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中的“增稠剂”是个啥东西?
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食品增稠剂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添加剂。
它可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和稳定性,改善口感和外观,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近年来,食品增稠剂却备受争议,因为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食品增稠剂展开讨论,阐述其使用、安全性和风险,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食品增稠剂的使用。
食品增稠剂是一类化学物质,通过与食品中的水分子结合,形成黏性物质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常见的食品增稠剂包括明胶、果胶、海藻酸钠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广泛应用于饮料、奶制品、糕点、调味品等食品中,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质感。
然而,食品增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首先,一些食品增稠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人对明胶敏感,可能会引发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其次,食品增稠剂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过多摄入食品增稠剂可能导致肠胃问题,如腹泻、胃痛等。
此外,一些食品增稠剂可能存在致癌或致突变的风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食品增稠剂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在食品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制定食品安全法规、建立食品检验标准和监测体系,加强对食品增稠剂的监管和控制。
比如,对食品增稠剂的使用量进行限制,对添加剂的食品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此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选择购买有机食品或无添加剂食品来减少对食品增稠剂的摄入。
除了监管措施,食品加工企业也应承担起责任,采取措施减少食品增稠剂的使用。
他们可以探索使用更多天然食材来达到增稠的效果,例如芡实、糙米等。
此外,可以通过改善食品的工艺流程,减少对食品增稠剂的依赖性。
这样既可提高产品的健康性,也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了解产品中是否含有食品增稠剂及其类型。
如果对某种食品增稠剂存在过敏或敏感,个人应避免摄入或在摄入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增稠剂的作用

增稠剂的作用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物质粘度和黏稠性的添加剂。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建筑、油漆等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增稠剂被用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黏稠度,使其更加浓稠,增加口感的层次感和乳化性。
例如,在酱料制作过程中,增稠剂可以使酱料更加浓厚,提高其涂抹性和包裹性。
在奶制品加工中,增稠剂可以使牛奶、酸奶、冰淇淋等更加顺滑、浓稠,提升口感。
在化妆品领域中,增稠剂被广泛用作乳化剂、稠化剂和凝胶剂。
它们可以使化妆品更加稠密,提高其粘附性和延展性。
举个例子,增稠剂在乳液中能够使其更容易涂抹于皮肤表面,并且具有较长时间的保湿效果。
在某些化妆品中,增稠剂还可以起到调节荧光和光泽的作用,使皮肤显得更加光滑和亮丽。
在制药工业中,增稠剂也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被用来制造口服液、糖浆、注射液等药物剂型。
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使药物剂型具有合适的黏稠度,在药物的制备、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使其易于流动和搅拌。
同时,增稠剂也可以起到保护药物的作用,防止药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化。
在建筑领域中,增稠剂常用于油漆、涂料和胶水的制造。
它们可以提高这些材料的粘度和附着力,使其更容易涂刷和固化。
添加增稠剂后的油漆和涂料可以更好地附着于墙面、木材和金属表面,提供更长久的保护效果。
总的来说,增稠剂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改善产品的质地和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和附加值。
然而,使用增稠剂也需要谨慎,因为过量或不合适的使用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健康安全。
因此,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增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增稠剂

