月下
中 西 方 园林 景 观 设 计 对 比 分析
张越 衡
东北 林 业 大 学
:
、 、 、
,
黑 龙江 哈尔 滨 1 5 0 04 0 )
,

园 林 景 观设 计 是 通 过 建 筑 植 物 等 表 达 人 与 自然 关 系 的 综 合 艺 术 是 人 对 自然 环 境有 意 识 有 计 划 地 改 造 的 思 维 过程 摘 要 与 文 学 美 学 环 境 学 等 相 关 的 综 合 艺 术 设计 园林 景观设计 作 为社 会 经 济 政 治 文 化 的 载 体 成 为 园 林 艺 术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本 文 立 足 于 中 西 方 园 林 景 观 的 设 计 差 异 分 析 中西 方 园 林 艺 术 的 发 展 希 望 为 园 林景观研 究 提 供 参 考 资料 关 键词 中 西 方 ; 园 林 景 观 ; 设 计 : 一 一 一 中 图 分 类 号 TU 9 8 6 2 女 献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6 0 1 2 ( 2 0 1 6 ) 0 2 0 0 4 9 0 1
,
,、、ຫໍສະໝຸດ 、、典 园 林素有 伟 大 风 格 之称 法 国 园林 的 大景 也 造 就 了法 国 园 林 的 以 跌 瀑 喷 泉 的主 的 动态水 景 观 水 景 的设 计 一 般 以 动 态为 主 各 式各样 的 喷泉 水 风 琴 链 式瀑 布 使 得 法 国 园 林 的水景 观 更 有气 势再 加 上 水 晶栏杆 的 设 计 给 水 剧 场 增 添 了 不 少 的灵气 也 使 水 的


,



,
,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摘要:中西方古典园林因其思想与文化的基础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类型,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西方古典园林则侧重于纯净的、人工雕琢式的盛装之美,本文针对中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对中国园林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对比分析前言: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慢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其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均具有独特的造林形式,被人类视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点为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花草树木讲究自然,没有统一的格式,给人以舒适安逸的感觉。

而西方古典园林的体现形式则截然不同,在其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造林的手法来体现人工美的价值,采用对称的布局、注重花草木修剪组合而成的精美的几何图案。

因此分析总结出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特点与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人生活与审美的新型园林。

1、中西方古典园林概述园林艺术与其它艺术并无大的区别,中西方古典园林分别具有自己独特风格与特征,据资料显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始于夏商时期,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兴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从早期秦始皇时期的阿房宫,汉代的上林苑简单圈地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受到佛教和玄学的影响,开始模仿自然,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以自然因素为主,创造出类似于自然园林的景观。

直到唐代受到各种艺术文化的影响,园林艺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其宅院与自然山水风景有机结合,在北宋时期园林建筑业又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而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发展到高潮,连续修建一系列弛名中外的经典作品,如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

西方造园艺术则始于古罗马的中央是绿地,四周围绕住宅的模式,希腊又在古罗马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其典型特点是以建筑为主体,以对称的形式为本,在树木与绿篱造景时,开始应用整形修剪技术。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园林开始快速发展。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摘要:分别概述了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论述了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通过从历史起源、文化传统、哲学理念和宗教信仰、美学思想等不同背景和角度,分析中西方园林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差异、一、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西方的园林由于文化传统,地域条件,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形成了迥异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构成了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

下面通过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特色概述,细看它们的差异性。

(一)中国园林艺术特色1.中国古典园林体现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中国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

园林中山环水抱,曲折多变,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参差错落。

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

重视寓义于物,托物言志。

2.中国园林讲究意境美中国园林艺术在表象上体现形式美,更把自我放人自然中,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借景物窥见心灵、触动情思,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

”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

3.中国园林的布局构造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

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

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

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

4.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特点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园林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布局灵活,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构成优美风景。

5.中国园林的景观配置“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园冶》的描绘说明中国园林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分析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分析尹丹峰(湖南文理学院, 土木建造工程学院, 中国常德415000)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于宫室建造,为中国园林建造的特别形式。

