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之欧阳光明创编
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及其应用技术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及其应用技术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增稠剂(Thickening agents)20.1 概述20.1.1 食品增稠剂的定义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
它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充当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成膜剂,泡沫稳定剂,润滑剂等。
增稠剂在食品中添加量通常为千分之几,但却能有效地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能。
其化学成分除明胶、酪朊酸钠等为蛋白质外,其它大多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20.1.2食品增稠剂的分类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已有40余种,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大类。
(1)由海藻制取的增稠剂海藻胶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类食品胶,.地球上各海域水温变化及盐含量不同。
海洋中藻品种多达15000多种,分为红藻、褐藻、蓝藻和绿藻四大类。
重要的商品海藻胶主要来自褐藻。
不同的海藻品种所含的亲水胶体其结构,成分各不相同,功能、性质及用途也不尽相同。
(2)由植物种子、植物溶出液制取的增稠剂由植物及其种子制取的增稠剂,在许多情况下,其中的水溶性多糖类似于植物受到刺激后的渗出液。
它们是经过精细的专门技术而制得的,包括选择、种植和布局。
种子收集和处理都具有一套科学方法。
正如动植物渗出液一样,这样增稠剂都是多糖酸的盐。
其分子结构复杂,常用的这类增稠剂有瓜尔胶、卡拉胶、海藻胶等。
(3)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增稠剂真菌或细菌与淀粉类物质作用产生的另一类用途广泛的食品增稠剂,如黄原胶等,这是将淀粉全部分解成单糖,紧接着这些单糖又发生缩聚反应再缩合成新的分子。
增稠剂在酸奶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酸奶中的应用我对这增稠剂在酸奶里的应用啊,那可太有话讲了。
你看那酸奶,白白嫩嫩的,稠稠乎乎的,就像那啥,就像刚下完雪的雪堆,看着就厚实。
我以前就老琢磨,这酸奶咋就能这么稠呢?后来才知道,这里面有增稠剂的功劳。
这增稠剂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悄咪咪地钻进酸奶里,然后“呼”的一下,就把酸奶变得稠稠的。
我去那酸奶厂看过,那环境啊,干净得很。
一个个大罐子,白晃晃的,就像一个个大巨人站在那儿。
工人师傅们都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脸上那表情严肃又认真,就像守护着啥宝贝似的。
我就问一个师傅:“师傅啊,这增稠剂咋加到酸奶里的呢?”那师傅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说:“这可讲究着呢,就跟炒菜放盐似的,得拿捏好量。
”这增稠剂加到酸奶里啊,量少了可不行。
那酸奶就稀稀拉拉的,跟水似的,喝着一点感觉都没有。
就像你吃面,那面汤稀得能照见人,你说那还有啥吃头?可要是量多了呢,那酸奶就变得跟浆糊似的,黏黏糊糊的,你挖一勺,它半天不下去,就那么挂在勺子上,看着都难受。
我就试过一次那种加太多增稠剂的酸奶。
我拿着勺子挖啊挖,那酸奶就跟我作对似的,在勺子上扭来扭去,就是不进我嘴里。
我当时就想啊,这哪是酸奶啊,这是在吃胶水呢。
我皱着眉头,心里那股子懊恼啊,就像吃了个坏果子。
不过啊,这增稠剂要是用得恰到好处,那酸奶就真的是人间美味。
你挖一勺,酸奶缓缓地从勺子上流到嘴里,那种稠度啊,就像丝绸滑过肌肤,口感绵密得很。
每一口都充满了奶香,再加上水果啊,坚果啥的,哎呀,那感觉就像在嘴里开了个小派对。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街边小店里买了一杯加了各种料的酸奶,那酸奶的稠度刚刚好。
我坐在那小店里,店里人不多,安安静静的,阳光从窗户缝里钻进来,洒在我面前的酸奶上。
我慢慢吃着,那感觉,就像整个世界都变慢了,就剩我和那杯美味的酸奶。
那增稠剂啊,就在这酸奶里发挥着它的魔法,让我享受着那美妙的口感。
增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增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我家楼下有个小菜市场,每天早上都热闹非凡。
摊主们的叫卖声、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就像一场生活的交响乐。
在菜市场的一角,有一家肉铺,老板李大叔可是个实诚人,他的肉总是新鲜又实惠,生意自然很不错。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李大叔的肉铺买肉。
