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瘟解毒汤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疗效研究
甲型H1N1流感药食干预

甲型H1N1流感的药食干预近年来,世界爆发了甲流、非典、霍乱、禽流感等传染病,我院在运用中药防治各种传染病中取得良好疗效。
本人总结其治疗经验,期望对在今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有一定帮助。
现就甲流防治汇报如下:1中医预防及调理本病具有流行病学史,具有流感一般症状,可检测出甲型hin1流感病毒核酸或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型hini流感患者应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膳食平衡以提高抗病毒能力。
还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理:1.1生活起居调理(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远离患者,减少聚集;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3)“起居有常”,作息规律,运动适量,勤洗手,居室常通风。
(4)“精神内守”,正确认识疾病与疫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1.2饮食调理(1)汤类: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2)凉拌菜:如鲜鱼腥草(或鲜败酱草,或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
(3)粥类:①赤小豆、绿豆、白扁豆各30g,洗净,加水500ml,煮熟食用;②红皮花生米、红小豆、红枣各30g,洗净,加水500ml,煮熟,加入适量红糖食用。
1.3药物预防(1)太子参l0g,苏叶6g,黄芩l0g,牛蒡子l0g,或选用生黄芪15g,白术l0g,防风6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者。
煎服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3~5剂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3g。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者。
煎服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3~5剂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3)桑叶10g,金银花10g,白茅根15g。
煎服方法:口、鼻时有干燥,小便黄者。
煎服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3~5剂为宜。
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4)苏叶l0g,佩兰10g,陈皮l0g。
甲型H1N1流感中医病因病机治法述要

甲型H1N1流感中医病因病机治法述要甲型H1N1流感是流⾏性感冒的⼀种,因其发热、传染性强,属于中医“温疫”范畴。
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般3~5年发⽣⼀次⼩变异,引起⼩流⾏,10~20年发⽣⼀次⼤变异。
或发⽣基因重组,引起⼀次⼤流⾏,甚⾄发⽣席卷全世界的⼤流⾏。
在20世纪中,席卷全球的⼤流⾏共有5次,其中1918年的西班⽛流感造成2000万到5000万的死亡。
今年春夏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种基因重新组合,既往未在⼈或动物⾝上发现过的新型病毒。
科学家们预测,⼈体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因此很可能会造成世界性⼤流⾏。
对此病毒,除达菲外,尚⽆特效治疗药物。
此病毒很可能会对达菲产⽣耐药,⽽疫苗的研制尚需等待时⽇。
中医药治疗流感不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药源充⾜、价格低廉,有望在此次防治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
1风热疫邪犯卫为病因病机特点流感病毒乃疫疠之⽓。
吴⼜可在《瘟疫论》中指出:“瘟疫之为病,⾮风、⾮寒、⾮暑、⾮湿,乃天地间别有⼀种异⽓所感”,并不是“⾮其时有其⽓”,⽽是“感天地之异⽓⋯⋯此⽓之来。
⽆论⽼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这种流感病毒不是外感六淫,也不是七情六欲、饮⾷劳倦所伤,⽽是疫疠之⽓。
结合其发病特点,可以称之为“风热疫邪”。
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是决定流感发病规律的主要因素。
此次甲型H1N1流感呈⼤流⾏趋势,北半球的墨西哥、美国、加拿⼤、西班⽛、我国,南半球的阿根廷和澳⼤利亚等不同的国家、地区在同⼀时段发病,且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多病情较轻,发热2~4天,传染性较强。
其发病特征的⾼度⼀致性是⽓候异常和地域不同所⽆法解释的,因此只能从新型病毒的⾃⾝特异性来寻找其发病和防治的规律。
我国北⽅地区的流感多发⽣于⽓候寒冷⼲燥的冬季。
其初起多为疫毒袭于肺卫,风寒外束,卫阳被遏,⽑窍闭塞,肺⽓闭郁;疫毒很快⼈⾥化热,致卫⽓同病。
肺热壅盛,主要特点是外寒内热,表⾥同病。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

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胶囊、氨咖黄敏胶囊治疗甲型 H1N1 流感患者 174 例,对比观察连花清瘟胶囊的体温
疗效、 证候疗效、 退热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体温疗效显效率连花清瘟组和奥司他韦组分别为 72.4%、
75.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均明显高于氨咖黄敏组 (48.3%)(P<0.05);临床证候的显效率连花清瘟组
所选病例均为 2009 年 9 月~2010 年 3 月在我市两 家 三