中国园林经受了数千年的进展,从粗放的自然风景苑囿、自然山水园林,进展成为人文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写意山水园林。

它的特点主要有: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为装饰;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园林建造能够把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的风景画面之中;浓郁的诗情画意,是时光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深邃典雅的意境,作的角度来说是,寓情于景,园林的鉴赏角度来说是,触景生情给大家介绍如何来观赏中国的园林艺术。

中国园林分离叙述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造美和人文美。

从中国的园林建造来看,自然美包括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几乎全部的园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制造一种小桥流水,荷花漂香的这种自然的体面。

由于中国的园林艺术,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的风格和民族的特色,所以我们在观赏园林艺术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要观赏它的人文美,也就是它的文化美,这点是中国园林艺术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和中国的建造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同时又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追求。

艺术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艺术的特点。

3.中西园林的差异分析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

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睦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

假如把西方园林比作油画,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山水画,中国园林比西方园林越发自然化。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细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定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蜿蜒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弥漫了偶然性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殊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差异!以下图⽂由秋凌景观-露⽔转⾃⽹络重新编辑整理,转载请说明。

世界各民族在各⾃漫长的造园活动中,充分汲取各⾃⽂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的造园艺术形式。

在西⽅,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何园林;在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然⼭⽔式的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的造园艺术。

⼀、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异西⽅古典园林艺术在空间布局⽅⾯:以法国为代表西⽅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何形分割,⼀览⽆余,给⼈以扩⼤、张扬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规则、实则有矩。

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

⼆、对园林建筑的认识和使⽤上的差异 ?西⽅古典园林设计只不过是把建筑设计那⼀套原则⼿法从室内搬到室外。

在西⽅园林中常以建筑为中⼼,⽽以庭园包围建筑,呈现典型的外向性格。

当然,建筑只是园林的⼀个组成部分,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体、地形、建筑及⼩品等组成⼀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使组成园林的各局部、各景点融合于统⼀的构图之中。

中国园林建筑没有建筑构图所特有的那种明确性和条理性。

⽽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洞开、忽⽽幽闭的⼿法则常赋予园林建筑以⽆限的变化。

园林建筑为求得⾃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

再者,对于⼀般建筑类型来讲,建筑通常扮演构图的主要⾓⾊,建筑与⼭⽯、⽔池、花⽊巧妙地结合。

三、对⽔的运⽤在西⽅园林中,每处庭园都有⽔法的充分表现。

常设置⽔池、⽔阶梯、跌⽔、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剧场、⽔风琴等具有⾳响效果的⽔景。

中国园林也⼗分注重⽤⽔,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集中⽔⾯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池为中⼼,⽔池四周环列建筑,从⽽形成⼀种向⼼,内聚的格局,绝⼤多数均呈不规则形式。

分散⽤⽔特点是:化整为零的⽅法,把⽔⾯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若⼲⼩块,给⼈深邃清幽的感觉。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差异
西方信奉“天人对立”,崇尚改造自然的思想,在线条的运用上崇奉直线,以直线几何图案为美。

因此在西方的造园活动中,几何化的规整构图形式是其艺术表现的必然。

而中国信奉“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在线条的运用中崇尚
(1
(2
(3
(4
(5)追求形式与写实。

欧洲人的审美意识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有着截然的不同,他们认为艺术的真谛和价值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完全建立在各部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中国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取材于自然,高于自然。

园林以自然的山、水、地貌为基础,但不是简单的
利用,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改造加工,再现一个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的自然。

(2)追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高雅的文化意境。

中式造园除了凭借山水、花草、建筑所构成的景致传达意。

中西方园林的比较

中西方园林的比较

中西方园林的比较中西方的园林比较起来都有其特色,从不同方向比较,中西方的园林也有其不同点,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的比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的比较一造园构景手法与总体风格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园林设计尽管运用相似的造园要素: 山、水、植物、建筑等, 但在造园构景中却有较大的相异之处。