只见他皱着眉头,正在和一位老顾客张大妈聊天。
张大妈手里拿着一块刚切好的肉,有点不满地说:“李老板啊,你看这肉,汁水这么多,我拿回家一炒就出好多水,肉的口感也不好,感觉不紧实,你说这是咋回事呢?”李大叔无奈地挠挠头说:“张大妈,这新鲜肉嘛,有点汁水正常的。
不过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想办法呢。
”我在一旁听着,就忍不住插了一句嘴:“李大叔,你有没有听说过增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呀?”李大叔和张大妈都转过头来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我笑着解释道:“您看啊,增稠剂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助手,加到肉制品里,就能解决好多问题呢。
”增稠剂,听起来好像很神秘,但其实它就像在肉的世界里搭起了一个个小架子。
当我们把增稠剂加到肉里后,它就开始发挥自己的本领了。
比如说,那些容易在烹饪过程中流出来的肉汁,增稠剂就像一个个小网兜,把肉汁给兜住,不让它们乱跑。
这样一来,在烹饪的时候,肉就不会出那么多水了。
就好比我们把沙子放在一个有小格子的盒子里,沙子就不会到处散落一样。
而且啊,增稠剂还能让肉的口感变得更好。
您想啊,肉如果松松垮垮的,吃起来就像在嚼棉花似的,多没劲儿。
可是有了增稠剂,肉就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给紧紧地握在一起,变得紧实又有弹性。
这时候吃起来,那口感就像在嘴里开了一场欢快的派对,每一口都充满了乐趣。
张大妈听了我的话,半信半疑地问:“这增稠剂加进去,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呀?”我连忙摆摆手说:“大妈,您这担心就像多余的云彩。
现在用于肉制品中的增稠剂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那是安全又可靠的。
就像我们吃药,只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就不会有问题。
食品增稠剂及其应用

食品增稠剂及其应用食品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摘要:增稠剂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用途的食品添加剂。
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增稠剂的种英、作用、影响作用的因素、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对食品增稠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在食品中需要添加的食品增稠剂其量甚微,通常为千分之几,但却能有效又经济地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
其化学成分大多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除明胶是由氨基酸构成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增稠剂约有40余种,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
1食品增稠剂的作用1(1稳定作用食品增稠剂可使加工食品组织更趋干稳定状态,使食品内部组织不易变动,因而不易改变品质。
在淀粉食品中有防老化作用t在冰淇淋等食品中有防止冰晶生成的作用,在糖果制品可防止结晶析出在饮料、调味品和乳化香精中具乳化稳定作用;在啤酒、汽酒中有泡沫稳定作用。
1(2胶凝作用食品增稠剂是果冻、奶冻、果酱、软糖和人造营养食品等的胶凝剂和赋犁剂。
作为食用凝胶的增稠剂,它们各具特长,彼此难以取代,琼脂是目前较好的胶凝形成剂,其凝胶坚实、硬度较高,但弹性较小。
明胶凝胶坚韧而富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海藻酸钠胶凝条件低,其热不可逆性特别适用于人造营养食品。
果胶在胶凝时能释放出一种较好的香味,适用于果味食品。
1(3保水作用增稠剂具有强烈的水化作用,在肉制品、面包、糕点等食品中,它不仅能起到组织改良作用,而且叮使水分不易挥发,即提高产品产量,又增加了口感。
1(4其它作用除上述作用外,增稠剂还可作为果汁、酒和某些调味品的澄清剂,烘烤食品品质改良剂;在食品加工中还可作起泡剂,保香剂和脱膜剂等。
2.(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增稠剂不仅赋予肉制品良好的口感,并且可以增加肉制品的结着性与持水性,减少油脂析出、提高出品率。
肉类工业中常用的增稠剂主要有淀粉、变性淀粉、大豆蛋白、明胶、琼脂、及禽蛋等。