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首诊病例。 1.1.1 入选标准 ①发 热 ,体 温≥38.0℃;②具 有 咽 干 或痛 、恶 寒 、肌 肉 酸 痛 、咳 嗽 、头 痛 、乏 力 、鼻 塞 等 流 感 样 证 候 ;③ 经 衡 阳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 心 采 用 real-time RT-PCR 法 检 测 咽 拭 子 中 的 甲型 H1N1 流 感 病 毒 核 酸 ,结 果 呈 阳 性 ;④符 合 中 医 毒热袭肺证辨证标准[1]; ⑤年龄为 5~65 岁;⑥发病后 48 h内, 且未服用其他同类药品。 1.1.2 排除 标 准 妊 娠 期 妇 女 ;伴 有 以 下 疾 病 或状 况 者 :慢 性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高 血 压 除 外 )、肾 病 、肝 病 、 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 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 HIV 感染等 致免疫功能低下)、19 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肥胖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13例临床观察

即给予磷酸奥 司他韦抗病 毒治疗。②给与持续高流量吸氧 ,使 用对症及支持疗法 。③低氧血症及呼吸 困难 明显 的患者静脉给
与 大 剂 量 甲强 龙 8 mg 0 ,每 日 2次 ,或 甲强 龙 5 0 ,每 日 1 0 mg
版) 】 》【,表现 为发热 ,呼吸困难 ,胸闷气短 ,初 起热势 一般 】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 料 .
高者 7例 ; K增高者均伴有 L H增 , C D 病危患者胆固醇( HO C L)
水 平 明 显低 于 病 重 患者 。
1 患者均为 2 0 3例 0 9年 1  ̄ 2 1 0月 0 0年 2月 在 我 院 甲流 病
房 收治 。 其中女性 1 例 , 1 男性 2例 ; 年龄 1 ̄6 2 1岁, 平均 ( 94 2.
地 2g 0 ,水牛角 1g 5 ,生栀子 1 g 5 ,桔梗 1g 0 ,黄芩 2 g 5 ,知母 1g 5 ,赤芍 2 g 0 ,连翘 3 g 0 ,丹皮 1g 5 ,丹参 2 g 0 ,杏仁 2 g 0 ,葶 苈子 3 g 莱菔子 3 g 全栝蒌 3 g 每 日一剂 , 0, 0, 0。 水煎早晚温服 。
9 . % . n l so Ch n s n se me ii e i ete t e to N 1 i f e z t e p r t r ite s s n r me i a if co y 2 31 Co cu in: i e ea d we t m d cn t am n fH1 n l n a wi r s i o d s s y d o s t a t r nh r u h a y r n s o t o , n r g o i o p te t c iv d t ed sr de e t u c me a dp o n ss f a in s h e e e ie f c . a h
自拟清瘟解毒汤加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疗效观察

自拟清瘟解毒汤加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疗效观察王勇胜1,邓晓舫2(1.乐山市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乐山61400;2.乐山市博爱医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目的:观察清瘟解毒汤加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12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治疗组给予清瘟解毒汤口服配合中药外敷;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及板兰根冲剂。
结果:治疗组痊愈9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80%,总有效率86.7%,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清瘟解毒汤加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确切。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清瘟解毒汤;中药外敷中图分类号:R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49(2013)01-0109-0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播较快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并发症有不同程度的脑膜炎、睾丸炎和心肌炎。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瘟解毒汤加中药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0例,并与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20例均为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4岁,平均10岁;发病时间2天以上,具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腮腺明显肿胀;发热25例,最高体温39.4ʎC。
对照组60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最大l2岁,最小5岁,平均9岁;发病时间2天以上,具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腮腺明显肿胀;发热24例,最高体温39.4ʎC。
120例均无昏迷、呕吐、睾丸肿胀(男性患儿)。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1]。
1.3治疗方法患儿早期注意隔离、休息,均给予流质软食,避免酸性食物摄人,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流感病毒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寒, 咽喉疼痛, 口干口 咳嗽, 苦, 咯黄痰, 全身酸痛 乏力, 舌红苔黄, 脉数。 ③实验室检查:a.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不高 或减低, 淋巴细胞相对增加;b.病毒分离:经EL[ A S 法定性测定鼻咽分泌物或口 腔含嗽液分离出流感 病毒;。 .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 4 倍或以上升高, 有助于 回顾性诊断; d. 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
