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5_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__马克思与

合集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课件人民版选修4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课件人民版选修4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 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 2.6 亿,每年新 增900-1000万。
民经济体系,使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等。
2.如何把握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著作及思想
时期 大革命 时期 著 作 主要思想 指出农民问题是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国革命的主要 Nhomakorabea问题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 “政权是由枪杆
土地革 命时期
之火,可以燎原》《中国 子中取得的”, 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 “工农武装割据” 在?》 理论
人民民主国家,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
峙的局面。
2.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 展
(1)列宁主义
①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 的马克思主义。 ②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 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一国首先取得
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二、毛泽东
1.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1)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创建了人民武装力量。
(3) 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

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__马克思与恩格斯二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4word版本

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__马克思与恩格斯二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4word版本

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4一、选择题1.1867年8月16日凌晨两点,马克思看完《资本论》第一卷的清样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给恩格斯写信报告这一喜讯(如下图)。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过程B.资本的生产过程C.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D.资本的流通过程2.《资本论》的问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它向人们揭示了()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必然充满艰辛曲折③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④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十分必要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3.史学界认为:第一国际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主要依据是()A.第一国际成立前,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B.第一国际成立时,马克思被选入中央委员会C.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D.马克思亲自组织工人斗争,并为工人阶级制定斗争策略4.列宁说:“第二国际……在传播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力量进行预备性的、初步性的、最基本的组织方面,做了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其中“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不包括()A.反对修正主义B.推动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C.推动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D.指导帮助各国工人党的建立5.恩格斯在1895年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时说:“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

……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这表明恩格斯()A.抛弃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的暴力革命倾向B.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C.没有看到《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封建残余的一面D.不再是马克思的“第二提琴手”6.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学案 人民版选修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学案 人民版选修

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学案人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学案人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学案人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思考: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这两大发现之间有何关系?提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进一步论证(验证)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名师点拨]————————————————
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列宁主义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 理论,发展了一国胜利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
[史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 这一政策
(2)二月革命后,发表《 四月提纲 》 。 ①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革 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②内容: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命过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意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革命问题;为 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依据。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 国家与革命》——指导武装起义。 3.实践指导:1917 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考点 1 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马克思
一、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 1.建立政党:1846 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 年, 将“正义者同盟”改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 ”。 2.参加斗争:1848 年春回国参加革命;创办《新莱茵报》 、 发表《共产党宣言》 。
3.领导第一国际:1864 年“国际工人学会成立”,马克思起 草 《成立宣言》 《临时章程》 , 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4.支持巴黎公社革命:撰写《法兰西内战 》总结公社的经验 教训,回击对公社造谣诽谤。 二、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 唯物主义)。 (2)理论成就:主编《德法年鉴》批判唯心主义、与恩格斯合 作撰写《神圣家族》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课时2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学案 新人教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课时2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学案 新人教

学案2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课标要求] 了解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树立崇高理想(1)童年时代受到严格的基督教的普鲁士教育。

(2)中学时代产生帮助劳动人民的信念。

2.实现伟大转变(1)恩格斯在弃学经商和服兵役时期研究黑格尔哲学,并写出了批判唯心主义理论的哲学论文。

(2)英国宪章运动期间,恩格斯深入研究英国的社会情况,逐步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3)1845年,恩格斯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真实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指出了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并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作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

[教材互补]马克思实现伟大转变几乎同时(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时),恩格斯完成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岳麓版)[重点精讲]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原因(1)客观上:工业革命后,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唯利是图。

(2)主观上:恩格斯关注工人阶级的命运,树立起“帮助劳动人民”的价值观;深入研究英国社会状况,树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深化探究材料“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有另一套思想和观念,另一套习俗和道德准则,另一种宗教和政治。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彼此是这样的不同,就好像他们是属于不同的种族一样。

在欧洲大陆上,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只认得两种人中的一种,即资产阶级。

可是对英国的未来更加重要得多的,恰好是另一种人,即由无产者所组成的那一种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思考(1)恩格斯所描述的两种人是英国社会的哪两个阶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哪一个阶级更有前途?(2)结合所学分析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原因。

答案(1)所描述的是英国社会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与斗争。

无产阶级更有前途,因为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 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 复习30分钟。
单元整合


一、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主义
(1)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
主义。
(2)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
革命能够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
2.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认识 (1)三次巨变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孙中山是为了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是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 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邓小平是为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好地适应生 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三次巨变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 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 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2)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
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家探索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邓小平理论 (1)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 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的发展。 (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不断前进。