如在在西式火腿类制品中加入大豆蛋白以提高其出品率,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在方火腿、圆火腿等肉糜制品中使用黄原the departments focus on Office, actively carry out visits construction problem-solving public policy advocacy, and properly handle various types of petition cases, a total of 289 reception process petition cases and 2132 (tim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afety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letters and calls and security, closer link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sses. In order to do the work of letters and calls, and to solve problems for people, our Government Affairs Hall reception of letters and calls into established municipal government reception day system and leadership standing reception of letters and calls system, take advantage of the Government Affairs Hall胶可明显提高制品的嫩度、色泽和风味,还可以提高肉制品的持水性,从而提高出品率。
食品中的增稠剂的应用研究

食品中的增稠剂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食品中出现了增稠剂的应用。
增稠剂是一种可以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质地的物质,通常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触感。
然而,增稠剂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还扮演着其他重要的角色。
首先,增稠剂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酱油和调味料中,增稠剂可用于增加其黏稠度,确保在烹饪和食用过程中能够均匀地涂抹在食物表面上。
类似地,在奶制品和饮料中,增稠剂可以改善其口感,使得饮品更加浓稠和滑爽。
此外,在糕点和面包制作过程中,增稠剂能够增加面团的稠度,提高产品的松软度和保鲜性。
其次,增稠剂还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许多食品加工过程中,增稠剂可以作为乳化剂,在乳液和乳脂中起到稳定乳化的作用。
这对于一些易于分层沉淀的饮料来说尤为重要,如乳酸菌饮料和果汁饮料。
增稠剂能够使乳液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分层现象。
此外,增稠剂还可以防止食品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提高其保存期限。
然而,增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低质量的增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例如,一些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类物质可能会被用作增稠剂,但它们被证实与致癌风险相关。
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增稠剂的监管和限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其次,增稠剂的使用需要仔细考虑食物的整体配方和营养成分。
过多的增稠剂可能会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因为它们可能会阻碍食物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
此外,消费者对增稠剂的认知和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些消费者对增稠剂持有负面观点,认为它们是不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因此,食品制造商应该加强对增稠剂的宣传和教育,向消费者解释增稠剂的用途和安全性。
此外,消费者也应该注重食品标签上的成分列表,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食用的食品中是否含有增稠剂。
最后,研究人员应该继续努力,寻找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增稠剂替代品。
目前,一些天然的增稠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如明胶、海藻酸盐和木薯淀粉。
食品增稠剂的应用实验原理

食品增稠剂的应用实验原理1. 引言食品增稠剂是一类能够增加食品粘度和黏性的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本文将介绍食品增稠剂的应用实验原理,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食品增稠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增稠效果,探索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价值。