(六)增稠剂的分子质量 高相对分子质量增稠剂大分子聚集体的存在,大分子链 间的交链与螯合,大分子链的强烈溶剂化,都有利于体系 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凝胶。比如琼脂是高分 子物质,即使低于1%也能形成凝胶,是典型的凝胶剂,而 卡拉胶、果胶在K+、Ca2+、存在下也能形成凝胶。
(七)增稠剂凝胶的触变 在增稠剂凝胶中,增稠剂的大分子间的键合只形成松弛的 三维网络结构,在交联剂存在下,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的 螯合,或者螺旋形分子由于氢键和分子间力的作用,都易 于形成松弛的三维结构。在切变力的作用下,凝胶的切变 稀化、摇溶或者触变现象,都证明了凝胶松弛三维网络结 构的存在。这种现象特别有利于食用涂抹酱。这是因为切 变力可以破坏松弛的三维网络结构,使酱变稀,但只要外 力一停止,经过一段时间,已经摇溶或变稀的凝胶又可以 冻结成凝胶。
二、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一)增稠剂的分子结构和PH 在溶液中容易形成网状结构或具有较多亲水基团的增稠 剂都具有较高的黏度。另外,离子性增稠剂的黏度性质受 体系电解质、PH的影响比非离子增稠剂要大。 比如:海藻酸钠在PH5—10时黏度稳定,在PH<4.5 时,初始黏度显著增加,同时海藻酸钠分子也发生酸催化 降解,黏度逐渐下降,PH进一步下降至2—3时,海藻酸 钠沉淀析出。
(四)增稠剂的协同效应 特点:混合溶液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体系的黏度大于 体系中各组分黏度的总和,或者在形成凝胶之后成为高强 度的凝胶。 利用各种增稠剂之间的协同效应,采用复合配制的方法, 可产生无数种复合胶,以满足食品生产的不同需要,并可 达到最低用量水平。 另外,与协同效应相反,增稠剂还有一种叠加减效的效 应。
(六)成膜、保鲜作用 增稠剂可以在食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这层膜 可以保护食品不受氧气、微生物的氧化、破坏作用。它与 食用表面活性剂并用,可用于水果、蔬菜的保鲜。
增稠剂的概念

增稠剂的概念增稠剂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增稠作用的物质,它具有改变液体浓度,促进其变得更加浓稠的作用。
因此,在食品工业,乳制品和饮料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以不同的方式增强了食品或饮料的口感,改变了其稀疏、浓稠的特性。
增稠剂的种类繁多,从天然的植物来源,如木薯淀粉、石膏、纤维素、葡萄糖醛酸乙酯等,到合成的抗凝剂和还原剂等,在食品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木薯淀粉是最常用的增稠剂,它在与水反应后会形成粘性物质,可以作为乳液或果汁的浓稠剂,也可以作为混凝剂,改变液体的性状。
此外,它还具有降解酸、缓冲、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消除败伤果汁的苦味,提升果汁的口感。
石膏是另一种常用的增稠剂,它可以稀释液体,并能有效抑制乳糖变质,从而提高乳制品的保质期。
它也有助于饮料的稳定,可以使其具有浓稠口感,这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悬浮性和凝胶性,从而能够改善混合物的口感,改善液体的口感和浓稠度。
纤维素是一种非晶状的聚合物,在食品工业的增稠剂应用中是非常常见的,它可以用来改变液体的浓稠度,改善口感,有助于液体的稳定性。
它也可以预防氧化反应,从而改善液体的长期稳定性,并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葡萄糖醛酸乙酯也是一种常用的增稠剂,它在食品工业中用于改善乳制品、饮料、糕点等食物的浓稠度和口感。
葡萄糖醛酸乙酯可以把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填充,使液体变得更加浓稠,有助于饮料的口感和稳定性。
抗凝剂和还原剂也常被作为增稠剂使用,它们可以有效抑制液体的凝固,防止食物的凝固和腐烂,从而有助于食品的保质。
虽然增稠剂的功能十分多样,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大量使用增稠剂可能会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同时,过度的使用也会使食物变得过稠,影响口感。
因此,在使用增稠剂时,应该尽可能使用安全和有效的增稠剂,并严格控制使用量,以避免食品添加剂的负面影响。
食品添加剂2——增稠剂

食品添加剂2——增稠剂增稠就是把本来比较稀的食物变成比较浓的食物,又叫稳定剂、悬浮剂、凝胶剂。
如做鸡蛋汤加淀粉,这样蛋汤就比较浓,同时蛋花不再沉底,而是呈悬浮状态,使得鸡蛋不沉底。
所以它实际不单是使汤变稠,而且还使汤比较稳定,不再分层。
增稠剂的作用也就是使汤汁显得比较浓,且能使食物的形态稳定。
市售酸奶一般都要加增稠剂,因酸奶刚做好是比较浓的,但一搅拌或晃荡就会变稀,这样看相就不好看。
所以购买酸奶时要看配料表,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量最多的,再看食品添加剂(明胶、琼脂),这就是增稠剂。
明胶和琼脂是最常用的增稠剂。
1.食用明胶主要由哪种物质提取而来?动物皮、甘蔗和银耳中正确的答案是动物皮。
家中做的肉皮冻也就是明胶。
工业明胶是先把动物皮下脂肪去掉,再用石灰水浸泡处理,然后再去掉碱,再用水煮,保持水温在六七十度,七十度的温度是最好把胶原蛋白转变成可溶性的明胶,因胶原蛋白是不溶于水的。
再过滤去掉杂质,干燥就变成明胶颗粒。
实际上胶原蛋白人自身可以制造,吃与不吃对身体没什么坏处,它是最差的一种蛋白质,人体皮肤中就含有它。
有些人说成它是有美容效果,实际上人体自身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因素食主义者,他也有正常的皮肤。