中 流 抗原阳 者随 的 感 性 机分为 疗组 治 和对照 对照 病毒噢, n唱 组, 组以 刃 加入5%G 巧 静 s 脚 脉点滴, 每日1 次; 治 疗
组口 服清瘟败毒饮公 ni , 刀 l 每日3 次。结果 治疗组在流感病毒性发热退热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瘟败毒饮 加减治疗流感病毒性发热有良 好疗效。 [关锤词】 清瘟败毒饮 流感病毒性发热 中医药治疗
比性。
1.4 疗效判断 标准
①临床痊愈:治疗 3 天内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 症状全部消失。②显效:治疗 3 天内体温下常, 临 床大部分症状消失。③有效:治疗 3 天内体温较 前降低, 临床主要症状消失。④无效:治疗3 天内 体温未降到正常或升高, 临床症状无改善。以上 纳入、 排除、 疗效判断标准参考《 中药新药治疗临 床研究指导原则》 。
深圳市中医院发热门诊对 2( 抖年 2 月 一 X 5 X 2( ) 年8 月对 7 例发热患者辨证属温毒型感冒, 8 经 EIJSA法定性测定分泌物中的流感抗原阳性, 并在 48h 内就诊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男性 4 2 例, 3 例, 5 一 岁, 2 .6 岁, 女性 6 年龄2 7 0 平均4 随机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人, 9 经统计学检验, 两 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 > 0.0 ) , 5 两组资料具有可
抗毒清瘟汤

抗毒清瘟汤主要成分: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功能主治:清瘟解毒,扶正祛瘀,宣肺泄热。
适用症:畜禽DNA、RNA病毒感染。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鸭肝炎、小鹅瘟、猪瘟、猪流感、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等病毒感染。
产品特点:深厚中医理论+现代生物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科学生产管理=抗毒清瘟汤一、深厚的中医理论支撑抗毒清瘟汤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发明往往伴随着一个理论的诞生。
抗毒清瘟汤的投产,正是有深厚的中医理论依托,并大胆创新的结果。
病毒性疾病,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形成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属于中医“瘟疫”范畴。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的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
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中也指出:“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流感等疫毒侵袭,热毒壅肺,壅阻肺络的病机特点,治疗当以“清瘟解毒,扶正祛瘀、宣肺泄热”为大法。
抗毒清瘟汤选药重在病因治疗,选用对病毒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药物,针对病毒侵袭机体所造成的热毒偏盛临床特征应用重药清解热毒。
热毒壅肺,壅阻肺络,病位在肺,所以重用宣肺泄热,宣畅肺气,清泄肺中壅闭之毒热。
纵观抗毒清瘟汤在运用中医理论并大胆创新方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卫气同治,表里双解无论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感染,发病初期表证未除,内热已炽,显属卫气同病。
抗毒清瘟汤方源于银翘散与麻杏石甘汤,连翘,薄荷,麻黄,外疏卫表,佐贯众,板蓝根助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石膏为清气分热之重剂,与麻黄配伍既可遏制其温散之性,又能协同加强扶正祛瘀、宣肺泄热之效。
如此,在疏散外邪的同时重用清热解毒之品,直清气分热毒,可收卫气同治,表里双解之功。
方中麻黄与大黄同用,也含防风通圣表里双解之深意。
2先证用药,截断病势病毒性疾病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
治疗不能遵循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规律,正如吴又可所说:“数日之法,一日引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
中国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报告

4.4 评价指标
退热时间:体温降至37.3以下,且在24小时内无反复 核酸阴转时间:发病至咽拭病毒核酸第一次转阴时间 住院时间:症状消失,咽拭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药物不良反应
4.5 统计分析
• 统计软件包:SPSS 12.0 • 统计方法
均值 标准差 中位数 最小值
22.3 12.6 20.1
5.5
最大 值
72.9
中药加奥司他韦 组
奥司他韦组
52 29(55.8) 86 57(66.3)
26.5 15.5 24.5 22.0 13.2 18.9
1.4 56.1 2.1 55.6
未用药组
76 39(51.3)
19.3 11.8 17.8
4.7.1 入院时症状/体征分布
例数(n) 咽痛(%) 乏力(%) 流涕(%) 咽部充血(%) 扁桃体肿(%)
中医药组
25
13 52.0 4 16.0
9 36.0
21 84.0
14 56.0
中药加奥司他韦组
10
4 40.0 1 10.0
2 20.0
9 90.0
5 50.0
奥司他韦组
10
2 20.0 1 10.0
–中医药组:中医药辨证治疗≥3天者; –联合用药组:中医药辨证治疗+奥司他韦治疗者≥3天者; –奥司他韦组:奥司他韦治疗≥3天者; –未用药组:仅住院休息,常规护理,未给予治疗
4.3 中医辨证治疗方药
• 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拟定治疗方药