3. 实验原理食品增稠剂的增稠效果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和溶液浓度有关。
常见的食品增稠剂包括明胶、纤维素、果胶等。
•明胶:明胶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能够形成胶状物质,增加食品的黏性和质地。
明胶的增稠效果与其浓度和水温密切相关。
较高浓度的明胶溶液在较低温度下能形成更稠的胶状物质。
•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物质,能够吸水膨胀并形成胶状物质。
纤维素的增稠效果与其分子大小和溶液浓度有关。
较高浓度的纤维素溶液能形成较稠的胶状物质。
•果胶:果胶是一种植物性多糖类物质,能够与水形成胶状物质,增加食品的黏性和稠度。
果胶的增稠效果与其浓度和PH值密切相关。
较高浓度的果胶溶液在较低PH值下能形成更稠的胶状物质。
4. 实验步骤4.1 材料准备准备以下实验材料: - 明胶粉 - 纤维素粉 - 果胶粉 - 水 - 测量容器(如量杯) -搅拌器或搅拌棒 - 温度计 - PH试纸4.2 实验操作1.分别取一定量的明胶粉、纤维素粉和果胶粉,加入不同的测量容器中。
2.各自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形成溶液。
3.分别调节溶液的浓度,例如明胶溶液可以调节不同的明胶粉用量,在保持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明胶粉的用量可以增加溶液的浓度。
4.分别将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记录溶液温度。
例如可以分别将明胶、纤维素和果胶溶液加热至40℃、60℃和80℃。
5.测量溶液的粘度,可以使用黏度计或倒流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6.测量果胶溶液的PH值,使用PH试纸进行测定。
7.记录每种溶液的浓度、温度、粘度和PH值。
5.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食品增稠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增稠效果和影响因素。
例如,明胶在较高浓度和较低温度下能够形成更稠的胶状物质,纤维素在较高浓度下能够形成更稠的胶状物质,果胶在较低PH值下能够形成更稠的胶状物质。
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增稠剂

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增稠剂
王盼盼
【期刊名称】《肉类研究》
【年(卷),期】2011(025)002
【摘要】增稠剂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是指在水中溶解或分散,能增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的黏度,并能保持所在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增稠剂是一类重要的添加剂,它不仅可以改善肉制品的结构、质地、保水性等功能,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常用的食品增稠剂及其前景展望.
【总页数】7页(P29-35)
【作者】王盼盼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三)发色剂及发色助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J], 郭玉华;李钰金
2.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四)着色剂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J], 朱晓杰;赵元晖
3.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一) 调味品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J], 郭玉华;吴新颖
4.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二) 香辛料及其在肉制品中的作用 [J], 朱晓杰;赵元晖
5.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辅料(六) 品质改良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J], 贺庆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增稠剂(胶体)的种类与应用

使用: 果酱、果冻的制作——胶凝剂 蛋黄酱、精油的稳定剂 高酯果胶与低酯果胶的区别: 高酯果胶:用作带酸味的果酱、果冻、果胶软糖、糖果、馅 心和乳酸菌饮料等的稳定剂 低酯果胶:无酸味或低酸味的果酱、果冻、凝胶软糖、冷冻 甜食、色拉调味酱、冰淇淋、酸奶等的稳定剂 注意事项: 果胶须完全溶解或分散后再添加,以免形成不均匀凝胶。为 此需要高效率混合器,并缓慢添加果胶粉,以免果胶结块,否 则极难溶解或分散 能用乙醇、甘油或蔗糖浆润湿,或与3倍以上的砂糖混合,可 提高果胶的溶解速度 果胶在酸性溶液中比碱性溶液稳定