明胶除了做增稠剂外,大量用在做药物的胶囊,不久前曾经报道明胶制造商用工业下角料的皮做原料提取明胶用于做胶囊或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海藻酸钠、卡拉胶和黄原胶等。
一般果冻是用浓度很高的黄原胶做成的,卡拉胶可以用来做西式的糕点,奶油牧丝等。
大多数饮料中都含有增稠剂。
2.以下哪种合格产品中不会添加增稠剂?果冻、蜂蜜和冰激凌中正确的是蜂蜜。
冰激凌中加增稠剂的目的是使它凝聚,把其中的气泡不容易出来,也不容易化。
如自己做的冰是一个很硬的东西,而不像冰激凌、雪糕那么软。
方便面中的增稠剂有助于提升口感。
巧克力的脂肪可产生粘稠效果,不需要放增稠剂。
香肠中经常放增稠剂,如淀粉或者卡拉胶等,而红酒中可以不放增稠剂。
3.以下哪种关于增稠剂的说法是正确的?会使血液粘稠、可不限量食用和长期食用会影响肝脏功能中正确的答案是可不限量食用。
科学解读食品添加剂系列之增稠剂

科学解读食品添加剂系列之增稠剂近年来,食品添加剂问题始终是大家关注食品平安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大家也往往对详细的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不甚了解,往往停留在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这样一个粗浅的层面,因此也使的大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熟悉陷入误区。
基于此,我将为大家带来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解读,全方位立体透析出你所不了解的添加剂。
今日,我们要讲的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
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转变食品的物理性状,给予食品黏润、相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的作用。
一.增稠剂种类1、自然增稠剂:淀粉、黄原胶、明胶、瓜尔胶、自然橡胶、琼脂等等。
2、纤维素类: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
3. 无机增稠剂:有机膨润土、硅藻土、气相法白炭黑、钠基膨润土、硅凝胶等等。
4. 合成高分子:聚氨酯增稠剂、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等等。
二.影响增稠剂作用因素1、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对黏度的影响很大总的来说,增稠剂简单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或者有较多的亲水基团,从而使其有较高的粘度。
假如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话,更简单形成网状结构。
所以说,分子质量越大,其粘度越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浓度对粘度的影响增稠剂浓度较高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就越大,粘度也就越大。
3、酸碱度对粘度的影响不同的增稠剂对环境的酸碱要求度不同,留意要选用最适合的增稠剂。
4、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在一般状况下,随着温度的上升,粘度降低,但是增稠剂中也有一些特例。
三.常见增稠剂1.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纤维状物质,无臭,有吸湿性。
在饮料生产中主要用于果肉型果汁饮料的增稠剂、蛋白质饮料的乳化稳定剂和酸乳饮料的稳定剂。
常见的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与如何选择
常见的增稠剂包括:
1.玉米淀粉:是一种天然的增稠剂,常用于糕点、饼干、汤、酱料等。
2.糖果胶:也称为果胶,是一种来自植物的增稠剂,常用于果酱、果冻、
糖果等。
3.明胶:是一种动物蛋白质,常用于制作果冻、糖果、蛋糕等。
4.卡拉胶:是从印度洋的某种海藻中提取出来的,常用于冰淇淋、饮料、
调味品等。
5.甘油酯:是一种化学合成的增稠剂,常用于沙拉酱、饮料等。
如何避免过多摄入增稠剂:
1.选择天然食材,如新鲜蔬菜、水果等,这些食材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黏稠
度,不需要额外添加增稠剂。
2.选择不含增稠剂的食品,如新鲜果汁、自制沙拉酱等,可以避免过多摄
入增稠剂。
3.少食用加工食品,尤其是那些含有多种增稠剂的食品,如糖果、冰淇
淋、罐头食品等。
4.阅读产品标签,选择不含或少含增稠剂的食品,可以帮助减少摄入量。
需要注意的是,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增稠剂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但过多摄入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适量食用,同时坚持多食用新鲜、天然的食材。
食品增稠剂(胶体)的种类与应用

增稠剂的分类与简介
分类
食品增稠剂可以根据其来源、化学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 天然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
简介
天然增稠剂如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和微生物发酵产物等,而合成增稠剂则 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不同增稠剂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应用范围,需 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增稠剂。