–桑菊饮合银翘散(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等) –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等) –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痰热清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拟清瘟解毒汤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疗效研究【摘要】目的:用自拟清瘟解毒汤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疗效的研究,旨在指导用中药治疗的临床实践。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以下称:本院)治疗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16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瘟解毒汤,对照组口服莲花清瘟胶囊,体温超过38.5℃均给予布洛芬口服,然后观察病人发热时间及流感样症状消失时间,对两组病例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病例发热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为91.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6%,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5);治疗组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4%,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x2=7.41,p ﹤0.01)。
结论:清瘟解毒汤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能明显缩短病人的发热时间,对于改善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咳嗽、咽痛、肌肉酸痛都有确切疗效,且明显好于莲花清瘟胶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清瘟解毒汤;莲花清瘟胶囊;疗效since fitting qing wen jiedu decoction ssuspected type a h1n1 flu efficacy researchgeng mei 1 xia xinchao 2 jin zhongpin 3【abstract】 objective: to use since fitting qing wen jiedudecoction suspected alpha h1n1 flu curative effect of research, aiming to guide with herbal treatment of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select october 2009 ~ in november in the writer’s hospital (hereafter: cbma)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lpha h1n1 flu 169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110 cases 59 patients, the treatment group adoption from hot to clear soup, oral lotus detoxification control temperature exceeds hot capsule, 38.5℃ augusts ibuprofen were given orally, then observe the patient fever time and flu-like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two groups of cases treatment effect comparison.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cases fever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erm feminine changed into 91.82%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79.66%, via x 2 inspec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 2=5.22, 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cough, sore throat, body ache influenza-like symptoms improved,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7.27%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86.44%, via x 2 inspection,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x2=7.41, p﹤0.01). conclusion:qing wen jiedu decoction suspected alpha h1n1 influenza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patient’sfever time, regarding the improvement h1n1 influenza caused a cough, pharynx pain, muscle aches all have exactly curative effect, and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lotus qing wen capsule, i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clinically.【keywords】type a h1n1 influenza; qing wen detoxification soup; lotus qing wen capsule; curative effect【中图分类号】r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07-02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感”)自2009年4月在墨西哥、美国等地暴发后,即向其它地区蔓延,很快成流行趋势,故甲流感属于中医疫病范畴。