• 5).流变特性
搅拌会使溶液黏度降低 静止会使其溶液黏度增大 温度是影响黏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温度越低,黏度增长越快 明胶溶液的黏度在等电点处最低
• 6).凝胶性能
(1)冻点和熔点: 明胶溶液遇冷形成胶冻,规定浓度为10%的胶 液开始凝结时的最高温度成为明胶的冻点。此胶 冻熔化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成为明胶的熔点。 (2)熔点在等电点处为最高 加少量铬盐或铝盐可使其熔点提高 加入钾盐,可以使其熔点降低。
例一、瓜尔豆胶(guar gum)
• 瓜尔豆胶也称瓜尔胶、胍胶,是目前国际
上较为廉价而又广泛应用的食用胶体之一。
瓜尔豆胶是从瓜尔树种子中分离出来的一
种可食用的多糖类化合物。
1.瓜尔豆胶的结构组成
• 瓜尔豆胶是线状半乳甘露聚糖,属于非离子型高分子。 • 在结构上,以 β -1 , 4 键相互连接的 D- 甘露糖单元为 主链,不均匀地在主链的一些D-甘露糖单元的C6位上
例五、黄原胶
葡萄糖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O
GLU OH OH AcOH2C
O O
GLU
O O
GLU 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欧阳光明(2021.03.07)摘要: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增稠剂特性、食品增稠剂的来源、添加到食品中的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以今后的发展前景。
1增稠剂增稠剂又称胶凝是一种流变助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经常接触的到,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
其中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
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一般都采用物理吸水膨胀化学反应两种原理起到增稠增粘的效果。
增稠剂分子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例如羟基、羧基、氨基和羧酸根等,能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
通常,食品增稠剂都是高分子亲水的胶体物质,大部分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
追溯增稠剂的历史,最早的渊源就在食品。
在很早以前,我国便有人在烹调菜肴时用淀粉来勾芡,使得菜肴的汤汁更为浓厚、黏稠,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增稠剂”。
现代,仍然有些国家,把淀粉划归为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
GB 2760- 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39种允许限量使用的增稠剂,允许添加增稠剂的食品种类大致有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水果制品、糖果类、淀粉制品、糕点类、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制品、糖浆类、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饮料类、酒类等16大类。
可见增稠剂在食品工艺中地位斐然。
2食品增稠剂的来源增稠剂在食品工程中添加量很微小,通常只占到制品总重的千分之几,但却能既有效又科学健康地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
食品增稠剂的化学成分大多是天然多糖或者其衍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现今可查到的用于食品工业的增稠剂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天然增稠剂级、人工合成增稠剂。
2.1 天然增稠剂由天然动植物提取而成的增稠剂。
海藻类产生的胶及其盐类,如海藻酸、琼脂、卡拉胶等;树木渗出液形成的胶,如阿拉伯胶;植物种子制成的胶,如瓜尔胶、槐豆胶等;植物某些组织制成的胶,如淀粉、果胶、魔芋胶等;动物分泌或其组织制成的胶,如明胶、酪蛋白;微生物繁殖分泌的胶,如黄原胶、结冷胶等。
2.2 人工合成增稠剂人工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食品增稠剂。
以天然增稠剂进行改性制得的物质及纯人工合成增稠剂。
如:海藻酸丙二醇酯、羟甲基纤维素钙、羟甲基纤维素钠、磷酸淀粉钠、乙醇酸淀粉钠。