高三历史无产阶级革命家(PPT)5-2

高三历史无产阶级革命家(PPT)5-2

要求组成战斗单位。 【编发】动编辑发排;编辑发布:~诗稿|~会议简报。 【编号】①(-∥-)动按顺序编号数:新书尚待~|新买的图书编上号以后 才能上架出借。②名编定的号数:请把这本书的~填在借书单上。 【编绘】动编辑绘制:~连环画。 【编辑】①动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部|~工作。②名做编辑工作的人。 【编校】动; 迅雷资源免费下载网站 迅雷资源免费下载网站 ;编辑和校订:~古籍|提高书 刊的~质量。 【编结】动编?:~毛衣|~渔网。 【编剧】①(-∥-)动编写剧本。②名编写剧本的人。 【编列】动①编排:他把文章辑在一起,~成书。 ②制定规程、计划等,安排有关项目。 【编录】动摘录并编辑:~资料|该书~严谨。 【编码】①(-∥-)动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对象 编成代码,或将信息、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广泛使用在计算机、电视、遥控和通信等方面。②名用预先规定的方法编成的代码;由信息、数据转 换成的规定的电脉冲信号:邮政~。 【编目】①(-∥-)动编制目录:新购图书尚未~|本馆编了目的图书已有十万种。②名编制成的目录:图书~。 【编内】形属性词。(军队、机关、企业等)编制以内的:~职工。 【编年】动按史实发生或文章写作的年、月、日顺序编排:~史|~文集。 【编年体】 名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编排】动①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先后:课文的~应 由浅入深。②编写剧本并排演:~戏剧小品。 【编派】?ɑ〈方〉动夸大或捏造别人的缺点或过失;编造情节来取笑。 【编遣】动改编并遣散编余人员。 【编磬】名古代打击乐器,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编审】①动编辑和审定:~稿件。②名做编审工作的人。 【编外】形属性词。(军队、机父、企业等)编制以外的:~人员。 【编写】动①就现成的材料加以整理,写成书或文章:~教科书。②创作:~剧本。 【编修】〈书〉①动编纂(多指大型图书):~国史|~《四库全书》。②名古代官名,负责编纂国史等书籍。 【编选】动从资料或文章中选取一部分加以 编辑:~教材|~摄影作品。 【编演】动创作和演出(戏曲、舞蹈等):~文艺节目。 【编译】①动编辑和翻译。②名做编译工作的人。 【编余】形属性 词。(军队、机关等)整编后多余的:~人员。 【编造】动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名册|~预算。②凭想象创造(故事):《山海经》 里有不少古人~的神话。③捏造: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文档:专题5 无产阶级革命家5-2 Word版含答案 (2)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文档:专题5 无产阶级革命家5-2 Word版含答案 (2)

第2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预习导引知识点一不朽的《资本论》1.准备: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图书室里获取大量资料。

2.问世(1)1867年,马克思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本论》第一卷。

(2)《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

3.内容(1)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

(2)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3)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4.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社会主义的教科书和工人运动指南。

[归纳拓展]《资本论》与《共产党宣言》的关系,《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这实际上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使《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根据更加稳固。

知识点二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1.第一国际(1)背景⎩⎪⎪⎨⎪⎪⎧①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工人队伍日益 壮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②欧美掀起了一个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高潮③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加强国际团结和联 合斗争是一项紧迫的任务(2)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以及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聚集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

马克思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3)活动⎩⎪⎨⎪⎧ ①在各国建立支部,引导、支持、声援各国工人 开展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 政治斗争。

②在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恩格斯与非科学 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流派展开辩论和斗争。

(4)影响⎩⎨⎧ ①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加速了无产阶级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

③促成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第二国际 (1)背景⎩⎨⎧ ①19世纪80年代,加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 之间联系的要求日益强烈。

②恩格斯投入到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事业中。

(2)成立: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二)预习导引知识点一 不朽的《资本论》1.准备: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图书室里获取大量资料。

2.问世(1)1867年,马克思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本论》第一卷。

(2)《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

3.内容(1)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

(2)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3)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4.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社会主义的教科书和工人运动指南。

[归纳拓展] 《资本论》与《共产党宣言》的关系,《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这实际上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使《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根据更加稳固。

知识点二 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 1.第一国际(1)背景⎩⎪⎨⎪⎧①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工人队伍日益壮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②欧美掀起了一个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高潮③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加强国际团结和联 合斗争是一项紧迫的任务(2)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以及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聚集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

马克思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3)活动⎩⎪⎨⎪⎧①在各国建立支部,引导、支持、声援各国工人开展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 政治斗争。

②在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恩格斯与非科学 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流派展开辩论和斗争。

(4)影响⎩⎪⎨⎪⎧ ①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加速了无产阶级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

③促成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第二国际(1)背景⎩⎪⎨⎪⎧①19世纪80年代,加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 之间联系的要求日益强烈。