02
新型增稠剂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 领域,如化学、生物学、材料科 学等,需要跨学科合作和深入研
究。
增稠剂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功能性食品 市场逐渐兴起。增稠剂在功能性食品中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改善食品口感、质地和稳定性。
增稠剂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包括控制血糖、降低胆 固醇、提高免疫力等,对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具有积
保产品安全。
标签注明
03
食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食品增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便于消费
者了解和选择。
05
食品增稠剂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新型增稠剂的开发与研究
新型增稠剂的研发是食品工业的 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满足消费者 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新型增稠剂应具备高效、安全、 环保等特点,同时能够替代传统 增稠剂,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聚合物类
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等,具有较高的粘度和稳定性,常用于食品、药 品等领域。
03
食品增稠剂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改善食品质地
增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改善其口感和质地,使食品
更加细腻、滑顺。
稳定食品体系
增稠剂可以作为稳定剂,保持 食品体系的稳定,防止食品出
现分层、沉淀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宝宝挑选食品时,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同类的食品,有些就注明添加有“增稠剂”,有些则没有。
商家为何要增加增稠剂?哪些增稠剂最不好?长期摄入增稠剂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吗?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赵泳谊接受记者采访,对妈妈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商家为何青睐增稠剂?
在宝宝们常吃的食品中,能看到添加增稠剂的有果冻、龟苓膏、酸奶等。
一般在食品的成分一栏中,会注明使用的是哪一种增稠剂,常见用于食品的有明胶、卡拉胶、果胶、阿尔瓜胶等。
增稠剂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增稠剂就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
同一类食品为何有的添加,有的就可以不添加?赵泳谊分析说,有的商家添加增稠剂是为了增加口感,有的是为了方便运输,有的也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
她以酸奶为例说,如果酸奶的奶源质量好,蛋白质含量高,经过发酵后制成的酸奶自然就会是粘稠的,如果奶源的蛋白质含量不高,但商家又希望酸奶能够有较好的粘稠度满足消费者的喜好时,则可能会添加增稠剂。
长期摄入会影响孩子胃肠
这些增稠剂对健康有影响吗?赵泳谊介绍说,以市场上常见的食品用增稠剂为例,如明胶、卡拉胶、阿尔瓜胶,它们主要来自于动物皮、藻类、果实的种子等。
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添加,对健康是没有影响的,特别是对于成人。
而且个别增稠剂甚至对健康还有好处,如果胶,主要从水果中提炼而来,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成人、老人的胃肠功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不过由于果胶的成本较高,所以使用较少。
赵泳谊提醒说,如果孩子经常吃零食,且所选的零食中大多含有增稠剂的话,则可能形成一种累积效应,造成孩子过多摄入。
和成人相比,儿童的胃肠功能还比较弱,比如说明胶实际上是从猪皮牛皮中提炼出来胶原蛋白水解物,是一种非优质蛋白质,所以大量服用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无益。
提醒
别光顾小作坊产品
赵泳谊说,家长不必对增稠剂过于耿耿于怀,只要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则问题不大。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零食时尽量在大超市的选择大品牌的食品。
小作坊的产品其成分中标明的虽然是明胶、卡拉胶、阿尔瓜胶等国家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的增稠剂,但实际上为了降低成本,则可能添加的是工业用增稠剂。
长期食用工业增稠剂,会造成重金属中毒,甚至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