纯化学合成: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粘度或着形成凝胶、保持体系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物质,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3.1稳定作用稳定作用指增稠剂加入到食品中,可使食品组织趋于稳定、不易变动、不易改变品质如:①在冰淇淋中有抑制冰晶生长②糖果中有防止糖结晶○3在饮料、调味品和乳化香精中具乳化稳定作用;○4在啤酒、汽酒中有泡沫稳定作用。
3.2增稠作用增稠剂在食品中主要是赋予食品所要求的流变特性:改变食品的质构和外观,将液体、浆状食品形成特定形态;并使其稳定、均匀,提高食品质量,以使食品具有黏滑适口的感觉。
3.3胶凝作用食品增稠剂是果冻、奶冻、果酱、软糖和人造营养食品等的胶凝剂和赋犁剂。
作为食用凝胶的增稠剂,它们各具特长,彼此难以取代,琼脂是目前较好的胶凝形成剂,其凝胶坚实、硬度较高,但弹性较小。
明胶凝胶坚韧而富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海藻酸钠胶凝条件低,其热不可逆性特别适用于人造营养食品。
果胶在胶凝时能释放出一种较好的香味,适用于果味食品。
3.4保水作用保水作用则指增稠剂有强亲水作用能吸收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自身质量的水分,并有持水性,这个特性可改善面团的吸水量,使产品的质量增大。
3.5成膜作用在食品表面形成非常光润的薄膜,可以防止冰冻食品、固体粉末食品表面吸湿而导致的质量下降。
作被膜用的有醇溶性蛋白、明胶、琼脂、海藻酸等当前,可食用包装膜是增稠剂发展的方向之一。
3.6矫味作用对不良气味有掩蔽作用。
其中环糊精效果较好,可消除食品中的异味。
例如, 在豆奶中加入2-5%可显著减少豆腥味。
3.7 其它作用除上述作用外,增稠剂还可作为果汁、酒和某些调味品的澄清剂,烘烤食品品质改良剂;在食品加工中还可作起泡剂和脱膜剂等。
4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重要作用之一即为利用其粘度保持制品的稳定均一性,因此增稠剂的粘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4.1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对黏度的影响一般增稠剂是在溶液中容易形成网状结构或具有较多亲水基团的物质,具有较高的黏度。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形成网状结构的几率也增加,故增稠剂的分子质量越大,黏度也越大。
4.2浓度对黏度的影响增稠剂浓度增高,相互作用几率增加;附着的水分子增多,黏度增大。
4.3 PH值对黏度的影响介质的PH值与增稠剂的黏度及其稳定性的关系极为密切;在酸度较高的汽水、酸奶等食品中,宜选用侧链较大或较多,而位阻较大,又不易发生水解的藻酸丙二醇酯和黄原胶等;而海藻酸钠和CMC等则宜在豆奶等接近中性的食品中使用。
4.4 温度对黏度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一般溶液的黏度降低;少量氯化钠存在时;黄原胶的黏度在-4~+93℃范围内变化很小;这是增稠剂中的特例。
4.5切变力对增稠剂溶液黏度的影响切变力的作用是降低分散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大,结构黏度降低。
4.6增稠剂的协同效应增稠剂有较好增效作用的配合是:CMC与明胶;卡拉胶、瓜尔豆胶和CMC;琼脂与刺槐豆胶;黄原胶与刺槐豆胶等。
4.7其他因素5增稠剂食品中应用5.1 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目前肉质品中使用的增稠剂主要有淀粉、变性淀粉、大豆蛋白、明胶、琼脂、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豆胶、复合食用胶及禽蛋等。
食品增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肉制品的口感,并且增加肉制品的结着性和持水性,减少油脂析出、提高出品率。
例如在火腿制品中加入大豆蛋白,可以提高其出品率,增加了蛋白质的含量,使产品呈现出良好的形态;在肉类罐头中添加明胶,可提高产品表面光泽度,增加产品弹性;在方火腿、午餐肉等肉糜制品中添加黄原胶则可明显提高制品的嫩度、色泽和风味,提高肉制品的持水性,从而提高出品率。
施冰心等开发出组合添加增稠剂提高牛肉持水性,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2%,海藻酸钠0.2%,卡拉胶0.3%;Lin 和Huang 等研究发现,0.5%的结冷胶与1%的魔芋胶应用于低脂法兰克福香肠中(脂含量18%),不仅感官接受性达到与高脂法兰克福香肠(脂含量28%)基本一致,在保证较理想的货架期同时还达到降低产品脂含量的目的。
5.2 面制品中的应用增稠剂在面条制品中是一类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面条的韧性和爽滑度,降低面条的蒸煮损失,增加咬劲,提高口感,大幅度提升了面条制品的综合品质。
面条中应用的增稠剂主要有黄原胶、海藻酸钠、瓜尔豆胶、魔芋胶、羟甲基纤维素钠等。
海藻酸钠在挂面中添加量一般为1%- 1.5%,可改善产品口感,提高熟化度,提高面团的弹性和可塑性;瓜尔豆胶可增加面条粘弹性、提高耐煮性、改善表面光洁度等;魔芋胶能提高面条粘弹性和筋力,改善口感,增加咬劲等作用。