②恩格斯投入到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事业中。

(2)成立: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3)实质: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是科学社会主义逐渐被无产阶级掌握的过程。

主题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要贡献【史料探究】史料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他学识渊博,生活经历丰富,从青年时代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工人阶级联系到一起。

他以使劳动人民摆脱各种剥削和压迫为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

他在与马克思一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史料二 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

他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

” 思考(1)史料一中恩格斯“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是怎样“代替他”的?答案 (1)1844年,合著《神圣家族》;1846年,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合著《共产党宣言》;1867~1894年,相继发表《资本论》第一~三卷。

(2)①恩格斯指导各国社会主义者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地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②恩格斯亲自领导了第二国际的工作。

③整理马克思的遗作《资本论》第二、三卷。

④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史论归纳】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贡献1.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着眼于它( )A.指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使社会主义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答案 C解析A、B两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D项主要是针对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的。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参与的历史事件有( )①改造正义者同盟②写作《共产党宣言》③参加1848年革命④《资本论》第一卷发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在一起渡过了漫长的奋斗历程,①②③都是他们共同合作的,④是马克思单独完成的。

3.1889年8月10日,《柏林人民报》发表评论,“代表大会是有阶级觉悟并为自身解放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力量的检阅”。

它所评论的“代表大会”是( )A.第一国际成立大会B.第二国际成立大会C.正义者同盟代表大会D.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889年”和“无产阶级的力量的检阅”这些有效信息。

4.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相同点是( )A.都有明确的纲领和章程B.都建立了中央执行机构C.马克思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灵魂D.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答案 D解析A、B、C三项都不符合第二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两个国际组织的共同影响。

5.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面对斗争的多样化,他提出的重要方针和策略是( )A.各国党要听从第二国际的指挥B.各国要联合起来一致行动C.各国要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D.各国自由发展且不受约束答案 C解析第二国际没有制定纲领和章程,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没有创办机关刊物。

第二国际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由各国工人党自愿遵守。

由此可判定C项正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材料二不管怎样,我要把整理卡尔的书的工作坚持下去。

这部书将成为他的纪念碑,这是他自己树立起来的,比别人能为他树立的任何纪念碑都更加宏伟。

——恩格斯(1)材料一提到的著作指的是什么?说一说它论述的核心主题。

(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主要的革命事迹。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说一说恩格斯对这部书的贡献及所展现的个人品格。

答案(1)①著作:《资本论》。

②主题:剩余价值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2)事迹:①亲自参加工人革命运动。

②发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③领导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运动。

(3)贡献:恩格斯提供经济、理论支持。

个人品格:博大无私、忠诚于友谊、谦虚、求实等。

基础巩固1.1895年,恩格斯在《〈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

”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 )A.坚定不移的品格B.与时俱进的精神C.革命理想的动摇D.和衷谦逊的品格答案 B解析题干中材料表明以往的斗争方法已经在今天过时,以往的看法已不符合当前现实,这表明了恩格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2.1867年8月16日凌晨两点,马克思看完《资本论》第一卷的清样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给恩格斯写信报告这一喜讯。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过程B.资本的生产过程C.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D.资本的流通过程答案 B解析《资本论》以对资本的论述为主题,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3.马克思在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又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下列对这一著作的重大价值论述正确的是,它( )A.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B.阐明了唯物主义史观C.揭示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答案 C解析由题干材料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等信息可判断,该著作是《资本论》,因此C项正确。

4.《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B.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D.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答案 B解析第一国际是在工人运动高潮的基础上成立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材料中的“联络和合作”,可以排除C、D两项。

5.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可采用筛选法。

A项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B项是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意义;马克思已在1883年3月逝世,C项错误。

所以答案是D项。

6.“而我(恩格斯)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赞扬了( )A.马克思的彻底革命精神B.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和各国反动政府进行无情的坚决的斗争精神C.马克思的敌人都是公开的,马克思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的精神D.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解析马克思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任何艰难困境中都恪守革命的信念,他所面对的敌人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

能力提升7.裁缝列斯纳回忆道:“我总是把《新莱茵报》带到我工作的那些地方去散发,常常在工作时间向伙伴们高声朗读其中某些多半是带鼓动性的文章。

”其带有“鼓动性”主要是( )A.最早指出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B.首次提出论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C.满腔热情、坚定不移地捍卫巴黎公社的原则D.号召工人积极投入反对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去答案 D解析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的是《德法年鉴》杂志;《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论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法兰西内战》满腔热情、坚定不移地捍卫巴黎公社的原则。

8.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突出表现是( )A.指出各国工人运动必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B.反对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C.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规律D.组织第二国际并指导了它的早期活动答案 C解析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一是探讨人类社会的史前史,二是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进行研究,他参与工人运动或对工人运动进行指导,则不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

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