西方园林设计中, 对山石的运用局限性较大, 大部分用作雕塑的材料, 也有岩石园、洞穴和假山的出现。

对水的运用十分重视, 如意大利花园中流动的水, 法国花园平静宽阔的水镜; 植物也构成了西方园林设计的一个重大要素, 如古罗马的绿色雕刻, 法国花园的各种花坛等; 建筑在西方园林中从来都是构图的中心, 花园是为建筑服务的, 园林是建筑和自然之间的过渡, 花园设计的原则要服从建筑设计的大局。

而在中国园林设计中, 对山石的运用极为重视, 假山石的设计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江南私家园林中, 绝大多数有着脍炙人口的假山设计, 如苏州网狮园、拙政园等; 中国园林中的理水, 是一种以少胜多的典范, 水在中国园林中绝不可没有, 大部分情况下, 还起着园林的构图中心的作用, 如北京的颐和园,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 中国园林中, 也非常讲究植物设计, 正所谓 / 一年四季皆有景, 一天四时观景变 0; 建筑在中国园林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空间转换、供人小驻等作用, 它不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过渡, 而是自然的缩影和提炼, 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直接展现。

中西方园林的比较二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园林: 以动态为主,搭配喷泉雕塑。
对比3
对比3:植物有什么不同?
中 西
中西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3.植物不同 中国园林: 自然孤植、散植, 重色彩、重寓意。 西方园林: 人工修剪、对植、列植, 重色彩、重图案。
对比4
对比4:道路有什么不同?
中 西
中西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4.道路不同
中国园林: 迂回曲折、曲径通幽。
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 对比分析
商学院 曲先文
复习回顾
一、中国园林的构景要素有哪些? 1 山 水 建筑 绿树花草
2
3 4
5 楹联、匾额、刻石
1.山—— “园林的骨骼”
2.水—— “园林的血液”
承德避暑山庄水心榭
3.建筑—— “园林的眼睛”
北京陶然亭
4. 花草树木——“园林的毛发”
拙政园梧竹幽居
西方园林: 轴线笔直、对称。
对比5
对比5:整体布局有什么不同?
中 西

中西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5.整体布局不同 中国园林: 生态型自由式布局,重自然美。 西方园林: 几何形规则式布局,重人工美。
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知识运用:
1、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辨识
思考:我校在校园绿化方面应用到哪些 中西方园林的构景要素?
5.楹联、匾额、刻石
复习回顾
一、西方园林的构景要素有哪些? 1 建筑 广场花坛 雕塑 喷泉
2
3 4
1.建筑
凡尔赛宫(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 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 达107年(1682-1789)。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 园林构景要素略显单调、雷同,几乎都是 池水、亭、桥、垂柳。 • 没有假山。 • 缺少点题的匾额、刻石。 • 个别西式雕塑与周围的环境不够协调。
小结
爱护校园,美化环境,从你我做起。
方法:看中西方园林对比图片,比较之间的不同。

Vs
西
对比1
宏伟
对比1:建筑有什么不同?
中 西
宏伟
中西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1.建筑不同
中国园林: 中式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种类多样。
西方园林: 欧式建筑,以石砌建筑为主。
对比2
对比2:水景有什么不同?
中 西
中西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2.水景不同 中国园林: 以静态为主,搭配建筑、动植物。
2.广场花坛
3.雕塑
4.喷泉
青岛五四广场
新课导入
•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授课内容:
一、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1.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辨识 二、知识运用 2.课堂讨论(结合我校情况)
学习目标:
提高学生在园林文化方面的文化修养以及 鉴赏识别能力。
一、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中国园林:亭、池水、桥、垂柳
一字湖
西方园林:高楼、开阔的广场、笔直的道路、主题 雕塑、图案花坛、对称列植的树木。
中国园林:亭、桥、池水、垂柳 西方园林:图案花坛
西方园林:宏伟的建筑、开阔的广场、笔直的轴 线、西式人物雕塑、动态的喷泉雕塑。
二图喷泉
博物馆
西式喷泉雕塑
西式园林要素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一谈我校在校园 园林绿化方面做得怎么样?你能否在校园绿化 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