从发病情况看,多数确诊患者有发热表现,体温升高,病性属“温热”,故甲流感的中医病名应诊断为瘟疫,属于新发温病[1]。
随着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疫病的研究更加深入,从中医理论到实践研究甲流感的治疗,提高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疗效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我们根据甲流感的临床表现自拟清瘟解毒汤,并用其对110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症状较轻病人实施治疗观察研究,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1.1.1 入选标准: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2]标准进行疑似病例的诊断。
诊断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①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②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③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1.1.2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心肺疾患者。
②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③呼吸功能衰竭者。
④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⑤肝肾功能不全者。
⑥经省实验室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5名患者。
1.1.3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0月至11月,在本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选择符合上述选择条件和排除标准的疑似病人169例,男109人,女60人,年龄18~20岁,均为在校学生,既往身体健康。
1.1.4 疗效判定: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发热情况、流感样症状好转或消失的时间来判定。
显效:24h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24~48h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无效:发热时间超过72h,症状无明显好转。
01.2 方法:1.2.1 治疗组共110例采用自拟清瘟解毒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双花30g、连翘20g、黄芩10g、荆芥15g、牛篣子15g、重楼12g、桔梗20g、枳壳20g、苡仁12g、天花粉25g、赤芍20g、甘草10g。
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加减如下:①发热或高热,咳黄痰、咽疼,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者,加生石膏30g、知母20g、柴胡10g、麦冬25g。
②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者,加薄荷15g、枇杷叶10g、玄参12g。
水煎取汁150ml,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3~5天为一疗程。
1.2.2 对照组共59例采用莲花清瘟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体温大于38.5℃给予布洛芬口服。
嘱所有病人多喝水,注意休息,吃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
1.2.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效果见表1、表2。
3 讨论中医学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并不断总结与创新形成了系统而独特的防治理论体系。
甲型h1n1流感属祖国医学的“瘟疫”范畴,目前治疗主要分为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对症治疗等。
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头痛、咳痰、全身酸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2]。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有半数甲型h1n1流感患者无发热症状[3]。
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部分患者表现只恶寒不发热、或恶寒重发热轻、或先恶寒后发热、伴无汗、周身疼痛、鼻流清涕、舌苔白腻等表现。
因此,应根据不同表现辨证施治。
其中中医辨证治疗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价格低廉、副作用较轻等特点。
也有人认为甲型h1n1流感隶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的范畴,系由于人体“外感邪气”所引起[4],多因气候变化、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所致,常兼寒、兼热。
时邪外犯皮毛,从口鼻犯肺,侵犯肺卫,致使表卫不固,从而发病。
时行感冒最根本的病因是正气不足,素体元虚,略有不谨,即感风邪疫毒。
任继学[5]总结有三条发病途径:其一邪由上受,侵卫犯肺;其二直犯营血,逆传心包,神明受累,脑髓不利,机窍受阻;三则邪虽由上受,但直趋中道,伏于膜原,内见脾胃呆滞,外见卫气受困。
并指出时疫多有呼吸道侵入,其邪所客,始于卫气。
因肺开窍于鼻,肺和皮毛而统卫,温为阳邪,具性升散开泄,侵袭人体往往自口鼻而入。
首先侵犯肺卫,初起表现为卫受邪郁而肺气失宣的病机特点。
而风为百病之源,善行而数变,风热之邪迅速由表入里,由卫分转入气分,造成热毒雍肺,肺气闭阻,表现为正邪交争、肺热亢盛、里热蒸迫、热灼津伤的病机特点。
方中双花、连翘、石膏、知母共为君药,其中双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肺卫之风热;生石膏清泄肺热,知母滋阴清热。
柴胡、黄芩、荆芥、牛篣子、薄荷共为臣药,柴胡疏散风热、退热解毒,黄芩清上焦肺卫之热毒,荆芥发表散风,药性缓和以防诸药寒凉太多;牛蒡子、薄荷疏泄肺卫之风热,清咽喉止痛。