陈洁等人研究发现增稠剂的适量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热风干燥方便面的吸水率、蒸煮损失、硬度、胶着性、咀嚼性等综合品质,且最佳添加量瓜尔豆胶为0.4%,黄原胶0.3%,魔芋精粉0.2%。
翟玮玮等人研究发现增稠剂对面条感官影响大小依次为魔芋胶>瓜儿豆胶>海藻酸钠>黄原胶,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35 海藻酸钠0.25 瓜儿豆胶0.30 魔芋胶0.25。
李昌文等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可以有效提高速冻水饺的韧性和耐煮性。
5.3 果冻、饮品等中的应用增稠剂在果冻、冰淇淋中,可起到增稠、胶凝等作用。
如添加卡拉胶的果冻富有弹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因此取代琼脂、明胶和果胶被广泛应用于果冻生产。
秦慈彬等实验得到果冻加工中最佳的添加工艺为魔芋0.9%、卡拉胶0.5%、海藻酸钠、0.2%黄原胶0.005%、磷酸氢钙0.04、柠檬酸钾0.05、柠檬酸1.6、自沙搪5、甜蜜素0.1 /啤酒30 ,所得的果冻凝胶效果最好,清凉爽口,色泽透明。
增稠剂在饮品中具有增稠稳定均质乳化胶凝等作用。
罗玲泉等研究了增稠剂对搅拌型酸乳感官品质的影响,果胶变性淀粉、明胶增稠剂分别添加0.5%、0.4%、0.2%时感官最佳;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1%、0.12%、0.05%,总添加量约为0.27%,此时能获得最佳的酸乳感官品质;孟岳成等研究了增稠剂对嗜酸乳杆菌发酵豆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果胶CMC 黄原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6、0.5、0.05 时,产品稳定性最好;复配后最佳的配比为:果胶为0.1l、CMC为0.23、黄原胶为0.05 ,此时产品的沉淀率最小即稳定性最好。
吕心泉等用卡掩胶、琼脂、CMC、黄原胶、瓜尔豆胶、槐豆胶和魔芋精粉复配增稠剂,应用于调制奶、植物蛋白饮料中,体系稳定,口感丰厚。
5.4 在调味品中的应用食品增稠剂具有增稠,增浓、稳定、耐盐耐温、抗沉淀、防瓶垢生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料中。
李琼等研究了天然肉味香精制备中增稠剂的选择及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选择5%羧甲基纤维素作为肉味香精的胶体,60—70℃水浴加热溶解,搅拌30min,胶体溶解后,放置24—48h后溶胀再用于制备肉味香精,产品增稠。
5.5在其他食品中的应用增稠剂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
除在上述食品中应用外,还可以应用于保鲜、罐头、保健、糖果等食品中。
如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海藻酸钠具有抑制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总脂肪和总脂肪酸浓度上升的作用;以琼脂、卡拉胶、果胶等为凝胶剂生产软糖,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还可制成多种口味;肉味香精中添加增稠剂有增浓、耐盐耐温等作用。
6食品增稠剂的应用发展前景增稠剂是国家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食品的浓度和口感。
市场上像酸奶这样的食品里都会添加增稠剂。
每一种食品到底添加多少增稠剂,目前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
不过每种食品的配方都应该在质检部门备案。
增稠剂由于品种多、产地不同、黏度系数不等、生产工艺不一样,在具体应用结果上也会产生明显差异。
为不同用户提供有针对性型号产品及工艺条件需求的产品,增稠剂生产厂商与食品制造商之间的技术性合作是当前食品工业中专业分工的必然发展趋势。
增稠剂另一个发展趋势是除了充当体系的稳定、增稠品质改良功能之外,也向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之一发展,对多糖化合物所具有的功能更加重视。
我国目前对增稠剂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研究数量逐渐增多,但具体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较少。
当前我们的增稠剂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技术力量薄弱,新技术工艺转化不力等,使得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规模、产品种类等方面都处于弱势。
因此,我们要在技术研发与转化方面要做好相关衔接工作,改善这种情况。
随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消费者对食品口感、外型、风味等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增稠剂的在食品中的运用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